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2.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3.小奇做了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原理相似4.正常小龙虾为二倍体,其生殖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但在一次交配中,其中一只小龙虾(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该细胞经受精作用后产生了一个变异新个体(乙)乙个体不但没有产生畸形,而且它产的卵竟然可以不用受精而繁殖出下一代(丙)而且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丙同样可以重复上一代的繁殖过程。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乙→丙过程可视为克隆D.乙个体由它的卵直接发育而成,蜜蜂中,蜂王和工蜂也由配子发育而成5.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育种的新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B.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C.上述技术中,通常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生物出现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基因和性状6.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自然状态下是纯合子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的必然性C.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检验D.提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用B和b表示)。据图回答问题:(1)红绿色盲是________________(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显性或隐性)遗传病。(2)图中Ⅱ代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3)图中Ⅲ代3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Ⅲ代2号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4)图中第Ⅳ代1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8.(10分)图1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致病基因控制某个酶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DNA的复制是图1中的_____(用图中的序号回答),DNA复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2)图1中生理过程②叫__________,主要是在__________内进行的。(3)图2所示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过程,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_________,需要的运载工具是图中的[]_________。(4)图2中的生理过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组别亲本果蝇F1果蝇的表现型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雌性雄性雌性雄性雌性雄性+m+mⅠA野生型++762242757239ⅡB野生型++312101301105ⅢC野生型+m114104111102ⅥD野生型+m160151155149(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_______性突变果蝇。(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3)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l________性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有部分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10.(10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1)丁的基因型是______。(2)F2中,基因型为aaRR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________。(4)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11.(15分)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物质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应为协助扩散,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2、B【解析】试题分析: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B正确。考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及时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时期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无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无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有,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在后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时期
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
不变
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
有
有
二者联系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3、B【解析】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与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相同,都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A、在细胞周期中,因间期持续的时间长,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B、在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以及解离时时会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B错误;C、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正确;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原理相似,均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B。4、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小龙虾(甲)的一个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说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异常,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乙产生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丙的染色体说明与乙相同,说明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详解】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拥有了两套染色体,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A错误;据题可知,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说明乙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由于丙的染色体和乙的完全一样,丙是乙的“复制品”,因此乙→丙过程可视为克隆,C正确;蜜蜂中,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蜂则由配子发育而成,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都会导致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5、D【解析】
题干涉及到五种育种方法,其中只有转基因技术育种是新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他四种传统的育种方法中,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详解】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都涉及杂合亲本减数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因此两种育种方法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重组,A正确;B、不管采用那种育种技术,都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品种,B正确;C、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育出的多倍体植株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其余育种技术育出的个体都与原亲本的染色体数目相等,没有现生殖隔离,C正确;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定向的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性状,其转入的基因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而不是使物种出现新基因,D错误。故选D。6、D【解析】
A.豌豆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保证杂交的可靠性,又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B.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子代一定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C.假说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设计测交实验加以验证,C正确;D.孟德尔时代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染色体的变化,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性染色体隐性XBXbXbYXBXB或XBXb1/4【解析】试题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由图可知Ⅱ2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遗传给Ⅱ2,所以Ⅱ2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BXb,Ⅲ3基因型XbY,Ⅲ2号可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红绿色盲是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2)由图可知Ⅱ2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遗传给Ⅱ2,所以Ⅱ2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BXb。(3)根据系谱图中Ⅲ3的表现型可知,其基因型为XbY;Ⅲ2号可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4)根据Ⅲ1的基因型为XBY,Ⅲ2的基因型1/2XBXB或1/2XBXb可计算,图中第Ⅳ代1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1/2×1/2=1/4。【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最后一小问,主要是Ⅳ1是已经存在个体。8、⑴①半保留⑵转录细胞核⑶[③]密码子[C]tRNA⑷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试题分析:⑴由图1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解可知,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RNA的复制,⑤表示逆转录;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⑵图1中②表示以DNA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⑶图2中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多肽链的过程,即图1中的③;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在翻译时需[C]tRNA运输氨基酸。⑷图2中转录和翻译共同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9、隐A和B均与性别无关XⅢ、Ⅳ组杂交结果,F1雌果蝇的眼色总是与父本相同,F1雄果蝇的眼色则总是与母本相同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相同3/43/8雌【解析】
分析表格:组别Ⅰ中,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F1雌雄都为红眼,F2中雌雄都是红眼:浅红眼≈3:1,说明突变体A与性别无关,且为隐性突变;组别Ⅱ中,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B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F1雌雄都为红眼,F2中雌雄都是红眼:浅红眼≈3:1,说明突变体B与性别无关,且为隐性突变;组别Ⅲ中,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雌性C与野生型雄果蝇进行杂交,F1雌性为红眼,雄性为浅红眼,说明突变体C与性别有关,突变体C为XcXc,为隐性突变;组别Ⅳ中,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雌性D与野生型雄果蝇进行杂交,F1雌性为红眼,雄性为浅红眼,说明突变体D与性别有关,突变体D为XdXd,为隐性突变。【详解】(1)据分析可知,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隐性突变果蝇。
(2)组别Ⅰ和Ⅱ中,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F1雌雄都为红眼,F2中雌雄都是红眼:浅红眼≈3:1,说明突变体A和B与性别无关,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
(3)组别Ⅲ和Ⅳ组杂交结果中,F1雌果蝇的眼色总是与父本相同,F1雄果蝇的眼色则总是与母本相同,表明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X染色体上,因此C和D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若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相同,则A和B都是aa,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若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不同,则A是aaBB,B都是AAbb,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红眼。
②由于“♀B×♂C”杂交,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9:3:3:1),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分析可知B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C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B为bbXCXC,C为BBXcY,F1果蝇为BbXCXc、BbXCY,在F2雌性果蝇中B_XCXC:B_XCXc:bbXCXC:bbXCXc=3:3:1:1,因此其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3/4,在F2雄性果蝇中B_XCY:B_XcY:bbXCY:bbXcY=3:3:1:1,其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3/8。
③由于C和D的突变点都在X染色体上,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说明C和D的突变位点不同,C为XcDXcD,D未XCdY,发现F1中雌性果蝇为XcDXCd,雄性个体为XcDY,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1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点睛】易错点: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aaRr1/83/81/2RR:Rr=1:2【解析】
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均为毛颖抗锈(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相对于感锈是显性性状,则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丙)的基因型为AaRr.单独分析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柴油机械叉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疾病预防控制与社区健康促进计划考核试卷
- 灯具销售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电子旅行充电宝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能量储存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开采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卫生陶瓷行业智能生产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批发企业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中华护理学科技奖
- 《宇宙的未来》课件-1
- 北京市消防条例解读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 必修二英语单词默写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专题一《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件
- 宋词欣赏《虞美人·听雨》课件
- 封条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文言文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 松木桩地基处理计算表格(自动版)
- IPC6012C培训
- 110kV线路光缆施工方案及安全管控
- 出境领队服务程序与规范(共36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