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1页
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2页
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3页
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4页
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一〕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1〕项和第53条第2款之规定,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为绝对无效合同,除此之外,均纳入到可撤销合同的范畴。〔二〕乘人之危的合同所谓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利用别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犯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民法通那么假设干问题的意见》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依《合同法》第54条之规定,因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犯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合同,不像《民法通那么》规定为无效民事行为,而是纳人了可撤销合同的范畴。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有:第一、对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处境或急迫需要。所谓危难处境,是指急欲防止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状态,例如,身患重病,急需住院治疗所谓急迫需要,是指实现或保障重人利益的迫切需求。例如,为医治重病,急需巨额钱款。第二,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的危难处境或急迫需要,向对方提出苛刻的条件的目的,是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提出苛刻条件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积极行为,即一方当事人直接向对方提出某种要求;有时也表现为消极行为,即一方当事人回绝对方的合理恳求。提出苛刻条件的环境,是对方处于危难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第三,对方当事人被迫承受该苛刻的条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第四,对方当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损失。重大损失通常表现为财产上的损失,有时也表现为其他利益的损失,如被迫签订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损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损害该重大损失是因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承受苛刻条件而造成的。乘人之危与胁迫均涉及一方因危难而作出违犯真实的意思表示,但者根本区别在于:胁迫者直接施行或将要施行某种不法行为,使对方出十恐惧而违心地签订合同;乘人之危行为人并没有施行某种不法行为,只是利用了对方一的处境而让对方不得已订立了合同拓展阅读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认定一、电子签名及数据电文的概念(一)数据电文数据电文,也称为电子信息、电子通信、电子数据、电子记录、电子文件等。数据电文一词最早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出现是在1986年结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行政、商业和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规那么》。该规那么规定,贸易数据电文是指当事人之间为缔结或履行贸易交易而交换的贸易数据。《电子签名法》第二条规定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根据该条的规定,数据电文的概念包含三层意思:1.数据电文使用的是电子、光、磁手段或者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手段;2.数据电文的本质是各种形式的信息;3.数据电文可以是原始生成件、发送件、承受件或储存件。(二)电子签名签名,一般是指一个人用手亲笔在一份文件上写下名字或留下印记、印章或其他特殊符号,以确定签名人的身份,并确定签名人对文件内容予以认可。它既包括了签字这么一个身体行为,也包含了认可书面内容的意思表示。传统意义上,签名必须依附于某种有形的介质,而在电子交易过程,文件是通过数据电文的发送、交换、传输、储存来形成的,没有有形介质,这就需要通过一种技术手段来识别交易当事人、保证交易平安,以到达与传统的手写签名一样的功能。这种可以到达与手写签名一样功能的技术手段,一般就称为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说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根据该条规定,电子签名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电子签名的本质是数据;2.电子签名以电子形式为外在表现形式;3.电子签名必须依附于数据电文;4.可以与签名人身份绑定。二、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宏观认定(一)电子合同在宏观层面具有法律效力在《电子签名法》施行以前,电子合同是否具有合同法律效力,一直存在争论,而且也只能根据《合同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进展认定。《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和____)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上述两条为《电子签名法》赋予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留下了一个可能,从《电子签名法》公布后,电子合同在法律层面正式明确具有合同效力。