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_第1页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_第2页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_第3页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_第4页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及相关知识

一、心脏骤停的定义:心脏有效机械活动突然停止,从而心脏停止射血,表现无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随之呼吸停止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大于2小时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脑循环中断:10秒——

脑氧储备耗尽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复苏发展简史1947年美国ClaudBeek首次报道电击除颤成功1958年美国PeterSafar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1960年WilliamKouwenhoven发表心脏按压文章1985年7月由CPR变为CPCR定义心肺脑复苏(CPCR):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心室颤动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死中占90%。心脏电机械分离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心脏已无收缩能力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二、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心源性因素非心源性因素

二、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心源性原因是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冠心病是造成成人心搏骤停的最主要原因。约80%心脏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病人中约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二、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非心源性原因是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引起的气道阻塞,各种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均可导致呼吸停止,引起心肌严重缺血而发生心脏骤停。

二、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突然意外事件,如严重创伤、电击伤等可导致心搏骤停。其他如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诊断性操作如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等均有可能造成心搏骤停。二、心搏骤停的常见原因不论是何种原因,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电活动和生理功能,或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或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或导致心律失常,成为导致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三、心搏骤停时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叹息样呼吸/呼吸停止面色苍白/紫绀

四、2010心肺复苏指南介绍

四、2010心肺复苏指南介绍基础生命支持(BLS或现场CPR)关键步骤包括: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心肺复苏快速除颤终止室颤基础生命支持(BLS或现场CPR)BLS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C(Compression)胸外按压

A(Airway)

气道

B(Breathing)

呼吸

D(Defibrillation)

除颤

成人BLS/CPR基础步骤1:评估和现场安全步骤:2: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得AED步骤3:检查脉搏步骤4:开始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周期(CPR)开放气道进行呼吸:仰头提颏单人: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双人:使用球囊面罩

初始BLS步骤的概述

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识别心搏骤停应在10秒内完成并开始胸外按压。包括同时检查呼吸。

1、判断意识同时判断呼吸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同志、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轻拍重喊

2、呼救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院外急救: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事发地点。院内急救:高呼医生护士抢救患者,推抢救车,取除颤器。来人呐!救命啊!3、体位摆放仰卧位俯卧位时翻身整体转动,保护颈部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双膝与肩同宽。

左膝关节平肩部。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4、建立人工循环: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至10秒,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检查脉搏心脏按压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胸外心脏按压部位1:乳头连线中央部位2:胸骨中线中下1/3交界处或者胸骨下半部成人CPR单人--按压:呼吸=30:2双人--按压:呼吸=30:2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

将位于患者头侧的手的掌根紧挨另一手的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也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手指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高质量CPR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理论依据在以前的CPR指南中,按压频率和深度不足、按压间断过久或过于频繁、换气过度的数者综合,减少心输出量、冠脉和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从而降低复苏的成功率。理论依据快速的胸外按压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得到灌注。足够深的胸外按压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使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得到灌注。按压与通气之比(气管插管之前)成人(8岁以上)

1名复苏者(30:2,5个循环大约2分钟)2名复苏者(30:2,5个循环大约2分钟)青春期以前的儿童及婴儿1名复苏者(30:2,5个循环大约2分钟)2名复苏者(15:2,10个循环大约2分钟)因为这一年龄段常为窒息性心脏骤停。

5、开放气道进行呼吸

成人口对防护装置人工呼吸,一旦有机会,施救者就应将面罩换成口对面罩装置或球囊面罩装置。面罩通常有一个单向阀门,可阻止患者呼出的气体、血液、和体液进入施救者口腔。

开放气道方法仰头提颏法

推举下颌法(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提起下颌无需仰头双手提起下颌,使下颌前移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头提颏打开气道;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吹气时不能漏气连吹2次,注意中间松开鼻孔,让病人出气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S频率:成人10-12次/分。注意事项球囊-面罩通气法是紧急情况下通气的主要工具球囊面罩装置由一个面罩及与之相连的气囊组成。它们还包扣一个单向阀门。是提供正压通气的最常见方法。挤压成人1/2球囊左右,通气持续1秒以上,提供大约600ml的潮气量,可见胸廓起伏,此潮气量基本可以保证足够氧合,且可以减少胃胀气的风险。球囊-面罩通气法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需要指导和练习,不建议实施单人施救者CPR时使用,应用球囊-面罩通气法,最好是两名抢救人员在场时应用,其中一人胸部按压,一人挤压球囊,通气者应确保气道开放,面罩紧贴面部不漏气,每30次胸部按压后,给予2次通气。球囊-面罩通气法应用球囊-面罩通气法可以产生胃胀气并发症,包括反流、吸入性肺炎,胃胀气使膈肌抬高,限制肺的活动,降低呼吸系统的顺应性。球囊-面罩通气法单人操作双人操作提起下颌时使用E-C钳手法6、B与C交替进行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CPR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条件允许时:每2min转换一次,每次转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s

