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2013ipf见习课件_第1页
内科2013ipf见习课件_第2页
内科2013ipf见习课件_第3页
内科2013ipf见习课件_第4页
内科2013ipf见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发性肺纤维化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新安概念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病理病变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新旧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异质性。正常与病变肺组织互相错杂,不同部位病变新旧参差。低倍镜下,不同视野病变可能截然不同:有些病灶处于活动性炎症期,有些处于明显纤维化期,一些则已呈蜂窝样改变,其间还夹杂着正常肺组织。发病机制本病虽较少见,但临床时有发现,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其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感染(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以及GER可能起一定致病作用。发病机制慢性炎症机制是IPF发病基础。但炎症和免疫效应性细胞究竟是怎样损伤肺实质细胞,导致结缔组织成分增生,最终引致肺纤维化仍未清楚。IPF发病进程可概括为肺泡炎、肺实质损伤和修复(或纤维化)三个重要环节。发病机制综上所述,可假设在某种持续存在的抗原性物质刺激下,肺内淋巴细胞聚集,免疫球蛋白产生,在某些细胞因子如α-干扰素的作用下,同时还有免疫复合物一起使Am激活,活化的Am趋化白细胞形成肺泡炎,造成结缔组织和上皮、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在Am释放生长因子的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成分不能拮抗,FB持续复制,纤维化不断进展。伴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肺内血管也被累及。正常肺功能单位闭锁,形成大片疤痕组织而呈蜂窝的终局改变。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女≈2:1,儿童罕见。2、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3、本病少有肺外器官受累,但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疲倦、关节痛及体重下降等,发热少见。4、50%左右的患者出现杵状指(趾),多数患者双肺下部可闻及Velcro啰音。5、晚期出现发绀,偶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右心功能不全等。二、X线胸片(高千伏摄片)1常表现为网状或网状结节影伴肺容积减小。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直径多在3~15mm大小的多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2、病变分布:多为双侧弥漫性,相对对称,单侧分布少见。病变多分布于基底部、周边部或胸膜下区。3、少数患者出现症状时,X线胸片可无异常改变。三、HRCT1、HRCT扫描有助于评估肺周边部、膈肌部、纵隔和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的异常改变,对IPF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可见次小叶细微结构改变,如线状、网状、磨玻璃状阴影。3、病变多见于中下肺野周边部,常表现为网状和蜂窝肺,亦可见新月型影、胸膜下线状影和极少量磨玻璃影。多数患者上述影像混合存在。在纤维化严重区域常有牵引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和(或)胸膜下蜂窝肺样改变。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LAT)2011新指南HRCTcriteriaforUIPUIPpattern(allfourfeatures)PossibleUIPpattern(allthreefeatures)InconsistentwithUIPpattern(anyofthesevenfeatures)Subpleural,basalpredominanceReticularabnormalityHoneycombingwithorwithouttractionbronchiectasisAbsenceoffeatureslistedasinconsistentwithUIPpattern(seethirdcolumn)Subpleural,basalpredominanceReticularabnormalityAbsenceoffeatureslistedasinconsistentwithUIPpattern(seethirdcolumn)UpperormidlungpredominancePeribronchovascularpredominanceExtensivegroundglassabnormalityProfusemicronodulesDiscretecystsDiffusemosaicattenuation/air-trappingConsolidationinbronchopulmonarysegment(s)/lobe(s)Subjectedtoexternalreview

UIPpatternPossibleUIPpatternInconsistentwithUIPpattern四、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肺容量、弥散功能、通气/血流比值、

PH和动脉血气分析。本病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容量、肺活量降低;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百分比正常。弥散功能障碍,弥散量(Dlco)降低,Dlco/肺泡通气量降低。通气/血流比值失衡,PaO2降低,PA-aDO2增大。五、实验室检查①血沉增快:80-94%,>60mm/小时占36%;②γ球蛋白水平升高见于17-44%,升高的γ球蛋白可为IgA,IgM,IgG或一种以上;③特异性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LE细胞阳性;冷免疫球蛋白阳性;抗Jo-1阳性。诊断1.诊断标准:①ILD,但是排除了其他原因(环境、药物、结缔组织病)②HRCT表现为UIP型,③联合HRCT和外科肺活检病理表现诊断UIP。2.IPF急性加重:①过去或现在诊断为IPF②一月内发生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加重③低氧血症加重或者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④新出现的肺泡浸润影⑤排除感染、栓塞、气胸或心力衰竭。治疗1.糖皮质激素。2.硫唑嘌呤。3.环磷酰胺。4.N-乙酰半胱氨酸5.干扰素6.吡非尼酮7.肺移植8.中药?

治疗“强反对”使用的药物:

1.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

2.秋水仙碱

3.环孢素A4.糖皮质激素合并免疫调节剂

5.干扰素gamma-1b6.波生坦

7.依那西普

治疗“弱反对”

使用的药物:

1.乙酰半胱氨酸,硫唑嘌啉和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2.NAC单方治疗

3.抗凝治疗

4.吡啡尼酮

治疗“强赞同”

1.有明显静息性低氧血症患者接受长期氧疗

2.部分合适的IPF患者接受肺移植治疗

3.急性加重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预后起病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8~3.6年。肺泡蛋白沉积症(PAP)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病理特点是肺泡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碘酸雪夫(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颗粒状物质。PAP的自然史不明,临床病程变化多端。病变或保持稳定或自发缓解,或进展出现呼吸衰竭。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有时为条件致病菌)是此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临床分型特发性PAP(也称为“获得性”或“成人型”PAP):(90%)。继发性PAP:(占5%-10%)是主要见于工业吸入性暴露的病人,或见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缺陷病(包括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治疗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病人。先天性PAP:罕见(2%),表现为新生儿期的严重缺氧。“先天性PAP”不是普遍认为是一种真正的PAP,但可以代替阐明所谓的“慢性婴幼儿肺炎”。预后较差。

流行病学获得性PAP的发病率约为0.37/10万,并且占所有PAP病人的90%。诊断年龄平均39岁。大多数病人为男性,72%有吸烟史。

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为:1)肺泡II型上皮细胞肥大增生,板层体分泌过剩,排入至肺泡腔内不能及时清除;2)表面活性物质的增多,刺激巨噬细胞增生,并大量吞噬肺表面活性物质。巨噬细胞裂解,将细胞内容物质释放至肺泡腔:3)GM-CSF的缺乏;4)可能与吸入有害物质有关,如大量绝缘纤维材料、硅、铝等。

临床表现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中度的呼吸道症状包括渐进性呼吸困难(平均持续时间,7个月;但发病后可持续好多年)和干咳或微咳痰。较不常见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疲倦,体重减轻,低热,胸痛和咯血。体检可以发现湿罗音,杵状指或发绀。实验室检查获得性PAP的常规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和尿常规检查结果通常无殊。典型的实验室异常包括红细胞增多症,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血清LDH(82%)水平升高。影像学BALF(PAS染色阳性)

BAL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