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2)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3)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

(4)能说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来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二、教材分析: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聚合度等概念,要求学生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有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的方程式及聚合物的结构式。

本节是在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显看出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合成”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学习本节后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和性质。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建立在已学习了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和常见酯化反应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反应的进一步学习深化,通过生活中、生产中的常见物质多为通过加聚、缩聚反应得到且应用广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是探究能充分开展的优越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梯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进行引导,最终能达到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获得探索后取得成果的快乐感受。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达到以诱达思的目的。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提问]从形式上来看,此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生]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变成一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聚合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分析、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填写下表:聚合反应CH2=CH2单体—CH2—CH2—链节n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聚合物或高聚物。n值一定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n。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若干n值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表列出来了一些单体及它们的分子式,如何书写这些单体的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单体名称单体结构简式聚合物乙烯CH2=CH2丙烯CH2=CHCH3氯乙烯CH2=CHCl丙烯腈CH2=CHCN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丁二烯CH2=CH—CH=CH2乙炔HC≡CH(生分组书写合成上述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能进行加聚反应的单体,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加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师生]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加聚反应的特点: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提问]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学生]CH2=CHCl、[投影、讲解]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单体:CH2=CH2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箭头相遇成新键,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键成单键。→单体:凡链节主链只在C原子并存在有C=C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C;无双键、两个C”划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双键互换。[复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断成键的特点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投影]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投影、讲解]乙酸和乙醇分别是一元酸和一元醇,如果用二元酸和二元醇发生酯化反应,就会得到连接成链的聚合物(简称聚酯):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等)的生成。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缩聚反应”。[提问]我们曾经分析、讨论得出加聚反应具有的特点是: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那么,缩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缩聚反应的特点: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OH、—COOH、—NH2、—X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的小分子;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NH3、HCl等)生成;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如:[提问]如果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呢?[学生探究]学生分组用球棍模型拼装或在纸上书画进行探究讨论: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探究。如:①由一种单体(6—羟基己酸)制(聚—6—羟基己酸):nmol中所含—COOH官能团(或—OH)的物质的量为:nmol,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1)mol②由两种单体:nmol和nmol进行缩聚反应,nmol中含—COOH的物质的量为2nmol,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n-1)mol。[练习]写出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化学方程式。[投影][学与问]你能看出下列聚合物是由什么单体缩聚而成呢?仔细想想,判断缩聚物单体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和,方法是:在寻找单体是时,先看它的链节结构,分析它是通过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缩合的;然后根据缩合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特点,逆向分析寻找单体。[投影、教师讲解]缩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常用“切割法”,如下图示:[课堂练习]下列化合物中a.b.c.d.e.f.(1)可发生加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加聚物的结构式为。(2)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缩聚物的结构式为。(3)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两个化合物是和,缩聚物的结构式为。[课末小结][作业]1、巩固本节所学内容。2、30分钟完成评测练习。学情分析:

本节课建立在已学习了有机物的加成反应和常见酯化反应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反应的进一步学习深化,通过生活中、生产中的常见物质多为通过加聚、缩聚反应得到且应用广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是探究能充分开展的优越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梯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进行引导,最终能达到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获得探索后取得成果的快乐感受。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达到以诱达思的目的。效果分析结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展开教学,以预习导学案为载体,以有效的问题探究为手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拓展思维能力,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落实学生的“七动”,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效果很好。教材分析: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聚合度等概念,要求学生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的方程式及聚合物的结构式。

本节是在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显看出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合成”的基础上延伸而来,学习本节后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和性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评测练习1.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A.PHB是一种聚酯B.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C.PHB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D.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2.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橡胶B.蛋白质C.尼龙 D.纤维素3.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能使溴水退色,性质相似B.二者互为同系物C.二者最简式相同D.二者分子组成相同4.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有关羊毛和聚酯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B.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纯羊毛为纯净物D.羊毛与聚酯纤维不能用燃烧法区别5.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A.③⑥B.②③C.①③ D.④⑤6.某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如图,则生成该树脂的单体的种数和化学反应所属类型正确的是() A.1种,加聚反应B.2种,缩聚反应C.3种,加聚反应 D.3种,缩聚反应7.某有机物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还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则这种有机物的结构一定具备的基团是()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④⑤ D.①②⑥8.某种“光敏性高分子”材料在荧光屏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应用广泛。其结构为:该高分子可由单体M经加聚反应得到,对其单体M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化学式为C11H10O2B.1molM最多能和4molH2发生加成反应C.它可以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它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9.高分子化合物A和B的部分结构如下:(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A的单体是________,生成A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B的单体是________,生成B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10.化合物B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制取C4H4O4和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能使溴水褪色。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②、④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有一种广泛用于汽车、家电产品上的高分子涂料,是按下列流程图生产的。图中M(C3H4O)和A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N和M的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A的烃基上一氯取代位置有三种。试写出:(1)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M___________。(2)物质A的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类型: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教师讲,学生练为主的活动型课例。教师在各重要环节的方法讲解非常细致到位,有利于学生掌握。设计思路分明,由熟悉的单体聚合到由聚合物判断单体。学生的练设计成题组,进行比较学习,总结归纳。由于本节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