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案四篇
《孙权劝学》教案篇1
内容分析:
__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
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
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__
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__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能力目标
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__的朗读与分析了解
__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
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
他人的意见,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
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
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
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
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
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
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
听讲
二、简介作者生平、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
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
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
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
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
《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
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
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
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内容
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
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交流并出示板书
将课后查阅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__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
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范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学法指导
概括段落大意
四、准确翻译课文,并识记重点词语
1、师生互动进行掌握__的基础知识:学生设疑,教师答疑;
2、教师出示板书,检验讨论结果,并完成“研讨与练习”
第二题。
组织、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适时指导
分组讨论:
1、设疑;
2、翻译__
五、揣摩品味课文
1、认真朗读课文,试回答如下问题: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
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
城”等)
2、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书)
3、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
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
六、表演课文
1、按原文内容表演课文,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
2、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使用现代汉语进行表
演;
3、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
心议题应该展示《孙权劝学》一文的现代意义。
提出表演的要求与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
表演课文,评价表演
七、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
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
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还记得《西
江月》这首荡气回肠的古词吗?让我们一同来背诵一下,感受历
史,激励斗志。
总结全文,背诵《西江月》
听讲,背诵《西江月》
八、布置作业
学完《孙权劝学》一文,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触,试结合你对
吕蒙的认识写一篇短文,题材、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吕蒙←鲁肃
(善)↘(听)↓(证)↙
劝
课后记:__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感悟
人物形象,体会__语言生动传神的风格。
《孙权劝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
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
描写手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
__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__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
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
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
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__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
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
__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
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__即事说理,
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
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
能力,能够感受到__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
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
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
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
质疑探究了解__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
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
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
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
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
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
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
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
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卿(qīng)岂(qǐ)邪(yé)
遂(suì)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
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
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
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
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
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
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
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__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
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
用。一方面,__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
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
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__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
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
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
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
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
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
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
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
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
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
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
形象塑造,是作者描写手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
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
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
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
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
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
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
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善劝自信爱才
好学勤学敬才
《孙权劝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
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
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要
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
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的重
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
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
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习,每
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
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
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
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
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
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
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
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__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
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
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
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
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
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
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
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孙权劝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最好达到背诵。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__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__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朗读法,教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不学习或不做作业时,你家人都
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你们家里人都会苦口婆心的劝你们“还
不赶紧做作业啊”,“作业不做,学习不学将来就没有好工作”。
而在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大将,他曾经追随周瑜打破曹操于
赤壁,曾经为孙权立下赫赫战功,他就是吕蒙。孙权十分的信任
他,可他有一坏毛病,就是不爱学习。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学习
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劝说的,劝成功了没有。
二、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终于学有所成,得到鲁肃的
赏识。
2.简要概括这篇课文的发展。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三、研读课文
1.孙权劝学。
①要求学生找出来文中的句子。
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请同学朗读,对照注解翻译重点字词与整个句子。
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
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
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
专掌传授经学的学官;涉猎:粗略的阅读;往事:历史。
③揣摩孙权劝说的语气。
一劝:语重心长的,威严的。
二劝:语重心长,但又有点生气,却还是委婉。
④劝学的结果。
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乃始就学
2.鲁肃赞学。
①吕蒙学成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退役军人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下载
- 工地食堂承包协议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参考范本(全流程指导)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瓶到瓶回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启动锂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人机起降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版塔吊租赁及施工安全保障服务合同3篇
- 塔吊司机安全作业协议书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