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及其衍生物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羧酸及其衍生物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羧酸及其衍生物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羧酸及其衍生物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羧酸及其衍生物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第一节、羧酸羧酸是含有羧基的化合物。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羧酸是一类与制药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有机酸,有的药物就是羧酸或其衍生物。布洛芬(抗炎镇痛药)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2第一节、羧酸1.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羧酸的结构

p-π共轭的结果导致键长平均化:C=O键的键长比一般羰基C=O键略长;而C-O键键长比醇的C-O键略短。p-π共轭体系123pm136pm3第一节、羧酸1.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羧酸的分类脂肪羧酸按烃基分芳香羧酸:Ar-COOH饱和羧酸:CH3COOH不饱和羧酸:CH2=CH-COOH按羧基数目分一元羧酸:CH3COOH二元羧酸:多元羧酸:COOHCOOHCOOHCOOHHO-C-COOH5第一节、羧酸3.羧酸的命名普通命名:许多羧酸是从天然产物中得到的,可根据它的来源命名。一元酸系统命名普通(俗名)命名HCOOH甲酸

蚁酸CH3COOH乙酸

醋酸CH3CH2COOH丙酸

初油酸CH3CH2CH2COOH丁酸

酪酸CH3(CH2)14COOH十六酸

软脂酸CH3(CH2)16COOH十八酸

硬脂酸6第一节、羧酸3.羧酸的命名

二元酸系统命名普通(俗名)命名HOOCCOOH乙二酸

草酸HOOCCH2COOH丙二酸缩苹果酸HOOC(CH2)2COOH丁二酸琥珀酸(Z)-HOOCCH=CHCOOH顺丁烯二酸马来酸(E)-HOOCCH=CHCOOH反丁烯二酸富马酸7第一节、羧酸3.羧酸的命名苯乙酸3-对氯苯基丁酸环己基甲酸Z-9-十八烯酸E-4-甲基-2-戊烯酸乙基丙二酸9第一节、羧酸1.2、羧酸的物理性质1.物态C1~C3有酸味的无色液体C4~C9

有腐败酸臭味的油状液体C10以上——蜡状固体,没有气味脂肪二元羧酸和芳香酸是结晶固体10第一节、羧酸1.2、羧酸的物理性质2.溶解度低级酸易溶于水高级羧酸随分子量增大(R↑)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多元羧酸的水溶性大于相同碳原子的一元羧酸。11第一节、羧酸1.2、羧酸的物理性质4.熔点直链的饱和一元羧酸的熔点随碳链的增长呈锯齿状变化。分子对称性高(晶体中排列得比较紧密,因而熔点较高)分子对称性较低-6℃-34℃-21℃13第一节、羧酸1.3、羧酸的化学性质-活泼H的反应酸性羧羰基的亲核加成,羟基离去生成羧酸衍生物脱羧反应还原反应14第一节、羧酸1.3、羧酸的化学性质1.羧基中氢的性质(1)羧酸的酸性由于p-π共轭和羧酸根稳定的离域结构,因此羧酸较容易离解出氢离子,其酸性强于酚,亦强于碳酸。15(1)羧酸的酸性a.诱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序数依次↑,电负性依次↓,吸电子诱导效应依次↓。酸性减弱吸电子诱导效应减弱pKa2.662.862.9017(1)羧酸的酸性a.诱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吸电子诱导效应依次↑

。pKa3.832.66酸性增强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强18(1)羧酸的酸性a.诱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不饱和性↑,吸电子能力↑,吸电子诱导效应↑。pKa2.854.354.82酸性减弱吸电子诱导效应减弱19(1)羧酸的酸性b.诱导效应的特点ii)诱导效应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诱导效应强度↓。酸性减弱吸电子诱导效应减弱21(1)羧酸的酸性c.取代苯甲酸的酸性i)取代基的邻位效应:若取代基在苯甲酸的邻位,无论这个取代基是吸电子基还是供电子基(-NH2除外),都将使酸性增强,且酸性比相应的间、对位取代的苯甲酸都强

,也比苯甲酸酸性强。4.202.212.924.09

pKa22(1)羧酸的酸性c.取代苯甲酸的酸性ii)苯甲酸中苯环上对位基团的总的电子效应决定其酸性增强还是减弱。4.203.423.974.47

pKa23(1)羧酸的酸性c.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取代基具有吸电子共轭效应时,酸性强弱顺序为:

邻>对>间取代基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时,酸性强弱顺序为:

邻>间>对25(1)羧酸的酸性c.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取代苯甲酸的pKa表取代基o-m-p-H4.204.204.20OMe4.094.094.47Me3.914.274.38OH2.984.084.57F3.273.864.14Cl2.923.833.97Br2.853.813.97I2.863.854.02NO22.213.493.42261.羧基中氢的性质(2)羧酸盐由于羧酸转变成盐后水溶性增大,因此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青霉素Na硬脂酸Na琥珀酸铜291.羧基中氢的性质(2)羧酸盐应用:用于分离、鉴别羧酸。30第一节、羧酸

