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备案号:黑龙DB2306江省大庆市地方标准DBT098—2019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2306/T098—2019前言 IIDB2306/T098—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本校准主要起草人:李娜、李泽宇、金勋、潘红丽、芮海英、杨柳、王丽娜、李肖白、于吉东、马兰、陈井生、卞景阳、孙兴荣、刘琳帅、车野、齐国超、师臣。1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的场地要求、设施设备、堆肥工艺、物料预处理、堆肥质量评价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大庆地区以畜禽粪便和秸秆作为混合物料的条垛式堆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576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B/T17767.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9524.1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9524.2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B/T25169-2010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525-2012有机肥料NY/T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NY/T3442-2019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碳氮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废弃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本标准中所用有机物为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3.2辅料是指用于调节堆肥原料含水率、碳氮比、通透性等的物料,本标准中所用辅料为麸皮和豆粕。3.3条垛式堆肥是指将混合好的物料堆成条垛进行好氧发酵的堆肥工艺。3.4一次发酵是指在特定的发酵场所或装置内进行,通过翻堆、搅拌、强制通风等方式向堆肥内部通入氧气,促进好氧微生物活动,堆肥原料中易腐有机物经过升温、高温、降温至温度稳定的降解过程。3.5二次发酵2畜禽粪便物料预处理堆肥产物二次发酵秸秆+辅料DB2306/T098—2019畜禽粪便物料预处理堆肥产物二次发酵秸秆+辅料是指将经过一次发酵后的堆肥继续堆腐,使一次发酵中尚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继续分解,并将其逐渐转化为较稳定和腐熟的堆肥。4场地要求4.1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场选址及布局应符合GB/T36195的规定。4.2不应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粪便处理场:a)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b)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医疗、商业和工业等人口集中区;c)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d)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4.3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畜禽粪便处理场,应设在4.2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测下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km。4.4集中建立的畜禽粪便处理场与畜禽养殖区域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km。4.5畜禽粪便处理场地应距离功能地表水体500m以上。4.6畜禽粪便处理场地应采取地面硬化、防渗漏、防径流和雨污分流等措施。4.7原料存放区应防水、防火。畜禽粪便和秸秆等主要原料应尽快预处理并输送至发酵区,不宜长时间存放。4.8堆肥成品存储区应干燥、通风、防晒、防雨淋。5设施设备5.1堆肥设备选择原则堆肥设备分为预处理设备、发酵设备和后处理设备。5.2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粉碎设备和混料设备,混料方式可选择简单铲车混料或专用混料机混料。5.3发酵设备条垛式堆肥翻堆设备宜选择自走式或牵引式翻抛机,并根据条垛宽度和处理量选择翻抛机。对于简单剁式堆肥,也可用铲车进行翻抛。5.4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筛分机和包装机等。6堆肥工艺6.1工艺流程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工艺流程包括物料预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臭气处理等环节,见图1,实线表示必需步骤,虚线表示可选步骤。臭气处理一次发酵堆肥腐熟剂曝气、翻堆曝气、翻堆图1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工艺流程3DB2306/T098—20196.2物料预处理6.2.1秸秆粉碎至3cm~5cm,畜禽粪便和秸秆(碳氮比在(30:1)~(40:1))质量比为4:1~3:1,将畜禽粪便、秸秆与辅料混合均匀,混合后物料含水率宜控制在60%左右,即抓一把在手里,握紧成团,指缝间可见水但不滴水,松开手轻轻一碰即散开。6.2.2堆肥过程中可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接种量为堆肥物料质量的0.4%~0.5%,腐熟剂应获得管理部门产品登记。6.3一次发酵6.3.1有机物料选择条垛式堆放,高度、宽度应根据堆肥季节、物料、接种微生物菌种、发酵环境及翻堆设备的不同来设定,一般高度宜为0.6m~2.0m,宽度宜为0.8m~2.0m。A过堆制,使堆体达到55℃以上,维持时间不得少于15d,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48h后开始翻堆,每3d~5d翻堆1次,但当温度超过70℃时,宜立即翻堆,翻堆时需均匀彻底,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6.3.3发酵终止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堆体基本无臭味,颜色接近灰褐色。6.4二次发酵6.4.1经过一次发酵后的物料尚未达到腐熟,应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过程中严禁再次添加新鲜的堆肥物料,含水率宜控制在40%~50%。为减少养分损失,物料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可通过调节物料层高控制堆温。pH值应控制在5.5~8.5,如果pH值超出范围需进行调节。6.4.2二次发酵周期一般为15d~30d,发酵终止时,腐熟堆肥应符合下列要求:a)外观颜色为褐色或灰褐色,疏松、无臭味、无机械杂质;b)含水率宜小于45%;c)碳氮比小于20:1。6.5臭气控制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应进行有效处理,经处理后的臭气浓度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臭气的控制可采用如下方法:a)工艺优化法:通过添加辅料或调理剂,调节碳氮比、含水率和堆体孔隙度等,确保堆体处于好氧状态,减少臭气产生;b)微生物处理法:通过在发酵前期和发酵过程中添加微生物除臭菌株,控制和减少臭气产生。7堆肥质量评价7.1堆肥产物质量要求堆肥产物质量应符合NY/T3442-2019中的规定,见表1。表1堆肥产物质量要求项目指标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水分含量,%5酸碱度(pH)5.5~8.5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个/g≤100总砷(As)(以干基计),mg/kg5总汞(Hg)(以干基计),mg/kg总铅(Pb)(以干基计),mg/kg0总镉(Cd)(以干基计),mg/kg总铬(Cr)(以干基计),mg/kg≤1504DB2306/T098—20197.2采样堆肥产物取样方法、样品记录和标识按照GB/T25169-2010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其中取样过程按照5.3.2的规定执行。样品保存按照GB/T25169-2010中第8章的规定执行。8检测方法8.1水分的测定应按照GB/T8576的规定执行。8.2酸碱度的测定应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8.3有机质的测定应按照NY525-2012的规定执行。8.4总氮的测定应按照GB/T17767.1的规定执行。8.5粪大肠菌群数的测定应按照GB/T19524.1的规定执行。8.6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应按照GB/T19524.2的规定执行。8.7重金属的测定应按照NY/T1978-2010的规定执行。5DB2306/T098—2019附录A(资料性附录)堆体温度测定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堆肥堆体内温度的测定。仪器选择金属套筒温度计。测定将堆体自顶层到底层分成3段,用探头温度计每天上午、中午和下午各测一次,测定堆体中间的上、中、下部的温度和堆制现场的环境温度,取平均值为堆体温度。测温点图A条垛堆肥温度测定示意图在堆肥周期内应每天测定温度。6DB2306/T098—2019附录B(资料性附录)酸碱度的测定(pH计法)方法原理试样经水浸泡平衡,直接用pH酸度计测定。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及pH酸度计。试剂和溶液pH4.01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烘1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10.21g,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L。pH6.97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20℃烘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98g和经120℃~130℃烘2h的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g,用水溶解,稀释定容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