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公选课课件第四讲_第1页
中山大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公选课课件第四讲_第2页
中山大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公选课课件第四讲_第3页
中山大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公选课课件第四讲_第4页
中山大学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公选课课件第四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直翅目(Orthoptera)体型:

中到大型身体结构: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线形或鞭形,单眼2-3枚。前翅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扇状折叠。产卵器常发达,剑状、刀状、矛状或凿状。常具听器及发音器。变态:渐变态型食性:多数为植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分类:三个亚目,12个总科和26个科,世界已知种为25000种,包括蚱蜢、蝗虫、螽斯、蝼蛄和蟋蟀等,我国约2360种。经济意义: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螽斯蟋蟀蝼蛄蝗虫第一页,共35页。蝗科Acrididae

世界已知4500种,我国已知400多种飞蝗locusts

蝗虫grasshopper

蚱蜢slant-facedgrasshoppers植食性第二页,共35页。散居型东亚飞蝗群居型东亚飞蝗飞蝗的变型现象由于种群密度而引起飞蝗成虫变型:散居型和群居型,二者的颜色、体型、生理学和行为各不相同。散居蝗蝻体色随环境不同而异,不集群,代谢率和摄氧率低;群居蝗蝻体色不变,黑黄色,聚集成大群,代谢率和摄氧率高。群居型:体色黑褐,头较宽,头顶稍高于前胸背板,复眼较大,前翅长与后足腿节长之比值大于2,前胸背板略呈鞍状(侧面观),后缘钝圆形,背板两侧有黑褐色或黑绒状纵条纹;散居型:体色浅,头较狭,头顶低于前胸背板,复眼较小,前翅长与后足腿节长之比值小于2,前胸背板呈弧状隆起(侧面观),后缘直角形,背板两侧无褐色条纹,均为绿色。第三页,共35页。群集和迁移蝗蝻具群集性少数蝗蝻跳动(小群)后,引起周围蝗蝻跳动,集合成蝗蝻大群。具夜晚群集于植物上部的习性。迁移规律蝗蝻群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迁移,上午向东,下午向西。迁移或停止受温度和光线影响。多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活动。中午温度过高及日落后停止活动。第四页,共35页。群居型成蝗具远距离迁移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天性器官成熟前先少数个体在空中盘旋,后大多数飞蝗随着起飞,在空中作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的盘旋后,再向一定方向飞行所飞经地面的其他飞蝗亦会合群起飞飞行可持续1~3天第五页,共35页。飞蝗的为害蝗灾暴发时,蝗群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将所有绿色植物取食殆尽。蝗虫的数量可多达7亿个,总重量约1250~3000吨,群飞覆盖面积达500~1200公顷。在东非,曾经有人观察到一群蝗虫排成高30米、宽1500米的阵势前进,经过9个小时才全部通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蝗虫飞行在1889年。一批沙漠蝗大约2500亿只飞越红海,散布面积相当于整个上海面积的86%,总重量达50.8万吨。2002年6月,天津大港区的蝗虫密度最多达到4000到5000头/m2,聚拢到地面上有20厘米厚。美食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第六页,共35页。蝼蛄molecrickets

开掘足第七页,共35页。蛐蛐、油葫芦和蝈蝈是我国的三大传统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蛐蛐(中华蟋蟀Grylluschinensis)体黑褐色,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油葫芦Gryllustestaceus,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第八页,共35页。17.革翅目(Dermaptera)体型:

通称蠼螋和蝠螋。体长而扁,体壁坚硬,体长4~30mm。身体结构: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有复眼,无单眼;前翅短覆翅或短鞘翅,末端平截,后翅宽大扇形,静止时呈纵横褶于前翅下;部分种类无翅;尾须坚硬,铗状,不分节,为防御武器,受惊扰时举起腹部,张开尾铗。变态与习性:

渐变态。食性较杂,多为夜行性。雌虫有护卵育幼的习性。栖境:多栖息于野外石下、浅沟中、枯枝落叶或树皮下等潮湿场所。一般为杂食性,以其它昆虫或动物性干燥物质和植物花、芽、浆果等为食。尾铗有防卫或猎获食物的作用。种类:全世界已知2000多种,我国310余种。坚硬而不分节的钳形尾铗第九页,共35页。体型:Silvestri(1913)建立该目时,所见昆虫均无翅,故名,后来发现该目昆虫的有翅型。体微小,体长1.5~4mm。身体结构:身体扁平;头大;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念珠状;无翅个体无复眼,有翅个体有复眼和单眼;有翅型有两对狭长膜翅,翅序简单,易脱落;尾须1节;雌虫无产卵器。变态:

