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_第1页
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_第2页
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_第3页
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_第4页
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错我不错,“易错”也不“错”—易错根源1:基础欠佳典型考题:(2022年第3题)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试题剖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S型增长的特点和原因,要求找出“错误的”选项,考生在考场上最容易出现的困惑是“四个选项都正确”。这种困惑的出现,是由于对S型曲线分析不够全面造成的,属于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典型“症状”。特别提示:“长题不难”“短题不易”是高考试题特点之一。这类寥寥数字即占有6个分值的试题,往往具有很多可挖掘的信息。解答时,要逐字阅读,逐字“翻译”,要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意识,并进行缜密的思考才能答题。如,对于本题D选项,“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很具有迷惑性,从S型曲线的走向上看,大体具有“先快后慢直至为0”的特点,但若对整个“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并非只是看个大致轮廓),就能有效回避命题者设计的“考点”答案:D易错根源2:审题不慎典型考题:(2022年高考,第1题)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试题剖析:考场上,考生若看到此类试题会很高兴,因为这是“常见题”。但是,正是由于“常见”,才导致考生将过去解题的思维直接延续到选项的选择上,匆忙直奔选项或问题,不去看选项(问题)存在的前提,致使张冠李戴,出现错误。就本题来说,如果脱离了“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这样的信息,直接看选项图解,极易出现错选。特别提示:图解类试题是高考命题的主流,但对图的认识,除了要研究图本身具有的信息外,还要注意与图相关的“解”,即相关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有的是“图”存在的前提(如本题中的文字信息),有的是对“图”的补充说明,都是审题时应该注意的内容。在各类易错题中,此类错误最容易回避,但考生却屡错屡犯。若要彻底杜绝,只能是在平时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习惯,无论是多么熟悉的试题,都要认真阅读,重新思考。由于试题熟悉,思考过程可能越来越快,但决不能忽略思考过程,跳跃式的、看到只言片语就联想到了“那道题”而匆匆作答是解题大忌。答案:C易错根源3:思维混乱典型考题:(2022年第5题)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88C.1/16试题剖析:本题文字阅读量很大,详细描述了关于“小麦抗病与感病、无芒与有芒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貌似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很多考生都会在推导出“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后,出现思维混乱,不明白“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是多少,进而不断的对16种结合方式进行分析,步入命题者“精心”设计的误区。由于数据繁杂、不好整理,最终会因时间问题放弃答题,随意选择答案。事实上,本题的问题是“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是对一相对性状的分析;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和孟德尔定律可以知道,由两对非同源染色体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拔掉与不拔掉有芒植株(或无芒植株),对“抗病与感病”毫无影响。考生在获得“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这样的信息后,写出下面的遗传图解即可解答:PAA×aa↓F1Aa↓F2AAAaaa1/42/41/4↓↓1/2×1/4aa1/4aa1/2×1/4aa+1/4aa=3/8特别提示:此类易错题打算“套牢”的是“不善思考、盲目记忆,妄想以题海战术取胜”的考生群体。优秀的、适当的辅导书籍在备考中必不可少,但不能考题量取胜,只要把其中的精选试题细心把味,将其承载的知识点弄透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题时,要规范解题步骤:通读试题→明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搜寻出教材相关内容或过去的解题经验→逐字读题(必要时进行绘图和记录)→寻求正确答案。本题的解题步骤是:通读试题→明确仅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另一性状的遗传与其无关→只分析“抗病与感病”性状的遗传即可→逐字读题(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对照供选答案选择B。答案:B易错根源5:缺乏技巧典型考题:(2022年第32题,节选)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FeCL3溶液,%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试题剖析:本题属于实验与探究能力测试题,试题主体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实验预测及结论”。考生常见的错误有两个方向:言词众多却没有条理;只言片语没有得分点。如本题的典型错误答案有这相应的两种情况。“言词众多却没有条理”者会不惜笔墨的大量描述:“取3支试管,洗净,用滴管取2mlH2O2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再用滴管……”;“只言片语没有得分点”者会答出下列内容:取3支试管,加入H2O2溶液;向试管中加入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量。这两类错误(或不完善)答案的出现原因是相同的:没有有效的解题技巧,不能快速的写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一般的实验步骤描述,可分为三步:取材、处理、观察和记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和细化“取什么材”、“怎样处理”、“观察什么”,如何能准确进行完善和细化呢?这就需要解答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明确实验目的、分析材料用具、自我批评审视”。如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这一实验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FeCL3溶液,%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然后进行步骤的书写,书写结束后,再用科学性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对自己的步骤描述进行批评、审视,修改完善。(2)中常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区别,写出类似“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大于FeCL3溶液”的答案。高中阶段,实验结论的解答技巧是“回归目的,适当拓展提升”。某个实验只能是对某个生物现象进行探究,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普遍性,因此,实验结论的解答就是要在本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提升,获得一种普遍使用的结论。如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那么实验结论就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特别提示:解答几种常见的生物试题都需要有解题技巧。例如,实验题解答可采用“三步法”,即找目的→看用具→自我修改。阐述性试题可用“因果相连法”,即找到问题中的情境(因)和具体实践,用生物学知识将二者之间进行连接。例如“夏季中午小麦光合作用降低的是由于。”一题的情境(因)是“夏季中午”,具体事件(果)是“光合作用降低”,答案需要用一系列生物学知识将“夏季中午”和“光合作用降低”中的因果关系进行阐述(夏季中午植物蒸腾作用过强,植物失水过多,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暗反应缺乏原料,光合作用降低”。阐述时要力求细致,尽量用术语。列举类简答题可采用“原型排除法”,即找到课本知识原型,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行筛选排除,尽量准确例举。这些比较好的方法,即可以借鉴他人总结,也可以自己在解题中归纳。答案:(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③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产生的快慢。点评:对于试题(尤其是高考题)的解答,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掌握,更应当结合自己的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