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用数学》教案设计
《用数学》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掌控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那么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次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同学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育同学的分析、综合技能.
3.使同学养成仔细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进展同学连贯地、有顺次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文字表达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次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次,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3〕〔26-14〕6〔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
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同学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识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第一层:争论探究,初步认识.
1.学习例3.
〔1〕出例如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争论:这道题最末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
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径直给了吗?
需要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同学争论时,老师留意巡察,掌控信息进行指导.〕
争论后同学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引导同学说出:这道题最末求差是多少?被减数径直给出,减数没有径直给出,要先算出来.列综合算式时被减数350写在前面,减数803写在后面.
〔老师板书350-803=350-240=110〕
老师指出:象这样由几个式子合并在一起写成一个式子叫综合算式,与分步计算道理一样,但书写过程简约了.
〔2〕反馈练习.
第二层:试做探究,初步掌控.
老师提问:假如把上题改成:350减去80,再乘以3,积是多少?该怎么列式呢?
同学试做时,老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予以指导.巡察中发觉同学的不同解法,让同学板演.同学可能涌现两种解法:
小组争论:以上两种解法哪个对,为什么?
老师说明:这道题最末求积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谁是第一个因数,谁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没有径直给出,要用350-80作第一个因数.要先算出减法,求出第一个因数,再乘以3.所以需要加上小括号.假如不加上小括号,即第二种解法,最末求出的是差是多少,不符合题意.
第三层: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请同学看书,对例3和改编的题进行比较.
小组争论:例3和改编的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补充概括:相同点:数相同,计算符号相同.
三、反馈调整,总结归纳.
1.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2.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师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进展提高.
1.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
〔3〕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
〔5〕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
2.先在□里填上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3.正确答案.〔运用手势表示〕
〔1〕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
①75+253②〔75+25〕3③75+〔253〕
〔2〕75加上25的和,再乘以3的,积是多少?
①75+253②〔75+25〕3
〔3〕400除以25减去21的差,商是多少?
①40025-21②400〔25-21〕
〔4〕400加上25减去21的差,和是多少?
①400+25-21②400+〔25-21〕
说明:第1题中③中的括号是多余的,根据运算顺次先乘后加,没须要加小括号.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今日我们学习的是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解答时应留意:从问题入手,弄清最末求什么?哪部分是径直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应写在前面,哪部分应写在后面,留意正确运用小括号,并检验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正确.
六、布置作业.
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800减去18乘15的积,差是多少?
3.625加上6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
4.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5.390除以48与35的差,商是多少?
《用数学》教案设计2
教学内容:
例3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合作沟通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在经受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3、在合作沟通中积极发表自己看法,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同学独立尝试,小组沟通等学习方式引导同学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略〕
2、板演竖式计算
819
847
543
682
805
564
二、新授
1、老师谈话引入。
2、出例如3。
3、你能列式计算吗?算好后请你在小组沟通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同学说,老师板书
4、试一试:156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864255
引导同学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你发觉了什么?
强调: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需要比除数小。
6、小结。指着例3与同学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日学会了什么?
二、练习
1、做一做
1563
4348
6055
8637
2、计算。
1762
4564
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
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在计算之前先让同学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进展了同学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精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培育了同学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同学的计算技能。
《用数学》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教材让同学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加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同学每人一张例1的格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谈话导入。
师:过年的时候,一些地方有个风俗,就是把窗花贴在窗上,特别美丽。今日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特别漂亮的窗花,请你在观赏的时候,认真观测,它们分别是通过怎样的改变得到的?
〔分别演示蝴蝶平移的过程,第二幅图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旋转一次,第三幅图从左往右顺时针平移一周的过程〕
提问:〔1〕蝴蝶是按怎样的顺次改变而来的?
〔2〕花环两次改变又是怎样形成的?
〔3〕最末一幅又是怎样改变的呢?
同学回答,师依次板书:平移,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特别好。平移,旋转就在我们身边。今日我们再来利用身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沟通,探究策略
1.出例如1。
提问:这两种平面图形,我们以前学过吗?〔没有〕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呢?〔生发挥想象力回答,但要说明的是平面图形。〕
2.引导沟通。
提问:你能从图上精确地数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不能〕面积会相等吗?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争论,并可以在刚发下的作业纸上涂涂画画,验证你的结论。
小组沟通,老师巡察,并指导。
3.指导验证。
师:你们组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你在观测这两幅图的时候有什么发觉吗?
