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第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接地装置6.2防雷装置6.3等电位联结6.4工程交接验收6.5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第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接地装置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接地措施。接地装置宜采用。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保护层作接地线。镀锌钢材第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1人工接地体分垂直和水平安装两种1.垂直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50mm×50mm的角钢、直径50mm钢管或φ20mm圆钢。圆钢或钢管的端部应锯成斜口或锻造成锥形,角钢的一端成120mm尖头形状,尖点在角钢的角脊线上,两斜边对称。在接地沟内接地极应沿沟的中心垂直线打入。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如图6-1所示。当受地方限制时,一般应小于接地体的长度。第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1垂直接地体做法(a)钢管接地体(b)角钢接地体1—接地体;2—接地线
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或土壤电阻率大于10的潮湿土壤中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积或热镀锌。第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水平接地体
敷设在建筑物四周闭合环状的水平接地体,可埋设在建筑物散水及灰土基础以外的基础槽外,常用40mm×4mm镀锌扁钢,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厚度不应小于4mm。将扁钢垂直敷设在地沟内,顶部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0.6m,多根平行敷设时水平间距不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敷设如图6-2所示。图6-2水平接地体安装1—接地体;2—接地线
第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2接地母线
从引下线断接卡子或换线处至接地体和连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母线,一般应使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接地母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接。扁钢与扁钢连接的搭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应最少在三个棱边进行焊接。圆钢与圆钢搭接焊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并应采取两面焊。圆钢与扁钢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应在两面焊。除接地之外,从地表下0.6m引至地面外的垂直接地母线的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第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3建筑物基础接地装置的安装
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钢筋的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与防雷引下线相对应的室外埋深0.8~1m,由被利用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焊出一根φ12mm或40mm×4mm镀锌扁钢,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宜小于1m,以便补打人工接地体。第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条形基础内人工接地体的安装
条形基础内应采用不应小于φ12mm圆钢或40mm×4mm扁钢做人工接地体,如图6-7所示。
人工接地体在基础内敷设,使用圆钢支持器、扁钢支持器和混凝土支持器固定,如图6-8所示。条形基础内人工接地体安装方式,如图6-9所示。条形基础内的人工接地体,在通过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在室外或室内装设弓形跨接板。弓形跨接板的弯曲半径为100mm。弓形跨接板及换接件的外露部分应刷樟丹油一道,面漆二道。其做法如图6-10所示。当采用扁钢接地体时,直接将扁钢接地体弯曲。第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7条形基础人工接地体安装平面示意图1—人工接地体;2—引下线;
3—支持器;4—伸缩缝处跨接板第1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c)图6-8人工接地体支持器(a)圆钢支持器(b)扁钢支持器(c)混凝土支持器1—人工接地体;2—Φ4mm圆钢支持器;3—20mm×5mm扁钢支持器;4—C20混凝土支持器第1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c)(d)图6-9条形基础内人工接地体安装(a)素混凝土基础(b)砖基础下方的专设混凝土层内(c)毛石混凝土基础(d)钢筋混凝土基础1—接地体;2—引下线第1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10基础内人工接地体通过变形缝处的做法1—圆钢人工接地体;2—25mm×4mm换接件;3—25mm×4mm长500mm的弓形跨接板第1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接地体的安装
桩基础接地体如图6-11所示。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或者剪力墙内钢筋做引下线)位置处,将桩基础的抛头钢筋与承台梁主筋焊接(图6-12),并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或剪力墙)中钢筋焊接。在每一组桩基多于4根时,只须连接其四角桩基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体。第1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c)图6-11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接地体安装(a)独立式桩基(b)方桩基础(c)挖孔桩基础1—承台架钢筋;2—柱主筋;3—独立引下线
第1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12桩基钢筋与承台钢筋的连接1—桩基钢筋;2—承台下层钢筋;3—承台上层钢筋;
4—连接导体;5—承台钢筋第1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4室内接地线的敷设1.保护套管的埋设
接地干线在室内沿墙壁敷设时,有时要穿过墙体或楼板,在土建墙体及楼地面施工时,采取预埋保护套管或预留出接地干线保护套管的孔。保护套管应用1mm厚钢板制作,长度应比墙体或楼板的厚度长40mm,宽度应比接地干线扁钢大10mm,厚度为15mm,在墙体拐角处套管距墙体表面应为15~20mm。设置预留孔时用比套管尺寸略大的木方预埋在墙壁或楼板内。当混凝土初凝时活动木方,以便待混凝土凝固后易于抽出。穿过外墙的保护套管应向外倾斜,内外高低差应为10mm。穿过楼(地)面板的套管的纵向缝隙应焊接。第1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接地线的敷设
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明敷接地线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在水平直线部分支持件间的距离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接地干线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现象,水平度及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全长不应超过10mm。对接地肩钢应事先调直、打眼、煨弯加工后,将扁钢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将扁钢固定住。接地线距墙面间隙应为10~15mm,过墙时穿过保护套管。接地干线在连接处应进行焊接,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规定。接地干线的敷设如图6-21所示。接地干线还应与建筑结构中预留钢筋连接。第1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21室内接地干线的做法1—接地干线;2—支持件;3—接地端子第1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接地干线在经过建筑物的伸缩(或沉降)缝时,若采用焊接固定,应将接地干线在通过伸缩(或沉降)缝的一段做成弧形,或用Φ12mm圆钢弯出弧形与扁钢焊接,也可在接地线断开处用裸铜软绞线连接如图6-22所示。接地干线应在两个以上不同点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两个以上不同点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为便于检测,室内接地干线与室外接地线应使用螺栓连接。接地线穿过楼板或外墙时,套管管口处应用沥青丝麻或建筑密封膏堵死。第2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c)图6-22接地干线在伸缩、沉降缝处的做法(a)圆钢跨接线(b)扁钢跨接线(c)裸铜软绞线跨接线1—接地线;2—支持件;3—变形缝;4—圆钢;5—50m㎡裸铜软绞线;b—扁钢宽度
