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234(5“”67891506岁69岁9岁291234567()89()1)234)))5)6()789)))))))))()1(2(()]彭?”?””1(]2(]21“。23(456%7()89)8()12345()67891)2)3)45))6789))))))))))()12()]]1(]2(]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C)A.学习内容B.学习方法C.学习过程D.学习目标3.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B)(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41868(),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5.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6.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二、多项选择题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ACDE)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研究的内容之一。)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ABDE)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3.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ABCD)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4.教学媒体包括(A.投影B.录像C.计算机.黑板E.图片(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ABCDE)5结()。(ABC)A.智力测验B.阅读测验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D.心理辅导(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四、名词解释1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3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1.简述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2)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4)有助于教师科学地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2.请简述教一学过程的四种变量(1)要求决定的。(2)而个别差异则意味着思维发展的水平在不伺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智力的差别、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性格的差别——外向或内向、场依存性或场独立性等等、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进程产生影响。(3)过程的主体。问题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过程,它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教师起着关键作用。(4)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媒体、学校物质环境、教室里的布置、温度等以及集体的气氛、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校风、舆论——校内以及社会上的舆论等等。可以说,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3.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1)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2)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3)究为基础。(4)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5)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六、论述题论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2)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4)教育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关系广义而言,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狭义而言,教育心理学要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不均衡性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130B140C.150D.160)。)。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能力6.问一名4“吉姆有兄弟吗,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抽象逻辑性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B.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9.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10.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1岁左右B.3岁左右.智商(IQ)等于()。B.场依存型C.冲动型)。.沉思型C6岁左右9岁左右.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12.(.专制型1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B.放纵型C.民主型.集体型)。.桑代克)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B.三年级C.四年级.五年级.维果斯基17.大约从(.二年级B:布鲁纳C.加涅1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19.()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小学二年级B.小学四年级C.小学五年级20.()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D.形式运算阶段.初中二年级()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2.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何特征(.单维思维B.具体逻辑推理3.自我意识包括哪些成分()。.认识成分B.情感成分4.美国的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C.个别差异性)。.不均衡性E.关键性C.思维的不可逆性D.自我中心C.意志成分D.自我评价)。.智高测评B.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C.儿童智力量表(WISC).成人智力量表(WAIS)8.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B.社会性情感)。C.社会性行为.社会性交往9.下列描述符合少年期特征的是(.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10.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C.种族差异.智商分数差异E.环境差异1.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_______________。2.童年期又称_________,这是二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3.________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4.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________再到_________的过程。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13.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__________________儿童。14.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即包括_________,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15.皮亚杰认为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16.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_________对知觉的研究。17.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18.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19.特殊教育必须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革。20.儿童在_______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四、名词解释1.人格2.性格3.认知方式4.自我中心五、简答题1.简述个性的性格特征2.简述埃里克森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4.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5.简述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有哪些表现?六、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答案1.C【解析】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2.B【解析】一般认为IQ超出140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还不到1%。3.A【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4.B5.C【解析】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6.B【解析】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7.C【解析】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8.C【解析】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9.C【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10.B【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12.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13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14.B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15.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16.【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性认知的定义。17.B【解析】低年级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三年级开始不再无条件服从信任教师。18.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19.B【解析】一般认为,小学四年级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的关键期。20.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二、多项选择题1ABCD(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AC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1)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3.【解析】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4BCD1936(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5.BCD【解析】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6ACE7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8.AD【解析】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方面。9.【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陈述。10.ABC【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三、填空题1.教师同伴2.学龄初期3.学习准备4.社会自我心理自我5.认知过程6.先天禀赋后天环境7.反应时间精确性8.智力9.气质性格10.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展12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70智力落后14151617数量巩固程度学习的迁移18.外倾型内倾型19.内容技能环境20.3四、名词解释1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2.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4.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五、简答题1(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2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相(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3(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4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记忆在逐渐发展;(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5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群体。六、论述题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丰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而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提高因材施教的效果:(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①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作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④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华生3.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7.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A.尝试一错误说B.认知一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论8.学生学习“功一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9.()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10.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学习的定义说明()。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2.学生的学习内容有()。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3.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环境主义D.强化E.发现学习4.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A.动作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经验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7.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8.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情感表象9.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10.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A.效果律B.运动律C.准备律D.练习律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概念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过程。5.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_________。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_________。7.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4.意义学习五、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2.简述学习的类型()。3.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4.简述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六、论述题1.试述认知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B【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3.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4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5.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一结构学习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学中主张采用发现法。6B【解析】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7.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一错误说。8.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3BCD【解析】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4.BCE【解析】见大纲33页。5ABCD6.BCDE【解析】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7.BCD【解析】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8.ABC【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9.ABC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10.ACD【解析】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三、填空题1.条件刺激反应2.美国行为主义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3.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4.获得评价5.无关刺激.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7.接受学习发现学习8.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9.有意义接受学习10.处理转换四、名词解释1.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2.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3.