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蚂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1.gif)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2.gif)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3.gif)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4.gif)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b6b3e6e45ed85792ccf4b8d2936c35d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大班科学教案蚂蚁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1
设计意图:
前一次活动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到户外查找了找蚂蚁,把好吃的饼干喂给蚂蚁吃。在喂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觉了蚂蚁的一些特性,他们纷纷叫道:“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只蚂蚁来搬饼干,假如它搬不动的话它就会去再叫一些蚂蚁来一起搬。”“老师,我和浩浩喂的地方不同,蚂蚁也不同,不是同一窝的。”“老师,大的蚂蚁搬食物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搬的。”……
后来的几天,在户外游玩时,总会有一些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观测蚂蚁,喂食蚂蚁,与蚂蚁玩耍……
看到孩子们对蚂蚁的热忱,老师觉得是一个可以生成活动的机会。小小的蚂蚁,教育契机却是很大。喂食蚂蚁,是一件简约不过的事,但是当老师将记录纸交予孩子时,孩子的主动探究意识渐渐形成,他们能在记录中尝试通过记录探究神秘的方法,他们能在记录中了解蚂蚁的更多一些特性。老师此次预设的目的不是想让孩子更多的了解蚂蚁的特性,而是盼望孩子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能主动探究、运用记录的方法学会探究。
本次活动,老师设想了3个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在逐步了解蚂蚁觅食特性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记录发觉奥秘。
活动目标:
1、喂食蚂蚁,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发觉蚂蚁觅食的特性。
2、在集风光前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
活动预备:
1、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和其他幼儿喜爱吃的东西;
2、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分组,布置任务。
师:最近小伙伴们对蚂蚁都比较感爱好,经常把自己的饼干喂给小蚂蚁们吃,那你们知道蚂蚁最爱吃什么吗?〔依据回答答案一样的小伙伴分组〕
提出记录要求:现在请每一组小伙伴,拿好你们认为蚂蚁最爱吃的食物,等一下去找一个蚂蚁多的地方去喂给蚂蚁吃,当过了5分钟后,请你们记录一下,你们的食物大略有多少只蚂蚁来搬回家。
二、幼儿观测与记录
老师在幼儿观测的过程中,穿插引导幼儿观测:
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来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渐渐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径,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对于喂食糖的小伙伴提出要求:在纸上用果糖画出简约的图形,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经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围着果糖排出图形。
三、沟通观测的心得
请幼儿们沟通自己记录的结果,统计在大黑板上,得出蚂蚁最爱吃的食物表。
请幼儿上来介绍一下,自己在喂食蚂蚁的过程中发觉的趣事、异事。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测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惯,认识蚂蚁的种类。
2、培育幼儿对科学的新奇心和探究精神。
3、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观测发觉现象,并能以实证讨论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1、幼儿课前已经查找过蚂蚁,并仔细观测过。
2、幼儿每人一只空瓶子,瓶子里放一只蚂蚁。一面放大镜。
3、蚂蚁图片。
4、有关蚂蚁活动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谜语: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猛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幼儿回答:是蚂蚁老师提问:小伙伴们,你们见过蚂蚁吗?在哪里见过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幼儿将之前观测蚂蚁的趣事进行回忆和讲解并描述,鼓舞幼儿大胆的说。)
二、老师讲解并描述
1、老师讲解并描述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不当心把一小块面包掉到了地上,不一会儿,我就发觉有一只蚂蚁在面包旁边转来转去,转了一会就走了。过了一会,就有一大群的蚂蚁成群结队的来了。它们把面包团团围住,最末这群蚂蚁把这块面包抬走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争论。
(1)在这块面包旁边,刚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怎么就来了一大群的蚂蚁呢?这只蚂蚁用什么方法通知其他的蚂蚁呢?幼儿相互争论,鼓舞幼儿各抒己见。老师播放蚂蚁活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借助气味相互传递消息的。蚂蚁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没有一只蚂蚁是自己独立生活的。
(2)小伙伴们,蚂蚁那么小,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蚂蚁虽然身体小却力气大,他们能够团结合作,团结就是能量。
三、观测蚂蚁、认识蚂蚁、了解蚂蚁
1、幼儿观测蚂蚁,并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测蚂蚁的外部特征。观测前提问:蚂蚁的头长在哪里?头上有什么?身体长的什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测。鼓舞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瓶子里的蚂蚁的主要特征。描述的越具体越好。