7、复苏成功,记录时间。

取舒适体位、保暖,整理用物、药品,洗手、记录。婴儿意识判断方法…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婴儿肱动脉脉搏检查法

中、食指置于婴儿的上臂内侧,

触摸检查肱动脉。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按压

婴儿人工吹气方法口对口鼻呼吸技术成人儿童婴儿按压位置乳头连线中央乳头连线下方按压手法保持双臂伸直,利用身体重心向下有规律的按压(双手)根据体形选用单手或双手两个手指按压深度垂直下压>5cm下陷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儿童5cm,婴儿4cm)频率>

100次/min按压方法按压与吹气比成人:单人或双人:比例为30:2B与C反复交替进行每5个循环或2min检查一次儿童及婴儿:-单人:同成人-双人:15:2,B与C反复交替进行,每10个循环或2min检查一次(三)、高级生命支持:

早期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使用药物等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使用先进设备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ECG监测,12导联心电图判读和心律失常的辨认建立、维持静脉通路治疗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病人治疗可疑冠脉综合征,包括AMI快速估计病情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三新(主题、问题、指南)研究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复苏药物学胺碘酮利多卡因加压素大剂量肾上腺素A.控制气道口咽气道.手法开放气道面罩球囊通气替代气道食管—气管联合气道(ETC)喉面罩气道(LMA)气管插管建议以大约每秒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持续进行胸外按压,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6-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B.氧疗和人工通气面罩-球囊通气法机械辅助通气C.循环支持1.心电血压监测2.建立给药途径(1)静脉通路(2)骨内通路(3)气管内给药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除颤时间电极位置及大小电能及胸阻抗除颤波型操作过程将适量的导电糊涂到除颤器电极板上和病人胸部(也可用盐水纱布,但不要太湿)。打开除颤器电源,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用力将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处,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腋中线心尖处(间距8-10厘米),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如室颤为细颤,除颤前应予以0.1%肾上腺素1ml,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药物,兼有α及β受体的兴奋作用。其α受体作用可使全身外周血管收缩(不包括冠状血管及脑血管),进而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心肌及脑的血液灌注,促进自主心搏的恢复肾上腺素的β受体作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因可增加心肌耗氧量,故弊大于利,但若自主心跳一旦恢复,因其可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全身及脑的血液供应,故又变的有益。另外,肾上腺素可以改变细室颤为粗室颤,有利于早期实施除颤。肾上腺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跳骤停。剂量1mg/(3-5分钟)ivpush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血管加压素

非肾上腺素能外周血管收缩剂外周血管收缩冠状动脉和肾脏血管收缩较轻脑血管扩张对酸造成的反应性下降比肾上腺素差血管加压素应用:2010年指南中肾上腺素(推荐级别未定)和血管加压素(IIb级推荐)可用于VF/无脉性VT。对于心脏停搏和PEA,推荐使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一般可在第一或第二次除颤后通过静脉给药一次。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之所以作出以上修订是因为,虽然有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较肾上腺素具备诸多优点,但并无证据证实其能够改善猝死病人的生存出院率。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提高心室致颤阈值。主要用于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室颤或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剂量:个体差异较大。最大量为5mg/kg 首剂300mg 第二剂150mg切记:每次给药后经外周血管注射20ml冲洗液或静脉注射液,并抬起患者四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面,保持10至20秒D.明确诊断

无脉性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包括:VF/无脉VT和心脏停搏和无脉电活动(PEA)抢救流程。抢救无脉性心脏骤停应优先使用BLS技术,包括不间断有效胸外按压。建立高级人工气道不享有最高优先权。如人工气道已建立,不应中断按压,按压者连续给予胸外按压(100次/min),另一施救者给予频率8-10次/min的通气(1次/6-8秒)五、心搏骤停后治疗1、心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2、心搏骤停后治疗的后续目标六、心肺复苏有效指标根据瞳孔面色颈动脉搏动和神志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病人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七、心肺复苏的终止院前心肺复苏的终止: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抢救小组接手。施救者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处在对自己身产生危险的环境中或者继续复苏将置其他人员于危险境地时。发现提示不可逆性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确认为明显死亡的标准或符合复苏终止的规则。七、心肺复苏的终止院内心肺复苏的终止:院内终止复苏的决定由抢救医师下达,做决定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心搏骤停时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