第2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接地线与管道连接
接地线与给水管和其他输送非可燃液体或非爆炸气体的金属管道连接时,应在靠近建筑物的进口处焊接。若接地线与管道间的连接不能焊接时,应用卡箍连接,卡箍的内表面应搪锡。将管道的连接处表面刮拭干净,安装完毕后涂沥青。管道上的水表、法兰、阀门等处应用裸铜线将其跨接。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如图6-26所示。第2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26金属管道与接地线连接1—金属管道;2—短卡箍(长度为πR+82);3—长卡箍(长度为πR+2b+97);4—M10×30mm镀锌螺栓;5—接地线;b—接地线宽度第2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4.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
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方式。需要移动的设备,宜采用螺栓连接;不需要移动的设备可采用焊接。当电气设备装在金属结构上而有可靠的金属接触时,接地线或接零线可直接焊接在金属构架上。电气设备的外壳上一般都有专用接地螺栓。接地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将螺栓卸下,将设备与接地线的接触面擦净,接地线端部挂上焊锡,并涂上中性凡士林油,然后接入螺栓,并将螺母拧紧。在有震动的地方,所有接地螺栓都需加垫弹簧垫圈以防震松。接地线若为扁钢,其孔眼应用手电钻或钻床钻孔,不得用气焊割孔。第2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5.接地线安装检查和涂色
明敷设接地线安装后,应检查各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的外露部分以及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外观,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按接地的要求接有接地线,各接地线的螺栓连接是否牢固,螺栓连接处是否使用了弹簧垫圈。在安装过程中应仔细按焊接规程检查各焊口。焊缝合格后,应在各面涂以沥青漆。此外,还要检查接地线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处是否作了弧形补偿措施。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作标志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第2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5电气设备的接地1.电气装置接地
电气装置的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这些设备是: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室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第2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在非沥青地面上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电除尘器的构架;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六氯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等。第2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要求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连接。土壤中含有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第2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电气设备接地
交流电气设备接地可以利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性物质的管道、金属井管)、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等作为自然接地体。
交流电气设备可利用以下金属物体做接地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设备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配线的钢管等。第2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携带式电气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严禁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零线接地。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装置相连接。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5m㎡。
由固定的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和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金属连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可在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接地装置,以代替接地线,并应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体。第3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6重复接地
在低压TN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的PEN线或PE线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每个建筑物进线处,均需重复接地(如无特殊要求,对小型单层建筑,距接地点不超过50m的可除外)。
低压架空线路接户线重复接地可在建筑物的进线处按图6-27方法施工。引下线中间可不设断接卡子,N线与PE线的连接可在图中重复接地节点处进行,需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要打开节点处的连接夹板。第3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27重复接地法之一(a)重复接地安装图(b)重复接地节点图1—重复接地引下线2—重复接地节点3—接地体
4—板5—M6×20mm螺栓(a)(b)第3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架空线路除在建筑物外做重复接地时,可利用总配电屏、箱的接地进行PEN或PE线的重复接地。电缆进户时的施工做法如图6-28所示,利用总配电箱N线与PE线的连接,重复接地连接线与箱体相连接。中间可不设断线测试卡,需要测试接地电阻时,可先卸下端子,把测量仪表专用导线连接到仪表E的端钮上,另一端卡在与箱体焊接为一体的接地端子板上测试即可。第3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28重复接地法之二1—总配电箱;2—接地端子板;3—接电线;