同学说想的过程,并投影出示同学的作业纸。
〔生可能回答上半圆平移下来就是下半圆,他们的面积吻合;“花瓶”突出来的半圆就是瓶口凹下去的半圆,只要分别把他们旋转180度就可以了〕
老师实时评价并用演示刚才同学说的过程。
提问:这两幅图经过旋转和平移后都变成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提问:变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长和宽一样,所以面积一样。〕
老师再次演示改变过程,提问:在两幅图改变的过程中,什么不变?〔面积〕都把它变成了谁的面积?〔生:长方形。〕
小结:由于我们无法一下子看出这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但分别把它们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我们就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这样的策略——转化。〔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三、应用策略,归纳方法
1.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把不规章的图形变成规章图形来比较大小。在有关平面图形的计算中常常会用到“转化”的策略。请同学们试着来解决以下问题。
〔1〕练习十四第2题的左边两幅图。
同学独立思索后口答,老师相机演示。
〔2〕“练一练”右边的图形和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一幅图。
提问:你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快速地求出图形的周长吗?
同学先独立思索,然后和同桌沟通。
个别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老师相机演示。
小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怎样的策略?〔转化〕我们要把繁复的图形转化未为简约的图形,详细地说又是用到了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呢?〔平移和旋转〕
四、回顾知识,体验转化
1.谈话: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许多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指名回答,生可能会说:1.推导三角形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2.推导梯形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3.推导圆面积时,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4.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5.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
在同学说的过程中请同学说说推导的过程,并相应演示推导过程。
小结:看来,“转化”的确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解题策略,在刚才的沟通和演示的过程中,你觉得这种策略有什么优点?〔同学沟通后老师相机板书:化繁复为简约,化未知为已知,化不规章为规章〕
五、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1.出示试一试:计算1/2+1/4+1/8+1/16
提问:〔1〕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依据分数的意义回答,并强调单位“1”相同。〔2〕相邻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后一个是前一个的1/2〕
师:我们一起来画图表示看看。师依据题目依次画图。
师:这题我们又可以怎样转化呢?同学看图解答。
指名回答。1-1/16=15/16
〔假如同学回答不出,师提示:求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又是多少呢?〕
提问:假如给这道题目再添上一个加数1/32,和是多少?再加上1/64呢?假如一贯这样加下去,加到1/1024呢?
小结:在解决这个分数加法的计算题时,我们借助图形来分析问题,把繁复的算式变成了简约的算式。这也是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数形结合。〔板书〕
3、出示:比较大小:16/17和35/36
你预备怎样比?先和同桌说一说,再组织沟通。体会: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一般要通分后比较大小,通分很麻烦,现在只要转化成比较1/17和1/36的大小就可以了。
2.谈话:在解决一些稍繁复的实际问题时,有时我们也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思索问题将繁复问题变得简约些。请同学们看这一题:
出示练习十四第1题。
〔1〕同学读题理解单场淘汰制的竞赛规章并看懂图的意思。
〔2〕提问:什么是单场淘汰制?你能结合示意图来说说淘汰赛的过程吗?你会列式计算吗?〔同学列式计算后进行说明。〕
〔3〕提问:假如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提示:不管第几轮,每场竞赛都要淘汰几支球队?到决出冠军为止,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那么一共要竞赛多少场?这样看来求竞赛了多少场就转化成了什么问题?〕
〔4〕假如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竞赛多少场?
3.出示练习十四第2题的第3幅图。
同学先独立思索,然后指名同学沟通自己的想法,老师实时评价并演示。
4.出示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2幅图。
要求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
同学独立思索后解答〔思路:转化成2个圆的周长〕,集体校对。
小结: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六、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在什么时候采纳“转化”的策略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生回答。
七、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平移转化成体积相等的长方形
旋转〔顺时针,逆时针〕不规章——规章
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繁复——简约
S梯形——S平行四边形未知——已知
S圆——S长方形不熟识——熟识
小数乘法——整数乘法
分数除法——分数乘法
《用数学》教案设计4
教学内容:上海市学校数学新教材三班级第2单元:“用两位数除”小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控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提高计算技能。
2、通过自主探究和共同探讨活动,引导同学理清知识脉络、学会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技能。
教学重、难点: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春天到了,勤劳的蚂蚁们在干什么呢?
