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功能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神经系统的功能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第二节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第五节NS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第六节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第八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关系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胞体突起树突轴突:轴丘

始段轴索神经纤维(二)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1.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总)直径传导速度(m/s)≈6×直径(μm)髓鞘

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髓鞘厚度越厚,传导速度越快,轴索直径与神经纤维总直径之比为0.6时,传导速度最快温度温度升高,传导速度加快。温度=0℃,即中止传导(冷冻麻醉原理)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⑴完整性:生理完整性⑵绝缘性:⑶双向性:⑷相对不疲劳性:(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1.顺向轴浆运输快速运输:慢速运输:2.逆向轴浆运输

由轴突末梢转运至胞体,属于快速运输205mm/d。如:轴突末梢摄取的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病毒等。功能性作用营养性作用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无关,而与营养因子有关。(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发生损伤时,离断部位距离支配器官(如肌肉)越近,营养作用消失越早出现,反之亦然.★

麻醉作用可以阻断神经冲动,而不能阻断营养因子的轴浆运输,因而不能阻断神经的营养作用.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数量多种类多无轴突无树突

缝隙连接不产生动作电位(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支持作用免疫应答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绝缘和屏障作用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突触的微细结构(一)经典的突触传递突触小泡: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乙酰胆碱或氨基酸类递质;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激活区:与突触后膜相对应的具有特化结构的突触前膜2、突触的分类:

按神经元的结构或接触部位,可将突触分为:

轴-胞型、轴-树型、轴-轴型按突触传递的功能效应,可将突触分为: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小结: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末梢去极化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Ca2+是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过程的耦联因子;囊泡膜的再循环利用是突触传递持久进行的必要条件。4.突触后电位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概念机制特点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概念机制特点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兴奋与抑制取决于EPSP和IPSP的代数和(整合)AP首先产生于轴突始段(轴突始段较细,电流密度大;Na+通道密度高)6、突触传递的调节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突触后膜受体的调节7、突触传递的可塑性强直后增强;习惯化和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抑制(二)非定向突触传递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结构基础:曲张体传递特征:①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③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间隙的间距;④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⑤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传递过程:递质释放后,经组织液扩散到临近的效应器上,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三)电突触传递传递特征:1.不需要神经递质介导2.传递速度快3.双向传递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结构基础:缝隙连接意义:促进同类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2.调质的概念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神经元合成和释放能增强或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的物质3.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胆碱类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肽类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速激肽*、阿片肽*、脑-肠肽*、心房钠尿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等嘌呤类

腺苷、ATP气体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脂类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等)*、神经类固醇*

分类主要成员4.递质的共存(neurotransmitterco-existence)

戴尔原则:递质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5.递质的代谢

包括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和再合成

2.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及其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存在部位生理作用常用拮抗剂受体1受体受体普萘洛尔(心得安)

1受体心脏(主要)兴奋(心脏↑)阿替洛尔、美托洛尔2受体平滑肌(主要)抑制(平滑肌舒张)丁氧胺(心得乐)3受体脂肪组织与脂肪分解有关大多数内脏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瞳孔扩大肌、小肠平滑肌等

突触前膜兴奋(血管收缩、瞳孔扩大、子宫收缩);抑制(小肠平滑肌舒张)抑制突触前膜NE的释放酚妥拉明

哌唑嗪育亨宾

2受体3.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tamate)、门冬氨酸(aspartate)

促离子型受体(ionotrpicreceptor)

AMPA受体Na+内流和K+外流

KA受体Na+内流和K+外流

NMDA受体Ca2+内流,Na+内流和K+外流

促代谢型受体(metabotropicreceptor)11种亚型主要降低cAMP或增高IP3和DG

谷氨酸受体(2)抑制性氨基酸:-氨基丁酸、甘氨酸

甘氨酸受体甘氨酸受体(Cl-通道):脊髓背角闰绍细胞释放甘氨酸→a运动神经元的甘氨酸受体→Cl-内流→a运动神经元超级化→负反馈(突出后抑制)-氨基丁酸受体促离子型受体(GABAA受体):激活时促进Cl内流

促代谢型受体(GABAB受体):增加IP3和DG而增加K+电导

(突触前抑制)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联系

2.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3.链锁式和环式联系

(四)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反射中枢的结构越简单,延搁时间越短(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2)机制:如右图②回返性抑制(五)中枢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兴奋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N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3)分类:特征:超极化抑制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inhibition)(1)结构基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②回返性抑制: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2.突触前抑制(2)结构基础:轴B-轴A突触(3)过程:(5)意义:多见于感觉传入途径,其调节着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

