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学校数学教案篇1
学情分析:
上学期同学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同学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洁的打算,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同学通过熟悉简洁的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
3:让同学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沟通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育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育同学的自信念,体验胜利的喜悦,培育同学初步的创新力量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熟悉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预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同学供应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同学出游为导学和同学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敬重同学,和谐进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调皮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漂亮景色。)
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足,我们必需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办法?
(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和想法)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创设与同学实际生活相同的情景,让同学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了同学参加学习的动机,使同学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景。]
二:引导沟通,探究新知。
师:下面发挥集体的力气,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记录调查结果并汇报调查的方法,大家竞赛一下哪一组争论的好,回答的正确,速度快。留意每人只选一个地方。
师:听到小伴侣们的精彩的发言,老师感到特殊兴奋。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看法呢?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看法的!
(得出:逐一问、做标记、举手表决、“正”字统计法等)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小机智,向同学汇报你们组的争论结果吧!
师:小伴侣们真聪慧!现在就挑出你们最喜爱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设计意图:老师充分给同学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时间,探究统计的方法,此时并没有最优方法,而是放手让他们相互沟通沟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让同学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师:同学们的统计方法有许多,今日,咱们学习依据调查结果绘制一个统计图。让我们先观赏别人绘制的美丽的、规范的统计图。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材解读:
“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进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学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熟悉(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关心同学建立了简洁的分数学问框架,在这,再次关心同学建立起分数比较和计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
同学解读:
同学已经初步把握了分数比较和计算的形式方法,对于学校生而言,直观详细的模型对于同学进行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关心,“分数墙”可以看作是分数的线型模型的推广,可以为同学进一步将分数进行抽象,将分数表示在数射线上做预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进行整理。
2.以“分数墙”为依托,发觉和列举大小相等的分数。
过程力量和方法:
1.通过对“分数墙”的观看、探究,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
2.能够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思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体会分数大小比较、加减计算在详细情境中的有用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分数墙上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放式导入
1.熟悉“分数墙”
认真观看
沟通
设计意图:
关心同学建立直观感受
二、核心过程推动
1.运用分数墙解决比大小问题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利用分数墙比一比7/16与11/16的大小
(2)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
比较5/6与5/7的大小
2.小结: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分数在分数墙中也可以通过找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3.练一练(P36)
11/16○15/16,
1/9○1/6
4/7○4/9
4.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
加法
(1)试一试:4/9+5/9
(2)你怎么想的?
减法
(1)7/10-4/10
(2)沟通:类似于在数射线上做分数加减法。
5.练一练(p37)
2/7+4/7
4/12+7/12
9/16-4/16
6.相等的分数你能不能在“分数墙”上找一找,哪些分数是相等的?
(1)记录
(2)你是怎么找的?推出方法:画一条竖线
设计意图:
利用“分数墙”来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
利用“分数墙来比较”来比较相同分子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
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可以在“分数墙”上直观地予以解决。
三、拓展式延长
1.填入合适的数
3/20+□=15/20
□-5/13=5/13
15/21-□=8/21
2.补充练习
独立思索后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变式练习
拓展同学思路
反思与重建
学校数学教案篇3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学问,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
2、请同学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同学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同学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同学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同学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同学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同学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依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同学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同学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学校数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学会看余数不商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复习预备:
8.746保留一位小数约(),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B、讲授新课:
出示例1: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达到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理解题意,求什么?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10.9÷6.2≈1.8
3、题目要求我们商怎样?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商应当除到哪一位?(同学独立完成)
4、横式1.8前面用什么符号?为什么?答语要留意什么?
例2:一台织布机12小时织布62.55米,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审题、理解题意,同学试做?
2、争论:竖式商除到哪一位?为什么?
C、巩固练习:
计算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45÷179.9÷101
D、师生归纳:
1、同学争论:计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同学归纳后,集读P-55最终一段。
E、强化练习:
1、P-40试一试老师巡回指导,留意同学是否把握方法。
2、P-40第一题。
F、课堂小结:
1、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要截取商的近似值还要留意什么?
G、布置作业:P-40其次题、第三题和第四题。
课后小结:
本课是建立同学已经把握如何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基础上教学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让同学知道列竖式计算时商要除到那一位,我出示例题,列出算式,然后让同学依据题意列竖式计算,有地同学算到了许多位,有的同学只算到了第三位,在同学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理解除到哪一位,为什么要除到比保留的小数为数多一位,从而归纳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教学中,我还忽视了学问的应用价值最好在课的结束时让同学思索在什么状况下我们我取商的近似值,在实际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学校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用正比例学问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同学娴熟地推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进展同学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力量,关心其构建相应的学问结构。
【教学重点】:
1.推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学问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把握用比例学问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学问结构。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回忆旧知
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终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终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学问来解决问题,盼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念!
生:齐答:有!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学问吧!
(课件出示:)我会推断:推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买课本的单价肯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2)差肯定,减数与被减数。(不成比例)
(3)总路程肯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零件总数肯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2.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肯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肯定))
3.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肯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x×y=k(肯定))
4.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学问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日的新学问吧!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同学自己解答,然后沟通解答方法。
(同学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学问来解决。
2.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索(课件出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依据什么推断的?