2、老师出示蚂蚁图片,小结蚂蚁的外部特征。蚂蚁的身体很小,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咖啡色,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引导幼儿争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3、给蚂蚁归类在这节课之前,幼儿已经了解了蜜蜂和蜻蜓的知识,知道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鼓舞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类将蚂蚁归入昆虫类。
4、了解蚂蚁的种类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5、启发幼儿争论蚂蚁的好处和害处。比如:刚才课件里看到的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它们就是害充,对人类有很大的害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户外继续观测蚂蚁,并用画笔画出所观测到的蚂蚁。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径直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测、争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爱好。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育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技能。表达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援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爱好,他们就会很仔细的去观测、去学习。在观测蚂蚁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晰,所以老师要多培育幼儿的口语表达技能。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3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为鱼池内蚂蚁爬上叶子这一现象发生争辩,并围绕“蚂蚁会不会游泳”争论不停,这一争辩引起很多小伙伴的新奇。为满意幼儿对蚂蚁探究欲望和新奇心生成了此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通过提供不同材料,创设不怜悯境,激发了幼儿探究的爱好。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蚂蚁,培育幼儿自己查找科学答案的技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培育幼儿喜爱对身边现象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鼓舞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援助、友好协作。
活动预备:
1、小碗、水、小棒、石头、纸等。
2、蚂蚁较多的场地。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带着问题参加试验并查找出答案。
难点:幼儿运用多种现场材料救助蚂蚁。
活动过程:
1、争论:蚂蚁会不会游泳?
老师七次有的幼儿认为蚂蚁会游泳,有的说不会,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呢?
幼儿:小蚂蚁不会游泳,它停在叶子上是求生呢!
幼儿:蚂蚁会游泳,不然它怎么会游到叶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多数幼儿赞同蚂蚁会游泳的看法。
2、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开始进行探究。
“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我问幼儿。小伙伴说:“我们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问,幼儿说:“拿个小碗吧。”于是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来到操场上迫不及待地开始试验了。他们将蚂蚁轻轻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蚂蚁会怎样。
幼儿:小蚂蚁爬得太快了。
幼儿:是呀!它们和在地上爬得一样快。
幼儿聚精会神地关注自己碗中的蚂蚁,并且边观测,边和旁边幼儿沟通着……我问幼儿这样看,能知道小蚂蚁会不会游泳吗?幼儿说,“不行,碗里没有水。”我又问:“那怎么办呢?”幼儿轻轻地说;“我们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蚂蚁放在装水的碗中再次观测查找答案: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
老师引导幼儿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观测蚂蚁的活动。看着,看着,一名幼儿激昂地把小碗举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小蚂蚁会游泳,它们正在水里欢乐地扭动着身体呢。”
另一名幼儿挥着手招呼旁边小伙伴:“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们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蚂蚁在水底爬呢。
于是,几个幼儿聚集在一起争论着:“小蚂蚁确定会游泳,你们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若呀,再看水,有点像放大镜,蚂蚁变大了,看它的身体有六条腿,嘴像镰刀一样,眼睛小小的,没有睫毛。”
之后,多数幼儿激昂地呼应起来:“我们赢啦!小蚂蚁会游泳。”
这时一名幼儿皱着眉头说:“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话,提示了其他幼儿。于是,大家纷纷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蚂蚁,好像都不动了。最末,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蚂蚁都倒出来了。
4、引导幼儿一起探究救助蚂蚁的好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看到蚂蚁快要死了,我们小伙伴都把蚂蚁和水倒出来,援助蚂蚁逃命,那假如蚂蚁在湖中、海里落难了,又没有方法把水0出来,咱们应当用哪些方法来援助落水的蚂蚁呢?
幼儿: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里放)
老师:这个方法不错,可是假如没有叶子怎么办呢?你们再认真想还有没有别的好方法来救助小蚂蚁。
第二轮的探究活动开始了,幼儿有的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纸,有的放木棒……
幼儿:老师,我想到一个好方法,把一根长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于是,幼儿再次投人救助蚂蚁的活动中。
5、小结:老师和幼儿一起争论。
老师:蚂蚁刚到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能够逍遥自在地游泳。
老师:蚂蚁在水里待了一会儿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挣扎,然后动作就慢了下来、运动小了。
老师:假如放进一片叶子(纸、棒等)会怎样?
