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铁电薄膜的制备课件_第1页
BST铁电薄膜的制备课件_第2页
BST铁电薄膜的制备课件_第3页
BST铁电薄膜的制备课件_第4页
BST铁电薄膜的制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ZT、BST铁电薄膜的制备FabricationofPZTandBSTFerroelectricThinFilms主要内容绪论PZT铁电薄膜Sol-Gel法制备及性能研究Co掺杂P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BS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总结

1.绪论

1.1铁电材料概述铁电材料是指存在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取向,在电场的作用下,其取向可改变的一类材料。铁电材料的极化强度与外场的关系曲线类似于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如图所示。E=0,P=PrP=0,E=Ec

1.2PZT材料结构特征

PZT是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化学通式为ABO3

这些含氧八面体的铁电氧化物的自发极化主要来源于B位离子偏离氧八面体中心的位移

1.3PZT铁电薄膜的制备技术溅射法激光闪蒸真空蒸发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溶胶-凝胶(Sol-Gel)法SOL-GEL法制备铁电薄膜的优点能精确控制薄膜的组分,能制备大面积高质量薄膜组分具有高度的均匀性易于调整组分,易于进行微量、均匀掺杂设备简单,成本低,适于产业化生产

PZT薄膜的制备流程计算出各原材料的质量或体积

乙酸铅+乙二醇甲醚,120℃回流加热30min硝酸锆+乙二醇甲醚,加热搅拌钛酸四丁酯+乙二醇甲醚,与上述两溶液混合搅拌12h后,定容、过滤

ITO/glass基片上以3000~5000r/min的速度匀胶30s400℃热处理4min,500600℃退火处理4min重复6、7步,最后一层在氧气气氛的条件下,在500600℃退火处理20min2.2PZT铁电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600℃时,PZT薄膜结晶程度最好

薄膜呈以(101)为首要方向的多晶结构

有(222)方向的焦绿石相

2.3PZT铁电薄膜的铁电性能E越大,P越大;温度升高,Pr增大,Ec减小。2.5PZT铁电薄膜的漏电流

综合比较各温度下PZT铁电薄膜的铁电、介电、漏电流性能,600度的退火温度效果最好。3.PCZT铁电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乙酸钴(Co(CH3COO)2·4H2O)

工艺流程-asmentionedabove3.1PCZT薄膜的制备3.2PCZT铁电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薄膜呈以(101)为首要方向的多晶结构

Co掺杂能够有效的抑制PZT薄膜中焦绿石相的产生

ProportionofCo-dopedPr(μC/cm2)EC(KV/cm)0mol%36.545.25mol%43.851.610mol%58.667.315mol%42.068.9Co掺杂后的PZT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Pr明显增大,Co=10mol%,Pr=58.6c/cm2

。这个值比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掺杂或不掺杂的PZT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Pr大。PCZT薄膜的矫顽场Ec比PZT薄膜要大,而且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PCZT薄膜的电滞回线图呈不对称形状,而且在较高外场下有向下弯曲的现象。

比较PZT与PCZT薄膜的铁电测试图:主要解释1:一般来说当铁电薄膜中存在有焦绿石相时,其电滞回线图将会呈现出一个比较纤细的形状,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会比较小。从掺杂和不掺杂的PZT薄膜的XRD图来看,掺杂后的薄膜中含有的焦绿石相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导致Co掺杂后PZT薄膜的铁电性能加强的原因之一。

主要解释3:当钴离子在薄膜中替代钛离子或锆离子的位置时,为了保持电化学平衡,此时会产生氧空位。当薄膜中存在氧空位时,它会和其它离子形成复杂的偶极子缺陷。它也可以在薄膜中的晶界、畴壁等位置形成点缺陷,所有这些缺陷都会阻碍极化反转。在薄膜两端有外加电场时,这些缺陷会在薄膜中产生一个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内加电场,从而使得加在薄膜两端的有效电场减小,使薄膜需要更大的电场来控制薄膜的极化,这样会导致薄膜产生更大的矫顽场。3.4PCZT铁电薄膜的介电性能1.介电常数增大

2.存在介电消散现象解释:

由于钴的掺入导致薄膜中的氧空位增多,薄膜和电极界面之间的电荷会积聚的越多,这些电荷会明显增大薄膜介质的电容,因而导致大的介电常数。

在测量的过程中,这些电荷会随着外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加电场的频率足够小,能够满足这些积聚电荷的变化周期,那么测量时这些电荷就会导致一个比较大的电容。相反,当外加电场的频率增加时,外加电场的周期不再允许积聚电荷产生作用,那么这些电荷就不再对薄膜的电容起作用,因而外加电场的频率变大时,薄膜的电容会显著降低,同时薄膜的介电常数也会随之降低。

4.PCNZT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乙醇铌(Niobiumethoxide)减小漏电流工艺流程见第二章4.1PCNZT薄膜的制备4.2PCNZT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以(101)为首选方向的多晶薄膜没有出现焦绿石相

4.4PCNZT薄膜的介电性能薄膜的介电常数随着掺杂离子Nb5+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没有发现介电消散现象。

4.5PCNZT薄膜的漏电流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