《电子签名法》第三条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认其法律效力。第七条规定:数据电文不得仅因为其是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而被回绝作为证据使用。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电子签名、数据电文与手写签名、书面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二)电子合同适用的除外情形电子合同的运用,固然是进步了签约效率,但基于电子合同自身的考虑,立法者对电子合同的使用范围作出了限定,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可以电子形式来签订。《电子签名法》第三条规定不适用以下文书:(1)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2)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3)涉及停顿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效劳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而为何作出如此限制,较为官方的解释为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并未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广泛应用,广阔民众的认知度不高;同时,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应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物质条件也会限制一局部民众使用这种交易方式。由于上述原因,并基于交易平安因素的考虑,参考外国和有关地区的立法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第三条规定了适用除外。三、电子合同法律效力的微观认定上文已经阐述,我国法律已对电子合同赋予了与书面合同一样法律效力。但到详细的电子合同而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笔者认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数据电文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本质要求和形式要求);二是可靠的电子签名。(一)数据电文需符合法律法规的书面形式要求我国有很多法律要求法律文件需采用书面形式,例如保证合同、船舶租赁合同等,同时,合同法第十一条也对何为书面形式进展了规定。而《电子签名法》第四条那么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样的数据电文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的问题。该条规定: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根据该条规定,假如一项数据电文具有如下两项功能,即可认为具有与书面形式一样的功能:一是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二是可以随时调取查用。(二)数据电文需符合法律法规的原件形式要求原件形式要求,主要是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原件形式要求构成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障碍。通常意义上的原件是指信息首次固定于其上的媒介物。假如这样界定原件,那么几乎说不上数据电文有什么原件,因为数据电文的收件人所收到的总是原件的拷贝,而不是载有原始信息的那张软盘、光盘之类的媒介物。《电子签名法》第五条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1)可以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可以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好、未被更改。但是,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好性。(三)数据电文需符合法律法规的文件保存要求《电子签名法》第六条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1)可以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一样,或者格式不一样但是可以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3)可以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文件保存要求通常是为审计或者税收目的提出的。本条规定的三项条件中,第一项为哪一项重复了第四条的规定,因为文件保存要求必然要求文件是书面形式,符合本条规定第一项条件的数据电文,就可以视为满足了书面形式要求。一、赠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承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不同于赠与行为,因为赠与是赠与人的单方法律行为,而赠与合同是以赠与为内容的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假如仅有赠与人的意思表示,而没有受赠人承受赠与的意思表示,赠与合同就无法成立。与其他合同相比,赠与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第一,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将其享有所有权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从而使受赠人获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第二,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无偿性是赠与合同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受赠人在获得赠与物所有权的同时,不需要向赠与人给付任何对价,即受赠人纯获利益。