渐变态食性与栖境:植食性,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分类:全世界仅记录34种,中国已知3种,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和海南缺翅虫,前二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18.缺翅目(Zoraptera)♀♂海南缺翅虫第十页,共35页。体型:

通称啮或书虱。体微小至小型,体长1~10mm。

身体结构: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突出,单眼3个;前胸小;膜翅发达,脉序简单,呈屋脊状盖于体背上;有些种类无翅;无尾须,外生殖器小而不显著。变态:

渐变态栖境: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林区,植食性和菌食性为多,部分种类取食书籍、昆虫标本、中草药、毛皮、面粉等,为储藏物害虫。种类:全世界已知5600多种,中国已知1700多种。19.啮虫目Psocoptera触啮Psococerastissp.书虱第十一页,共35页。20.虱目(Anoplura)体型:包括传统的食毛目Mallophaga和虱目Anoplura,通称虱子。体微型至小型,体长0.5~10mm。身体结构:口器刺吸式,具不分节的喙,喙的前端开口具微齿列,口器不用时缩入头内。足粗短,攀悬式,末端具1强大的弯向内侧的爪,与胫节端部的突起钳合以夹持毛发。变态:

渐变态栖境:外寄生于鸟兽身上,多以鸟兽的羽毛、毛、皮肤分泌物或寄主血液为食。寄主特异性高,终身寄生。不少种类是家禽家畜的重要害虫。种类:全世界已知500多种,我国50余种。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牛虱Haematopinustuberculatus

第十二页,共35页。头虱体虱头虱PediculushumanuscapitisDeGeer寄生于人的头部、颈部及耳根处的毛发上体虱P.humanushumanusLinnaeus寄生于人的体躯上和衣服的褶缝中阴虱PthiruspubisLinnaeus则寄生于人体的阴部及腋下,传播斑疹伤寒、战壕热及回归热阴虱代表性种类第十三页,共35页。21.缨翅目(Thysanoptera)体型:

统称蓟马,体微小至小型,体长0.5~14mm。身体结构:口器锉吸式;触角丝状;复眼为聚眼式;多数种类无翅,有些种类短翅或翅发达,两对翅狭长,边缘有长缨毛,翅脉极少或无;足端部无爪,具有翻缩性泡囊。变态:

