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1页
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2页
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3页
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4页
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优选文档第8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练习题试卷部分一、选择题(20小题)1.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是(B)。经典转变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变量实验;经典转变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C.变量实验,涂布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2.当根癌土壤杆菌感染植物细胞此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核染色体组上的细菌DNA是(B)。完满的Ti质粒;B.可是Ti质粒中的T-DNA小片段;C.完满细胞染色体DNA;D.Ti质粒并携带部分细菌染色体DNA。3.抗间隔突变株是由于(B)发生突变产生的。A.调理基因或启动子;B.调理基因或控制基因;C.调理基因或结构基因;D.启动子或控制基因。4.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B)。A.形态突变株;B.营养弊端型突变株;C.产量突变株;D.抗原突变株。5.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C)。A.形态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条件致死突变株;D.产量突变株。6.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它是(D)。A.形态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产量突变株;D.抗性突变株。7.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弊端型突变株;B.产量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8.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弊端型突变株;B.形态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9.以下有一类突变株属于非选择性突变株,它是(B)。A.营养弊端型突变株;B.抗原突变株;C.抗性突变株;D.条件致死突变株。10.以下有一类突变株不属于选择性突变株,即(C)。A.营养弊端型;B.抗性突变株;C.抗原突变型;D.温度敏感突变株。11.产生温度敏感突变株(TS)是由于突变以致了(A)。某些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坚固性发生了改变;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功能发生了改变;C.某些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D.DNA分子GC含量发生改变。12.以下有一种特点不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它是(A)。.优选文档A.对应性;B.自觉性;C.坚固性;D.可逆性。13.证明基因突变的自觉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是(B)。转变实验,涂布试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变量实验,涂布试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C.变量实验,涂布试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涂布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14.Mu噬菌体在寄主细胞染色体上(C)。A.只有一个特定整合位点;B.有多个特定整合位点;C.没有必然的整合位点;D.没有整合位点。15.移码突变的诱变剂是(D)。A.亚硝酸;B.烷化剂;C.5-溴尿嘧啶;D.吖啶类化合物。16.以下有一种诱变剂是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它就是(C)。A.亚硝酸;B.亚硝基胍;C.吖啶橙;D.5-溴尿嘧啶。17.引起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的诱变剂是(A)。A.亚硝酸;B.烷化剂;C.5-溴尿嘧啶;D.吖啶类化合物。18.亚硝酸引起碱基置换的分子系统是(A)。A.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B.碱基近似物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C.移码突变;D.转座作用。19.5-溴尿嘧啶是一类间接引起碱基对置换的诱变剂,它只对以下之一微生物才起作用。DA.原核微生物;B.真核微生物;C.细菌;D.正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生殖的微生物。20.5-溴尿嘧啶是一种间接引起碱基对置换的诱变剂,它对以下一种情况不起诱变作用(D)。A.动物、植物、细菌;B.动物、植物、病毒;C.细菌、放线菌、蓝细菌;D.休止细胞、游离噬菌体粒子、离体DNA。二、是非题(20小题)1.在多数情况下,某一基因的突变频率一般高于回复突变频率。(是)2.在多数情况下,某一基因的突变率与其回复突变率是相同的。(否)3.证明突变与环境的不对应性的经典试验是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和植物病毒的重建试验。(否)4.Mu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没有必然的整合位点。(是)5.Mu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有一个特定整合位点。(否)6.移码突变是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许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基因突变部位后边全部基因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都发生错误的一类突变。(否)7.移码突变只影响突变点后该基因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而不影响其他基因的阅读框架。(是).优选文档8.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称为颠换。(否)9.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称为变换。(是)10.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称为颠换。(是)11.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称为变换。(否)12.在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碱基置换,就必然引起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否)13.当结构基因发生点突变时,DNA链中的一个碱基被取代,其所产生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必然发生改变。(否)14.碱基置换虽会造成点突变,但不用然会影响基因表达。(是)15.Ames试验中所用的指示菌是大肠杆菌。(否)16.突变率常常随诱变剂量的增高而提高,但达到必然程度后,再提高剂量,其突变率反而下降。(是)17.突变率的提高与诱变剂量的增添总是呈正比关系。(否)18.在优选营养弊端型突变株时,可将诱变后的细菌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完满培养基中,即可裁汰野生型细胞,达到“浓缩”弊端型的目的。(否)19.在优选抗反响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常加入某种产物的结构近似物,它只起选择作用,而无诱变作用。(是)20.在优选抗反响突变株时,在培养基中常加入某种产物的结构近似物,它既有选择作用,又可起诱变作用。(否)三.填图绘图(8小题,30分)1.以以下图为用含32P(核心)的噬菌体作感染实验。请填写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4分]①完满噬菌体;②吸咐;③外壳④核酸⑤离心⑥15%放射性⑦85%放射性;.优选文档⑧子代噬菌体2.以以下图为TMV重建实验表示图,请填写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4分]①_TMV外壳蛋白和HRV_核酸②HRV_病斑③_HRV_____________病毒④_HRV外壳蛋白和_TMV核酸⑤__TMV_________病斑⑥_TMV_____________病毒3.以以下图为R因子(R质粒)形成过程。请填写①、②、③、④各代表的内容。[4分]①__RTF_质粒(含⑤_⑤转移和复制_基因)②_r决定质粒(含⑥_抗药性__基因)③__IS________④____R因子______4.完成以以下图中5-溴尿嘧啶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作用。[4分].优选文档①BUk②BUe③BUe④BUk5.请完成图中低频转异(LFT)裂解物的形成过程。[4分]①___整合______②___正常___③__λdgal_______④___λdbio______四、名词讲解(79小题)1.R因子(resistancefactor);2.Ti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3.移码突变(frame-shiftmutation);4.变换(transition);5.艾姆斯试验(Amestest);6.转变(transformation);题微生物遗名词讲解号传学名称1R因子R因子即抗性因子,是细菌中决定抗药性的质粒。它由两部分DNA构成,其一称RTF质粒(抗性转移因子),它含有