(1)概念: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B)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特征:去极化抑制(4)机制:(六)中枢易化

突触后易化=EPSP总和突触前易化=在与突触前抑制同样的结构基础上,由于到达轴A的AP时程延长,Ca2+通道开放时间增加,运动神经元C产生的EPSP变大。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丘脑的神经核团:特异性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投射核两套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产生特定的感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改变并维持皮层的兴奋性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1.α运动神经元:胞体较大,纤维较粗(Aa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

2.γ运动神经元:胞体较小,纤维较细(Aγ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较高,经常持续放电,其作用是使梭内肌收缩,肌梭敏感性增高。

脊髓α运动N元脑干运动神经元

脑干到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骨骼肌纤维引发随意运动;调节姿势;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最后公路1.脊休克(spinalshock)概念: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在一段时间内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表现:

①骨骼肌紧张性↓,甚至消失;②外周血管扩张,血压↓③发汗反射不出现;④粪、尿潴留二、姿势的中枢调节(一)脊髓的调节功能1.脊休克(spinalshock)原因: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恢复:(1)低等动物如蛙恢复得最快,仅需几分钟;而狗则需几天;人类需数周以至数月(如高位截瘫患者)。(2)先简单后复杂:先屈肌反射后对侧伸肌反射恢复;(3)恢复的反射功能并不完善。

有些反射活动增强,如屈肌反射和发汗反射;有些反射活动(如伸肌反射)比正常时减弱;

脊休克恢复后的大、小便失禁;血压回升,但适应能力差;

★离断水平以下将永久失去知觉和随意动作。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的特征:1.避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意义,但不属于姿势反射。2.脊髓离断后增强(Babinski‘s征属于屈反射)3.后放是它的一个特征对侧伸肌反射:支持身体不致跌倒,保持躯体平衡,属于一种姿势反射。

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2)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1)概念: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2)分类:

腱反射肌紧张腱反射肌紧张牵拉刺激快速、短暂缓慢、持续

中枢突触单突触反射

多突触反射

效应器同步性收缩交替性收缩反射效应有明显缩短

(位相性)主要是肌张力增高

(紧张性)意

检查反射弧完整性及高位中枢病变

维持姿势;协助中枢和外周神经疾病诊断

感受器:肌梭传入纤维:Ia、II类纤维中枢:脊髓传出纤维:α传出纤维效应器:梭外肌收缩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3)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肌梭:长度感受装置梭外肌:梭内肌:αN元支配,与肌梭呈并联关系。γN元支配,与肌梭呈串联关系。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梭内肌纤维形态传入纤维γ传出纤维核袋纤维Ia类板状末稍核链纤维Ia、II类蔓状末稍细而长,核集中于中央部细而短,核分散于整个纤维肌梭的主要组成γ运动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肌梭的敏感性↑α运动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高位中枢下传冲动↑γ运动N元α运动N元γ-环路:Ia类纤维

Ia类纤维20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2007)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D.引起腱器官兴奋(2)反牵张反射(inversestretchreflex):在牵张反射活动中,当牵拉肌肉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肌肉收缩突然停止,转为肌肉舒张。这种肌肉受到强烈牵拉时所产生的舒张反应,称为反牵张反射。中脑对姿势的调节僵直的类型γ-僵直α-僵直:高位中枢的下行易化作用,不经γ-环路,直接或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间接提高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肌紧张增强而出现僵直。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

临床: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③人类的去皮层僵直和去大脑僵直:

去皮层僵直:当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时,出现明显的下肢伸肌僵直及上肢半屈状态。典型的去大脑僵直:中脑疾患时可出现典型的去大脑僵直,表现为头后昂,上下肢僵硬伸直,上臂内旋,手指屈曲。基底神经节的功能直接通路间接通路MSN神经元:黑质:释放多巴胺(分别作用于直接通路的D1受体和间接通路的D2受体)帕金森氏病:运动过少,肌张力过高,静止性震颤舞蹈病2010.20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功能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动随意运动B.调节肌紧张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D.参与运动的设计小脑的功能前庭小脑:维持机体的平衡,出现病变时,会出现步履蹒跚,站立不稳,位置性眼震颤等脊髓小脑:进行过程中的运动调节及肌紧张调节.病变时会发生运动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及肌张力减退等皮层小脑:19.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2007)A.交感神经,乙酰胆碱

B.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C.副交感神经,肽类递质D.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1.紧张性支配

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肾上腺髓质、汗腺、竖毛肌、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

131.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A.心率减慢B.胃肠运动减弱C.瞳孔缩小D.糖原分解增加(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体温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2.水平衡调节外侧区(饮水中枢):控制摄水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ADH):控制排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