幼儿:蚂蚁会自救。
老师: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回去后,通过上网、看图书等方式寻出答案。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此次探究活动源于幼儿一次意外现象的发觉,产生了“蚂蚁会不会游泳”的疑问。由于问题是幼儿在活中发觉的,所以幼儿探究时爱好深厚。老师能适时引导,通过猜想、动手试验、验证猜想,使幼儿从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无依据猜想到依据客观依据进行猜想,培育了幼儿求真的学习立场和科学精神。
2、活动中的不足:
幼儿在查找答案的过程中,发觉蚂蚁在水中待一会儿后,活动越来越少。由于怕蚂蚁死,于是就把它们放生了,为了爱护幼儿纯真的爱心,因此探究活动也就此停止。因此,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幼儿还是没能通过本次试验找到科学的答案,最末只能引导他们通过上网查资料、从书中查找答案。这也是本次活动的缺憾。
主要内容:
1、质疑:究竟该不该拿小蚂蚁做试验?
有的老师认为:假如可以这样试验,幼儿以后对什么发生爱好,就对什么进行探究、试验,那么,是不是会有许多的小动物会丧生或残疾?可以通过一些资料、影像来解答幼儿的疑问。
有的老师认为应当让幼儿去探究,当幼儿发觉蚂蚁不能在水中待长时间,他们也是有爱心的,立即便把蚂蚁放生了。这不是一次爱心教育的契机吗?
2、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探究和发觉的过程,要提供亲自动手的机会,但是也要重视爱心教育。
只有幼儿亲自参加探究,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假如这次不让幼儿试验而径直告知他们答案或看一些资料,幼儿只是对蚂蚁有一些肤浅的了解。但通过幼儿自己探究、试验,他们可以从中查找出答案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老师利用幼儿的新奇心理,引发幼儿为探究确立目标。尤其所探究的内容是从幼儿的疑问中来,所以幼儿的探究爱好深厚,以至于每个幼儿都能够参加其中。
幼儿对万物都感爱好,充斥了新奇,老师应当鼓舞幼儿进行探究,还要相信幼儿有技能探究出答案,不能因幼儿小或其他缘由阻挡幼儿。但在有肯定难度的探究活动进行前,老师要讲出考前须知,如在探究蚂蚁究竟会不会在水中游泳之前,老师可以提出“假如蚂蚁在水中不会游泳,快死了,我们该怎么办?”从而让幼儿心中树立爱心愿识,须要时候还可以请老师帮忙。
综合评析:
“发觉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发觉新的问题”这一过程和科学家进行科学讨论的过程相全都,幼儿发觉池塘里蚂蚁爬上叶子,便对这一现象产生爱好,纷纷就蚂蚁会不会游泳进行猜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亲自拿试验工具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此过程中,又延伸出探究救助蚂蚁的好方法。由此可见,老师这一选题对幼儿有意义,不仅培育幼儿科学的探究精神,而且也培育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立场。
本活动很好地表达了预设和生成的结合,事先预设的目标原来是通过观测探究并查找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这一答案,但当幼儿发觉蚂蚁在水中快死的时候都把水倒出来时,老师立刻引导幼儿探究救助蚂蚁的好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材料,虽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但生成的活动对幼儿进展有更大的价值。
小组合作反思紧紧围绕“该不该拿小蚂蚁做试验”这一问题开展,中心突出,研讨较深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表达出充分的理由,形成鲜亮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方认为只有亲身实践,幼儿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所以应当让幼儿对自己感爱好的小蚂蚁探究。另一方那么认为,不能由于幼儿对什么感爱好就对其进行探究、试验,否那么会有许多小动物丧生或残疾。通过深入探讨,大家最末形成了基本全都的看法:应支持幼儿对自己感爱好的事物进行探究,但在须要状况下,老师应在之前做肯定的价值判断,并对探究内容做肯定筛选。不仅有聚焦的问题,又有交锋的过程,最末又形成全都的认识。这是一个观点碰撞及同伴互助的过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研讨。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4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探究用各种方法查找蚂蚁。
2、体验观测蚂蚁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捉蚂蚁的工具:如小棒、树叶等,引诱蚂蚁的`食物:如碎饼干、米粒、糖果等。
2、、装蚂蚁的透亮瓶,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蚂蚁,通过沟通争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阅历。
师:小伙伴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二、争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争论查找蚂蚁的方法。
师:假如我们要去查找蚂蚁,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吗?你预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引蚂蚁出洞?