而赠与人向受赠人给付财产,也不从受赠人那里获得任何补偿或者回报。第三,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一般情况下,赠与人负有给付的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受赠人享有承受财产的权利而不承当任何给付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受赠人要承当一定的义务,并以此作为获得赠与物所有权的一个条件,但这一义务对受赠人所产生的负担是远远低于其所获得的利益的。第四,赠与合同既有诺成合同的特点,又有理论合同的特点。一般地,赠与合同自受赠人表示承受赠与时成立,不要求以承受赠与物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从而表现为诺成合同的特点。但公民之间的赠与关系或者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合同,可以赠与物交付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使得这局部合同具有理论合同的特点。二、赠与合同的成立一般情况下,赠与合同是理论性的合同,即除当事人的合意外,还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但我国《合同法》第188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可见,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即当事人达成合意,赠与合同即成立。三、赠与合同的效力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表达在赠与人的义务。一般认为,赠与人有以下义务:1.交付赠与物的义务。赠与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将赠与物交付受赠人并转移所有权。尽管在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可以在交付赠与物之前撤销赠与,但对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并且受赠人还可以要求赠与人交付赠与物。2.担保赠与物瑕疵的义务。赠与人应当对赠与物的瑕疵负责。一方面,赠与物有瑕疵的,赠与人有义务如实告知受赠人;另一方面,赠与人保证赠与物无瑕疵的,就应当对赠与物的瑕疵负责,假如由此造成受赠人损失,还应当承当损害赔偿责任。四、赠与合同的撤销赠与合同的撤销包括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情形。关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这说明,除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以外,赠与人均可在交付赠与物之前撤销赠与。关于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合同法》第192条第1款规定:受赠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损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该法第193条第1款还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才能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可以撤销赠与。不管是任意撤销还是法定撤销,作为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撤销权人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物,以恢复原状。尚未交付的,可以不再履行交付义务。赠与合同中还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赠与合同的终止履行。赠与合同依法成立后,假如赠与人的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以致严重影响消费经营或者家庭生活,赠与人可以提早终止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离婚协议约定房屋赠与子女的法律效力如何?【案情】1997年10月被告于某与赵某登记结婚,原告于小某系其二人婚生女。20xx年5月被告与赵某协议离婚,就财产分配及债权债务局部约定双方婚后购置一处房产归女儿(建立东路某小区11号楼12号),电脑归男方,剩下的全归女方所有、双方婚后无共同债务及债权,无共同存款。20xx年1月15日,以被告父母于某荣、张某花为甲方,以被告、赵某、于小某为乙方,签订了房屋处置协议,约定20xx年甲方购置某小区11号楼12号现交给乙方居住,乙方只有居住权,房屋所有权的继承人为于小某,于小某假设处置房屋须经甲乙双方所有人同意,缺一不可,否那么无效。假设于小某擅自处理,那么收回继承人的继承权归甲方。20xx年1月20日被告与赵某进展复婚登记,并于同年3月7日再次协议离婚,此次离婚协议就财产分配局部约定现有住房一套某小区11号楼12号按之前协议执行,所指协议即为20xx年1月15日的房屋处置协议。20xx年7月,原告于小某以其本人及其母亲赵某被被告于某从诉争房屋中赶出为由诉至法院。【分歧】本案的争议焦点是离婚协议约定房屋赠与子女的效力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离婚协议约定房屋赠与子女,但房屋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视为赠与财产的权利未转移,赠与人依法享有任意撤销权。故被告又对房屋所做的再处置是合法有效的。第二种意见认为,离婚协议约定房屋赠与子女是一种以解除双方身份关系为目的的赠与行为,具有一定的道德义务性质,有别于普通民事主体之间的赠与。在双方婚姻关系因离婚协议得以解除,且离婚协议的其他内容已经履行的情况下,应当视为赠与财产的目的已经实现,赠与行为不能随意撤销,故被告对房屋所做的再处置是无效的。【解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1.夫妻双方单独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的协议可撤销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所谓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赠与合同也是不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没有要求必须具备特定的形式的合同。