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部编版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3分)1.看拼音写汉字(10分)páihuáichōuticuǐcàn衣衫lánlǚkūnpé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即使jí拯救zhěng祈祷qí倔强juèB.不朽xiǒu屡次lǚ侮辱wǔ笨拙zhuóC.曲折qū掠夺lüè窥视kuī惩罚chéngD.炽烈zhì庇护bì玷污zhān纤细xián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词和谦词,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例如,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恰当地使用敬词和谦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你能填出下列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应使用的敬词或谦词吗?(4分)1.向人祝贺说(

);

2.求人指点说(

);3.托人办事说(

);

4.求给个方便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知;文学如酒,越品越感。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A.醇厚幽香清冽B.清冽醇厚幽香C.醇厚清冽幽香D.清冽幽香醇厚5.排列顺序(请将序号①、②、③、④、⑤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①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最多时有6000多条②这些地区都是您感受胡同文化的好去处③据统计,北京现有胡同1000多条,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老北京景观④现今胡同景观保存相对完好的区域有东城区、西城区和前门地区⑤最早起源于元代6.病句诊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9分)(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2)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参加了植树活动。(3)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7.根据提供的语境,用学过的诗句填空。(8分)古代诗歌中有太多的表现友情的诗句,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等.二、阅读与理解。(27分)(一)师旷论学(11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臣闻之:善哉: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盲

乎3.写出文中师旷连续运用比喻的句子,并说出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二)挪树(16分)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________一息风姿飘_____有声丰_____秀美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3分)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3分)6.按要求概括。(4分)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习作。(30分)回味联想创作有时候,发生在课间的一些细小的、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浮在你的脑海中,引起你的回味和思索,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再现那个课间发生的往事吧。题目:发生在课间的一件事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参考答案一、1.徘徊抽屉璀璨褴褛鲲鹏2.C3.恭喜请教拜托劳驾4.D5.⑤、①、③、④、②6.(1)把“我们”和”生存环境“交换位置。把“妇女”去掉。把“和”改为“,听到”。7.桃花潭水深千尺;一片冰心在玉壶;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二、(一)1.

晚;

听说;

好。

2.盲

臣︳安

敢︱

乎?3.文中师旷连用了:"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