4—M8×40mm螺栓;5—PE端子;6—N端子第3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8接地电阻的测试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时,用专用导线将、和连于仪表相应的端钮,如图6-29所示。沿被测接地体,将电位探测针和电流探测针,依直线彼此相距20m插入地下,电位探测针插在接地体和电流探测针之间。第3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29接地摇表连接1—至被保护的电气设备;2—断接卡子第3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将仪表水平放置,检查检流计的指针是否指于中心线上,否则可用零位调整器将其调到指针于中心线。将“倍率标度”置于最大倍数,慢慢地转动发电机的摇把,同时旋动“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的指针指于中心线。当检流计的指针接近平衡时,加快发电机摇把的转速,使其达到120r/min以上,调正“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于中心线上。当“测量标度盘”的读数小于1时,应将倍率标度置于较小的倍数,再重新调正“测量标度盘”以得到正确读数。用“测量标度盘”的读数乘以倍率标度的倍数,即为所测的接地电阻值。用所测的接地电阻值,乘以季节系数,所得结果即为实测接地电阻值。第3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1.9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常用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常用措施如下:(1)深埋接地体;(2)增加接地体的数目;(3)若接地体敷设处的土质较差(土壤电阻率较大),则可换上土质较好的土(土壤电阻率较小);(4)对于土质极差的场所可在土中渗入含电介质较多的物质(如废碱液、电石渣、炉渣、石灰、食盐等),这是行之极为有效的方法。第3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过电压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1)接闪器——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4)接地体——埋人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5)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6)过电压保护器——用来限制存在于某两物体之间的冲击过电压的一种设备,如放电间隙、避雷器或半导体器具。第3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3防雷装置安装6.2.3.1避雷针安装1.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用它对直击雷所保护的空间来表示。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图6-31所示。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hr时,在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从此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可按下式确定:第4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6-1)(6-2)式中:——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滚球半径,可按表6-4确定(m);
——被保护物的高度(m);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当避雷针高度h大于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针尖作为圆心,其余做法与上相同。第4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31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第4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建筑物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避雷网网格尺寸/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5×5或≤6×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10×10或≤12×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20×20或≤24×16表6-4按建筑物防雷类别布置接闪器及其滚球半径第4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避雷针的安装图6-32和图6-33分别为避雷针在山墙上安装和在屋面上安装图。图6-32避雷针在山墙上的安装1—避雷针;2—支架;3—引下线第4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33避雷针在屋面上的安装1—避雷针;2—肋板;3—底板;4—底脚螺栓(含螺母、垫圈);5—引下线第4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其安装注意事项如下:(1)在选择独立避雷针的装设地点时,应使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配电装置之间保持以下规定的距离:在地面上,由独立避雷针到配电装置的导电部分以及到变电所电气设备和构架接地部分间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5m;在地下,由独立避雷针本身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间最近的地中距离一般不小于3m;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2)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超过10Ω。(3)由避雷针与接地网连接处起,到变压器或35kV及以下电气设备与接地网的连接处止,沿接地网地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以防避雷针放电时,高压反击击穿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及其他设备。(4)为了防止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波沿电线传人室内,危及第4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人身安全,所以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信线路。装有避雷针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是采用直埋于地下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地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5)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如烟囱)的厚度大于4mm时,可作为避雷针的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对称两处与接地体相连。第4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3.2避雷网(带)
避雷网适用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上(平屋顶),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的规格见表6-5。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滚球半径hr避雷网尺寸一类305×5或6×4二类4510×10或12×8三类6020×20或24×16表6-5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规格第4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避雷带沿女儿墙及电梯机房或水池顶部四周敷设时,不同平面的避雷带至少应有两处互相焊接连接。建筑物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杆栏、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接成一体。