羧酸的命名羧酸的物理性质物态、溶解性、沸点、熔点羧酸的酸性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回顾31第一节、羧酸回顾取代苯甲酸的pKa表取代基o-m-p-H4.204.204.20OMe4.094.094.47Me3.914.274.38OH2.984.084.57F3.273.864.14Cl2.923.833.97Br2.853.813.97I2.863.854.02NO22.213.493.4232第一节、羧酸1.3、羧酸的化学性质-活泼H的反应酸性羧羰基的亲核加成,羟基离去生成羧酸衍生物脱羧反应还原反应33第一节、羧酸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酰基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34第一节、羧酸(1)酸酐的生成,脱水反应35第一节、羧酸(1)酸酐的生成,脱水反应

若二元酸分子内脱水能形成五员环或六员环的稳定结构,则反应不需脱水剂就可以进行。36第一节、羧酸(2)酰卤的生成酰卤很活泼,不稳定,易水解,醇解,氨解等。37第一节、羧酸(3)酯的生成,酯化反应伯、仲醇叔醇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需采取措施使平衡向右移动。38第一节、羧酸(3)酯的生成,酯化反应伯、仲醇的AAC2酯化反应机制反应是经过加成-消除机理进行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SN2反应。39第一节、羧酸(3)酯的生成,酯化反应叔醇的AAL1酯化反应机制40第一节、羧酸(3)酯的生成,酯化反应41第一节、羧酸(4)酰胺的生成,氨(胺)解反应反应通过铵盐的热失水生成酰胺。酰卤、酸酐、酯、酰胺进行氨解亦可得到酰胺。N-苯基苯甲酰胺42第一节、羧酸3.还原反应(1)氢化铝锂还原NaBH4或LiBH4不能还原羧酸成醇。43第一节、羧酸3.还原反应(2)锂-甲胺还原可将羧酸还原为醛44第一节、羧酸4.烃基上的反应(1)α-卤代反应羧酸由于羟基的共轭作用,导致羰基的-I作用减弱,因此α-氢的活性比醛、酮低,一般需要在光照或红磷的催化下才能发生卤代反应。45第一节、羧酸4.烃基上的反应(2)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46第一节、羧酸5.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乙二酸和丙二酸受热易脱羧:47第一节、羧酸5.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丁二酸、戊二酸受热失水,生成稳定的五员环或六员环的酸酐;己二酸、庚二酸受热后同时发生失水和脱羧,生成稳定的五员酮和六员酮;庚二酸以上的二元酸高温发生分子间失水,生成高分子的酸酐。n=1,248第二节、羧酸衍生物酰基酰卤酸酐酯酰胺羧酸衍生物不稳定广泛存在49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酰基的命名将“酸”字换为“酰基”即可。乙酰基苯甲酰基2.酰卤的命名:将酰基的名称放在前面,卤素的名称放在后面。乙酰溴苯甲酰氯50第二节、羧酸衍生物3.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酰基的命名将“酸”字换为“酰基”即可。乙酰基苯甲酰基2.酰卤的命名:将酰基的名称放在前面,卤素的名称放在后面。乙酰溴苯甲酰氯513.酸酐的命名相同羧酸形成的酸酐:乙酸酐不同羧酸形成的酸酐:乙丙酸酐乙酸-3-甲基丁酸酐二元羧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酸酐:2-甲基丁二酸邻苯二甲酸OOOOOO酐酐524.酯的命名羧酸的名字放在前,烃基的名字放在后,再加一“酯”字。二元羧酸酯草酸氢乙酯(酸性酯)邻苯二甲酸甲乙酯

(中性酯)乙酸丙酯苯甲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535.酰胺的命名乙酰胺邻苯二甲酰亚胺若N上有取代基,则用“N-某基某酰胺”表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甲基-N-乙基乙酰胺54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物态:

常用于有机合成的羧酸衍生物多为液体,低级酰卤和酸酐有刺激性气味;挥发性酯具有香味。55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沸点:酰卤、酸酐、酯<M相近的羧酸56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沸点:酰胺>>相应的羧酸酰胺分子中能形成强的分子氢键,酰胺的高度缔合作用,使得它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的多。m.p.&b.p.57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低级酰胺如DMF可与水混溶,是很好的非质子有机溶剂。密度:液体酰卤、酸酐、酰胺的密度一般大于水;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DMF58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3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H的反应离去基团(Leavinggroup)59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酰化反应)碱催化下的反应机理: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碱催化下的反应机理: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碱催化下的反应机理: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碱催化下的反应机理: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60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酰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活性:酰卤>酸酐>酯>酰胺原因:-I效应,X>OCOR>OR>NRR’

离去性,X>OCOR>OR>NRR’61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酰化反应)(1)水解反应通式:羧酸62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底物反应条件产物酰卤无羧酸+HX酸酐加热羧酸酯酸或碱/加热羧酸+醇酰胺酸或碱/强热回流羧酸+胺63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水解反应64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水解反应皂化反应酯的水解——碱催化的BAc2机理65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水解反应酯的水解——酸催化的AAc2机理66第二节、羧酸衍生物(1)水解反应酯的水解——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的异同点相同点:

都是经过加成-消除机理进行的。都发生酰氧键断裂。不同点:

催化剂用量不同;碱催化反应是不可逆的,酸催化反应是可逆的。67第二节、羧酸衍生物(2)醇解反应通式:酯RLOL

=

X

OCOR''

OR''

NR''R'''+

R'OHROR'O+

LH68第二节、羧酸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