过渐变态,蓟马中很多种类行孤雌生殖,或无雄虫。食性与生境:植食性、菌食性或捕食性,多生活在花中,取食花蜜和花粉粒,不少种类为农业害虫,还是植物病的传播者,如烟草蓟马Thripstabaci传播番茄斑萎病毒。也是重要的传粉昆虫,还能防治杂草,部分种类能捕食蚜虫、粉虱、蚧虫、螨等。分类:全世界已知6000种,我国340余种。棉蓟马第十四页,共35页。22.半翅目(Hemiptera)名称:来源于异翅亚目的前翅为半鞘翅,包括传统的同翅目Homoptera和半翅目。俗称:椿象、蝉、沫蝉、叶蝉、角蝉、蜡蝉、飞虱、蚜虫、粉虱、木虱、蚧壳虫等,简称蝽、蝉、蚜、蚧等,英文为truebugs、cicadas、leafhoppers等。种类:是不全变态昆虫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目。蝽蝉蚜蚧第十五页,共35页。第十六页,共35页。体型:体微型至大型,体长1~110mm,翅展2~150mm。身体结构:口器刺吸式;触角丝状或刚毛状;复眼发达或退化;单眼2~3个,部分种类缺单眼;前胸背板发达;中胸可见小盾片;前翅半鞘翅、覆翅或膜翅,后翅膜翅;两对翅停息时平叠于体背,或呈屋脊状叠放于体背;胸部或腹部常有臭腺,受到惊扰时喷出有浓烈臭味的液体;无尾须。变态方式:渐变态。栖息环境:陆栖、水面栖或水中栖。食性:多为植食性,少数捕食性或吸血性。种类:全世界已记载92000种,中国已记载9000多种。第十七页,共35页。直接为害:陆栖种类生活于植物枝叶或花果上,以口器刺吸植物组织的汁液,使植物发育不良、褪色、失绿或落花落果,甚至死亡。传播植物病毒病:据统计有89.4%的植物病毒病是通过半翅目昆虫传播的,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卫生昆虫:少数种类能吸食人或其他动物的血液,如吸血锥猎蝽Triatomasanguisuga(LeConte)通过吸血传播美洲锥虫病,主要发生在拉丁美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资源昆虫:半翅目中也有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紫胶虫雌虫分泌紫胶,白蜡虫雄性分泌白蜡,五倍子蚜虫Schlechtendaliachinensis(Bell)形成虫瘿五倍子等。天敌昆虫:有些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如南方小花蝽OriussimilisZheng能捕食常见害虫棉蚜、叶螨、蓟马等。经济意义第十八页,共35页。紫胶虫紫胶虫成虫雌雄异型,南亚热带特有,分布于东南亚、印度及斯里兰卡、中国云南、西藏、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台湾等省区。紫胶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生活在寄主植物上,吸取植物汁液,雌虫通过腺体分泌出一种纯天然的树脂—--紫胶。紫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第十九页,共35页。23.脉翅目(Neuroptera)名称与体型:包括草蛉、蚁蛉、粉蛉等。体微型至大型,体长2~70mm,翅展3~160mm。身体结构: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多节;复眼发达;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脉序网状,纵脉在翅缘常2分叉;无尾须。草蛉科昆虫有的卵有丝质长柄变态:全变态栖境与食性:部分种类幼虫水生。成虫及幼虫捕食性,为农林害虫重要天敌,以蚜虫、介壳虫、木虱、粉虱、叶蝉和螨类为食,有些还捕捉蝶蛾幼虫、甲虫幼虫。分类: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中国近200种。经济意义:许多种类是害虫的重要天敌,如我国已释放日本草蛉Chrysoperlanipponensis、大草蛉Chrysopapallens

和丽草蛉Chrysopaformosa用来防治果树、棉花和蔬菜害虫。第二十页,共35页。形态与豆娘很相似,翅狭长,翅痣不明显,有长形的痣下翅室。幼虫后足开掘式。大多数种类在地面或埋伏沙土中等待猎物,或在地面追逐猎物。有些种类通过陷阱捕获猎物,幼虫隐藏在漏斗状的陷阱的底部,取食掉进陷阱中的蚂蚁和其它昆虫,所以幼虫称蚁狮。幼虫行动倒退着走,故又叫“倒退虫”,可入中药。我国常见的有蚁蛉、中华东蚁蛉等。蚁蛉第二十一页,共35页。24.广翅目(Megaloptcra)体型:包括鱼蛉、泥蛉或齿蛉。体小至大型,体长8~90mm,翅展20~150mm。身体结构:体多褐色至黑色;头大,宽扁;口器咀嚼式,许多种类雄虫上颚长;触角长;复眼发达,单眼3个或无;翅宽大,膜质,翅脉网状,在翅缘的纵脉不分叉;停息时两对翅折叠于体背呈屋脊状,明显超出腹末;无尾须。

