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_第1页
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_第2页
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_第3页
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_第4页
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抓法助你解答连贯题句子衔接第1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考点明确语言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语意一贯而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色彩一致,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高考语言连贯题在第Ⅱ卷第15小题(近年来相对固定),分值为3分;第16或17小题,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分值5-6分。此类题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也是学生语言能力上的一个区分点。第2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题切入点【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第3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句群示例①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②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③“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④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⑤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第4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题切入点【抓思路】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第5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句群示例①首先,曝光补偿是基于测光而言的。②测光是曝光补偿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测光,曝光补偿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③通俗地讲,曝光补偿就像是在测光的数值上做加减法,从而使补偿后的曝光值更符合我们的需要。④目前,民用相机的测光方式主要包括3种:矩阵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⑤这3种测光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光区域的不同。⑥矩阵测光选取几乎全部视野区域进行测光,再根据亮度、色彩的分布设定最终数值。⑦中央重点则选取画面中央圆形区域测光,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选取画面中的一点进行测光。第6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题切入点【抓标志】语言连贯衔接的标志常常表现为①关联词语的呼应。②标志词语的使用。如“换句话说”“与此同时”“与此相反”“首先”“所谓”等。③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④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⑤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第7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第8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第9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___。___,___。___,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④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A.①④②③⑤B.②③⑤①④

C.③①②④⑤D.①④②③⑤

第10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问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第11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下面选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第12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经营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第13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排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D.①④②⑤③

第14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第15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①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式。②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宴会之所。③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④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A.⑤④②①③

B.①③⑤④②

C.⑤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⑤①第16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把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

,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②激起无限的赞叹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受到严峻的考验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第17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真题引路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第18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题总结步骤一:审题干,明要求;步骤二:看语段——空前空后讲什么;步骤三:读句子⒈注意关联词;①关联词语: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等等。②代词:这,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她,其,其中,此,彼,等等。③暗示性词语:也,又,再,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过去,现在,例如,相反,其实,可见,首先,其次,等等第19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题总结④重复出现的词语。⑤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等。⑥

对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的排序,还可遵循这么一个原则: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他。⒉注意代词(指示代词);⒊句前句后讲什么;⒋整体关系;①前后陈述对象要一致(统一性);②前后句式要一致;③前后内容要照应(行文的照应性);④音节要和谐;⑤逻辑要合理;⑥意境要协调第20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附录: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语言表达连贯1.(2010·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第21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⑥气候高寒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第22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介绍一个地方,从逻辑关系来说应先从地理位置开始说起,介绍位置应先说范围大的,再说范围小的,因此⑤在最前面,③是具体位置,①说明其相对位置,④说明其高度,②是对④的说明,⑥说明气候,而气候是地势高造成的,因此⑥排在④②后面。答案

D第23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试题评点】该题为有语境客观排序题,语段是说明类的,中心是介绍玉树的地理位置。因为四个选项的首句各不相同,只要能确定首句,即可确定答案。比较②③④⑤四个句子,第⑤句最合适,因为它是个基准句,其他三句是以第⑤句为参照的。该题凸显了句子衔接题定首句的重要性。第24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2011·新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第25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第26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

②说食品产业环节多,容易出问题;⑥说必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所以②⑥关系最密切,排除B、D两项。⑤提出总的观点,说明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其他的几句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的,所以⑤在前,排除A项。答案

C第27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试题评点】该题依然保持了2010年的题型,不过语段类型变成了议论类的,中心谈的是如何对食品安全进行法律约束和监管及做法的意义。单看首句无法确定答案,故难度比2010年增大了。这时,可以用“确定相邻两句”法来选。六个句子中,最能确定相邻关系的是②和⑥,两句为因果关系,且有“环节”一词紧密相连,在排序时既不能拆开,又不能颠倒,这样可排除B、D两项。剩下A、C两项,如把⑤放在最后,感觉好像未说完,与语段中的句号不搭配,故选C项。第28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2012·新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9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第30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性文段的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横线前面的句子引出说明对象——葫芦,③⑤④介绍葫芦这种物品,要注意其中“它”的指代作用。⑥①介绍我国使用葫芦的历史,②为总结句。要特别注意横线前后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答案

D第31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试题评点】该题题型依然不变,语段换成了对古代容器——葫芦的介绍。做该题有好多方法。一是“定首句”法。试题的前语境最后一个词语是“葫芦”,根据词语因相同而相连的特点,接下来的句子应以“葫芦”为开头。③④两句都合适,比较后发现④是葫芦成熟以后的情况,所以③最合适。答案就确定了。二是“抓两句相连”法,看六句中哪两句最能确定是相连的。比较后发现⑥与①的顺序最容易确定,第32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论点与论据关系,应为先观点(⑥)后论据(①),这样一来可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发现,B项的④与①不衔接,这样可确定答案为D项了。其实,这个语段是按照性质——形状——使用的顺序来说明的。第33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2013·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第34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第35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⑤是说摄影的地点和内容,应连在一起。②是对这些作品的风格的总体评价,①是对“细节”的进一步说明,所以②①应相连。⑥是这些作品的又一个特点,“而且”表递进关系,⑥应在①之后。至此,便可得出答案为C。答案

C第36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试题评点】该题题型保持不变。语段中心是对展出的作品的介绍。做题时最好是用“抓两句相连”法,如②与①构成一个紧密的因果关系,可直接选出答案。该语段介绍作品时是按照取材——内容——特点的顺序进行的。第37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2013·新课标全国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第38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第39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⑥句紧承“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句,并引起⑤句,③句是对⑤句的评价,①句另起一层,④句紧承①句,②句中“这时”照应④句。答案

D第40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试题评点】虽然新课标卷在2013年分为两套,但命题是完全一致的。该题采用的是与新课标全国Ⅰ第15题一样的题型。语段类型是叙述类的,叙述的是离开学校时的感触。因为前语境的句子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故当以第⑥句相接,引发现在要离开的感受,可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发现⑤③应排在一起,第③句是对第⑤句的评价,至此答案可得出。当然也可用“抓两句相连”法。第41页,共4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2014·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