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_第1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_第2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_第3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_第4页
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要求1设计依据简要列出与本工程有关的标准和规定,政府部门对扩初审批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建设单位和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设计范围说明本设计包含哪些局部。哪些局部由业主另行委托其他设计单位。3工程概况说明本工程的建筑类别、层数、高度、面积、耐火等级,其他与设计有关的内容等。对于工业建筑及仓库的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4给水系统4.1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一路或二路〕的管径和水压。4.2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变频供水系统的设计秒流量。4.3供水方式:利用市政管网供水的层数。说明用水池—水泵—水箱供水或变频装置、叠压给水设备的供水情况。各系统分区供水情况和减压措施。增压设施:各供水系统选用的水泵技术性能、数量和运行工况。生活贮水池和水箱容量。5热水系统5.1热源选择:说明选用燃油或燃气锅炉、电加热器等热源和加热方式,主要设备选型及耗热量。5.2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各分区热水量和变频供热系统的设计秒流量。5.3供水方式:直接供热系统。说明用水池-水泵-水箱供水或变频装置供水系统情况。供热范围和各系统分区及回水方式、减压措施。5.4增压设施:各分区选用的热水泵、回水泵的技术性能、数量及运行工况。5.5热水贮水池和水箱容量。5.6当采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供给局部热水时,所采用的平安措施。6消防系统6.1消防水源。说明水源接自市政管的位置、管径、水压。建筑周围可利用的市政消火栓及其他消防范用水源情况。〔未提供消防给水总平面图的应说明:室外消防制度;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由市政管网引入的进水管管径及根数;同一时间火灾次数及消防历时;室外消火栓设置情况等〕6.2消防用水量。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自动喷水量、水喷雾水量、水幕和雨淋系统等用水量,各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消防总用水量。消防贮水池、屋顶消防水箱容量和箱底高度〔如不在本楼应说明所在位置〕。消火栓系统:说明消防给水系统和分区情况。系统增压装置〔稳压泵、气压罐〕和设备选型。消火栓系统水泵选型,防超压或减压措施。消火栓箱型号规格、箱内配置和系统的控制方式。水泵接合器的选型、数量和压力要求。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施。6.4自动喷水系统:保护场所的喷水危险等级、作用面积、喷水强度、最不利点的压力要求。喷水系统的增压装置〔稳压泵、气压罐〕和设备选型。喷水泵的选型,防超压或减压措施。报警阀的分区情况和选型,各场所喷头配置型式、温级和安装要求,吊顶内净高大于800mm且有可燃物,喷头设置情况说明。水泵接合器的选型、数量和压力要求。喷水系统控制方式说明。6.5水喷雾系统:保护场所的设计喷雾强度、持续喷雾时间、响应时间和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水喷雾系统的加压设施,说明雨淋阀、信号阀和喷头等的选型和设计要求。系统的控制方式。水泵接合器的选型、数量和压力要求。6.6说明消防系统的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6.7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置场所和保护区的划分。灭火剂的选择、设计浓度、抑制时间、系统的工作压力等设计参数。保护区最大灭火剂用量和钢瓶规格、数量。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和技术要求。管材和附件的压力要求,系统操作、设备安装和控制方式说明。6.8建筑灭火器配置:说明建筑物火灾种类、危险等级及灭火器配置基准、保护距离。7排水系统7.1生活和生产污〔废〕水、雨水的排放量和室外排放条件。7.2厨房隔油池、化粪池和小型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地下污、废水提升设施。7.3说明屋面采用重力流还是压力流排水。屋面雨水系统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当地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径流系数和汇水面积等。8地下人防8.1人防等级、防护单元的划分、供水水源、掩蔽人员数和用水量标准。用水箱的容量和供水方式。8.3各种管道穿人防顶板、围护结构墙的防护密闭措施。8.4人防口部防爆地漏和集水坑的设置。8.5人防内部阀门抗力要求,说明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管材选用。9设备和管道安装9.1卫生洁具:说明各种洁具、配件和感应冲洗装置的选型。9.2阀门和仪表:说明闸阀、截止阀、蝶阀、止回阀等的技术要求和选型。水表、压力表等配件型号和规格。9.3管材:各种管材、管件和接口方式,管材的公称压力要求,列出标准管径与相应产品规格的对照。9.4管道敷设方式:管道的减振、防噪、抗振、防火、防结露、防污隔断、防伸缩和沉降等技术措施,支、吊架的安装要求。管道保温和防腐:说明保温材料、厚度、各种管道和埋地管的防腐处理。9.6套管形式:管道穿楼板、梁、屋面、地下室外墙以及穿水池、水箱防水套管的形式和技术措施。10节水措施说明环保要求,选用的节水设备、洁具和节能措施。11标注说明标注单位尺寸,管道标高标注法,相对和绝对标高关系。12套用图集各种设备、配件、仪表、卫生洁具、消防设备及构筑物等套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13试压和验收说明各种给水、消防管道的水压试验,排水、雨水管的通水试验和竣工验收要求。14图例以给排水制图标准图例为主,列出本工程使用的各种图例和相对应的名称。15其它对设计和施工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1饮水供给饮水供给和制备方式、设备选型、最高日饮水量。说明直接饮用净水系统、循环方式及设备选型。2中水系统2.1中水水源确实定和水质要求。2.2最高日、最大时中水用水量。2.3中水系统供水方式、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2.4贮水池和水箱容量。3冷却循环水系统空调机组制冷量、台数和分区情况。3.2冷却循环水系统流程、冷却水量、进出水温要求等设计参数。3.3冷却塔、循环泵的选型及配置情况,冷却塔噪音要求。3.4稳定水质处理装置的选择。4游泳池4.1泳池的容积、循环水量和反冲洗强度等设计参数。4.2水净化处理流程、过滤、消毒和加热方式的选择。4.3毛发聚集器和循环泵的选型。4.4补水和平衡水箱的设置以及清污的方式。