变态:全变态栖境:幼虫水生,腹部有成对的鳃;成虫和蛹陆生,白天栖息在水边岩石、树干、杂草上,夜间活动,具强趋光性。广谱捕食性。种类:全世界已知340余种,我国已知140种。经济意义:成、幼虫多为淡水鱼类的饲料。巨齿蛉第二十二页,共35页。鱼蛉鱼蛉幼虫有1对钩状尾足,指状鳃8对,不分节,无尾丝。齿蛉幼虫无钩状尾足,指状鳃7对,分节,有1根尾丝。第二十三页,共35页。25.蛇蛉目(Rapllidiodea)蛇蛉体型:通称蛇蛉。小至中型,体长5~38mm。身体结构:头长,后部收缩;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大,单眼3个或无;前胸显著延长,蛇颈状;膜翅狭长,前后翅相似,翅痣明显,翅脉网状;雌虫有细长如针的产卵器;无尾须。变态:全变态栖境与食性:成虫和幼虫均肉食性。成虫多在森林地带中的草丛、花和树干等处捕食其它昆虫。幼虫多树栖,常在松、柏等松散的树皮下。种类:全世界已知约220种,中国已知21种。翅痣第二十四页,共35页。26.鞘翅目(Coleoptera)展翅独角仙前翅鞘翅,保护作用后翅膜翅,飞翔作用第二十五页,共35页。通称甲虫,昆虫纲最大的一个目,已知的种类超过36万种,我国已知约28300种;体型:微型至大型,0.2~200mm,体壁坚硬,体型多样;巨大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体宽100毫米,重量约100克。第二十六页,共35页。身体结构: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形状各异,多为11节;复眼发达;多缺单眼,少数有2个背单眼或1个中单眼;前胸背板发达,中胸仅露出三角形的小盾片;前翅骨化,坚硬,鞘翅;后翅膜翅,停息时折叠于前翅下,翅脉减少。幼虫口器咀嚼式,多数有胸足,无腹足;生物学特性:大多数种类成虫有趋光性,多数种类也有假死性,受惊时,足及触角缩起,装死跌落地面以躲避敌害;栖境:栖境多样,有水栖、半水栖和陆栖;分类:昆虫纲分布最广的一个目,分为4亚目160科;分布: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如步甲、叶甲、金龟甲和象甲科的某些种类;少数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至温带地区种类渐少,如虎甲、吉丁甲、天牛和锹甲科的某些种类;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于特定范围,如水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吉林和北美的某些地区;经济意义: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第二十七页,共35页。植食性:多数种类植食性,且食性广,许多种类是农林牧业和储藏物的重要害虫和检疫害虫,带来严重损失,如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decemlineata严重为害马铃薯并传播病害,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为害棕榈科植物。一些植食性甲虫也可以用于杂草防治,如我国从阿根廷和美国引进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eichhorniae控制外来杂草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肉食性:部分种类肉食性,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能防治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等。腐食性:部分种类腐食性,在保护地球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食性:食性分化非常显著,有植食性、肉食性和腐食性。第二十八页,共35页。原鞘亚目:原始类群,陆栖,植食性,见于树皮下或腐木中。含一总科——长扁甲总科Cupedoidea,包括眼甲科、克扁甲科、长扁甲科和复变甲科等4个小科,全世界已知不足30种。复变甲科肉食亚目:水栖或陆栖,多肉食性,少数植食性代表科:豉甲科、龙虱科、虎甲科、步甲科等龙虱科第二十九页,共35页。多食亚目:水栖或陆栖,食性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腐食性。代表科:水龟甲科、埋葬虫科、隐翅虫科、锹甲科,金龟甲科、粪金龟科、臂金龟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犀金龟科、吉丁虫科,叩甲科、萤科、花萤科、皮蠹科,窃蠹科、谷盗科、锯谷盗科、瓢虫科,拟步甲科、芫青科、天牛科、叶甲科,豆象科、三锥象甲科、象甲科、小蠹科,单跗甲科、淘甲科、水缨甲科、小球甲科。水龟甲科埋葬虫科隐翅虫科锹甲科已知约2000种我国约80种已知约800种我国约10多种已知约5.8万种我国约180多种已知约1000种我国约300多种第三十页,共35页。蚕豆象害虫:农林业害虫很多种类都是鞘翅目种类,大多数仓库害虫是鞘翅目昆虫天敌昆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观赏昆虫七星瓢虫野牛锯锹环保昆虫蜣螂第三十一页,共35页。27.捻翅目(Strepsiptera)体型:

通称捻翅虫。体小形,雌雄二型,变态复杂,寄生性昆虫。身体结构:雄性自由生活,体长1~7mm;口器咀嚼式但退化;触角常为栉状;复眼突出;具翅,前翅退化成拟平衡棒,后翅膜质,扇形。雌性2~30mm,无翅、无足,常为蛆状,终生不离开寄主。变态:

复变态栖境:寄生对象主要为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常造成寄主生殖腺退化或消失,丧失生殖能力称为寄生阉。种类:全世界已知600种,我国27种。雄虫雌虫拟平衡棒第三十二页,共35页。栉状触角腹基领育儿腔雄雌(寄生在蟋蟀中)育腔口拟平衡棒寄主蟋蟀第三十三页,共35页。复习题一、选择题1.直翅目昆虫如蝗虫的口器是典型的

B

口器。A.刺吸式;B.咀嚼式;C.舐吸式;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