避雷带在转角处一般不宜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如图6-35所示。第4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35避雷带在转弯处做法(a)在平屋顶上安装(b)在女儿墙上安装1—避雷带2—支架3—支座4—平屋面5—女儿墙第5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避雷带沿坡形屋面敷设时,应与屋面平行设置,如图6-36所示。图6-36坡形屋面敷设避雷带1—避雷带;2—混凝土支座;3—凸出屋面的金属物体第5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避雷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时,避雷带应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mm(图6-38),或将避雷带向下部弯曲(图6-39),还可以用裸铜软绞线连接避雷带。安装好的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值不宜大于3%,全长不宜超过10mm。第5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38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做法一1—避雷带;2—支架;3—伸缩缝第5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图6-39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做法二(a)俯视图(b)侧面图1—避雷带2—支架3—25mm×4mm,长500mm跨越扁钢
4—伸缩沉降缝5—屋面女儿墙6—女儿墙第5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第5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3.3均压环与等电位措施
当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从建筑物首层起每三层设均压环一圈。从30m起每隔三层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当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虽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可用结构圈梁钢筋与柱内做引下线的主筋钢筋进行绑扎或焊接,形成均压环。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三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φ12mm镀锌圆钢或40mm×4mm的扁钢做为均压环,并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如图6-42所示。高层建筑物中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通常采取将滚球半径高度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铁与防雷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如图6-43所示。第5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41高层建筑物均压做法1-避雷带;2-避雷带用φ12mm镀锌圆钢与柱子主筋焊接;3-柱子主筋与圈梁或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焊接;4-预留测试点;5-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子主筋做引下线在室外地坪下0.8m处甩出1.2m长φ12mm圆钢第5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42高层建筑物避雷带(网或均压环)引下线连接示意图1、2—避雷带(网或均压环);
3—防雷引下线;4—防雷引下线与避雷带(网或均压环)的连接处第5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图6-43金属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位置图(a)单层窗(b)双层窗1、2、3、4-金属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位置第5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3.4防雷引下线的敷设
引下线是指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是将接闪器接受的雷电流引到接地装置。引下线的安装形式有明敷设暗敷设第6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一般要求
引下线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为8mm;扁钢截面积为48m㎡,厚度为4mm。装设在烟囱上的引下线,要求圆钢直径为12mm;扁钢截面积为100m㎡
,厚度为4mm。暗敷设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80m㎡
。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但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除外。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但截面积应加大一级。一级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m,防雷电感应的引下线间距应介于18~24m之间;二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数第6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量不应少于两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三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数量不宜少于两根,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当引下线长度不足,需要在中间接头时,引下线应进行搭接焊接。扁钢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宽度的2倍,最少在三个棱角处焊接;引下线为圆钢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在两面焊接。当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的厚度不小于4mm时,可做避雷针的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第6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明敷引下线
明敷引下线应预埋支持卡子。支持卡子应突出外墙装饰面15mm以上,露出长度应一致,将圆钢或扁钢固定在支持卡子上。一般第一个支持卡子在距室外护坡2m高处预埋,距第一个卡子正上方1.5~2m处埋设第二个卡子,依此向上逐个埋设,间距应均匀相等。明敷设引下线调直后,从建筑物的最高点由上而下,逐点与预埋在墙体内的支持卡子套环卡固,用螺栓或焊接固定,直至断接卡子为止,如图6-46所示。第6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46引下线明敷做法1—扁钢卡子;2—明敷引下线;3—断接卡子;4—接地线第6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暗敷引下线
沿墙或混凝土构造柱暗敷设的引下线,一般使用直径不小于φ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积为25mm×4mm镀锌圆钢。钢筋调直后先与接地体(或断接卡子)用卡钉或方卡钉固定好,垂直固定距离为1.5~2m,由下至上根据地焊接柱内主筋,最终通过挑檐板或女儿墙与避雷带焊接,如图6-49所示。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16mm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引下线的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并应在两面进行焊接,中间与每层结构钢筋需进行绑扎或焊接连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接处一根φ12mm或截面40mm×4mm的镀锌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m。第6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49暗装引下线经过挑檐板、女儿墙做法1—避雷针;2—支架;3—引下线;4—挑檐板;5—女儿墙;6—墙体宽度第6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4.断接卡子