2、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留意什么。
三、查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查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
四、沟通查找蚂蚁的阅历。
五、观测蚂蚁。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5
活动由来: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为鱼池内蚂蚁爬上叶子这一现象发生争辩,并围绕“蚂蚁会不会游泳”争论不停,这一争辩引起很多小伙伴的新奇。为满意幼儿对蚂蚁探究欲望和新奇心生成了此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通过提供不同材料,创设不怜悯境,激发了幼儿探究的爱好。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蚂蚁,培育幼儿自己查找科学答案的技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培育幼儿喜爱对身边现象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鼓舞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援助、友好协作。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能在情景中,通过试验完成对简约科学现象的'探究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觉的结果。
活动预备:
1、小碗、水、小棒、石头、纸等。
2、蚂蚁较多的场地。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能够带着问题参加试验并查找出答案。
2、难点:幼儿运用多种现场材料救助蚂蚁。
活动过程:
1、争论:蚂蚁会不会游泳?
老师七次有的幼儿认为蚂蚁会游泳,有的说不会,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呢?
幼:小蚂蚁不会游泳,它停在叶子上是求生呢!
幼:蚂蚁会游泳,不然它怎么会游到叶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多数幼儿赞同蚂蚁会游泳的看法。
2、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开始进行探究。
“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我问幼儿。小伙伴说:“我们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问,幼儿说:“拿个小碗吧。”于是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来到操场上迫不及待地开始试验了。他们将蚂蚁轻轻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蚂蚁会怎样。
幼:小蚂蚁爬得太快了。
幼:是呀!它们和在地上爬得一样快。
幼儿聚精会神地关注自己碗中的蚂蚁,并且边观测,边和旁边幼儿沟通着……我问幼儿这样看,能知道小蚂蚁会不会游泳吗?幼儿说,“不行,碗里没有水。”我又问:“那怎么办呢?”幼儿轻轻地说;“我们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蚂蚁放在装水的碗中再次观测查找答案: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
老师引导幼儿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观测蚂蚁的活动。看着,看着,一名幼儿激昂地把小碗举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小蚂蚁会游泳,它们正在水里欢乐地扭动着身体呢。”
另一名幼儿挥着手招呼旁边小伙伴:“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们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蚂蚁在水底爬呢。
于是,几个幼儿聚集在一起争论着:“小蚂蚁确定会游泳,你们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若呀,再看水,有点像放大镜,蚂蚁变大了,看它的身体有六条腿,嘴像镰刀一样,眼睛小小的,没有睫毛。”
之后,多数幼儿激昂地呼应起来:“我们赢啦!小蚂蚁会游泳。”
这时一名幼儿皱着眉头说:“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话,提示了其他幼儿。于是,大家纷纷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蚂蚁,好像都不动了。最末,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蚂蚁都倒出来了。
4、引导幼儿一起探究救助蚂蚁的好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蚂蚁快要死了,我们小伙伴都把蚂蚁和水倒出来,援助蚂蚁逃命,那假如蚂蚁在湖中、海里落难了,又没有方法把水0出来,咱们应当用哪些方法来援助落水的蚂蚁呢?
幼: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里放)
师:这个方法不错,可是假如没有叶子怎么办呢?你们再认真想还有没有别的好方法来救助小蚂蚁。
第二轮的探究活动开始了,幼儿有的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纸,有的放木棒……
幼儿:老师,我想到一个好方法,把一根长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于是,幼儿再次投人救助蚂蚁的活动中。
5、小结:老师和幼儿一起争论。
师:蚂蚁刚到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幼:能够逍遥自在地游泳。
师:蚂蚁在水里待了一会儿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
幼:做挣扎,然后动作就慢了下来、运动小了。
师:假如放进一片叶子(纸、棒等)会怎样?