7227÷53900÷45467÷538304÷279082÷7
师:你们能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的?
2、揭题
观测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今日我们就来回顾与整理一下这个单元的内容。〔板书:回顾与整理〕
二、知识整理:〔通过改错训练引导同学回忆与整理有关知识〕
1、纠错1。
师:判断对与错。错在哪里?我们用哪些方法可以判断错与对?
〔板贴: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那一位〕〔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估量商是几位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2、纠错2。
师:错在哪里?〔板贴:余数要比除数小〕〔实时调商最关键〕
3、小结:看来小伙伴们不仅掌控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而且掌控了检验的方法。理清了思路,我们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
师:从图上获得了什么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
师:每人选择2条线路,来计算小巧所花的时间
〔抽5人板演〕
师:现在你知道每条线路需要多少时间?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5道题的计算过程。
1、前2题有什么明显的特征?〔0是怎么得来的?〕
2、第3题有什么特征呢?〔同头无除商9、8〕
3第4、5题你又是如何试商的?
师:依据不同的题目选择适合的试商方法,这样计算又对又快?〔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能提高计算速度和精确率〕
四、拓展训练:
师:通过刚才的问题解决,老师发觉小伙伴不但会做,而且会说算理。
那接下来的题目你还能又快又精确的完成吗?
师:老师发觉有几个同学在计算的时候速度特别快,我想采访一下这几位同学。你计算这么快,有什么秘诀吗?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什么话想对同学和老师说。
六、独立作业:
竖式计算并验算
7416÷5623434÷7813066÷32
《用数学》教案设计5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班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班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阅历,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进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依据《标准》要求,在学校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肯定的难度,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同学逐步掌控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同学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使同学经受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育观测技能、识图技能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技能,进展空间观念。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使同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加强用数学眼光观测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详细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同学观测技能、识图技能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技能,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同学作业纸、量角器、直尺、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同学从中逐步发觉问题,与旧知产生冲突,引发学习新知的需求,然后再进一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同学观测、测量等方式让同学理解掌控知识。练习中安排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字谜
〔出示〕燕子空中上下飞——北
贡献大一点——南
二、引发需求,探究新知
1、设置场景
〔视频:09年9月,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
在这次搜救演习中,指挥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出示图〕这是指挥舰和搜救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
2、感悟描述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
一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一号艇在指挥舰的'正北方向4000米〕
只说正北方向行吗?为什么?只说4000米呢?
在一个平面上,说清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位置了。
〔板书:方向位置确定位置〕
二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二号艇在指挥舰的正西方向3000米〕
3、产生学习冲突
三号艇在哪里?四号艇在哪里?〔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3000米〕
可是三号艇和四号艇不在一起,问题出在哪里呢?
方向有什么不同?同桌沟通。
4、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详细位置
〔出示图:三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10°,四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30°。〕
假如图中增加这两个度数,你能说出三号艇和四号艇分别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吗?同桌试着说说看。
引导同学说出:三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10°方向3千米
四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30°方向3千米
[板书:〔〕偏〔〕__°]
〔出示图〕假如我将这部分区域平均分一分,每份30°,五号艇在指挥舰的哪里?
引导同学说出不同的描述方法:五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60°方向
五号艇在指挥舰的东偏北30°方向
你是怎样想的?
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加适合人们日常的描述方法呢?
〔视频资料介绍:指南针,习惯上以南、北为基准。〕
五号艇的位置怎样描述?〔五号艇在指挥舰的北偏东60°方向〕
〔出示图〕和同学一起说:正北和正东之间的区域都是“北偏东”
正北和正西之间的区域都是“北偏西”
正西和正南之间的区域都是“南偏西”
正南和正东之间的区域都是“南偏东”
我们再用手势演示一下这四种方向: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出示图〕学会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我们
再来看看六、七、八号艇分别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同桌先说说。
你想说几号艇的位置?
六号艇在指挥舰北偏西60°方向4千米处。
七号艇在指挥舰南偏西30°方向3千米处。
八号艇在指挥舰南偏东60°方向2千米处。
5、尝试通过测量却确定方向和距离
〔出示图〕这是九号艇,角度、距离都不知道,怎么办?
引导同学说出: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确定距离是要运用比例尺。
那就请同学们运用你们所说的方法完成作业纸第1题。
〔同学作业〕
〔依据板书图提问〕距离为什么是6千米?