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时,由于建筑物从上而下电气连接成一整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需在柱(或剪力墙)内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另焊一根圆钢引至柱(或墙)外侧的墙体上,在距地面1.8m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箱;也可在距地面1.8m处的柱(或墙)的外侧,将用角钢或扁钢扁钢制作的预埋连接板与柱(或墙)的主筋进行焊接,再用引出连接板与预埋连接板相焊接,引至墙体的外表面。第6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a)(b)(c)(d)图6-51暗装引下线断接卡子的安装(a)专用暗装引下线(b)利用柱筋作引下线(c)连接板(d)垫板1—专用引下线2—至柱筋引下线3—断接卡子4—M10×30mm镀锌螺栓5—断接卡子箱6—接地线第6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2.3.5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指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接地体是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接地线是指从引下线断接卡子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也可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体2m;或者在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这样做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第6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在距离柱(或墙)室外0.8~1m处预留导体,以加接外附人工接地体。第7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3等电位联结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常见的等电位联结措施有三种,即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其中局部等电位联结是辅助等电位联结的一种扩展。这三者在原理上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作用范围和工程做法。第7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总等电位联结(MEB)
总等电位联结是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采取的一种等电位联结措施,它所需联结的导电部分有:(1)进线配电箱的PE(或PEN)母排;(2)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3)应尽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4)如果有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应注意的是:
①在与燃气管道作等电位联结时,应采取措施将管道处与建筑物内、外的部分隔离开,以防止将燃气管道作为电流的散流通道(即接地极),并且为防止雷电流在燃气管道内产生火花,在此隔离两端应跨接火花放电间隙。②若建筑物有多处电源进线,则每一电源进线处都应作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MEB)端子板应互相联通。第7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辅助等电位联结(SEB)
在一个装置或部分装置内,如果作用于自动切断供电的间接接触保护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条件时,则需设置辅助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必须包括固定式设备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由此可见,辅助等电位联结既可直接用于降低接触电压,又可作为总等电位联结的一个补充,进一步降低接触电压。第7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当需要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作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可将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通过一个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来实现,这种方式叫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应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以下部分联结起来:(1)PE母线或PE干线;(2)公用设施金属管道;(3)尽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构件;(4)其他装置外科导电体和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第7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4.辅助等电位联结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的联系与区别
在建筑物做了总等电位联结之后,在伸臂范围内的某些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再用导线附加连结,以使其间的电位相等或更接近,称之为辅助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可看作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第7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5.等电位联结与接地
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的区别如图6-52所示。建筑物内混合等电位联结示意图如图6-53所示。第7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PE线(与供电线共管敷设);2—MEB联结线;
3—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4—局部等电位联结线;
5—防雷引下线;
6—基础钢筋;
7—绝缘线;
C1—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给水或排水管;
C2—进入建筑物的金属暖气管;
C3—进入建筑物带有绝缘段的金属燃气管;
C4—空调管;
C5—暖气管;C6—进入浴室的金属管道;C7—在外露可导电部分伸臂范围内的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MEB—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LEB—局部等位线联结端子板;T1—基础接地板;
T2—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板图6-52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第7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低阻抗电缆管道(建筑物公用接地系统的一个组合单元);2—单点联结与电缆管道之间的连接;3、11—防雷被保护区;4—由设备屏蔽外壳构成,即系统组成1的机构;5、8—钢筋混凝土地面;6—等电位联结网络;7—等电位联结网络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之间的绝缘物,其绝缘强度高于10kV、1.2μs/50μs;9—电线管道、等电位联结网络1、系统组2与地面钢筋的等电位联结;10—单点联结点2;14—系统组;15—单点联结点3;16—采用一般等电位联结的原有设备和装置;17—系统组2图6-53建筑物内混合等电位联结示意图第7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等电位联结的施工问题1)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积的选择
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积的选择见表6-6。除考虑机械强度外,当等电位联结线在故障情况下有可能通过短路电流时,等电位联结线与其接头应不被烧断。表6-6中,因总等电位联结线一般没有短路电流通过,故规定有最大值,而辅助等电位联结线有短路电流通过,故以PE线为基准选择,不规定最大值。第7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取值类别总等电位联结线局部等电位联结线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一般值
不小于0.5倍进线PE(PEN)线截面积
不小于0.5倍PE线截面积①两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间1倍于较小PE线截面积电气设备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间0.5倍于PE线截面积
最小值6m
铜线或相同电导值导线②
同右有机械保护时2.5mm2铜线或4mm2铝线热镀锌钢:圆钢Φ10,扁钢25x4mm2无机械保护时4mm2铜线热镀锌钢:圆钢Φ8,扁钢20x4mm2
最大值25mm2铜线或相同电导值导线②