分值4.0调理DNA复制和拷贝数的基因及转移基因。另一称抗性决定质粒,其上含有抗性基因。2Ti质粒Ti质粒即诱癌质粒。根癌土壤杆菌可引起好多双子叶植物4.0产生根癌,这是由该菌的Ti质粒引起的。Ti质粒是植物遗传工程中的重要载体。3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许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3.0缺失,从而使该基因突变部位后边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456

优选文档架发生错误的一类突变。变换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3.0啶所置换的现象。艾姆斯试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营养弊端型的回变来检出化学致癌剂3.0验的方法。一般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弊端型菌株作试验菌。转变受体菌直接汲取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经过交换,把它3.0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再经复制就使自己变成一转变子。这种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变。五、答题(4题,20分)题问答题意号试说明利用菌丝过滤法“浓缩”营养缺陷型的原理、步骤及其适用范围。

题意解答分值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能萌芽成菌丝,而5.0营养弊端型的孢子则不能够。步骤:将诱变办理后的孢子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合适滤纸过滤,这样重复多次,即可除去大多数野生型,达到浓缩营养弊端型的目的。适用范围:丝状真菌或放线菌。2

试述如何利用平板影印培养试考据明细菌抗药性突变与环境中药物存在没关

把大量的链霉素敏感的EcoliK12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长出大量菌落后,用影印法分别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平板(2)上和含链霉素平板(3)上。结果在平板(2)上可找到平板(3)上长出的抗性菌落。重复以上各步。证明在未接触链霉素的情况下,就已形成了大量抗链霉素突变株。

5.03

简述Newcombe氏取12个平板,各涂以数目相等的对噬菌体T1敏感

5.0.涂布试验的主要步骤及其意义。试述利用琼脂块培养法优选抗生素高产菌株的主要步骤及此法的优点

优选文档的大肠杆菌,培养5小时。取6个平板喷上T1;另6个平板的菌落先涂布,再喷上T1。经培养,结果:涂布过的平板长出300多个抗性菌落,而未涂布的仅有30个抗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