所以,只要赠与方发出赠与的意思表示,受赠方表示承受,赠与合同即为生效。夫妻双方私下签订协议将房屋赠与子女,该赠与协议是否生效,要看其子女的民事行为才能。假如子女是无民事行为才能人或限制行为才能人,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完全有资格代替子女作出承受赠与的意思表示。____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假设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才能人、限制民事行为才能人承受奖励、赠予、报酬,别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才能、限制民事行为才能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假如子女已经成年,那么属于完全民事行为才能人,承受赠与的意思表示只能由子女自行作出,而不能私下约定赠与。因为赠与是无偿行为,出于公平考虑,法律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不再为赠与行为。当然,对于任意性不加限制,对受赠人不公平,也违犯老实信誉原那么。因此合同法还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可见,夫妻双方私下协议约定将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虽然赠与合同生效,但在房屋办理过户手续之前,夫妻双方还是可以反悔,行使任意撤销权。以上讨论的情形是夫妻双方单独协议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的情形那么另当别论。2.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出于到达离婚目的而签订的,只要没有证据离婚协议存在胁迫、欺诈的行为就不能撤销该协议离婚协议主要是约定离婚的事项,比方双方一致同意离婚、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当事人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时,往往愿意将共同财产赠与给自己的子女或者其他第三人。这种赠与行为,本质上是双方签订离婚协议的一个重要条件。假如没有该赠与行为,夫妻双方有可能或者甚至根本不会达成离婚合意。所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不能等同于夫妻双方纯粹协议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的情形。故在夫妻双方婚姻关系因离婚协议得以解除,且离婚协议的其他内容已经履行的情况下,应当视为赠与财产的目的已经实现,赠与行为不能随意撤销。本案中,被告于某与赵某在第一次离婚时签订离婚协议,将房屋赠与其女儿于小某,该赠与约定作为离婚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离婚协议生效后,不能任意撤销。因此,该房屋已归于小某所有,被告于某与赵某非出于为女儿于小某利益考虑对该房屋所做的再处置,是无效的。笔者认为,被告于某与赵某于20xx年5月6日第一次离婚时,在离婚协议中已将本案诉争房屋进展了处分,约定双方婚后购置一处房产(建立东路某小区11号楼12号)归女儿于小某,该离婚协议经被告于某与赵某签字已生效。此后被告与赵某复婚又离婚,并在其二人于20xx年3月7日再次离婚时重新签订离婚协议,但对其二人首次离婚时已处分的房屋如何处分并无权改变,新的财产约定亦无效。被告与赵某在首次离婚时对该房产的处分属于赠与性质,该赠与财产虽未完成过户登记,所有权尚未转移,赠与人依法享有任意撤销权,但该赠与财产的赠与人系被告与赵某二人,现被告于某未提出撤销该赠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故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将诉争房屋返还给原告,让原告及其母亲赵某继续使用该房屋,理由充分,应予支持。本案应判决被告于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将建立东路某小区11号楼12号的房屋返还给原告于小某,让其继续居住,并协助原告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购销合同中重大误解和恶意欺诈的应对1989年9月,浙江省永嘉县某机电设备厂(本案原告)通过信函方式同汉沽区某公司(本案被告)签定了一份铅封及铅封丝的购销合同。合同载明,被告购置原告消费的规格10×5铅封一万千粒,每千粒25元;铜质铅封丝五千千米,每千米100元。同年十月份交货,供方代办托运,货款托收承付。合同未有注明总金额。同年10月29日,原告向被揭发电称:“于10月22日向贵公司发运铅封500千粒,铅封丝500千米,货款并包装费73091.50元,本厂于24日向贵公司托收,请接单后即付,余货将产好,即予发运。”被告于10月30日接到电报及托收单后,方发觉双方所签合同,由于经办人员忽略大意,对铅封和铅封丝的数量单位有重大误解,因此导致数量扩大了一千倍。使本来货款价值九百多元扩大到九十多万元。如按此合同履行,将会给被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告同时发现原告要求托收付款的手续不健全,没有铁路承运部门的货物运单及领货凭证,疑心原告可能是在没有发货情况下,即向被告骗取货款。基于以上考虑,被告即刻于当日回电:“定购铅封一万粒,铅封丝五千米,请按此数发货。”要求原告变更合同数量。同时以“货未到,与交货单不符”为由拒付了货款。原告接电后回电仍坚持合同原订数量,并催被告付款。11月下旬,被告先后收到了原告寄来的领货凭证,铁路运单及发来的局部货物,被告收到货后,妥善保管起来,等待解决问题。12月下旬,原、被告双方经当面协商未果。原告于1989年12月28日向浙江省永嘉县法院起诉。原告起诉意见:原告要求向被告追索已发货的货款及运杂费,并承当逾期付款违约金,赔偿已装好未发运的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律师诉前工作及代理意见:通过对案件的分析^p,代理律师认为这是一起对方利用我方有重大误解,从而施行欺诈行为的案件。案件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异地应诉,要想改变我方被动场面确实不容易。一方面我方提出自己有重大误解行为,要求法院予以撤销或变更,我方首先负有举证责任。