同左________㎡表6-6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积注:①指局部场所内最大PE线截面②不允许有采用无机械保护的铝线第8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等电位联结的安装要求等电位联结安装一般应遵循以下条件:(1)金属管道的连接处一般不需加接跨接线。(2)给水系统的水表需加跨接线,以保证水管的等电位联结和接地有效。(3)装有金属外壳的排风机、空调器的金属门、窗框或靠近电源插座的金属门、窗框以及距外露可导电部分伸臂范围内的金属栏杆、天花龙骨等金属线需要作等电位联结。(4)为避免用燃气管道作接地极,燃气管道入户后应插入一绝缘段(如在法兰盘间插入绝缘板)以与户外埋地的燃气管隔离。为防雷电流在燃气管道内产生电火花,在此绝缘段两端应跨接火花放电间隙。(5)一般场所离人站立处不超过10m的距离内如有地下金属管道或结构,即可认为满足地面等电位的要求,否则应在地面第8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加埋等电位带。游泳池之类特殊电击危险场所需增大地下金属导体密度。(6)等电位联结内各联结导体间的连接可采用焊接,焊接处不应有夹渣、咬边、气孔及未焊透情况;也可采用螺栓连接,这时应注意接触面的光洁、足够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也可采用熔接。在腐蚀性场所应采取防腐措施,如热镀锌或加大导线截面等。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取螺栓连接,以便拆卸进行定期检查。第8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等电位联结的施工
等电位系统必须与所有设备的保护线(包括插座的保护线线)联结。(1)总等电位联结设置总等电位可利用截面为100mm×10mm,长度1m的铜棒,每隔50mm钻Φ12mm孔,设置在变配电所便于接引线的位置,至少三处与接地体可靠连接(变压器中性点、附近接地体、变配电所内接地网络),确保总等电位铜牌的电位是地电位(接地电阻≤1Ω),若未满足,必须增加与接地体的连接。在TNS系统中,中性线N与变压器中性线 点一起接地,也可以接在总等电位铜排上,此外N线严禁与任何“地”有电气连接。第8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等电位联结干线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小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联结线形成环形网络。环形网络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联结。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3)PE干线交流设备外壳保护接地PE干线可以采用五芯电缆或五芯封闭母线槽,其中一芯作为PE干线,多用在PE线无分支的场所。(4)等电位联结线当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联结线,并应将其就近连到环形接电体、内部环形导体或此类钢筋上,它们在电气上是贯通的并联通第8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到接地体(含基础接地体)。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如金属立面),宜每隔5m连接一次。(5)等电位接地网一般用直径10mm的圆钢或10mm×4mm的扁钢焊接成接地网,网孔不应小于4mm。布置应尽量均匀,使接地网范围内电位尽量相近,在故障时同时触及两点不致造成电击。(6)变电所内接地网在变电所内为防止跨步电压,用25×4mm的镀锌扁管,组成1.5m×1.5m网格,敷设在变(配)电所地坪0.5m下,网络与接地体直接连接,再与变压器中性点和总等电位联结铜排连接,沿变(配)电所内墙适当位置,多处设置接地端子,供所内设备外壳及金属构件保护接地。第8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4)金属装置的等电位联结(1)等电位联结点所有电梯轨道、吊车、金属地板、金属框架、设施管道、电缆架桥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物体,其等电位联结应以最短路径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联结线或其他已做了等电位联结的金属物体。各导电物体之间宜附加多次互相连接。(2)各种管道的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的连结处一般不需要加接跨接线,对金属管道系统中的小段塑料管需作跨接。给水系统的水表需加加接跨接线,以保证水管等电位联结和接地有效。装有金属外壳排风机、空调器的金属门、窗框或靠近电源插座的金属门、窗框以及距外露可导电部分伸臂范围内的金属杆、吊顶龙骨等金属体需做等电位联结。为避免用燃气管道作接地板,燃气管第8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入户后应插入一绝缘段(例如在法兰盘间插入绝缘板)以与户外埋地的燃气管道隔离。为防雷电流在燃气管道内产生电火花,在绝缘段两端应跨接火花放电间隙,如图6-54所示。一般场所离人站立处不超过10m距离内如有地下金属管道或结构即可认为满足等电位的要求,否则应在地下加埋等电位带。第8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54总等电位联结系统图1—PE母线;2—MEB线;3—总进线配电箱;4—PE线;5—接地母线;6—电源进线;7—电子信息设备;8—火花放电间隙;9—绝缘段(煤气公司决定)第8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等电位联结线的连接
等电位联结内各联结导体间的连接可采用焊接。焊接处不应有夹渣、咬边、气孔及未焊透等情况;也可采用压接,这时应注意接触面的光洁、足够的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也可采用熔接。在腐蚀性场所应采取防腐措施,如热镀锌或加大导线截面积等。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取螺栓连接,以便拆卸进行定期检测。等电位联结线及端子板宜采用铜质材料,但与基础钢筋或地下的钢材管道相连时,铜和铁具有不同的电位。铜的标准电位是+0.35V,铁的标准电位是-0.44V。由于土壤中的水分与盐类形成了原电池,产生化学腐蚀,危及基础钢筋和钢管。因此,在土壤中应避免使用裸铜线或带铜皮的钢线作为接地极引入线,宜用钢材与基础钢筋作联结,以与基础钢筋电位一致,避免引起电化学腐蚀。第8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等电位连接线采用钢材焊接时,应采用搭接焊并应按照接地线连接的要求和方法施工。当等电位联结线采用不同材质的导体连接时,可采用熔接法进行连接,也可采用压按法。压接时压接处应进行热搪锡处理。等电位联结线在地下暗敷时,导体之间的连接禁止采用螺栓压接。等位线联结用的螺栓、垫圈、螺母等应进行热镀锌处理。等电位联结线应有黄绿相间的色标。在等位线联结端子上应刷黄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符号为“”。对于暗敷的等位线联结线及其连接处,电气施工人员应做隐检记录及检测报告对于隐藏部分的等电位联结线及其连接处应在竣工图上注明其实际走向和部位。为保证等电位联结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行,电气、土建、水暖等管道检修时,应由电气人员在断开管道前预先接通跨接线,以保证等电位联结不会断开。第9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5)潮湿场所局部辅助点位联结(1)卫生间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
卫生间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如图6-55所示。辅助等电位联结必须将卫生间内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与位于房间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起来,并经过总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如果浴室内原无PE线相连,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得与浴室外的PE线相连;若室内有PE线,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必须与该PE线相连。第9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55卫生间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图1—手巾架;2—建筑物钢筋;3—洗脸盆上下水管;
4—厕所上下水管;5—浴缸杆;6—浴缸上下水管;
7—扶手;8—毛巾架;
9—25mm×4mm扁钢,埋地或埋墙暗敷;10—PE线(电源)第9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游泳池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