你是量的哪个角的度数?量角器怎样摆?上来摆给同学看一下。请你标上角的度数。
谁能完整地描述九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
[板书:九号艇在指挥舰〔北偏西55°〕方向〔6〕千米处]
〔继续在板书图的右下方画一个点〕量这个点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是测量哪个角度,量角器怎么摆?你能上来演示看吗?标上度数。
6、感受“观测点”对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在这次演习中,任务是为了搜救“明珠号”货轮,你能用今日学习的知识描述处“明珠号”货轮的位置吗?完成练习纸上的第2题。
〔出示两幅图和对应的两句话〕
同学汇报:“明珠号”货轮在指挥舰〔南偏东45°〕方向〔20〕千米处
“明珠号”货轮在灯塔〔北偏东40°〕方向〔15〕千米处
同样是“明珠号”货轮,为什么描述的方向位置不一样?
观测点不同,“明珠号”货轮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位置也不同。
〔板书:观测点〕
:在一个平面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观测点、方向、距离缺一不可。
三、在游戏中感受知识体系
课前,我们做了个猜字谜的游戏,需要的是大家的聪慧,现在我们再来做个寻宝藏的游戏,需要的是大家的聪慧再加一点运气了。
〔分别出示图①和图②〕每个点都有可能藏着宝藏,谁上来找一找,请双击鼠标。
一下子想找到,光有运气你觉得怎样?要知道什么信息?
[在图①下面出示:宝藏在北偏东15°方向30米处
在图②下面出示:宝藏在数对〔2,1〕处]
你现在能快速找到宝藏吗?上来试一试。恭喜大家!
〔将图①和图②同时出示〕在平面图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有几种方法?〔数对、方向距离〕
那这两种方法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呢?
引导同学说出:都是通过两条线相交的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出示:三维空间图〕
课后,有爱好的同学还可以去找一找三维空间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自我,反馈信息
猎取知识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我们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在这其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用数学》教案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的位置。
2.使同学经受由详细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同学的抽象思维技能,渗透坐标思想,进展空间观念。
3.使同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加强用数学的眼光观测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重点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课件〕,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超卓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
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
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测的。
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测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测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
生:有点乱。
师:我们能不能查找一种既简约又精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从同学的实际状况和详细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须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
生:横着是一排。
师:还有不同看法的吗?
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简单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
《用数学》教案设计7
1.鼓舞同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
只有经受“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同学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设计着重从同学已有的阅历出发,让同学先动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为同学自主探究制造条件。再进一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假如不用分一分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算出商?”,激发同学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同学沟通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后,重点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更加简便精确,让同学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鼓舞同学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去解决例2,加深同学对“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方法的理解。
2.利用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依据低班级同学的认知特点,对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控需要经受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着重引导同学对比直观图写出3×()=12,通过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让同学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控求商的方法。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1情境图,讲解并描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题意,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问题。
(1)引导同学看图并思索:猴妈妈可以给几只小猴分桃?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
(3)小组合作,沟通分的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引导同学思索: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假如我们不动手分,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
(2)小组合作,探究解题方法。
(3)同学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预设
生1:用12依次减3,4次正好减完。
生2: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6个……依次累加,4只小猴正好分12个。
生3:12÷3等于几,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由于3乘4得12,所以12里面有4个3。
3.揭示课题:同学们的方法都特别好,尤其是第三种方法,想3乘几得12,可以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解决,更加简便精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引导探究,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同学读题、审题并思索: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同学在小组内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导同学依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同学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老师随之板书。
①每屉装4个包子,装了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②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③一共有24个包子,平均分装在6屉里,每屉装几个?