本科生学位论文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姓名:指导教师: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年级:完成时间: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多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为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教育社会化来说,多媒体网络是一种更理想的传播工具。多媒体本身具有:融合性、非线性化,无结构性、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实时性等特点;同时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又有其特长:利于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多种的形式,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效果。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当今多媒体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词,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如何更好应用,未知的因素还很多。

一、多媒体的教育特长任何一种媒体不管其怎样先进,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能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应当吸取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多媒体。

1、多媒体的特性

(1)融合性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不是将符号系统叠加,而是具有整体性的融合。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其组合结构是固定的、不变的。

(5)实时性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濒、动画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交互等集成处理是实时的。在显示某一主体内容时,其视听信息具有同步性。

2、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WWW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WWW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因为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四、迎接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教学传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首先必须认清以下问题:

(一)多媒体不等于光盘化

。。。。。。由于人们认为这就是多媒体,因而也就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更完美的形象化教具。

(二)多媒体不是CAI的延伸

日本视听教育协会编著的《日本教育中的多媒体小史》超媒体的开发一节中指出:在超媒体的开发方面,有两种考虑方法:一种是把重点放在超媒体发展的原始起点和特长上,编制"无结构"的教材的思考方法;另一种是把映像和声音加入迄今为止的CAI的思考方法。然而,如果考虑到超媒体的特长的教育意义,便不用说,是考虑前者的好。我认为它与CAI有两个差异:

1、以不同的教育观为指导CAI延用了传统的教学观,对不同的学习者规定了同一的学习目标,同一的学习路径,采用了同一呆板;(2)……。多媒体技术则是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只有我们以学习社会化的新教育观为指导,才能构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可以自己控制的学习环境。

(四)构建网络教学系统要实现整个教学环境的软、硬件的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定规模的校园网络的硬件体系结构;其次应当具备必需的相应的校园网管理软件,要有课件点播系统五、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

而是怎样教。学生不是考虑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怎么学习,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今后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应成为顾问、咨询者、管理者,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只要以全新的教育观为指导,全方位的改革教学思想和方法,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部分格式的操作方法:财团法人日本视听教育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