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docx1_第1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docx1_第2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docx1_第3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docx1_第4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docx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docx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的直觉认为“天圆地方〞→根据日月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白地球是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可以直观的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从而确证了地球是球体。2.地球的形状特点: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构成:①地轴,②北极,③纬线,④经线,⑤南极。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1)纬线和经线:定义纬线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平行的圆圈。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半圆南北方向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2)经度和纬度:

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相等

纬度00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E,西经W。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0最大值为180。000起始线赤道为0纬线度数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代号北纬N,南纬S。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0最大值为90。0Ⅰ.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Ⅰ.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0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判断方法Ⅱ.纬度数向北增大判断为北纬,Ⅱ.经度数向东增大判断为东经,纬度数向南增大判断为南纬。经度数向西增大判断为西经。(3)低、中、高纬度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1

000000(4)半球的划分与判断:★.南北半球的划分与判断:

①划分:以赤道即0度纬线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②判断:北纬(N)都在北半球;南纬(S)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断:

①划分:分界限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00

②判断:西经度(W)小于20、东经度(E)小于160的地点位于东半球;

00

西经度(W)大于20、东经度(E)大于160的地点位于西半球。(“小东大西〞)(5)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

000

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在地球仪上,除0经线和0纬线及180经线外,度数一致的经、纬线各有2条,它们的交点有4个。

0

0

其次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定义方向周期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约24小时,或1天。自西向东。约365天,或1年。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产生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

1.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节气日期3月21(22)日6月22(21)日9月23(22)日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中间最高中间最低昼夜长短昼夜相等昼(最)长,夜(最)短昼夜相等季节及月份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①春分②夏至③秋分④冬至12月22(23)日昼(最)短,夜(最)长冬季(12、1、2)2.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

(1)一年中,当地球从②→③→④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高度越来越低,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当地球从④→①→②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高度越来越高,物体的影子越来越短。南半球与之相反。(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与之相反。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昼夜相等。(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能够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能够直射2次。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无太阳直射现象,夏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大;冬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小;南半球与之相反。

2

三.地球上的温度带: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2.五带的名称与特点:ABCDE温度带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气候特点气候终年炎热冬冷夏热,四季变化明显气候终年寒冷0有无阳光有无极昼直射现象极夜现象有无无无无有03.温度带的判定:纬度数小于23.5的地点位于热带;大于66.500

的地点位于南北寒带;23.5—66.5之间的点位于南北温带。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比例尺: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_图上距离/实地距离_。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数字比例尺、线段(直线)比例尺、文字比例尺。3.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4.比例尺大小、实际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例如幅北京市地图相中国地图同比例尺大小实际范围小大内容详略详细简单范例如围甲相乙同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大小内容详略详细简单二.在地图上判定方向:

1.普通地图(图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图②):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3.经纬线地图(图③、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方向。

3

4.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图⑤、⑥):(1)中心为北极(图⑤):离北极近的地点在北方,逆时针方向为东方;(2)中心为南极(图⑥):离南极近的地点在南方,顺时针方向为东方。★.北极点的周边都指向南方,南极点的周边都指向北方。三.常用地图图例: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上表示高度的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相对高度是两地海拔高度的差。2.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一致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疏密状况与坡度陡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相等。3.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的不同部位:

4

探究:

1.河流应位于山谷处,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瀑布一般位于陡崖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河流流速快,适合漂泊运动。

2.引水渠要从海拔高处引向海拔低处,这样水可自流,便于引水。

3.水库部位应位于地势较低的盆地(谷底)处,这样便于集水,库容量大,水坝应位于河流流出谷地最窄出口处,(两个山脊部位相对处)这样建设的好处是工程量小,利于施工。4.山地马路修建尽量与等高线平行,这样建设的好处是坡度和缓,利于施工。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特点。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无一定标准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程度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较为和缓有一定起伏,但起伏不太大四周高,中间低起伏很小,宽广平坦等高线特点中间稀疏,四周密集等高线密集较为稀疏数值中间小等高线稀疏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有耸峙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三.地形剖面图——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起伏和坡度陡缓。

其次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1.海陆面积比较: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71%,陆地面积占29%。即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2.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1)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北半球,海洋集中在__南半球_。

北极周边以__海洋为主,南极周边以__陆地为主。

(2)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3)从任意半球看: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二.七大洲、四大洋:1.大洲、大洋的名称:

(1)大洲名称: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大洋洲⑤南极洲⑥北美洲⑦南美洲。(2)大洋名称: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2.各大洲、大洋的位置特点:

(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