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4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2.【答案要点】(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动作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2)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3)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3.【答案要点】(1)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4.【答案要点】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教材分为小步子;(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4)尽量低的错误率;(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的新的思想和概念是建立在他们以往的知识和现有的基础之上;(2)学习者选择转变信息、建构假说和做出的决定(产生的结果)依赖于认知的建构;(3)教师应尝试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探索事物;(4)通过认知建构,形成经验和产生其意义;(5)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对话;(6)教师职能不仅局限知识的传递,而是把知识信息以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当的方式转化给他们;(7)课程的组织是一种螺旋式的方式,以便学生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建构新的体系。2.【答案要点】(1)S和反应R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主要代表性理论有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代表性理论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四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2.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B.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程序性知识)。)。.动机说4(.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归属学习5)。问题的知识称为()。.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B.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10.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一周之后复习.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识策略”的学习C.考试前复习.当天复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12.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13.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14.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实物B.图形C.词汇学习15.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鸡、鸭作为例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运用了()。)。C.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实物直观)。.信息及其组织.事实性知识.正例()1.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感性知识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B.反例C.提供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理性知识)。.命题学习B.下位学习。B.发散思维C.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创造性开发E.教学电影电视3.个体创造性的标志有(.创造态度C.创造能力4.下列属于模象直观的有()。.模型.各种图片B.图表.幻灯片4.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亚类。5.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________,再提高至________。6._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7.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___提出。8.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9________性学习。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________学习的方式代替________的一种教学策略。.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________________的推移自动发生。12.比较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13.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14.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15.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的。四、名词解释1.理性知识2.概念学习3.变式4.干扰说5.组块五.解答题2.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有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4.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5.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六、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B【解析】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主要突出与黑板颜色的差异,方便学生识别,因此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差异律。3.【解析】消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4.A于上位学习。5.D【解析】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6.A【解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7.C【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8.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15.A【解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概括出共同的规律或特征,教学时呈现若干正例来说明。二、多项选择题1.AB【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BCD【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3.AC【解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4.ABCDE【解析】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故以上选项均为模象直观。5.ABCDE【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三、填空题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3.陈述性知识4认知策略5平概念学习水平.直观7.弗洛伊德.发现学习接受学习9.观察10.主动合作教师主导教学时间12异类比较13后摄抑制14知识的应用15.直观概括四、名词解释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4.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5.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2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有:(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知识学习的各个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识理解得越深,知识巩固得越牢固,则知识的应用就越迅速和正确。(2)课题的性质。知识应用的难易与所解决课题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的课题容易。(3)智力活动方式。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例如,有的学生解题时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有的却能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有的缺乏思维灵活性,时常套用老方法,有的却能随机应变、灵活应用等。(4)注意不集中等,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3(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4(1)(2)(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5(1)(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3)合理组织复习;(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六、论述题【答案要点】直观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教学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问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2)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五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讲解B.观察C.示范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练习)o.抑制现象3.阅读技能是一种(.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7.吹拉弹唱属于()。.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C.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低谷现象.学习技能.认知技能)。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练习曲线9.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B.细微型操作技能C.连续型操作技能10.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桑代克B.加里培林C.加涅.巴甫洛夫)。)。.开放型操作技能()1.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运动技能)。C.操作整合3.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外显性2.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操作熟练.物质性7.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有(.吹笛子B.打网球B.内潜性.展开性)。.简缩性.体操.阅读E.计算)。8.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流畅性B.迅速性.经济性.同时性E.适应性9.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模拟练习B.实际练习C.集中练习10.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示范的有效性(.示范的场合B.示范者的身份C.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心理练习)。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________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2.影响练习的因素有________和练习方式。3.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________反馈。5.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中________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6.原型操作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________阶段。7.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有关________的各种信息和与________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8.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为基础。四、名词解释1.操作技能2.操作的模仿.原型操作:4.原型内化五、简答题1.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2.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3.如何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4.如何培养智力技能?5.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六、论述题1.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2.C【解析】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3.C【解析】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4.D【解析】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5.D【解析】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6.B7.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ABCD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3.ACD【解析】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4.BD【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5ABC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6.ABD【解析】C型为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7.ABC【解析】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8.【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9.ABD【解析】根据练习途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10.BCD【解析】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示范的时机等。三、填空题1.技能2.练习量3.原型定向4.外部5.内部言语动作6.物质与物质化活动7.操作动作本身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8.认知9.身体运动时10.动力定型四、名词解释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3.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4简缩的形式的过程。(3)操作的整合。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五.简答题2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动作特点有:(1)动作品质: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比较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联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3(1)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2)(3)提供恰当的反馈。4(1)形成程序性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5(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六论述题1.(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而,在主体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为此,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切不可忽视对动作的认识而片面强调言语标志练习。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所以,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2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由此模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训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智技能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培养工作中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缺漏:独立性主要是指从主体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是指要变更操作对象,以利于活动在直觉水平上的概括。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影响活动的定向映象,进而影响活动方式的执行顺序与迁移。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动作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2.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意志3.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道德情感B.道德信念C.道德行为7.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6岁B7岁C8岁)。.道德意志)。9岁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依从B.接受C.认同.内化9.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依从B.认同C.内化.坚定10.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1.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义务感B.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E.集体主义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说服B.角色扮演.榜样学习3.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B.注意C.评价4.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奖励与惩罚)。.组织E.性格化)。C.后习俗水平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相对功利水平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自我中心阶段B.相对功利阶段C.权威阶段9.