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考研专业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8题)1.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1,2S2,3S3成等差数列,则{an}的公比为()。

2.下列选项不是因变量的是

A.效果变量B.实验结果C.输出变量D.实验变量

3.在梁漱溟看来,改变中国的唯一道路是()。

A.乡村建设B.工业建设C.农业建设D.文化建设

4.“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哪种本位制下?()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金币本位制

5.《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

6.一位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Q=100-0.5p,边际成本为MC=40,如果垄断厂商实施完全价格歧视,那么利润最大时边际收益是()。

A.120

B.60

C.80D.40

7.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A.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差异情况

B.国内外的利率差异情况

C.进出口弹性是否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或类似条件

D.本国的汇率制度

8.“官当”首次规定在()。

A.《曹魏律》B.《北魏律》C.《北齐律》D.《陈律》

9.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之中。

A.直接故意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10.某种债券的价格为800美元,每年支付利息40美元,两年后到期偿还本金1000美元,如果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5%,则可知()。

A.该债券价格被低估B.该债券价格被高估C.该债券价格被准确评估D.无法判断

11.某公司发行了面值为1000元的2年期债券,债券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年利率为7%,预期收益率为9%,则该债券的内在价值等于()。

A.949元B.977元C.1287元D.1531元

12.下面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特点的论述是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超越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

13.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于()。

A.自物权B.典权C.地役权D.地上权

14.以下选项不符合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A.每一个公司都存在着一个最佳资本结构

B.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杠杆来降低其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并增加公司的总价值

C.在最佳资本结构下,负债的实际边际成本等于权益的实际边际成本

D.在财务杠杆效率达到最佳资本结构之前,负债的实际边际成本低于权益的实际边际成本

15.为掌握高等教育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小王同学阅读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这一书籍属于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16.在研究“苗族的教育状况”的过程中,研究者查阅了贵州省苗族聚居的县域的档案馆,发现“地方志”中记载苗族定居在这个县域是在500年前。这一“地方志”属于

A.书籍B.报刊C.教育档案D.电子信息

17.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阐述正确的是()。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平行地右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平行地右移

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平行地右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非平行地右移

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非平行地右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平行地右移

D.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非平行地右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使总需求曲线非平行地右移

18.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应的变化为()。

A.不发生任何变化B.整体向左移动C.整体向右移动D.形状发生改变

二、多选题(10题)19.甲为了鼓励乙好好学习,答应赠给乙一台电脑及一架照相机。甲先给了电脑,要求在乙期末学习成绩好时再送照相机。

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甲与乙间赠与电脑及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

B.甲无权要求返还电脑

C.甲有权不再给照相机

D.甲有权要求返还电脑

20.渎职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A.徇私枉法罪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1.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A.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B.轻罪重判C.重罪轻判D.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使其不受追诉

22.公民甲于1981年12月31日出生,1999年12月20日甲在户外玩耍,将公民乙的一条价值2万元的名贵品种的狗打死,公民乙于2000年1月3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A.公民甲应承担赔偿责任

B.公民甲的父母应当承担责任

C.公民甲如有经济能力,应该由公民甲承担赔偿责任

D.公民甲如没有经济能力,应该由公民甲的父母承担清偿责任

23.部门法划分的原则有()。

A.客观原则B.目的原则C.平衡原则D.稳定原则

24.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25.非法占有他人的下述哪几项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A.托管物B.遗忘物C.埋藏物D.遗失物

26.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B.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D.赔礼道歉

27.属于秦朝死刑刑种的是()。

A.腰斩B.定杀C.具五刑D.夷三族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B.对法的类型划分,西方法学家往往根据某种外部联系进行划分,而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则透过表象正确把握法的本质及其共性,将法划分为剥削阶级的法和社会主义的法

C.中国法律是氏族习惯的直接延续和发展,古罗马法律是对氏族习惯的根本变革

D.中西法律均是在古代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过程中形成的

三、判断题(2题)29.外部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行业产业的函数.

A.是B.否

30.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A.是B.否

四、填空题(2题)31.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有()、()、()、环境与管理等。

32.李白的《古风》十九首属于()诗体,《将进酒》、《蜀道难》属于()。(清华大学2003年)

五、计算题(2题)33..假设2008年7月1日发行的某债券,面值1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8%,每半年付一次5息,付息日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1)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8%,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和全部利息在2008年7月1日的现值。(2)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2%,2009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该债券是否值得购买?

