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甲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f-l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乙图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图。B.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只发生在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C图。C.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A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a-b或g-h段。D.乙中D图与细胞板形成紧密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2.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III-9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致病基因属于隐性基因B.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C.Ⅲ-10个体表现正常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D.III-9与II-8染色体数目可能是相同的3.DNA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A.碱基互补配对B.DNA的自我复制C.mRNA的密码D.tRNA的反密码4.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5.下列有关DNA结构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B.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C.各个碱基对在同一平面上D.碱基配对的关系为A与C、T与G6.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胃肠炎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0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7.黑藻叶片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1种、2种 B.8种、8种C.4种、4种 D.5种、8种8.(10分)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A.前者与后者不同,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C.前者仅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还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分裂时前者细胞质DNA平均分配,而后者细胞质DNA随机、不均等分配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经检测该基因控制形成的异常蛋白与正常蛋白相比,其中一个氨基酸由丝氨酸替换成了亮氨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合成物质B的过程①中,需要__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该酶在基因上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2)过程②所需的原料为____________,合成物质C时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______。(3)mRNA上起始密码是AUG或GUG,编码甲硫氨酸或缬氨酸,但在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这是后期加工的结果,该加工过程是在____________中完成的。(4)已知携带丝氨酸和亮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U、AAU,则异常基因的模板链与正常基因相比,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5)如果这种变化产生的蛋白质是异常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检测该病人体内的血糖浓度,与正常人相比浓度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偏高”或“偏低”)。10.(14分)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休(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育种技术。(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_____。(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位纯合子;反之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________(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__用适合的限制酶切割,然后借助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种,经筛选和培养等会的转基因抗虫植株。11.(14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个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1)图中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此细胞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2)图中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有__________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3)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1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分别用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进行放射性检测④培养液搅拌后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2)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足用于培养________,其营养成分中_______(在“能”“不能”中选择)含有32P或35S(3)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所需噬茵体的标记方法是_________。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用32P标记的喷菌体去浸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有________、_______。(5)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亲代噬茵体DNA的个体应占DNA总数的_______。(6)Qβ噬菌休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分析甲图: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ab段和fh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和hi段表示前期;cd段和ij段表示分裂中期;de段和jk段表示分裂后期;ef段和kl段表示分裂末期。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f~l;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乙图中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A正确;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分裂前期,即bc或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B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乙图中A细胞所在的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C错误;乙中D图与细胞板形成紧密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所处时期及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C【解析】
图中6号、7号正常,其女儿9号有病,所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该病是隐性遗传病,9为患者,且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由此可推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多对基因之间,C错误;9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只有一条,有可能是另一个基因的染色体缺失导致的,所以Ⅲ-9与Ⅱ-8染色体数目可能是相同的,D正确。3、A【解析】DNA决定mRNA的序列是通过二者之间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A正确。4、C【解析】转录的产物是mRNA,因此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A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因此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故B正确;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故C错误;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故D正确.【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名师点睛】本题应从转录和翻译过程着手.做此类题型时,考生要逐一分析每个选型,从中找出错误的选项,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5、D【解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正确;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B正确;由于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因此各个碱基对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D错误。6、C【解析】胃肠炎会导致消化、吸收不良,不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A项错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项错误;血浆中的HC0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C项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失水,D项错误。7、D【解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是A、T、G、C四种,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RNA的五碳糖是核糖,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是A、U、G、C四种,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统称为核苷酸。【详解】黑藻叶片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碱基是A、T、U、G、C五种碱基,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故选D。8、B【解析】
A、有丝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都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B正确;
C、等位基因分离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后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都平均分配,D错误。二、非选择题9、RNA聚合酶右→左氨基酸脱水缩合内质网碱基G突变为碱基A基因突变偏低【解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所以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试题除了考查上述基本过程外还以此为依托考查细胞器功能、基因突变、物质运输等相关知识。【详解】(1)转录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进行催化,由图可知RNA由右向左延伸,RNA延伸的方向就是RNA聚合酶在基因上的移动方向。(2)过程②是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所需的原料为氨基酸,合成肽链时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3)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的合成与加工,所以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起始密码所决定的甲硫氨酸或缬氨酸是因为后期在内质网中加工的结果。(4)根据意信息“其中一个氨基酸由丝氨酸替换成了亮氨酸”,又已知携带丝氨酸和亮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U、AAU。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上密码子则是由UCA变成了UUA,进一步推知异常基因的模板链与正常基因相比发生了从AGT到AAT的变化,因此是碱基G突变为碱基A,基因内部碱基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5)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的功能是把原尿中的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中,所以该载体蛋白质异常时葡萄糖重吸收障碍,会检测该病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偏低。【点睛】碱基变化的推理容易出错,抓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耐心仔细推导是避免错误的关键。10、单倍体抗性非糯性3/16非抗糯性抗虫基因(目的基因)Ti质粒DNA连接酶【解析】
分析题文: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ttGG(非抗非糯性),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不可能两个t基因同时突变为T基因,因此突变后的乙的基因型为TtGG;甲的花粉为tG,因此可以通过诱变形成tg,因此丙植株的基因型为ttgg。【详解】(1)在培育乙的过程中利用了诱变育种的技术;在培育丙的过程中,经过了EMS诱变处理和花粉离体培养,用到了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技术。(2)由丙的培育过程中知,丙为纯合子,丙的基因型为ttgg.乙与丙杂交,F1中既有抗性又有非抗性个体,所以乙的基因型为Tt;F1全为非糯性,所以乙的基因型为GG,因此乙的基因型为TtGG。要培育抗性糯性品种,需要从F1中选择抗性非糯性个体进行自交。由乙和丙的基因型可推测出F1中抗性非糯性的基因型为TtGg,其自交后代中抗性糯性个体(T_gg)占的比例为:3/4×1/4=3/16。(3)F2中抗性糯性个体的基因为Ttgg或TTgg,自交后代中没有非抗糯性出现时,则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要从其它物种获得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对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农杆菌的Ti质粒进行切割,然后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等相关知识点,熟悉知识点结合题意答题。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这也是容易丢分的一块。11、有丝分裂后40减数第一次分裂后8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精细胞【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考查对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精卵形成不同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及其行为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所处时期。(1)甲细胞细胞每一极含有形态相同、颜色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含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2)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根据乙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12、C大肠杆菌不能C(保温时间短)有未注入DNA的噬菌体(保温时间长)释放了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到达上清液中12【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1)噬菌体是病毒,是在活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内底成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个人赔偿合同范本
- 无房产证购房合同范本
- 餐具用品购销合同范本
- 地下车库划线、标识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租用办公场地合同范本
- 合同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合同违约纠纷起诉书格式范例
- 新型温室大棚使用权合同模板
- 商业租赁合同简单模板
- 新质生产力课件
- 传播学研究方法
-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青春期的妇科知识讲座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三章 社区康复的实施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JC-T 2704-2022 聚酯纤维装饰吸声板
- WTE朗文英语2B 单词卡片
-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详细计划
- 汽车悬架概述
- 心房颤动的教学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