幼:蚂蚁会自救。
师:蚂蚁究竟会不会游泳?回去后,通过上网、看图书等方式寻出答案。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改变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制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育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爱好。
3、积极参加探究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胜利欢乐。
4、对蚂蚁有深厚的爱好,喜爱生活乐于探究。
活动预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观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预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方法。今日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观赏争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很多洞窟,四通八达,进出特别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由于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老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曲曲折折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进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当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喧闹。
4、打开三号洞窟。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很多新成员,蚂蚁刚诞生,蚁后正在照看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活动反思:
我国闻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手工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手工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幼儿手工活动时,也应重视游戏的重要性,在游戏中进行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作用。
就如何将游戏与幼儿手工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与探究。
在第一次教学预设中,我采纳了较为传统的形式开展,活动效果较差,经过课题组老师的沟通争论,在第二次的教学预设中,我将游戏渗入其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与中班手工活动《蚂蚁过冬》相结合:
1、导入环节游戏化,引发幼儿爱好
幼儿儿手工活动要遵循爱好性原则,以内容激起幼儿爱好,以游戏活动满意其情感需要,激发起幼儿想象、制造,培育幼儿的审美感知,在《蚂蚁过冬》活动中,我以“蚂蚁过冬”的情境游戏导入活动,将幼儿的爱好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过程游戏化,促进幼儿进展
《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敬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敬幼儿身心进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新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进展要求的欢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蚂蚁过冬》的活动过程中,我加入了仿照游戏,请幼儿依据仿照小蚂蚁搬东西,引导幼儿观测蚂蚁的动态。还加入了“蚂蚁找食物”的游戏,请幼儿当小蚂蚁,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搬东西等,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阅历。
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在掌控巩固阅历过程的中不会觉得枯燥,反而特别感爱好,在做做玩玩中对蚂蚁搬东西的动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小百科:蚁科〔Formicidae〕,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每一巢群中有雄蚁、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腭发达的兵蚁)。大部分种类雌蚁及雄蚁具翅,而工蚁、兵蚁无翅。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7
活动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活动预备
1、课件-蚂蚁
2、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3、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测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测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觉。
三、沟通各自的发觉。
1、沟通各自发觉蚂蚁的情形。
2、争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伙伴?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小试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测瓶中的土是怎样的?
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测土里的改变?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了解蚂蚁的形状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测,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解并描述。
活动预备: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假设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测,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日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伙伴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发觉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径直用手捏,以免损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预备好的瓶子里。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要留意: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由于不同窝的蚂蚁会因"打架"而死伤〕。蚂蚁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吃什么?怎样走?
三、看一看:我们来观测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测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测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次一部分一部分认真观测蚂蚁。看谁观测的最细致,最精确。〔幼儿自由观测后,争论结果: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头、胸、腹;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测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蚂蚁在挖洞做窝;搬运食物-稻粒;在搬运死昆虫;在相互传递信息;在"打架"〕。
2〕、争论小结: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喜爱吃什么?不喜爱吃什么我们就要认真观测: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③在蚂蚁四周放上各式各样的食物,观测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测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四周放上食物,观测它喜爱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争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老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蚂蚁搬豆。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很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测蚂蚁的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能结合季节、结合幼儿园课题,整合科学、语言、社会、数学、美术等领域,利用多媒体、游戏、争论互动、绘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以幼儿为进展主体,环环相扣,分解难点,援助幼儿努力达到目的。在活动中,由于活动素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的爱好积极、投入,我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吴佳栋说可以到月球上去过中秋节,要带月饼、水去。赵越的画告知我们:小蚂蚁在搬西瓜,它搬不动了,所以就坐下来休息,后来就睡着了。吉米画的是:四只蚂蚁共同合作,搬了一个很大的月饼,四只蚂蚁神态迥异,有两只蚂蚁是高兴奋兴的.;一只蚂蚁在留泪是它搬不动月饼了;还有一只蚂蚁是拉着脸生气了,缘由是毛毛虫在它旁边与它比美,说蚂蚁不美丽所以不快乐。从孩子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象的天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落户保障合同
- 厨具设备购销合同(31篇)
-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2024(32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业务提升合作谅解协议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与生产协作协议
- 2025年农村医疗人员定向就业协议
- 2025年大数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远程医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GB/T 889.1-2000I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 构建物联网系统原型-教学设计
- (完整word版)家谱WORD样本
- 无主之地2全装备代码
- 小升初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真题测试模拟卷(解答题)有解析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 血液透析应急流程图+
- 京东考试答案参考
- 建筑施工图-剖面图
- 我国动车组各型车辅助供电分析与比较
- SMT车间温湿度点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