34.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00i,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5Y-6250I,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1)求IS曲线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六、8.论述题(2题)35.论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36.请评价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量法。

参考答案

1.E

2.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3.A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的社会问题是中国文化秩序的破坏,进而使中国农村破产崩溃,当务之急就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中国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乡村建设”。B项工业建设、C项农业建设及D项文化建设不符合题意,A项乡村建设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B[参考答案]B

[分析]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只有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即金银同时流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因此,D项应首先被排除。在平行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市场供求自发决定,虽然波动频繁、缺乏效率,但一般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为市场机制会将自动消除货币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对于跛行本位制来说,银币已成为有名无实的本位制,不允许自由铸造,失去了自由进出货币流通市场的基础,只有金币具有这一机制,所以也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有在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金属均可以自由进出货币流通市场,而法定兑换比例必然会导致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从而投机者可以通过将被高估的货币(即“良币”)收藏、熔化而获利,最终导致良币逐渐退出货币流通市场。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5.C该小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用性规则的相关内容。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在此问题土应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规定的规则,即凡是法律规范规定不明确而只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者为准用性规则,所以C选项无误。

6.D

7.C[参考答案]C

[分析]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常账户或贸易收支上,其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进出口弹性是否符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或类似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8.B[答案]B

[评析]考查要点是“官当”人律。“官当”是指以官品折抵徒罪的制度,该制度是封建特权法获得发展的表现。“官当”首次规定在《北魏律》中,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两部法典规定了“官当”制度,即《北魏律》和《陈律》,因此,排除A项和C项。《陈律》的颁布时间晚于《北魏律》,因此,排除D项。“官当”制度为《开皇律》和《唐律》所继承。

9.A解析: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对犯罪目标的直接指向性,说明具有犯罪目的的罪过必须具有直接追求性。间接故意只具有伴随性,犯罪过失对危害结果具有否定性,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都不可能具有犯罪目的。只有直接故意,才可能具有犯罪目的。因此,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

10.A解析:根据所给条件,可以算出该债券承诺的到期收益率y为16.55%。由于该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为15%,从而可以判断出这种债券的价格是被低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1.D[参考答案]D

12.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学习的情境性,学习应该在知识起作用的场景中进行。

13.D解析: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单位或个人对国有土地依法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我国法律创设的一项新型的用益物权,属于地上权。

14.D[参考答案]D

[分析]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在财务杠杆效率达到最佳资本结构之前,负债的实际边际成本高于权益的实际边际成本。

15.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等级。教育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D项的四次文献是干扰项。因此,问题的答案是C。

16.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报刊指报纸和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报刊出版周期短,能及时反映研究新进展与动态。期刊主要有全文型期刊、摘要型期刊和索引型期刊三类。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指数据库。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17.B解析: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支出、降低税率等),会使总需求曲线平行地向右移动。这是因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或降低税率,会使IS曲线右移,从而使AD曲线也相应右移,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国民收入增加,如图7-2所示。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具体来讲,对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给,LM曲线将右移,AD曲线相应地并非平行地向右上方移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收入增加,如图7-3所示。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18.C[参考答案]C

[分析]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位置取决于技术水平。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从既定资源中所能获得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原有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向右平移,这标志着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提高了。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19.ABC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所以本题中,甲、乙之间赠与电脑、照相机的合同已经成立。甲在交付电脑后,电脑所有权已转移给乙,因而甲无权要求乙返还电脑,选项D不正确。

20.ABC解析:根据《刑法》第399、400条规定,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均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国家的司法公正。(2)客观方面为利用司法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下列枉法行为:①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②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③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为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与审判公正。(2)客观方面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判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放走,使其逃离监管的行为。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监管制度。(2)客观方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放走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选项D不正确,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而非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21.ABCD解析:根据《刑法》第399条的规定,徇私枉法罪在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3)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具体包括对有罪者作出无罪判决、对无罪者作出有罪判决,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

22.CD解析: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认为,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此题中,公民甲侵害公民乙的财产权时,未满18周岁,公民乙起诉时,公民甲已满18周岁。原则上应由行为人的原法定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行为人已有负担能力,则应当自己承担责任,不足部分由原法定代理人承担。A、B选项不够全面,非正确答案。

23.ABC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的了解,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1)客观原则;(2)目的原则;(3)平衡原则;(4)发展原则;(5)主次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B、C,选项D中的稳定原则不属于部门法划分的原则。

24.CD解析: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其中,法的溯及力指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法颁布施行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所以应选CD。

25.ABC解析: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还的,构成侵占罪。

26.AB解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在于:一是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二是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三是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合同义务人向合同权利人承担责任。因为违约责任的实质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所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财产性质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这是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与合同的原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实施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并且又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强制其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是由合同目的所决定的,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支付违约金是一种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制裁违约当事人和救济受害人。凡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合同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如因自己的过错而违约时,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负有支付违约金的责任,所以,违约金具有双重性质。它的惩罚性表现在,违约金的支付不以造成损失为条件,它的补偿性表现在,当支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时可请求违约方再行赔偿。选项C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停止侵害,是指当加害人正在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时,受害人得依法请求停止侵害。停止侵害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的请求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停止侵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使用。选项D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赔礼道歉,指公开认错,即责令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这一责任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法律对不法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受害人合法利益的确认和保护。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案件,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适用。

