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加强1_第1页
古代文学加强1_第2页
古代文学加强1_第3页
古代文学加强1_第4页
古代文学加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古代文学加强1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真题连线

七、解释以下名词:(每题5分,。共25分)1、建安文学2、永明体3、江西诗派4、豪放派5、南戏

1、建安文学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文学作品的合称。他们的作品有“大方悲凉、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在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代表作品有曹操的《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王粲的《七哀诗》,女诗人蔡琰的《悲愤诗》等。建安文学因其真实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其猛烈的感染力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永明体:齐永明年间,沈约等发现的诗歌的韵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的形式扫结合,形成了“永明体〞的新诗,故“永明体〞

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有“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有利于改正晋宋以来文人诗语言过于生涩的弊病,使创作转身清爽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3、江西诗派:以黄庭坚等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号“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后世有很大影响,其反对“西昆体〞的形式主义,却陷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善用拗句,讲求修辞。

4、豪放派:我国宋词重要风格流派之一。苏轼等曾用“豪放〞一语来评词,后来“豪放派〞用来指代宋词中特有的风格流派,与“婉约派〞相对,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豪放派〞的词以豪放跌宕、大方昂扬为特征,充满浪漫主义色调。代表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南戏:是我国宋元时期流行在南方的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全称为“南曲戏文〞,明清间称之为传奇,又称温州杂剧,因起源于温州而得名。宋代城市兴旺,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为南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戏的内容涵盖宣扬民族气节、揭露邪恶势力、控诉封建压迫、歌颂坚贞爱情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用韵较宽松;演唱方式较自由,富于变化;熔歌舞、科白于一体,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乐器以鼓板为主。代表作有早期的《张协状元》、元末明初的《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和高明的《琵琶记》等。南戏是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心中有数种,也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赋比兴2、长调慢词

1、赋比兴;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直叙,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比:以彼物比此物.,即譬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兴:先言他物以引出

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

2、长调慢词:长调,词调体式之一,词调中的长曲。前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今,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的为长调。唐代也

有人认为“长调即七言诗,短调乃五言诗〞。例如:“满江红〞、“念奴娇〞、“沁园

春〞等。长调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幽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多采明,复合式节拍。代表作有《啼莺序》等。慢词,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曲调舒缓的词,宋初的词主要是小今。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慢词相对于小今而言,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变化丰富、悠扬动人,更简单表达曲折委婉、繁杂变化的的个情感,代表作有柳永的《雨霖铃》等。

解题策略

※从历年考题来看,好多重点的名称解释反复考察。考察过三次的名词有“比兴〞等,考察过两次的名词有“建安文学〞、“桐城派〞、“永明体〞、“江西诗派’’等。这些名词,我们理应无条件背诵,我们称这些为高频命题点。有一些名词如“风雅颂“话本〞、“元曲〞等可作为中频命题点亦应识记。

※中国文学史的名词解释题和中国书法史中的名词解释的解题方法,大同小异,都是以“定义(背景)→特点(内容)→代表作→影响(地位)〞的“四步法〞答题模式为主线。

※中国文学史中的名词解释建议考生以时代为线索全部记录下来,我们也会在后面把重点的名词解释一一列出,以备考生查询。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的建议答题篇幅为100-300字,根据自身记忆状况和考试时间适当调整。

答题范例(定义在实际答题时不是必需要标注)

※变文:1定义:是唐代兴起的,在佛教僧侣所谓“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说唱文学。2内容(代表作):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闻等。

敦煌变文包括讲唱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两类作品:讲唱佛经故事崩髓,漠内容主要是宣扬禅门佛理和封建迷信;讲唱世俗故事的变文,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闻和现实生活。代表作有《破魔变》等。说唱变文者主要是僧人和民间艺人。3特点: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语言通俗、有说有唱,体制上韵文与散文相结合;音乐、画图和讲唱相互协同,更增加了变文的

艺术感染力。4影响: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特别是传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都明显地受到变文的影响。此外,变丈对后代的诸宫调

等讲唱文学和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以上为充分性答案,一般实际答题中可能会低于上述篇幅。

历年真题汇总(2023-2023)

(2023)风雅颂、唐宋古文八大家、三言二拍、桐城派(2023)建安风骨、江西诗派、散曲、话本(2023)比兴、永明体、西昆体、集句诗

(2023)骈文、元和体、苏门四学士、元杂剧、桐城派(2023)建安文学、永明体、江西诗派、豪放派、南戏(2023)比兴、颔联、列传(2023)赋比兴、长调慢词(2023)汉赋、近体诗、元白

中国文学史重点名词概念汇总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董有地方色的音乐。“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

区的音乐。“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的舞曲。

2风雅颂:“风〞是带有地方色调的音乐。“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赋比兴:“赋〞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就是譬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4楚辞:是时代以屈原眯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有人称它为赋,其实很不恰当,由于前者是诗歌,而汉赋是押韵的散文。

5骚体赋:汉代模仿《离骚》等楚辞作品写成的一种赋,从楚辞发展来,形式上属于骚体,故称骚体赋。多为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如《吊屈原赋》等。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铺陈事物。汉代是古赋,又叫辞赋,以四六言为主,句式多样,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苑囿宫宇;六朝赋是骈赋,一般是四六句,提倡用典:律赋是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句式参差,比较随便。

6《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第一部分写诗人回想历史和自己的身世,其次部分写思想上的矛盾和纠结,第三部分写终究选择出自己的道路。)其特点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故事情节的丰富,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7《七发》:枚乘著。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特点:以铺张为能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8《乐府》:两汉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宣府。后来把乐府所唱的诗称作乐府。特点是缘事而发,有叙事性。