(4)引导同学列式解决问题,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同学列出算式:4×6,24÷4,24÷6)
(5)同学列出算式后,引导同学思索:每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
(6)同学汇报结果及计算方法。
(用乘法口诀计算)
《用数学》教案设计8
【教学内容】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索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约事项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索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同学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阅历。
〔游戏〕要求:肯定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太阳从东方升起
〔2〕明天要上学
〔3〕地球围着太阳转
〔4〕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觉。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断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断谁先发球的?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断由谁先发球公正吗为什么
同学争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状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你怎么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断谁先发球是公正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同学确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你怎么想的
(3)沟通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状况,摸到红球是1种状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集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特别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假如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假如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万无一失、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用数学》教案设计9
设计说明
1、让同学经受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并依据信息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同学必备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因此,本设计首先给同学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同学观测情境图,从中提取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同学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加深同学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并在梳理找信息、提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2、借助矩形模型沟通乘除法间的关系,利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迁移思想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方法。例1、例2的情境图都呈现了乘法的矩形模型,这为同学沟通乘除法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支撑。因此,本设计借助矩形模型唤起同学对乘法口诀的回忆,再出示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引导同学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最终利用知识迁移探究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育同学的迁移技能。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对口令游戏:老师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同学说出口诀的后半部分。
2、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18÷615÷524÷612÷324÷4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商的。
3、导入新课: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控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复习题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同学学习的爱好和求知的欲望,为下面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作铺垫。
⊙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教学情境图。
(1)课件出示教材37页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测情境图,引导同学观测并发觉数学信息。(同学观测后沟通)
(2)引导同学依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同学组内争论,提出问题)
(3)老师将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屏幕展示。
(4)同学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信息和问题填入课堂活动卡中,并列出算式。
(5)过渡:大家列出的除法算式该怎样计算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求这些算式的商。
2、教学例1。
(1)依据画面编题。
课件出示教材38页例1,请同学们认真观测情境图,依据图意编一道题。
(2)同学组内争论,然后汇报。
预设
生: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了一些旗子,每行7面,一共8行,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面旗子?
(3)同学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7×8=56或8×7=56)
(4)同学汇报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计算7×8或8×7时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预设
生1:由于每行7面旗子,共8行,就是8个7,所以列式为7×8=56。用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
生2:也可以竖着看,每列8面旗子,一共7列,就是7个8,所以列式为8×7=56。用的乘法口诀也是七八五十六。
(5)引导同学思索:通过同学们的计算得出一共有56面旗子,那么你能看图列出两个除法算式吗?
(6)同学独立思索,并列出算式。
(56÷8或56÷7)
(7)探究算法。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沟通,探究56÷8、56÷7的口算方法。
②集体沟通汇报。
预设
生1:求56÷8的商,先想乘法口诀中几乘八得五十六,由于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生2:求56÷7的商,先想乘法口诀中几乘七得五十六,由于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
③比较56÷8和56÷7,认真观测这两个除法算式,你发觉了什么?(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
预设
生1: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生2: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
(8)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教案设计10
教学内容:教学第83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并掌控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繁复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岭南学校六班级有45个同学参与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假如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日我们要讨论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1、出例如2岭南学校六班级有45个同学参与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
〔3〕让同学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45-45
说说45的含义,独立解答。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45〔1-〕
说说〔1-〕的含义,独立解答。
〔6〕: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索,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让同学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四、全课,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留意什么?
结合同学的回答,揭题板题。
五、课堂作业
6、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
《用数学》教案设计11
活动过程:
一、比较管子的长短
1、“今日,管子宝宝要和小伙伴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比长短。请小伙伴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宝宝,然后和你旁边的小伙伴比一比,看谁手里的管子长?谁的管子短?”
2、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活动。
3、老师鼓舞幼儿大胆说出游戏结果:谁的管子长?
然后把管子按长短分类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究活动: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长方形。
1、幼儿自由探究活动。
请小伙伴把你身后的袋子取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很多管子宝宝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我们先来数一数,你的袋子里有几根管子?这些管子都一样吗?请小伙伴用你的管子宝宝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谁的管子宝宝拼出的图形多?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拼长方形。
2、小结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这个小伙伴拼出的是什么外形的图形宝宝?
〔老师出示长方形教具,幼儿认真观测比较〕。
3、幼儿进行有目的地探究活动:尝试用管子拼出长方形。
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也来拼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幼儿操作,老师观测。
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用多根相同长度的管子组成长方形。
1、刚才你们真棒,能用不同长短的管子变出小长方形,现在我们试试看,要用几根一样长的管子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请五个小伙伴为一组,自己拿管子宝宝在地面拼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哪组拼的长方形最大?”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进行地面拼图活动:依据已有阅历,尝试用几根相同长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3、老师有针对性地分别加以指导。
带领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长方形,体验胜利的欢乐。
四、活动延伸。
今日小伙伴用不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小长方形,又用一样长的管子宝宝拼出了大的长方形,以后还要请小伙伴用这些管子宝宝拼出更多的图形呢!