27.ABCD解析:秦朝的死刑包括夷三族、具五刑、定杀、腰斩、戮、车裂、弃市等。

28.ABC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法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西方法学家往往根据各国法的特点及其历史传统把法分成若干法系,这种分类是根据法的某种明显的外部联系进行划分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则认为确定法的分类的标准是法的历史类型,他们认为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是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他们将法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从大的范围讲,法可以分为剥削阶级的法和社会主义的法。中国法律的起源具有不间断性和礼刑二元结构的特点,不间断性是指古代中国法律是氏族社会末期习俗的直接继承和延续。古罗马法律对氏族习惯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进入共和时期之后,罗马所有的氏族、部落都处于统一的国家权力之下,原来各自独立、系统的氏族、部落法律让位于称作罗马市民法的统一法律。国家和法律的出现与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解体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在人类历史上,一有人类社会就有了社会规范,最早的规范就是原始社会的规范,法律正是在这些原始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开始孕育,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氏族制度趋于瓦解,最后为国家法律所取代。法律起源的关键时间就在氏族制度向国家制度的过渡时期。

29.Y

30.Y货币交易需求主要是应付日常的开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其主要形式,而这种形式正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流通手段职能)的体现。

31.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有人、车、路、环境与管理等。

32.古体诗乐府歌行古体诗乐府歌行

33.(1)IS方程为:Y=1000-30r在P=2.22时,LM方程为Y=450.45+20r(2)在P=2时,r可以从IS,LM方程联立求解:

可得:r=10%,C=510,I=90当P=2.22,G=115,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IS:Y=1075-30rLM:Y=450.45+20r求解可得r=12.5%C=510I=75(3)

,可见增加15美元的政府支出就挤掉了15亿美元的私人部门的投资。

34.(1)将C=100+0.8YI=150-600i

代入Y=C+I解得IS曲线为Y=1250-3000i又令500=0.25Y-6250(150-600i)解得LM曲线为Y=3752000-15000000i(2)联解IS,LM曲线解得均衡利率为25%,均衡收入为500

35.本题考察的是幼儿前运算阶段认知的特点。在这一阶段里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都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等符号形式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的信号功能①表象符号——延迟模仿皮亚杰认为儿童内在的表征系统发展的最早表现是延迟模仿。所谓延迟模仿是指儿童观看了他人的某一动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仍能将此动作再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儿童能将各种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贮存下来从而促进儿童表象性思维的发现。②语言符号皮亚杰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形式即象征(symbo1)和符号(sign)。象征是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特殊标志;符号则是一种用于人际间交往的约定俗成的标记。皮亚杰认为在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主要是用象征来表征世界的儿童所用的象征符号在物理形状上与真实客体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具有很大的个人性不便于交流;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儿童则学会用符号来表征世界学会了用词来表征物体便于交流。(2)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这种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3)感知的局限性感知的局限性是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所具有的显著的特征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儿童思维的这一特点是导致其非守恒性的原因之一。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往往不能正确解决皮亚杰设计的守恒任务。本题考察的是幼儿前运算阶段认知的特点。在这一阶段里,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都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等符号形式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的信号功能①表象符号——延迟模仿皮亚杰认为,儿童内在的表征系统发展的最早表现是延迟模仿。所谓延迟模仿,是指儿童观看了他人的某一动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仍能将此动作再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儿童能将各种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贮存下来,从而促进儿童表象性思维的发现。②语言符号皮亚杰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形式,即象征(symbo1)和符号(sign)。象征是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特殊标志;符号则是一种用于人际间交往的,约定俗成的标记。皮亚杰认为,在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主要是用象征来表征世界的,儿童所用的象征符号在物理形状上与真实客体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具有很大的个人性,不便于交流;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儿童则学会用符号来表征世界,学会了用词来表征物体,便于交流。(2)自我中心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这种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3)感知的局限性感知的局限性是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所具有的显著的特征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儿童思维的这一特点是导致其非守恒性的原因之一。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往往不能正确解决皮亚杰设计的守恒任务。

36.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优点: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及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具有很强的生态效度。当然观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知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此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它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效率。不足:①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的素质影响较大;②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较为费时费力;③访谈所得资料不易量化;④访谈效果也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问卷法是研究者使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试心理和行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