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律课件_第1页
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律课件_第2页
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律课件_第3页
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律课件_第4页
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素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化学ChemistryChemistry化学谜语

金库被盗。(打一化学元素)水上作业。(打一化学元素)贾政训宝玉。(打一微观粒子)“H2O”是什么?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水的化学式,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语言,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既表明水的组成,也表示氢、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质量比等。应用它表示化学反应更是一目了然。而这些符号名称是怎样得到的呢?

在古代,没有统一的化学符号。如古希腊用行星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些金属元素。

1808年,道尔顿自行设计出一整套符号来表示他的理论。他认为简单原子都是球形的,所以他的元素符号都是圆圈,或在圆圈内标出一些字母的方法表示元素。如:

再将这些基本元素符号组合起来成各种化合物。如硫酸气(SO3)用表示,显然道尔顿采用的符号仍然没有跳出象形文字的圈子,使用起来还很不方便。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1779—1848),瑞典化学家、伯爵,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倡者量子化学大师。在发展化学中作出重要贡献,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以氧作标准测定了四十多种元素的原子量;第一次采用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发现和首次制取了硅、钍、硒等好几种元素;首先使用“有机化学”的概念;是“电化二元论”的提出者;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并首先提出了“催化”概念。他的卓著成果,使他成为十九世纪一位有名的化学权威。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1779-1848)对化学符号进行了改革。他所创造的符号比较简单,不用那么多的几何图形,而是取元素拉丁文名称的起首大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的符号。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起首字母相同,则要加上另外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贝采里乌斯进行化学符号的改革对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仅为每一个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人提供方便,也给各国化学家提供了一个通用符号,成为世界性的化学语言,这些符号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还在使用。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学习化学,首先要熟知各种化学元素。每种化学元素符号都有一个相应的中文名称,如钠、钾、锰、镁、锌、钡、铀、钨、钙、镍、钛、钴等。然而你可知道,这些中文名称都是我国清代著名化学家徐寿创造的。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者。在我国,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毕生从事翻译西方近代化学书籍的工作,编辑了《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其中许多化学名词沿用至今。他参与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讲授科学技术的学校-格致书院并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第一部科技方面的定期刊物《格致汇编》,介绍了不少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对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括起了重要作用。把元素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非标元素则依其单质在通常条件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气”、“?”或“石”等偏旁。化学元素的读音,一般都是按偏旁字来发音的。例如镁读作“美”,氟渎作“弗”,碘读作“典”等。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氧渎作“养”,钠读作“纳”,溴读作“嗅”。有些元素名称常被读错。例如,铬应读作“各”,却常误渎为“洛”;氯应读“绿”,却常误渎为“碌”;氙本应读“仙”,却常误渎为“山”。20.钙,Ca(Calcium),得名于石灰(Calx)。17.氯,Cl(Chlorum,[En]Chlorine),以氯气的颜色绿色而得名。

35.溴,Br(Bromum,[En]Bromine),因恶臭的特性而得名。

知识回顾一、元素周期表1、结构(1)每一横行,为一周期。共七个周期,前三周期称为短周期(1-18号元素);后四周期称为长周期。(2)纵行称为族。共18列,16个族。主族七个,副族七个,第八族,0族(稀有气体)。2、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周期性变化。2.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4.元素化合价递变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3.元素原子的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变化实质周期性周期性周期性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变化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元素化合价呈现

变化周期性三、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判断依据1、金属性①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②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2、非金属性①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②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例题1]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4)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单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NaF2Cl2白磷(5)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6)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7)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8)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NaHNHFCl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Li、Be、B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增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反馈练习]:C2.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