游泳池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如图6-56所示。辅助等电位联结必须将游泳池内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与位于池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起来,并经过总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具体应包括如下部分:①水池构筑物的所有金属部件,包括水池外框,石砌挡墙和跳水台中的钢筋;②所有成型外框;③固定在水池构筑物上或水池内的所有金属配件;④与池水循环系统有关的电气设备的金属配件,包括水泵电动机;⑤水下照明灯的电源及灯盒、爬梯、扶手、给水口、排水口及变压器外壳等;第9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⑥采用永久性间壁将其与水池地区隔离的所有固定的金属部件;⑦采用永久性间壁将其与水池地区隔离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管道系统等。第9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图6-56游泳池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图1—爬梯;2—电位均衡导线;3—暖气管;4—游泳池;5—水管;6—与游泳池地壁钢筋相连接7—地漏;8—跳板;9—接电源侧PE线;
10—等电位联结端子板;11—建筑物钢筋第9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等电位联结导通性的测试
由于等电位联结是保障人身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故施工安装是否合格就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检验等电位联结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严格测试。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导通性,故又称为导通性测试。导通性测试要求采用空载电压为4~24V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按测试电流不小于0.2A,不大于电源发热允许电流值选择电压)。当测得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电阻不超过3Ω时,可认为等电位联结有效。第9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4工程交接验收6.4.1接地装置工程验收1.接地装置安装工序交接确认(1)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或浇捣混凝土。(2)人工接地体:按设计要求位置开挖沟槽,经检查确认,才能打入接地极和敷设地下接地干线。(3)接地模块:按设计位置开挖模块坑,并将地下接地干线引到模块上,经检查确认,才能互相焊接。(4)装置隐蔽: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第9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验收检查
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应可靠,接地线规格应正确,防腐层应完好,标志应齐全明显;(2)避雷针(带)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测试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应立即测量接地电阻。第9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验收资料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实际施工的竣工图;(2)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3)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等);(4)测试记录。第9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4.2防雷装置工程验收1.接闪器安装工序交接确认接地装置和引下线应施工完成,才能安装接闪器,且与引下线连接。2.引下线安装工序交接确认交接确认内容如下:(1)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在柱内主筋扎后,按设计要求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2)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暗敷埋入粉刷层内的引下线,经检查确认其不外露后,才能贴面砖或刷涂料等;(3)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明敷的引下线,先埋设或安装支架,经检验确认,才能敷设引下线。第10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防雷接地系统测试接地装置施工完成测试应合格;避雷接闪器安装完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连成回路,才能进行系统测试。4.在验收时,避雷针(带、网)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5.资料在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实际施工的竣工图;(2)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3)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4)测试记录。第10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4.3等电位联结工程验收1.等电位联结的工序交接确定(1)总等电位联结:对可作导电接地体的金属管道入户处和供总等电位联结的接地干线的位置检查确认,才能安装焊接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按设计要求做总等电位联结。(2)辅助等电位联结:对供辅助等电位联结用的接地母线的位置检查确认,才能安装焊接辅助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按设计要求做辅助等电位联结。(3)金属屏蔽箱对特殊要求的建筑物金属屏蔽箱,网箱施工完成,经检查确认,才能与接地线连接。第10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2.验收检查在验收时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1)整个等电位联结网的联结可靠,整个等电位联结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标志齐全明显;(2)整个等电位联结的位置符合要求;(3)整个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要求。第10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5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6.5.1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与防治一、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
接地的种类很多,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联合接地等,各类接地对接地电阻阻值的要求各不相同;若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则不能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第10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1.原因:
(1)人工接地体选择不当。①人工接地体材料的种类不符合要求。如选择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接地体,尽管所选截面符合要求,但实测接地电阻可能不够,因为热轧带肋钢筋与同直径的圆钢相比,其与土的接触面积可能会大大减少。②人工接地体的截面积过小。(2)人工接地体的数量不够。(3)人工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够,接地体周围是浮土,与土的接触不紧密。同时,当有强大电流通过时,容易在该处产生跨步电压。己土的电阻率过高。2.防治:(1)人工接地体、接地线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第105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人工接地体敷设后须实测接地电阻,若阻值不够应增设接地体。(3)人工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以顶部距地面大于0.6m为宜。(4)对于砂、石、风化岩等高电阻率的地区,应使用降阻剂降低土的电阻。第106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二、接地装置施工不符合要求1.现象:(1)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截面积太小,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够。(2)接地导体连接面不符合规范要求。(3)多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采用串联连接。(4)采用螺钉连接时接触面未经处理,造成接触不良。(5)接地体引出线未做防腐处理。(6)接地线涂漆粗糙。2.原因:
(1)施工时对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导体截面未进行详细计算。第107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2)对施工规范不熟悉。①施工时对接地装置所采用的材质应周密的考虑。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用热镀锌的接地体或适当加大截面。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满足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②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在埋设接地体时,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③接地线和伸长接地(例如管道)相连接时,应在靠近建筑物的进口处焊接。若接地线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不能焊接时,应用卡箍连接,卡箍的接触面应镀锡,并将管子连接处擦干净。管道上的水表、法兰、阀门等处应用裸线将其跨接。④电气设备与接地线的连接,一般用焊接和螺钉连接两种。需要移动的设备(如变压器)宜采用螺钉连接。当电气设第108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备是可靠的安装在金属结构上时,接地线或接零线可直接焊在金属构架上。电气设备的外壳一般都设有专用接地螺钉。接地线采用螺钉连接时,应将螺钉卸下,将设备与接地线的接触面擦净至发出金属光泽,接地线端部挂上焊锡,并涂中性凡士林油。然后接入螺钉,将螺母拧紧。在有振动的地方,所有接地螺钉都须加垫弹簧圈以防振松。接地线若为扁钢,其孔眼应用手电钻或钻床钻孔,不得用气焊割孔。携带式电气设备应用携带型专用导线接地。不能用零线作接地用,零线与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网连接。所采用的导线应是铜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1.5m㎡
。所有电气设备都需单独地埋设接地分支线,不可将电气设备串联接地。⑤明设的接地线应按下列规定涂上各种颜色:第109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
明设的接地线及固定零件均应涂上黑色。根据房间的装饰形式,也可以将明设接地线涂其他颜色,但在连接处及分支线处应涂有宽1.5mm的两条黑带,其间距为150mm。中性点的明设接地导线及扁钢应涂紫色漆,并在其上每隔150mm涂以1.5mm宽的黑漆环。1000V以上电气装置的接地相的导线或扁钢,应涂有与相线相同的颜色,并带有黑条纹。黑色条纹宽15mm,每隔150mm涂一条。所涂用色漆,应具有耐腐蚀性,并涂刷均匀平整。3.防治:(1)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截面太小以及接地导体的连接面不符合规范要求,应返工重作。(2)接地线未涂漆,应按规范要求涂刷防腐漆,焊接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第110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接地体(线)互相间应保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接地线相互间的连接及接地线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采搭焊。搭焊的长度:扁钢或角钢应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圆钢应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且应有三边以上的焊接。(4)扁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上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钢带距钢管(或角钢)顶部应有约100mm的距离。(5)当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管、钢筋及吊车轨道等自然导体作为接地导体时,连接处应保证有可靠的接触,全长不能中断。金属结构的连接处应以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钢带焊接起来,金属结构物之间的接头及其焊口,焊接完毕后应涂樟丹。第111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6)采用钢管作接地线时,应有可靠的接头。在暗敷情况下或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的明敷情况下,应与钢管管接头的两侧点焊两点。第112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三、用电设备的保护混用1.现象:同一台变压器的供电系统中的用电设备中存在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混用的现象。2.原因:用户对供电部门统一规定(如严禁在同台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气设备同时采用接地和接零两种保护方式)不明确,随意采用或改变保护方式,导致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混用。当一旦采用接地保护的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使零线电位升高,此时所有采用接零设备的外壳上就带有危险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同时因零线电位升高,破坏了整台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单相、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供电,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烧坏。第113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3.防治:必须严格遵守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到统一管理。第114页/共128页第6章接地与防雷装置施工四、计算机运行失常1.现象:
机房中的计算机经常出现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中生文化体验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2025年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报告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工笔花鸟技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外国史学名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浦东区第四教育署2024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安阳市2024年八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适能评定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智能仪器》课后习题答案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室外健身器材运输配送方案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报告
- 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手册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做手工(练习)
- 浅谈舞龙舞狮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传承 论文
- 广西华盾报废车船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拆解10000辆汽车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