③依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肯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假如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依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推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知道每吨水的价钱肯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师:你是怎么想的?(依据上面的数据,概括:由于每吨水的价钱肯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12.8∶8=x∶10
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8=χ:10或8:12.8=10:x
8χ=12.8×108χ=12.8×10
χ=χ=
χ=16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师:12.8∶8和x∶10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让同学再思索,看看有没有消失其它比例的解法,假如有,老师也要进行评析。(同学可能通过复习题3的复习,想出不同的解法。)
假如列出的比例是8∶12.8=10∶x可以吗?为什么?(可以,由于8∶12.8和10∶x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肯定的,板书解法2)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学问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同学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4.即时练习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帮李奶奶解决完了问题,能再帮王大爷解决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同学进行变式练习。)
5.提炼方法
师:解决了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
得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
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判(推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设未知x,依据推断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娴熟的方法来检验)。
1.教材60页的做一做:1题。
2.教材练习九的第3、5题。
三、全课总结。
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校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
学习完这一单元,同学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肯定的理解。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老师留意先让同学通过争论和沟通,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预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终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同学更好地把握有关学问,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同学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同学发觉问题、分析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娴熟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觉问题、分析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
课件、口算题卡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学问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学问的理解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游泳吗?(喜爱)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特别喜爱。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四周,所以也常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
看!他们游得多愉快呀!
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
同学尝试独立计算。
同学汇报:39人。
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同学兴奋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
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学问?(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师:对,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学问进行整理。
师:依据情境图中供应的信息,你能把本单元所学的学问进行整理吗?
要求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学问进行整理,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
(2)同学相互沟通,老师巡察,把握同学整理的状况。
(3)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4)老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对同学予以确定。
(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特别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特别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
实物投影展现同学整理得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挨次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状况:假如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挨次依次算;假如带有括号,应当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依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终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终不要遗忘写答语。
对同学的整理老师要赐予确定,并引导同学独自思索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简单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沟通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要求同学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挨次和计算方法。
(2)依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同学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3题。老师巡察指导。同学独立完成并汇报推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沟通、争论,回答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沟通一下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4.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计算方法及应用。
学校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索题。
教学要求:
使同学加深理解和把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教具预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同学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日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把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晰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依据公式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索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名同学口答体积计算公式,老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老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2)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同学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留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留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同学先在课本上推断。指名同学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争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外形?第8题圆柱侧面绽开是正方形,说明白什么?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同学观看,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同学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同学在小组里先估量,解释估量的方法。争论后让同学沟通,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讲解思索题
让同学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方法依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
学校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
2,进行乘加,乘减式题计算,形成相应的乘法计算技能。
3、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娴熟口诀,并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背诵15的乘法口诀。
1、同桌合作练习
2、全班沟通
3、板演写口诀
二、练习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1、了解题意:
(1)老师指导:每朵花中间的数要分别与花瓣上每个数相乘。
(2)同学各自试练习。
(3)指名分别说出每朵花的每个乘式的得数。
三、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要求,关心同学理解题意。
2、同学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四、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1、要求:看算式说得数,并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2、指名开火车口答。
3、各自完成余下的练习
五、练习第五题
1、指导:读算式,说说分成哪两部分?每部分是什么意思,整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如33+3,33表示3个3,+3再加上一个3,3个3再加上1个3表示一共是4个3相加得12。
2、同桌争论每个算式含义。
3、全班沟通。
4、同学独立完成
六、总结谈话
本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二三得六()
()()=645=20
()()=654=20
作业设计:
3453-5
4524-8
练习二
其次课时
主备老师:董洪伟使用老师:
备课时间:20xx.9.4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1516页,611题目
教学目的:
1、综合练习,应用乘法的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同学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地看图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归纳出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乘法口诀。
2、板演:
11111111111111
?个?个
乘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3、计算
42-235+544-8
二、综合练习611题
1、练习:6题
a、指名说图意b、各自列算式c、集体沟通d、同学独立完成e、指名说算式说出为什么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晰求什么,假如是求一共有多少?就要弄清晰是几个几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2、练习7、8、9题
第七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说明列式理由。
第八、九题方法同上。
3、练习第十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老师问:一辆汽车几个轮子?2辆汽车几个轮子?想想5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个4是多少,怎么列乘法算式?
(2)同学看图,思索后回答问题。
(3)各自列式、沟通
4、练习11题
(1)指导观看情境图
图中有哪些景物?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同学观看图意,指名说图意,指出问题。
(3)同学各自列式,并解答。
(4)集体沟通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弄清求什么
2、弄清是求几个几
3、列出乘法算式。
作业设计:
写乘法算式:
3+3+3+3=()()
5+5+5=()()
6个2相加()
1乘5()
学校数学教案篇9
教案设计
万以内数的熟悉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力量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同学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熟悉的基础上,让同学充分经受数数的过程,体会从详细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把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学问点,加深同学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熟悉和理解,培育同学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心理因素》课件
- 《电信业风云》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 《沙盘规则介绍》课件
- 《定价的基本策略》课件
- 班干部工作总结3篇
- 2023年学校志愿者心得体会字万能-学校志愿者工作总结(5篇)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典型题)
- 毕业销售实习报告模板汇编八篇
- 2023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 偏身舞蹈症的护理查房
- 抑郁障碍患者的沟通技巧课件
- 技术成果转移案例分析报告
- 护理人才梯队建设规划方案
- 睡眠区布局设计打造舒适宜人的睡眠环境
- 建筑设计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幽门螺旋杆菌
- 智慧农业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