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用杂合子的种子尽快获得显性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2.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A.AADd
和
ad B.Aa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3.下列哪项不是萨顿推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的理由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每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C.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D.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和染色体中的一个4.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B.R型细菌能够使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蛋白质恢复活性,从而产生毒性C.该实验证明了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该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必定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发生可遗传的转化5.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的染色体数目是()A.23条B.46条C.24条D.48条6.细胞中糖类的分类,不包括A.单糖 B.二糖 C.三糖 D.多糖7.下表是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形成F2过程的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YRy①ryRYRRYYRRYyRrYYRrYyRyRRYyRRyyRrYy④②RrYY③rrYYrrYyryRrYyRryyrrYyrryyA.①和②的基因组成相同B.③的基因型为RrYyC.F1的表现型与③相同D.F2中④的基因型占1/48.(10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B.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与核DNA复制和加倍的时期相同C.染色体复制和加倍的时期与核DNA复制和加倍的时期相同D.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不同时,细胞内一定含有染色单体二、非选择题9.(10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3)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10.(14分)蚕豆病是由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引起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地区一段时间内共发现31例蚕豆病患者,其中男27例,女4例。请回答问题:(1)初步判断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2)G6PD缺乏者平时不患病,但食用蚕豆后有可能发生溶血,出现疲倦、发热、头晕和腹痛等症状,说明引起蚕豆病的因素是______。(3)研究人员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据图分析,患者a的DN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该变异属于______,最终导致G6PD酶的______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G6PD酶活性降低。②比较正常人与3位患者的基因序列,说明该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4)科研人员发现,某女患者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1388位碱基对G/C→A/T,另一条X上控制G6PD的基因第77位碱基对G/C→A/T(箭头代表突变)。推测以上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_____。a.均来自父方b.均来自母方c.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d.均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e.来自女患者自身的变异及父母双方之一欲确定以上变异的真正来源,还需要对______进行基因测序。11.(14分)下面是某雄性动物(2n=4)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有关图示。图1是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图2、图3是一位同学画的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和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叫____________,图2中的____细胞处在该过程中。(2)图2中乙细胞时期处于图3中______(填编号)阶段,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图1中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3)图3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曲线②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曲线_________阶段(填编号)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4)在发育过程中,该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________条。(5)有人发现图2甲图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果蝇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问题。(1)从果蝇体细胞内提取得到一个DNA分子,现有具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4种脱氧核苷酸。要合成新的DNA分子:①除以上物质外,还必须有___和____等,才能合成第二代的DNA分子。②在第二代的DNA分子中,有____条含3H的链。③在第五代的全部DNA分子中,有____条不含3H的链。(2)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____果蝇。(3)如图甲、乙是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生命活动,其中图甲过程是____阶段,图乙过程是____阶段。图甲中2和4代表的核苷酸依次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在果蝇的体细胞中,能够进行图甲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图乙阶段的模板是图甲中的____链,该链要通过____进入细胞质中,在____(填结构)上完成图乙阶段的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育种的过程一般是种植后首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加倍,从而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所以本题答案为C。【考点定位】作物育种【名师点睛】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不同: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用单倍体育种方法;④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⑥若要集中双亲优良性状,可用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或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⑦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可采用多倍体育种;⑧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造,采用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2、C【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雄蜂的基因型是
AD、Ad、aD、ad,因其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故其母本产生的卵细胞是AD、Ad、aD、ad,得出其基因型为AaDd,再据子代雌蜂的基因型
AADD、AADd、AaDD、AaDd,逆推出父本雄峰的基因型为AD。【详解】据题意,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基因型是
AD、Ad、aD、ad,所以其母本的卵细胞是AD、Ad、aD、ad,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出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Dd,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
AADD、AADd、AaDD、AaDd,而卵细胞是AD、Ad、aD、ad,所以精子是AD,故亲本中雄蜂的基因型是A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这一条件,另要知道雄峰的减数分裂是特殊情况,减I后期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产生的精子和其体细胞染色体一致,故雄峰的基因型和其精子的基因型相同。3、B【解析】
AD、萨顿假说提出,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AD正确;B、每对染色体上有很对等位基因,B错误;C、萨顿假说提出,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正确。故选B。4、D【解析】试题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还有部分R型细菌生成新的R型细菌,A错。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生成S型细菌,蛋白质加热变性后不能逆转,B错。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对蛋白质和DNA进行对照,不能证明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C错。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必定存在某种因子(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生成S型细菌,而该S型细菌可以生成新的S型细菌,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5、C【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的染色体是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数目共计24条,C正确。【考点定位】人类基因组计划6、C【解析】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单糖、二糖和多糖属于细胞中的糖类,故A、B、D正确,细胞内没有三糖,C错误。7、D【解析】由表格可知,F1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型为YyRr,故产生的配子为RY、Ry、rY和ry,因此①的基因型为rY,②的基因型为rY,A正确;③的基因型是由配子②和Ry结合的,故③的基因型是RrYy,B正确;F1的表现型与③相同,都是双显性性状,C正确;④的基因型为Rryy,在F2中基因型有9种,故F2中④的基因型占1/9,D错误。8、D【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DNA数目加倍,同时染色单体形成,但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加倍,同时染色单体消失。【详解】A、细胞中的DNA分子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在有丝分裂中期核DNA分子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但细胞质中还含有DNA,A项错误;
BC、染色单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复制)与核DNA复制(核DNA加倍)都发生在间期,但染色单体的消失(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C两项错误;
D、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时,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时无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不同时,细胞内一定含有染色单体,D项正确。
故选D。二、非选择题9、基因库多样性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频率(自然)选择隔离【解析】(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2)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3)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在进化,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在发生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10、X基因和环境G/C→A/T基因突变空间多方向性cde父亲和母亲【解析】
(1)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1)31例蚕豆病患者,其中男27例,女4例,患病有男有女,且男女比例不等,则初步推测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表达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G6PD缺乏者平时不患病,但食用蚕豆后有可能发生溶血,出现疲倦、发热、头晕和腹痛等症状,说明引起蚕豆病的因素包括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3)①患者a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比对,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这种变异叫做基因突变。结构决定功能,G6PD基因突变最终导致G6PD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G6PD酶活性降低。②三位患者都与正常人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但替换的位点不同,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的特点。(4)女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X染色体上的G6PD的基因均发生突变,可能原因是父亲遗传过来,也可能是母亲遗传过来,也能是患者自身后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基因突变。由此可得该患者的变异的来源可能是cde,欲最终确定变异的真正来源,需要对父亲和母亲的G6PD基因进行测序作进一步的筛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变异有关知识,借助热点问题来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11、次级精母细胞丙⑤精原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后,细胞一分为二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②③④8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染色体颜色错误【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染色体复制,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③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分析图2: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丙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3: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②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二者属于次级精母细胞;④是受精作用;⑤有丝分裂间、前、中期,⑥有丝分裂后期,⑦有丝分裂末期。(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②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图2中的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3中的⑤过程,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体细胞或精原细胞。(3)图3中,曲线①②阶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主要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细胞一分为二;曲线②③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曲线②③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4)据图分析可知该雄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则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最多会出现8条染色体。(5)图2甲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药剂考试备考新思路试题及答案
- Module8(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护理工作服规范
- 2024年图书管理员考试能力培养试题及答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良师益友试题及答案
- 新版生物学课件
- 2024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Module 5(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医院检验科简介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连锁药店年度规划
- 2024年10月自考07729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头痛的应急预案
- 肝硬化肝性脑病指南
- 2018中国技能⼤赛全国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技能样题
- 屈原简介课件教学课件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十二怒汉》电影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