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简介课件_第1页
刚地弓形虫简介课件_第2页
刚地弓形虫简介课件_第3页
刚地弓形虫简介课件_第4页
刚地弓形虫简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4/81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2023/4/82一概述(Instruction)

弓形虫(T.gondii)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1908年由法国学者在北非刚地梳趾鼠的肝脾单核细胞内发现—命名刚地弓形虫。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全世界有25%-50%人受感染,我国阳性感染率为5%-20%,部分地区高达30%以上。2023/4/83专性细胞内寄生

弓形虫的整个发育过程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猫科动物为终宿主,有性生殖只限于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阶段可在肠外其它组织、细胞内进行。哺乳类、鸟类、人等都可作为中间宿主,(除红细胞外)有核细胞都可寄生,只能无性生殖。2023/4/85二生活史包囊假包囊卵囊缓殖子速殖子子孢子

假包囊(有核细胞)速殖子

包囊(组织细胞内)缓殖子人等中间宿主吞入侵入肠壁随血液淋巴侵入有核细胞胎儿免疫功能正常免疫功能↓

进入血流进入新的组织细胞内脑、心、肝、肺、肌肉、淋巴结猫等终宿主吞入速殖子缓殖子子孢子小肠上皮细胞裂殖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合子卵囊经胎盘1滋养体(速殖子)滋养体为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分裂繁殖的虫体,又称速殖子。呈香蕉形或新月形,一端钝圆,一端较尖。一侧较平,另一侧较弯曲。虫体大小约(4~7)微米×(2~4)微米。几个到十几个速殖子被宿主细胞膜所包绕形成假包囊。2包囊见于宿主组织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外有一层由虫体分泌的和富有弹性的紧韧囊壁所包绕,随着囊内虫体缓慢增殖,直径5-100微米不等,内含数百虫体。在包囊内缓慢增殖或相对静止的阶段称缓殖子。4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之分:

雄配子体呈卵圆形,直径10um,成熟雄配子体内含12-32个雄配子,雄配子近似新月形,两端尖,长约3um。雌配子体呈圆形,染色后呈深红色,较大的核,位于虫体一侧,雌配子体发育成熟后,虫体略变大,可达15-20um,称为雌配子。5卵囊为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圆形或橢圆形,大小12um×10um,有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到体外,在适宜温度、湿度下迅速发育并孢子化,24h即可发育成熟,成熟时含有2个孢子囊。2023/4/811滋养体

trophozoite(又称速殖子)假包囊包囊

cyst含缓殖子卵囊

oocyst

三基因组成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一)弓形虫的基因组1染色体DNA

除受精的大配子外,弓形虫各期染色体DNA均为单倍体,约含70Mb,9.6×10-16g。染色体组DNA中G+C含量约占55%,为没有甲基化的碱基。2线粒体DNA

为环状双链,长度36kb,有一个10kb的反向重复序列。编码虫体代谢过程中与呼吸链相关的物质,还可能编码虫期转化的有关物质。3质体DNA

呈环状,大小为35kb,可能编码DNA依赖的RNA聚合酶亚单位β和β’及核糖体RNA小亚单位。4弓形虫RNA

主要有3个组分,分别为24S、19S和5S。(二)核苷酸合成代谢1嘌呤核苷酸合成代谢

弓形虫不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外源性的嘌呤,虫体才能进行核苷酸的合成。在细胞内寄生的虫体主要依靠次黄嘌呤补救途径获得嘌呤。这可能是弓形虫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因。2嘧啶核苷酸合成代谢

弓形虫能进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也能通过嘧啶补救途径从宿主细胞的核苷酸池获得。3、P30基因(SAG1)单一拷贝,不含内含子,分子量大约为34700,编码蛋白质序列为319氨基酸。4、ROP1基因为2.1kb的单一拷贝ROP1的mRNA全长2155nt,核苷酸序列86-143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内含子。(二)主要蛋白质功能1、P30(SAG1)

P30蛋白占速殖子全部蛋白质的5%,是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与细胞受体结合的重要虫体配体,速殖子与宿主细胞的粘附作用,可以被抗P30单克隆抗体6A8所抑制,单克隆抗体6A8的Fab片段也能抑制虫体的粘附作用,而且具有计量依赖性,P30分子构象的变化,能影响虫体对宿主细胞的粘附作用。2、P22(SAG2)和P43(SAG3)P22(SAG2)和P43(SAG3)在虫体胞膜位置上与P30靠近,能协助P30使虫体迅速入侵。用抗P22单克隆抗体,速殖子与宿主细胞共同卵育,虫体在宿主细胞外堆积,延缓对宿主细胞的附着。当抗体压力解除后,堆积的虫体侵入细胞的活动力增强。3、致密颗粒蛋白

是弓形虫分泌排泄抗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修饰调理弓形虫纳虫泡结构中起重要作用。4、微线体蛋白由弓形虫虫体前端散布在棒状体周围的微线体分泌的、属于成员众多的家族蛋白质。在弓形虫粘附、侵袭宿主细胞期间,虫体的滑行移动和侵入宿主细胞都与信号分子介导的钙依赖激酶等调节、肌动球蛋白作用微线体蛋白的释放有关。分类:1、具有跨膜性质的微线体蛋白MIC2、6、7等

2、不具跨膜特性的可溶性黏附蛋白MIC1、3、4、5等2023/4/822五致病(pathogenesis)

免疫力正常——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免疫力低下——致死性弓形虫病

1.致病特点⑴虫株毒力:强毒株、弱毒株⑵宿主免疫状态2.致病机理急性期—

速殖子增殖作用慢性期/隐性感染—包囊占位挤压作用2023/4/823胎儿先天性畸形3.临床表现⑴先天性弓形虫病母亲孕期感染,50%胎儿先天感染如脑积水、无脑儿、视网膜脉络膜炎、弱智等或流产、早产、死产等。六疫苗1、全虫疫苗(1)灭活苗由致死的全虫或全虫裂解物制成。优点:安全性比较高;缺点:免疫原性低。(2)减毒或弱毒苗将病原微生物在训育条件下使其产生定向变异,极大降低致病性,但仍保留一定的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但此类疫苗仍具有潜在回复突变而恢复毒力的危险,故不适于人类。2虫体特异组分疫苗是利用虫体排泄和分泌性抗原或速殖子膜抗原特定组分制备的疫苗,虫体排泄和分泌抗原直接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因而可以激发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速殖子膜抗原是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之一。利用弓形虫抗体蛋白与免疫刺激复合物免疫猪,可产生很高的IgG抗体水平,但抗体水平不足以抵抗大剂量虫体攻击。2023/4/8291、病原学诊断⑴涂片染色法七实验诊断(diagnosis)取急性期患者的体液、脑脊液、骨髓、羊水、胸水等离心后,沉淀物作涂片,姬氏染色镜检查滋养体。2023/4/830

⑵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将样本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1周后取腹腔液镜检。样本也可接种于离体培养的

单层有核细胞。查找滋养体。2023/4/8313、基因诊断

PCR及DNA探针——灵敏、特异、早期诊断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