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1.(3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B.“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这是太阳光遇到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反射而形成的2.(3分)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MN为界面,图中介质标号为玻璃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3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中彩虹
B.水中倒影
C.墙上手影
D.杯中铅笔4.(3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不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我”
B.“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树”
C.“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声音的响度小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海楼”指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5.(3分)下列现象与对应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直线传播6.(3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阳光经物体表面到人眼
C.凸透镜成像
D.简易潜望镜7.(3分)疫情期间,杭州钱江新城亮起“杭州加油”主题灯光秀,如图所示,江面上形成的“杭州加油”这几个字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8.(3分)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
B.故宫日晷晷针的影子
C.平面镜中的灯廊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9.(3分)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
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
60°10.(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11.(3分)(2020•恩施)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2.(4分)绿色庄园树木成荫绿水环绕是濮阳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如图所示,小桥、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______形成的,小桥的倒影看起来比它本身暗,这是由于射向水面的一部分光发生______进入水中造成的。
13.(4分)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选填数字号码)。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潭清疑水浅。三、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8分)14.(6分)如图所示,S为光源,它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射到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进入水中又折射,请作出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以及该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5.(6分)如图所示,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16.(6分)如图所示,蓄水池右侧竖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B.潜水员在水中A点看到B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在C点的位置.请你作出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D;并完成光路图.
17.(6分)[中]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
18.(6分)(南通中考)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9.(6分)一束与水面成60°角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6分)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5-4-11所示,A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c'。 21.(6分)(1)请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在图2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故B正确;
C.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部分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这是太阳光遇到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答案】B;【解析】略
3.【答案】C;【解析】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手影、皮影戏、日晷)、日食和月食等;
(2)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海市蜃楼的形成、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4.【答案】B;【解析】解: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我与云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云不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我”,故A正确;
B、“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故B错误;
C、“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声音的响度小,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B。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特性以及光的折射,是一道综合题。
5.【答案】D;【解析】解:
A、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射在不发光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A正确;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发生折射,所看到池底的虚像,故B正确;
C、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是光发生色散现象,故C正确;
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人们就看见了太阳,是太阳光经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D。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发生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倒影的形成;
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发生折射现象,如筷子折断、池水变浅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生活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6.【答案】C;【解析】解: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
B、阳光经物体表面到人眼,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
D、简易潜望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7.【答案】B;【解析】解:江面上形成的“杭州加油”这几个字是字在水面上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8.【答案】D;【解析】解:
AC、倒影、平面镜中的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C错误;
B、我国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仪器“日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因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
D、水中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9.【答案】D;【解析】解:A、“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时,光不会发生偏折,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发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光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
(4)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该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漫反射的作用、光的反射规律等,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10.【答案】A;【解析】解:A、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
C、彩虹的形成都是在雨后空气中有水珠的条件下对阳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
D、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能杀死微生物,制成消毒灯来消毒,故D正确。
故选:A。
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到水中的物体、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②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
④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区分。同时还考查了紫外线的应用等。
11.【答案】D;【解析】略
12.【答案】反射
折射;【解析】解:小桥、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
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小桥的的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观察、多比较,区分三种现象。
13.【答案】①③⑤②⑥④⑦;【解析】解:①立竿见影,这个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镜中花,水中月,这里的花和月都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③坐井观天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⑤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⑥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⑦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⑥;④⑦。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的实例还有:筷子变折、池水变浅、彩虹、海市蜃楼等等。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4.【答案】;【解析】略
15.【答案】解:过入射点O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
反射与入射的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根据以上内容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与入射在同种介质中,折射与入射在两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6.【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和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中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发光点B在平面镜的像;
(2)连接AC,确定入射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画出像点射入眼睛的光路图。
作出B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B',即为发光点B在平面镜的像,然后连接AC,与水面交于点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B'即为入射光线,OA即为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17.【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应用题全面提升训练》(试题)
- 福建省泉港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画水仙课程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14食品安全课件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矿图及CAD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物靶标发现与筛选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检索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检验科三基知识题库及答案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单元作业设计
- 2023年陕西西安体育学院考研英语练习题100道(附答案解析)
- 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 6.2.2向量的减法运算 课件(共20张PPT)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授课教案
- 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 建筑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