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_第1页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_第2页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_第3页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_第4页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1.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右图中的AB)

(2)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3)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4)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右图中8、9两点高度一致,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2.判读规律

(1)定位:根据经纬度或地理事物确定地理位置

(2)看起伏: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势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形特征等

(3)解决问题:根据把握的地理知识回复该地区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可视问题

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简单挡住人们的视线。

2.数值计算和数值规律

(1)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相差一定值。等高距全图一致。

(2)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状况:

①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

②假使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值差也是一范围;

③如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据差也为一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一个范围的大值减另一个范围的小值,前者的小值减后者的大值。

例:如图甲,A点的海拔为100米,B点的海拔为100米~200米,C点的海拔为200米~300米,D点的海拔为400米,则A、B两点的差值为0~100米;A、D两点的差值为300米;B、C两点的差值为0~200米。

注:若有等值线重合如等高线的陡崖处,计算数值差与此方法一致,也可由此得出以下公式:

①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H<(M+d),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d)<h≤m,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③陡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x-1)d≤ΔH<(x+1)d,x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如图乙中陡崖顶部(a)的绝对高度为400≤H<500,陡崖底部(b)的绝对高度为100<h≤200,陡崖(E)的相对高度为200≤ΔH<400。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假使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A区域海拔低于400米,为小盆地;假使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B区域海拔高于600米,为小山峰。

4.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

①可粗略地观测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②注意观测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③注意观测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当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当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读下图,回复1-2题。

1.图示区域地形单元是()A.山地B.平原C.盆地D.丘陵

2.④土壤含有的某种微量元素,最可能来自()

A.③地B.⑤地C.⑥地D.⑦地1.D2.A

3.结合等高线数值及分布知,图示地区海拔较低,起伏和缓,为丘陵地形。

4.③④两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如有河流发育,二者即位于同一河谷的上下游。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复3-4题。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点河流流速最快

B.②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正确地点C.③点是观日出最正确地点

D.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4.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A.L1B.L2C.L3D.L43.B4.B

3.①点位于山脊,没有河流;②点视野开阔,与主峰之间没有阻挡物,适合拍摄主峰照片;④点海拔最高,东坡为凹坡,是观日出最正确地点;对照指向标,④点位于⑤点西南方向。

4.剖面图示意剖面线海拔最高明过l200m,即经过主峰,因此排除L1和L4,剖面图显示剖面线穿过两个山峰,因此再排除L3。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复1-2题。

1.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A.A点海拔较高,适合远眺B.B点距离较近,身临其境C.C点视线通透,俯视全村

D.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2.图中地势相差最大可能是()

A.499米B.549米C.449米D.599米1.C2.B

1.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A点与甲村落间有一山脊阻挡视线,不适合拍摄全景照,A错。B点与甲村落间有一小山丘阻挡,B错。C点与甲村落间视线通透,可以俯视全村,C对。D点海拔太低,村落中建筑物阻挡视线,不能拍摄全景,D错。

2.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最高点在西南端,海拔约500-550米,最低点在甲处北部河流处,河面海拔约0-50米。所以高差范围是450-550米,最大可能是549米,B对。考点:等高线图的应用,高差计算。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复3-5题。

3.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A.78米B.88米C.98米D.278米4.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A.积雪融水B.冰川融水C.大气降水D.湖泊淡水

5.操控漂泊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合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A.①B.②C.③D.④3.B4.C5.A

3.图中等高距为10米,按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注记可判断图中海拔最高点为278.2米,海拔最低点数值190米<H<200米之间。故两者高差为78.2米<H<88.2米,故B正确。

4.此区域地形为低山丘陵,位于我国南方,故当地气候一定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大气降水为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正确。

5.图中1地等高线密集,河流流经山谷,落差大水流急,适合漂泊运动。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6.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0,欲绘制甲乙连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

(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若剖面图纵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

(3)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

(4)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1)1∶4000000(2)15001∶37500(3)河流

(4)

此题考察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解答该题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确定水平比例尺。根据图幅确定水平比例尺。其次步,确定垂直比例尺。根据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确定垂直比例尺。第三步,描点连线。绘制剖面图的控制点一般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便得出剖面图。另外,图中A处为河流,在绘制剖面图时必需注意。

(2023届河南省六市高三其次次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为100米),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H、Q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00米B.350米C.550米D.600米

2.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Q地最可能遇到的自然灾难是()

A.洪涝B.霜冻C.滑坡D.地震1.C2.A

1.根据图中所给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为100米的题干信息可知,H点海拔高度在500至600之间、Q点海拔高度在0到100米之间,因此可知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介于400米到600米之间,C选项550米正确。

2.Q地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灾难。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3月一模试题)清明假期,赣州学生小文、小成兄弟俩对家乡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据下图回复以下各题。

3.日出时分,兄弟俩决定沿图中登山线路上山,14点左右顺利登顶,他们的平均登山时速约为()A.1千米/时B.2千米/时C.5千米/时D.8千米/时

4.下面是从他们此次考察报告中摘抄的部分研究结果,其中描述不确凿的是()

A.航运起讫点以北河段航运条件差B.图中缺乏适合修建水库的地点C.本地植被垂直变化显著

D.村镇此时节易受暴雨洪涝影响

5.依山傍水、避风向阳,是人们普遍向往的居住度假环境,图示村镇若共同开发建设一座度假山庄,最正确选址地位于()

A.甲B.乙C.丙D.丁3.B4.C5.A

3.根据图中的比例尺算出登山距离大约有18千米,清明时节应6点前日出,14点登顶,用时8小时多,平均登山时速约为2千米/小时,B正确。

4.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垂直变化越显著,图示地区相对高度较小,垂直变化不明显,C不确凿。

5.甲地位于山地的南坡为向阳坡和冬季风的背风坡,避风向阳,且距河较近,最正确选址地是甲处,A正确。乙处坡度太陡,担忧全;丙地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丁地位于山地的西侧,上午光照条件差。考点:比例尺计算、山地对聚落的影响。

(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查试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6.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

7.图示区域()

A.P地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