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幽州台歌20诗歌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难点)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品读诗人的形象。(重点)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怆然涕
读一读字音chuàngtì导思1.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关键词: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登幽州台歌》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过去。后:未来,后世。来者: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注释:
古人:古代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念:想到。涕:眼泪。译文: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想到广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独自悲伤,热泪纵横!
“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答案】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短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每句六字,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难点探究】这首诗歌,句式有何特点?这有什么作用?前―→后(寂寞苦闷)悠悠怆然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和苦闷悲愁的情怀。《登幽州台歌》:全篇前后句子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望岳20诗歌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难点)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赏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重点词语。感悟诗的意境,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重点)(重点)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望岳》: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本课这首五言律诗为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漫游,故有此作。岱宗一
读一读字音dài决zì()二
写一写字形眦三
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荡胸生曾云(曾:同“层”)(二)一词多义绝会当凌绝顶(极)夜久语声绝(消失)导思1.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关键词: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望岳》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造化:天地,大自然。昏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思。注释:
未了:未尽,没完。钟:集中,聚集。原文: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决:裂开。眦:眼眶。会当:定要。凌:登。一:全。览:看。注释: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我)定要登上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译文:1.“青未了”写出了泰山怎样的气势?
【答案】泰山的绵延、高大。2.颔联中“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造物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形象。【难点探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阅读方法解密把握作者情感五法:①了解写作背景,如乱世中往往表达忧国忧民、思念家乡的情感;②注意审题,透过题目来把握诗歌有关情感的信息;③抓诗眼、抓主旨句,抓体现作者态度、情感的关键句来把握作者情感;④把握诗歌意象,如“柳”有留恋、惜别之意;⑤注意情景关系。答题思路:通读全诗,从作者、题目、内容入手,推知大意,理解全诗,把握情感。答题模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本题就是通过抓主旨句来分析作者情感的。【答案】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2.【难点探究】《己亥杂诗(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远望高峻青翠近望秀美高大细望心胸激荡、眼界开阔愿望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景望
岳↓情《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望岳》:借景抒情。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借写泰山之景抒发诗人的感情。前六句写泰山之景。开头两句写远望泰山,突出泰山的青翠、绵延、高大。三、四两句写近望泰山之势,表现泰山的神奇秀美、高耸挺拔。五、六两句写细看之景,并由静转动,描写山中的层层云雾和翩翩飞鸟。在描绘泰山高大险峻和神奇秀丽景色的基础上,诗人自然抒发出自己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豪迈之情。诗人热情的赞美的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用这句话来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登飞来峰20诗歌文题中的“登”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来”,因此得名“飞来峰”和“灵鹫峰”。(难点)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诗歌,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诗意,并能熟读、背诵、默写;体会本诗登得高、望得远的深刻生活哲理。(重点)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遒劲清新。有《临川集》一百卷传世。《登飞来峰》: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导思1.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关键词:情怀、哲理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登飞来峰》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闻说:这里是听到的意思。自缘:因为。注释:
译文:
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到鸡鸣声,登上飞来峰,见到日出的奇景。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1.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答案】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又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2.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的意思?【答案】议论;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奸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就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挡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情感探究】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胸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魄力登飞来峰千寻塔、见日升——点明山高不畏浮云、最高层——浅易而见哲理《登飞来峰》:诗人借景抒情、语言生动,从自然情景中很自然地提炼出深刻哲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登飞来峰》:思绪连贯紧密,前后关照,浑然一体。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王安石不但是大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诗人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高层。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诗游山西村20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掌握诗歌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
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哲理
语句的含意。(重点)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力主北伐,忧怀国事。代表作品有《示儿》《诉衷情》。《游山西村》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一
读一读字音鸡豚
tún名句积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
文言知识积累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游山西村》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注释:腊酒:腊月酿造的酒。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译文: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答案】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2.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答案】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3.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歌言虽尽而意无穷。【答案】诗人写此诗时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但他坚信,只要爱国信念坚定,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山西村的山水风光,暗示深刻哲理:事物的发展总有曲折,只要努力,光明就在前方。
【难点探究】如何理解《游山西村》一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游山西村首联:农家——丰年足食民风淳朴颔联:村外——景色优美颈联:村民——民风古朴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游山西村》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游山西村》主线突出,层次分明。这首七律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写“游”,游兴十足,游意未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古诗中富含哲理的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己亥杂诗(其五)20诗歌《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重点)(重点)龚自珍(1792~1841),字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己亥杂诗(其五)》: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二
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导思1.诗歌描写了什么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导思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情言志关键词:情怀、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己亥杂诗》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释: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落红:落花。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译文:赏析《己亥杂诗》的后两句。【答案】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答案】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的精神。
【难点探究】《己亥杂诗(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比喻明志己亥杂诗叙事抒情:离开京城,
远离朝廷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甘沉沦不畏挫折落红——自己的身世花——朝廷(社会、国家)——愁绪万千《己亥杂诗(其五)》: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己亥杂诗(其五)》:本诗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形成诗歌的跌宕起伏之美。诗的前两句描述离京的情景,表达愁苦的心情和沉重的离愁。三、四句移情于物,从浓郁的伤感中摆脱出来,表明自己虽遭挫折,辞官出京,但绝不会一蹶不振,会继续为国家、为人民效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积累落花诗句。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20.古代诗歌五首七年级语文•下(R版)第5单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怆然(
)
涕下(
)
青未了(
)决眦(
)岱宗(
)足鸡豚(
)浩荡(
)
吟鞭(
)即天涯(
)•••••••••chuàngtìliǎozìdàitúnhàoyínjí2.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B.飞来山上千浔塔,闻说鸡鸣见日升C.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点拨A项“层”应为“曾”,B项“浔”应为“寻”,C项“萧”应为“箫”。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独怆然而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泪。•••••聚集。终当,终要。因为。••落花。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文学家B.《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C.《游山西村》——陆游——北宋爱国诗人D.《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C点拨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5.根据提示填写诗句。(1)(中考·龙东)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考·黄石)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中考·邵阳)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中考·毕节)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5)(中考·长沙)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自己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中考·河北)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C点拨这幅书法作品不是楷书,没有“字字端庄,方正典雅”的特点。(2)这幅书法作品中的两句诗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诗歌赏读(一)(中考·桂林)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二)(中考·恩施州)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10.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11.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形。“割”字,是分的意思,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浮云”指眼前的一切困难、障碍、挫折等。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全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中考·淮安)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5.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是一首记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达了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界环境日国旗下讲话稿
- 监理公司2024年工作计划5篇
- 安徽池州市东至二中2024年高三第二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
- 【课件】眼睛和眼镜-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扇形例2课件教学课件
- 尔雅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课后及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 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项突破1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常用的数学思想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 2024年贵港驾校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书
- 2012年数学建模机器人避障问题
-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 日本泡沫经济专题讲座PPT
- 电梯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 车间现场作业指导书SOP模板样本
- 郎酒经销商大全国内各大城市代理商经销商
- 低压开关柜验收规范
- 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中小教育]
- 六年级英语总复习名词专项练习
- 政府采购工作自查报告四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