设计意图:在日常活动中,我发觉我们班孩子对于各种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图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他们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表现出图形的主要特征。为了让孩子们对图形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动手尝试操作中,加深对长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长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图形识别技能。2、在活动中进展扩散性思维,培育观测力。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培育对数学的爱好和探究精神。
活动预备:1、幼儿操作学具:不同长度的管子假设干。2、长方形图形教具。
《用数学》教案设计12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沟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应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意识。
教学预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伙伴你们喜爱春游吗?喜爱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瞧!请小伙伴认真观测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伙伴遇到了什么问题?
3、同学观测画面,沟通信息。
【设计意图】:用同学喜爱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同学畅所欲言,沟通各自所喜爱去春游的地方,为同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同学学习的愿望。引导同学学会收集信息,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例如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方法?
同学四人小组争论后沟通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全班沟通反馈,实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分4份。
【设计意图】:充分表达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作用,同学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详细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同学在沟通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胜利,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同学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索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同学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同学思索: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认真观测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同学独立完成,然后沟通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同学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索: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同学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沟通共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索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同学观测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应同学宽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舞同学大胆思索,深入探究,鼓舞同学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同学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用数学》教案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加强策略意识,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3.感受转化策略对学习的作用,能有意识、有目的、适当地运用转化策略。
教学重点:
掌控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加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依据详细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详细方法。
教学方法:
争论、观测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这儿有一个图形,你能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你是怎么求的?为什么这样做呢?通过转化,我们把不规章的图形转化为了规章的图形。今日我们继续学习如何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同学在书上独立完成。沟通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思索的。
提问:在刚才的做题、沟通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发觉?
二、新授,尝试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课件出例如2,同学观测。提问:你有什么发觉?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同学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沟通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能不能转化成更简约的算式?
出示题目右边的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提问:这时该怎么做呢?同学独立列式计算。
和刚才的方法比较,这2种方法哪种更简约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擅长从不同的角度敏捷地分析问题,有时候画图可以援助我们找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2.练一练
三、练习运用转化策略
1.练习十六第5题比较几种方法哪种更简约呢?你有什么体会呢?
2.练习十六第6题
出示问题,指导同学理解图意。
明确图中每一排的点分别表示每一轮参与竞赛的球队,把两个点合成一个点的过程表示进行了一场竞赛。单场淘汰制就是每场竞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
假如不画图,有更简便计算方法吗?
进一步提问:假如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竞赛多少场?
3.练习十六第7、8、10题
四、总结故事启迪,领悟转化的技巧
五、指导完成思索题
弄清27+19的和就是最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之和。
作业布置练习十六第9、11、12、13题
《用数学》教案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迎奥运,创设情境,引出平均除的两种类型题,正确分析并解答。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同学情愿与人沟通,在学习中乐于参加,积极合作。
教学重点: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
1.每组是一列火车,每人是一节车厢,按顺次把数写下来。
2.投影:订正对错。
12÷4=318÷3=6怎么算的?
二、依据图列式。
〔一〕依据图的意思,列出乘除法算式。☆☆☆☆☆☆
3×2=62×3=6表示:3个2的和
6÷3=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6÷2=3表示:6里有3个2
师:看来同学们的旧知识掌控的不错,今日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相信你同样会很棒,进入第二环节,新知识我能行。
明年在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大家早希望这一天啦,为迎接奥运会,我们北京市民都行动起来建设新北京,北京是越变越美,咱们学校也买来一些小装饰品打算装扮布置教室,来美化我们学校环境。你们看,学校买来什么了?
1.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轻声读题。
3.指名读题。
4.解体思路是省么?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5.列式:36÷4=9
6.谁能在讲一遍。
7.商9你是怎样计算的?
8.36、4、9各表示什么?
〔二〕快看看,学校还买来什么装扮我们的教室?来装饰教室肯定很美。
投影:气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材料产销合作框架协议书3篇
- 专项旧房翻新改造授权合同2024版一
- 专项消防工程:2024年中央空调安全系统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时尚秀场场地租赁拍摄合同4篇
- 2025年度产业园企业入驻绿色生产技术转移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工业0智能厂房租赁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虚拟现实设备检测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综合医院设备采购协议-64排螺旋CT设备3篇
- 2024年药品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6篇
- 2025年度影视制作公司兼职制片人聘用合同3篇
-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干细胞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 无人机航拍技术教案(完整版)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Plants around us》单元作业设计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采购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