另一方面,我方疑心原告有欺诈行为,必须获得确凿的证据,才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把我方的疑心、猜想变为事实,关键是要在原告当地获得原告弄虚作假,施行欺诈行为的充分证据。此案前途终究如何?被告及代理律师怀着矛盾的心情踏上了赴永嘉应诉的路程。经过在永嘉县当地调查理解情况和在法院阅卷,被告的疑心均得到了印证。1、代理律师经向金华群众货物联运站调查证实,原告于89年11月8日才委托该站发货,托运单记载的托运日期10月22日,是被告自己伪造填写的。2、代理律师在永嘉县法院阅卷时,案情又有新打破。原告向法院提供了证实自己于89年10月22日委托永嘉县城关南北托运站向被揭发货的货物托运单,作为已向被揭发货的证据。托运日期是89年10月22日,看到这份托运单,代理律师立即就意识到这是假的,同一批货,原告不可能委托两个托运部门。是原告为了证实自己10月22日发的货而向法院提供的____据。经向该托运部老板调查,在事实面前他只得成认是原告找到他,在未发货情况下,伪造了发货的托运单。在法院开庭时,原告不成认被告有重大误解行为和自己有欺诈行为。审讯员也认为这是一起简单的购销欠款纠纷,说服被告付款。为此,代理律师向法庭提出以下辩论及代理意见:1、被告的行为是重大误解行为。代理律师首先向法庭出示了被告与宁波水电厂订购计量指示机构一万套的合同。说明被告向原告订的一万粒铅封和五千米铅封丝是为其配套的,并且提供了当被揭发现订购产品数量发生重大误解后,立即屡次去电原告要求变更产品数量的函电底稿。说明被告以上行为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有关重大误解行为的法律特征。2、原告的行为是欺诈行为。根据被告向法庭出示的原告弄虚作假施行欺诈行为的证据和原、被告双方往来函电材料证实,原告收到合同后,应当意识到被告对合同数量有重大误解,原告假如及时去电与被告核实,就根本不会发生以上纠纷。而原告却采取了相反态度,即利用被告的过失行为,妄图到达自己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合同数量有误,原告并非没有发现,因为,假如按合同上的数量组织消费,原告根本没有这种才能。合同价款高达92万元,所需原材料至少是50万元。根据被告代理律师向永嘉县工商局理解,原告是家庭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仅五万元,88年实际完成产值5万元,按实际交货89年两个月完成产值不到3万元。因此,无论从消费才能及资金实力,原告都是无法如期履行合同。假设原告确实认为被告就是按合同上订的数量要货,由于自己的消费才能有限,原告也应该疑心数量有误,而与被告进展核实的。可是,原告却没有这样做。经过调查证实,为了到达骗取被告货款的目的,原告在没有向被揭发货的情况下,于89年10月22日于与永嘉县城关南北托运部串通办理了50件铅封、30件铅封丝的假托运手续。原告就是凭借这个假手续于89年10月24日办理托收,并于10月30日要求被告付款。在原告玩弄的手段叫被告识破后,无奈,原告只得于89年11月8日才将局部货直接拉到金华群众货物托运站委托办理托运手续。又在该运单填上了10月22日的日期。继续伪造事实,以图蒙混过关。原告以上所为,是在骗取被告货款的目的没有到达后,为了掩盖其没有履行合同的才能,惟恐承当逾期履行合同的责任。并且以少发货,多要款的手段到达骗取被告货款的目的。假如说被告由于对合同标的物的数量有错误认识,使由此产生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属于重大误解的话,那么在原告方那么是明知自己行为的不良后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是成心了。根据《民法通那么》第五十八条及____《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那么假设干问题的意见》有关规定,原告的行为是欺诈行为。被告为此恳求法庭:1、依法确认被告的重大误解行为;2、原告的行为是欺诈行为,恳求撤销双方的购销行为,将已发运的货物退回原告,损失原告自负;3、驳回原告的各项诉讼恳求。被告代理律师的意见发表后,庭审形势发生了180度的变化,原告代理律师当庭表示原告施行的有些行为没有如实向其介绍,对原告代表人进展了责难。原告代表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成认了错误,表示愿意承受法庭的裁判和调解,并向被告表示了歉意。法官对被告提交的证据及代理律师意见极为重视,表示要认真研究认定。暂时休庭后,法官主动上门到我方住处征求对本案的处理意见。鉴于原告代表当庭认错的诚恳态度,考虑到原告已发局部货的事实,法官建议被告最好以调解方式结案。经与被告代表人认真分析^p研究认为,我方提出的对本案的观点根本被法庭采纳,我们已到达了此行的目的。考虑到我方的实际需要和路途较远为减少讼累,我方同意以调解方式结案。庭审结果:在法庭主持下,原、被告双方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根底上,达成了调解协议。对此,浙江省永嘉县人民法院(90)永法经字第42号民事调解书是这样表述的:“本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购销合同,由于被告方从事草率,造成合同数量有重大误解,意思表示不真实,故该合同应确认为局部有效。原告在履行合同中,明知被告误签合同,但完全可以防止损失扩大的情况下,逾期强行发货,并采取少交货,多托收货款的不正当手段,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继而在本院审理该案时,又向本院提供伪造的托运单,其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故应承当本案的主要责任。原告提出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理由缺乏,本院不予采纳,扩大损失局部由原告自行负担。被告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工作不慎,对合同计量单位审查不严,造成合同数量千倍之差,对酿成纠纷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保护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7条第4项第2目,第32条第1款之规定,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下:一、原告自愿将已发的464千粒的铅封价格从每千粒42元降为每千粒25元;二、被告自愿接收原告已发的464千粒的铅封,计货款11600元,铅封丝105.70千米,货款10570元,并承当包装费1125元。以上三项共计23295元。三、未履行的局部合同双方自愿终止履行。”本案结案后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