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_第1页
《管仲列传》教案_第2页
《管仲列传》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仲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学习管鲍真诚的交往,准确理解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

3、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串联、讨论探究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重点:“见……于”式被动句,意念被动句,“贫、游、穷、事、以、仕、不肖、

死、张、之、因而、修、信”等词。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文中提及鲍叔牙的作用;辩证看待管仲的为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

在滚滚滔滔的历史长河里,很多英雄人物就像那洁白的浪花一样,虽然转瞬即逝,但

他们盛开过;更像那斜挂青山之上的一抹夕阳,虽然停留得短暂,但他们灿烂过。是非功

过且留给后人评说,因为他们毕竟精彩了自己的人生,精彩了那段历史。

管仲是司马迁通过《史记》为我们表现的一个“英雄”形象。

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通过学案(见后面“附录”)上的“管仲简介”简单了解了这位

人物。那管仲具体怎样,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管仲列传》。

二、明确目标。

带着这些目标我们把全文齐读一遍能够吗?

三、齐读课文。

四、字词句预习检查并强调。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已而(随即,不久)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既(已经;……以后)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凭借,后省略“之”)霸

*九合诸侯,一匡(纠正,使归入正统)天下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结合76页相关知识强调被动句),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才,

无能)(《红楼梦》中贬贾宝玉的《西江月》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召忽死(为动词,为……而死)之(陶渊明《咏荆轲》中“君子死知己,提剑上

燕京”)

*四维(本义为系物的大绳,“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后比喻准绳、纲

纪。)不张(引申为“宣扬”),国乃灭亡

*俗之所欲,因而(顺着来;顺势来)予之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趁机来)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修复;恢复)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使……守信)之,诸候由是归齐。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却)称霸哉?

*岂管仲之(提宾的标志)谓乎?

五、研读探究。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

子)。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管仲、乐毅何许人也?

管仲,将齐桓公推上春秋五霸之首。乐毅,帅五国盟军替燕国一口气攻下强大的齐国七

十余城,齐国只剩三城可守。一个是治国之良臣,一个是征伐之骁将。诸葛亮以他们自比,

意在表明自己能文能武,治国会使国家强大,征伐必定无坚不摧。

那么,管仲为何取得了治国的成功?(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得有一个全方位的思维意识)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内因

★鲍叔牙知其贤

★齐桓公用其贤——外因

补充说明“内外兼思”在解答相关试题时的普遍意义。

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赠瞿秋白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但对知音同怀而心生崇敬,也深切感受到知音难觅。当我们深深陶

醉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时,我们也听到了孟浩然的“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听到了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但管仲是幸运的,所以他说出

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鲍之交”从此千古传颂。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称之为“千古一朋”。

但是本文是为我们的管仲同志写传记,为什么在文中花那么多的文字提及鲍叔牙呢?

鲍叔牙的角色意义在哪?

★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如此但鲍叔牙始终不以为意正可见管仲之“贤”已经掩

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

★暗含司马迁渴觅知音之意。

谁能“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痛彻心扉、撕心裂肺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

之,或可劝君解免。多(赞美)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

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

知音!

3、本文所在章节主题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同学们一起注重单元前提示小短文的

第二节。齐读。

管仲的为人怎样?

★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本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死节——愚忠?)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六、齐读全文或齐读第二节。(视时间而定)

七、熟读全文;

思考管仲为人的现实意义。

附译文:

管仲(字夷吾)是颍上人。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才能。管仲家

里穷、处境艰难,常常欺负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与他友好相处,不把这类事对外人说。

后来鲍叔牙追随齐国公子小白,而管仲则追随公子纠。等到小白登位做了国君(即桓公),

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鲍叔牙就向国君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齐

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靠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我原先不得志时,以前同鲍叔牙一道经商,分财分利时经常自己多拿,他

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贫穷所致。我以前替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他不

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有不利的时候。我以前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

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我以前多次作战多次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是因

为家有老母。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追随他的召忽为此自杀,而我却选择被囚受辱,鲍叔

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是不在意小节而忧虑功名不能天下显赫。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

的是鲍子。”

管仲做了宰相,在齐国执政,依据远在海边的小小齐国,发展贸易,积累财富,积蓄

国力,壮大军事力量,使执政者与平民百姓同心同德。他的主张是:“人们家中财物充足

了就会讲究礼义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注重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

结起来。礼义廉耻如果不能成为社会共识,国家就会灭亡。下达的政令理应像水流的源头

一样,必须能顺民心、合民意。”所以,他的主张平易近人而容易实施。人们想做的,他

就趁机提倡,人们认为不好的,他就顺应着革除掉。

他施政时,善于将灾害转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他十分重视荣辱的选择,慎

重地选择得失利弊。桓公偷袭蔡国,实际情况是桓公怨恨少姬,但管仲却借此机会讨伐楚

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实际情况是桓公侵伐山戎,但管仲借此机会敦促燕国

恢复召公时的政治。于柯会盟后,桓公想毁约,背弃与曹沫的约定,管仲却因势利导设法

使桓公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诸侯因此纷纷归顺齐国。所以说:“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