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一个不行或缺的重要内容。综合分析同学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我们会发觉同学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心理实际上存在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面,我们称之为感知层――感知作品的外观形态美;理解层――追寻、品尝作品的情意美;深味层――挖掘作品在社会、历史、人生层面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这些层面呈纵向式结构,又大致和文学作品特殊是优秀作品自身的内在结构层面相对应。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宜顺应这一规律,分不同层面进行,以期产生合乎或超越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感知层
它表现为对作品外露于表层的美的感知,它调动的是同学对作品外露于表层的形象、意境和其它外在形式美的直觉。文学作品不同于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营造意境,因此,将文字符号"译化'为同学可感知的详细的形象和意境等是这一层面教学的重点。
诗歌教学,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这是作品上半部分,在这里,春、江、花、月、夜这些极具美学内涵的意象,精致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素雅朦胧,气概磅礴的壮美画卷,这些就是需要老师在第一层面译化的该作品显露于外的美。老师通过译化,激发、诱导同学,使同学在这层面不需要更多的理性的参加便能在多次诵读中感受到春的和谐曼妙,江的动听神奇,花的模糊清幽,月的明朗清澈,夜的静谧安恬,从而领会到春江月夜的颜色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另外,该作品整体上还有一个显露于表层的、让人一读就能感知的特别独特的形式美,那就是因其奇怪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美:它就像一幕戏剧,"月'是主角,月的升起(开幕)―高悬―西斜―落下(落幕),浑然天成,美轮美奂。
散文教学,以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宏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近岸陡壁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你向前看,前面群山在江流浩荡之中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中突然露出一块黑色礁石,一片黄色浅滩。山愈聚愈多,慢慢暮霭低垂了,慢慢进入黄昏了,红绿标灯渐次闪光,而青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宏伟的青色山峰,强壮、坚毅的纤夫,黑色的礁石,黄色的浅滩,还有天空和江面构成了一幅颜色绚丽、气概雄浑的江山画卷;山的威势,水的壮丽和云雾的迷漫共同构建了作品的外象美,这就是老师要在本作品教学的第一层面让同学首先感知的。
二、理解层
苏轼在谈到阅读陶渊明诗的过程说:"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趣。'一个好的作品,往往是"初观平淡,久视神明'的。又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芳香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领绝。'袁枚从创作角度说明情感获得的困难,阅读鉴赏作品亦是如此。好的作品情意幽深,且幽深的情意通常具有肯定的隐蔽性,要放在其次个层面上进行探究、理解。在这一层面,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关心同学绽开想象,追寻、捕获包裹在作品形式外壳下的情感、意味。
诗歌教学,连续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景象引动了情思,情思点化着景致。用传神的笔触,点染的春江月夜美景已经激活了同学的艺术思维,此时老师可连续激发同学的想象,引发他们的思绪,导引他们摩挲、捕获。"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闪烁,千里万里同沐银辉,哪一处春江不罩明月,哪一处明月不照春江!"何处'二字隐含了诗人的心情,但这心情是不确定的,是诗人面对江潮、明月所体悟的豪情壮志,还是"逝者如斯'的伤感无奈;或是望月思故人、思家乡的温婉惆怅?春去春来,月落月升,而人生却如逝水,在这样奇妙的春江月夜,在这淡淡的愁惘中,诗人的思绪就在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人类的对比和统一中往复游移。明月、江水、花树、流霜、白云等意象都是围绕诗人或隐或现的心情情感绽开,渗透在作品里的心情情感是作品生命的血液,使作品产生深厚的情韵,使作品有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散文教学,仍以《长江三日》为例,长江的美景奇观同样已经激活了同学的艺术思维,老师可抓住时机连续诱导、激发同学,让同学感觉自己是一艘在奔腾的长江之上前进的船,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这样一种感受会让同学悟出描绘长江的瑰丽多彩,渲染长江的壮丽、威势,实际上是为了抒发"战斗、航进'的豪情,也正是这种"战斗、航进'的豪情,才使作品有了深厚的情感意味,产生了景与情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
三、深味层
文章并不会只因其辞藻华丽奇妙而肤浅动人,只有在行文中贯注着深厚、隽永的思想感情,既能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的艺术享受,又能让读者得到启示、教益的作品,才能够"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真正具有永久不衰的生命力。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葆青春活力的作品都有其社会、历史、人生层面的意蕴。它们有的是对宇宙,有的是对人生,有的是对历史或现实最真实、最深刻的呈现。加上伴随着这些而生成的体验、感受,往往就是作品最震撼人心的所在,就是作品价值、意义的所在。探寻、挖掘出作品中这些最深层次的意蕴,充分咀嚼,使其进入我们的思想灵魂深处,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浸润、感化,甚至升华,才能算完全读懂作品,也才能真正完成作品的鉴赏活动。
诗歌教学,再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月在中国本是一个意蕴繁富的意象,登高望月、望月怀远,月寄予着人们的离愁别绪,爱恨情仇,甚至也凝聚着人们对本体生命形式乃至于自然宇宙的观照和体悟,在轻愁的缭绕下,诗人由己及人,由眼前的现实而历史,由个人的心情而接通了人类、自然和宇宙,既有对自身存在的省问,更有对人生哲理和宇宙神秘的探寻。人的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类的存在却像自然和宇宙一样绵延长期,这是作品令人精神兴奋的深层面内涵。它不同于曹植、阮籍等古人也已有之的"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探究,它表达的是处在初唐盛世的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下,对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忱,对人生意义的憧憬追求,这是初唐盛世的时代精神。人们生存的幸运、幸福就像汤汤东奔的江水一样,浩荡流长,就像高悬于江上的明月,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些诗的意蕴浓度向读者心灵深处逼去,需要调动我们更多的学问、更多的内涵并在完成前两个层面的鉴赏任务的基础上去发掘、去体会,去和心灵融汇渗透,然后作品最高层面的审美内蕴得以实现其价值。
散文教学,也再以《长江三日》为例,刘白羽是一个热闹地追求着时代感的作家,他写这个作品的时代,正值中国刚从黑暗和破烂不堪中走出来,人们正满怀豪情的投入新中国的火热建设中,沸腾的工地、雄壮的欢歌、威猛的进军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作品的主要精神。作品写长江的绮丽画卷,写"大江东去'的豪迈,就是为了告知我们,长江的美不仅来自大自然的赏赐,更来自人们"战斗、航进'的激情,来自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坚韧斗争。我们的全部生活就像奔腾东去的长江一样,激情满溢、豪情万丈,这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隐藏在作品深处的社会、历史层面的意义,这些意义还往往具有耐人寻味,不绝如缕的特点。
因此,潜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稻盛和夫创业者的故事
- 施工合同水电工
- 2024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海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中考语文对联知识
- 植物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种植基地与供应商合作合同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合同书
- 脑梗死的基础护理
- 小牛在线2018第四季度营销方案20181106
- 职业院校“金课”建设方案
- 医疗护理员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医疗手术室物品清点课件
- JT-T-1051-201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30道计量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正式版)YST 1694-2024 铅冶炼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34分解古籍实
- 内训师选拔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