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_第1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_第2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_第3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_第4页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

一、《武行德辨盐》

正文: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问题1:守门的士兵抓住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抓这个人?问题2:行德为什么认为私带禁盐者不是村童?问题3:行德为什么断定尼与门司有勾结?词句:解释划线的字

1、国家方设盐法2、往往以私盐中人3、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4、去城近,尼辄先入5、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二、《李惠拷皮》

正文: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问题:争羊皮的两个人是哪个两个人?

设想:李惠对州纲纪(即州主簿)说出了断此案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词句:解释加横线的字。

1、各言藉背之物2、惠遣争者出

3、以杖击之4、使争者视之5、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三、《张楚金解字》

正文:唐垂拱年,;罗织事起。湖州佐史江琛,取刺史裴光判书,割取其字,凑合成文,以为与徐敬业反书,告之。则天差御史往推。光供称云:“书是光书,语非光语。〞前后三使,皆不能决。或荐张楚金能推事,乃令再劾,又不移前欸.楚金忧闷,僵卧窗边,日光穿透,因取反书向日看之,乃见书字补葺而成,平看则不觉,向日则皆见。遂集州县官吏,索水一盆,令琛以书投于水中,字字解散。琛叩头服罪。敕决一百,然后斩之。

此非智算所及,偶然见之耳。荀卿有言:“今夫亡针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要在至诚求之不已也。楚金之求狱情,何以异于此哉?是亦尽心之效也。

问题:裴光、江琛、张楚金三者是什么关系?裴光与徐敬业是什么关系?设想:裴光承认笔迹是他的,却不承认反书是他写的。如何解开这个谜呢?你有方法吗?

评述:此案断结,虽系偶然,但张楚金所为有无称道之处呢?词句:补出以下句子的主语

(1)以为与徐敬业的反书(2)告之(3)又不移前供称四、《李德裕劾僧》

正文:唐李德裕镇浙西。有甘露寺主僧,诉交割常住物,被前知事没金若干两,引前数辈为证,递相交付,文籍在焉。新受代者已服盗取之罪,未穷破用之所。德裕疑其非实,僧乃诉冤曰:“居寺者乐于知事,积年以来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众人以某孤立,不狎流辈,欲乘此挤之。〞裕德恻然曰:“此不难知也。〞乃以兜子数乘,命关连僧入对,坐兜子中,门皆向壁,不得相见。各与黄泥,令模前后交付下次金形状,以凭证而形状皆不同,于是劾其诬罔,一一服罪。

知事僧:主管寺内日常事务的僧人。

问题:甘露寺发生了什么事?被告是谁?原告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设想:李德裕怎样从原告的话中找出审案的突破口,替被告审冤?词语:解释以下加横线的词。

1、诉交割常住物2、被前知事僧没金若干两3、递相交付4、新代受者已服盗取之罪5、未穷破用之所6、僧乃诉冤7、不狎流辈8、用凭证据

五、《苏涣疑奸》

正文:苏涣郎中知衡州时,耒阳民为盗所杀,而盗不获。尉执一人,指为盗。涣察而疑之,问所从得,曰:“弓手见血衣草中,呼其侪视之,得其人以献。〞涣曰:“弓手见血衣,当自取之以为功,尚何呼他人?此必为奸。〞讯之而服。他日果得真盗。

问题:悬尉捉到的这个人你认为是否是真凶?为什么?苏涣已经知道盗贼是谁,你知道了吗?

推想:为什么是弓箭手?

解释上文中加横线的词和句子。

1、只:2、问所从得:3、侪:4、问其人以献

六、《张咏察奸》

正文:张咏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亟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及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咏。咏使呼出,厚加赏劳,问所知之由,令并鞠其事。

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

问题:1、张咏在委巷遇到了什么人?2、此人犯了什么法?

3、张咏怎么知道此人有犯罪嫌疑?4、张咏赏劳了什么人?5、这个人后来又受到怎样对待?

推断:吏之妻在张咏的盘问下说出了什么话?

词语: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1、镇:2、委巷:3、卒:4、穷治:5、熟:6、略:7、矜:8、由:9、鞠:

七、《金猫案》

正文:宿迁贫民有控掘地得金猫,断一爪,换得钱十余千,以其猫寄邻母家,邻母后不认,求为追究者。堂讯时,甚言其金睛炯炯,光满一室。并有绅士来言,某子掘宝之地往往夜来常见光芒云。公不能不信,疑妇乾没,颇刑某妇。某妇妄云藏在床底,公往临掘,无有也。诘妇,妇又妄云埋在厨房。及掘之,又无有。公知妇冤令泥塑一猫,涂以金。复讯时,置案上,谓原告曰:“是汝否?〞某狂喜曰:“此正我所掘获之猫也。〞叩首具领。公笑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