格律诗。

57、宋词:宋代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格律严密,句式长短句不齐,与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有词调和词牌。

58、关汉卿:①是我国文学史上宏伟的作家、中国戏曲的奠基人。②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救风尘》等。③其作品语言生动、词汇丰富、语法变化、擅长引用古籍名著;取材广泛,关心人们命运,多方面揭露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④他的作品分为三种:一种是公案剧,如《窦娥冤》;一种是妇女剧,如《望江亭》《救风尘》;一种是历史剧,如《单刀会》。⑤另外其刻画人物形象深刻逼真,如《单刀会》中关羽豪气四溢的英雄形象,他的作品擅长把人物放在戏剧冲突中去透露他的性格特征。

59、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列在全书的前面,对全书起总纲的作用。《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其全书提纲,按年月时己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60、元白:是唐代诗人元稹和自居易的合称。二人为好友,文学主张相近,又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名句和篇名题

真题连线

一、写出以下句子的和篇名:(每题2分,共20分)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3、结庐在人境,面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5、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游金陵凤凰台》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1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卖柑者言》

五、写出以下诗句的和篇名(每题1分,共10分)1、昔我往矣,杨柳l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详《诗经·采薇》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3、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7、安能摧眉折膊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涟天姥吟留别》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9、孤舟蓑等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解题策略

※本类题型重点考察考生对历代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其中大多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所以大多数考生都能很轻松地答出一半多的题目。其余有一些是简单被忘掉或混淆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考生

应尽量还原全诗,或者根据诗词的风格推测的大体时代。※本类题目没有必要背诵大量整首诗词,直接记忆名句和篇名、即可。

历年真题汇总(2023—2023)

(202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一晓风残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夕阳西下.,断肠久在天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023)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成相识燕归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淡妆浓抹总适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02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02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023)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恐鹈欤之先鸣兮,使大百草为之不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合。(2023)

惟草木之凋零兮,恐美人之迟暮。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合。

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直接抒情,来宽慰就要离别的董大。B“黄云〞“白日曛〞都是写静景,北风〞“雁〞“雪纷纷〞都是写动景,动静结合。

(4)从整体基调上看,本硎寓情于最,情景交鬲妙(套话,凡是写景的诗都可以用),打破了以往送行诗缠绵悱恻的基调,显示出一种豪迈的胸怀,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新题型(文论题、诗文比较题、综合题)

真题连线

三、阅读分析(第一题30分,其次题15分,共45分)1、结合下面两段文字,简述中国古代诗文创作的基本特征。《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奠皆有弗平者乎!(韩愈《送孟东野序》)

2、试析以下二诗的异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此题两段话,第一段是“发愤著书〞说,其次段是“不平则呜〞的观点。

司马迁作为宏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感同身受,归纳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大量宏伟人物的事迹和作品透露了一个真理:文要想要立德立功的机遇很少,便转求立言,人往往是在横逆固穷的环境下,受鼓舞而发愤完成宏伟的事业,创作出宏伟的著作。司马迁所谓的“愤〞,是指作家“意有所郁结〞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的状态,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其作品往往也会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不平则鸣〞,是韩愈在送《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一种文论观点,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抵挡精神的重要命题,既是对中国古代“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不平则鸣〞是宇宙间的一个普遍现象,不管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人还是物,只要遇到“不平〞就要“鸣〞,“不平则鸣〞是关于作家生平,遭遇和创作关系的见解,意思是文章著作皆因心中有感而有所发,这种观点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

著书〞说,确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2、一致点:两首诗都是描写庐山风景的七言绝句。

不同点:a前诗出自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之手,是一首写景诗;后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之手,是一首哲理诗。b前诗是描写庐山上的瀑布,后诗是描写庐山本身。c两首诗同是写庐山,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内涵。李白《望庐山瀑布》前半段是客观的写实手法,而后半段却一改前态,转而用最夸诞的比喻和最独特的想象,如“飞流〞、“三千尺〞、“落九天〞等词都是李白诗歌惯用的,集中表现了其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苏轼《题西林壁》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风景的描绘之中。前两句写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一致。后两句写出了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掩,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形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解题策略

※近年诗歌鉴赏题基本都是唐诗+宋词的模式。从2023年起,出现了以考察文论内容代替诗歌鉴赏的现象。对于这种题型是不是稳定,我们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参照。

※对于考生不熟悉的题型,命题者一般会在原文中设有一定的提醒,不会让大部分考生都无所适从。如上题划线部分所示,都是示意考生的信息’“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等,考生据此组织语言,也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七、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词体形式与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

2、试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书法技艺精进之关系。

1、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是一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的文学体裁.词体丛形式上有诸多分法:(1)按文字长短分为小今、中调、长调。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今,小今是比较简短的词,一般为一阕,最多两阙,如《十六字令》、《浣溪沙》等;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中调一般为两阙,即上下片,如《蝶恋花》、《江城子》等;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长调至少为两闼;有的多达三阙、四阙(三、四阙以上多称“叠〞),《雨霖铃》、《兰陵王》等;(2)按音乐性质分为令、引、慢、三台?诸宫调等九种;(3)按节拍分为令、引、近、慢。令:也称小今,指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今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4)按创作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5)按词牌来源分类。有三种状况:①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忆江南》、《如梦今》争。③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即词牌同时也是词题的,就不再另拟题目了。

宋词的主要艺术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