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盲目性B.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10.下列哪些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权威B.民主C.放纵D.信任E.容忍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________和准则的总和。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__。4.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_________,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12.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_________。13.小学儿童违反纪律或缺乏自觉纪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14.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影响。15.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_________或_________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四、名词解释1.态度2.品德3.认同4.认知失调五、简答题1.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有哪些特点?2.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教师如何利用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六、论述题1.论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2.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2.B【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3.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标志。4.C【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5.D【解析】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6.C【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7.D【解析】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3.ABCDE【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4.ABC【解析】见大纲中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5ABCE6ACD【解析】二者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7.【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8BCD【解析】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以上选项均为导致言行不一致的原因。9.ABCD【解析】略。10.BDE【解析】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以上选项为合理的。三、填空题17道德信念普遍伦理取向12习俗道德水平13个别差异14.行为准则风气15心理准备四、名词解释1.态度: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4.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五、简答题1(1)从效果到动机;(3)从别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2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3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的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联系的意向;(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自律行动的条件;(3)依靠集体舆论或其他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4)克服不良习惯。4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六、论述题1(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依从阶段的特征表现为:行为、观点是受外界影响而被迫发生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2(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2)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八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学习态度。2.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3.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外部B.成就C.交往.任务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需要B.动机C.强化.诱因5.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间接)。。.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内部、稳定、可控制的9.()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B.认知C.自我提高.附属)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10.(.学习需要(.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13(.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学习期待)。C.远景性内部动机.远景性外部动机.平行关系。1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25%15.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兴趣16.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B.50%C75%100%)。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成功感)。.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的理论17.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B.以国家为重C.大公无私.无私奉献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B.阿特金森C.维纳.维果斯基22.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C.内在动机.无意识动机23.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24(作动机B.成就动机.交往动机.生理动机25.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素质教育B.创设问题情境()1.动机一般具有哪些功能()。.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2.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B.爱好C.努力.学习的信念.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高尚的动机C.低级的动机.交往动机B.外在动机.强化功能).工)。C.以学生为主.熟悉学生C.强化功能.调整功能)等。.远景的间接性动机4.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生理需要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10.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身心状态E.运气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加涅.维纳)。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归因理论是从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3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4.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________。5.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1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______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________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13.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_______。14.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________。15.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_______。四、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2.自我效能感.学习期待4.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五、简答题1.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应用的评分艺术。3.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4.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关系。六、论述题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2.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2.A【解析】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4.D【解析】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诱因。5.A【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可知。6.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7.A【解析】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8.A【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9.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10.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期待。C【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近景、远景是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来划分的。12.C【解析】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13.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14.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15.B【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16.C【解析】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17A18.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19.B【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D【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21.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2.C【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23.B【解析】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24.C【解析】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25B【解析】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二、多项选择题1.ABC【解析】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ABD【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3.AD【解析】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4.ABC【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5.BDE【解析】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6.【解析】本题是对动机的综合考查。7.BDE【解析】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8.ABCDE【解析】见大纲中相关内容。9.BCD【解析】应当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10.ABD【解析】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三、填空题1.结果2.学习需要学习期待3.替代性强化4.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5.中等.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划分7.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89创造1012人本13.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14.行为派的学习动机理论15.学习的诱因四、名词解释1.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2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4系,而是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五、简答题1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2(1)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映活动的信息,而且能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动机产生影响。总体上讲,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2)因此,教师的评分在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的同时,还应掌握评分艺术。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①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就会丧失信心哆产生失败感;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3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别差异。4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Et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Et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六、论述题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3)(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2(1)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目的性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学生一旦有了明确、自觉的目的,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按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奋斗。(2)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力求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3)成绩愿望。所谓愿望就是指学生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心理期待。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十章学习的迁移一、填空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负迁移B.正迁移C.横向迁移.纵向迁移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3.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学习的方法4是()。.桑代克5(.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水平迁移.垂直迁移9.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B.苛勒C.奥苏贝尔.贾德)。)。.正迁移10.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非特殊成分迁移。.关系转换说迁移属于()。.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般迁移12.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逆向迁移13.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物以类聚。14.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形式训练说1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布鲁纳()1.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3.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C.媒体.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教学方法.负迁移E.水平迁移4.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房组网课程设计
- 机床床身铸造课程设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 机场跑道课程设计
- 高中生物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教案 浙科版必修1
- 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
- 机器人matlab仿真课程设计
- 机制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 2024年加工定制合同要点
- 患者隐私保护与病历管理制度
- 2024220kV 预制舱式模块化海上风电升压站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9 作息有规律 教学课件
- 2024新人教版道法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业技能竞赛初赛理论知识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习报告个人小结
- 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与分析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一
-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2024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