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环境条件没有限制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率为()。

A.最大增长率B.最小增长率C.内禀增长率D.最佳增长率

2.每个蒲公英的种子都有一把小伞,以适应于()

A.风传播B.人为传播C.水传播D.动物传播

3.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逆行演替

4.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B.土地沙化C.龙卷风D.植被破坏

5.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7.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8.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9.在演替过程中()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

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

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

D.水生型的生境和早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

10.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阔叶林C.温带草原D.暖温带混交林

11.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氧化物酶体

12.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群落交错区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的原因是()。

A.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B.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C.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D.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13.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4.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15.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A.环境资源有限B.多个物种共存C.环境资源无限D.K-对策生物

16.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德鲁提B.克列门茨C.奥斯汀D.布朗-布兰奎特

17.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A.熵值提高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C.生态位加宽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18.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0.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是受()的限制。

A.光照周期B.雨水分布C.极端温度D.有效积温

21.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A.腐屑链B.捕食链C.寄生链D.混合链

22.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C.牛粪→蚯蚓→鸡D.秸秆→蘑菇→人

23.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24.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A.生态环境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

25.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26.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A.盖度B.多度C.频度D.高度

27.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28.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生态系统将会彻底崩溃。

A.断绝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之一的供应,生态系统就停止了能量利用

B.断绝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物质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C.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生态系统一定会停止能量利用

D.断绝了生态系统的能源供应,不会停止生态系统内能量利用

29.生态演替指的是()。

A.由环境改变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B.物种组成和群落过程随时间而改变,从而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C.生态系统的发展

D.生态系统的发展顶点

30.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31.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32.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33.生长在珊瑚虫周围的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珊瑚虫群体的死亡,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间有()作用。

A.竞争B.共生C.寄生D.他感

34.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

A.第二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C.二级肉食动物D.顶部肉食动物

3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36.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37.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

38.在陆地群落中,()通常是优势种。

A.种子植物B.被子植物C.灌木D.草本植物

39.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40.自然选择,按其选择的结果分成()。A.稳定选择B.定向选择C.分裂选择D.以上三类

41.g/(m2·a)是哪个选项单位

A.现存量B.生物量C.生产力D.生产量

4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大型消费者的是()

A.真菌B.植物C.肉食动物D.细菌

43.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

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

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

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

44.下列关于生态失调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灾害增多B.资源衰退C.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D.污染增多

45.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46.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47.被绿色植物质体内的色素所吸收,用于光合生产的生理有效辐射是()。

A.黄绿光和青紫光B.黄绿光和蓝紫光C.红橙光和青黄光D.红橙光和蓝紫光

48.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一段时间的天数D.总积温

49.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50.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乌对筑巢位置的竞争B.动物对食物的竞争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二、填空题(20题)51.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__________。

52.夏绿林或夏绿木本群落,又称______,它是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典型的地带性植被。

53.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或配置情况即为种群的——。

54.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______的疏松层。

55.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56.草原生物群落的主要消费者为______、肉食动物等。

57.按照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分为稳定选择、______和分裂选择。

58.______是土壤具有生命力的主要成分,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9.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______。

60.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61.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可能成为______因子。

62.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

63.橡胶植物、树脂植物、糖料植物、蛋白质植物、饲料植物和绿肥植物是______种类植物。

64.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______四类。

65.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______。

6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物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叫______。

67.我国内蒙古有些地方羊繁殖得过快,反而会导致减产的原因是______。

68.

69.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

70.种内互作包括种群的领域性和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在温暖季节里,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破坏。()

72.各种物质只有借助于水才能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

A.正确B.错误

73.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不规则波动。()

A.正确B.错误

74.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

A.正确B.错误

75.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76.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A.正确B.错误

77.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78.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79.含石灰质的土壤中,蜗牛的数量会增多,这是由于不同的土壤条件引发产生了不同的生物种群。()

A.正确B.错误

80.蝗灾是由于蝗虫数量的季节消长引起的。()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

82.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

83.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84.水稻这种植物适应光照的特点是什么?

85.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87.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六、单选题(0题)88.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是受()的限制。

A.光照周期B.雨水分布C.极端温度D.有效积温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C

6.A

7.C

8.B因为酸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煤是最容易引发的,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9.D

10.A

11.D

12.A

13.D

14.D

15.C

16.B

17.D

18.C解析:马蛔虫寄生于马身体中,原生动物寄生于马蛔虫中,所以这是一条寄生链,故选C。

19.B

20.C

21.B捕食链的构成方式为:植物一植食性动物一肉食性动物。

22.B

23.D

24.B

25.D解析: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D。

26.C

27.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28.C

29.C

30.D

31.C

32.D

33.B

34.B

35.B

36.A

37.D

38.A解析: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优势种。

39.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40.D

41.C

42.C

43.B

44.C

45.D

46.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47.D

48.B

49.D

50.C解析:非密度制约因子是指种群外部环境因子,故选C。

51.次生环境

52.落叶阔叶林

5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

54.生长植物生长植物

55.湿润区

56.大型草食动物

57.定向选择

58.土壤生物土壤生物

59.富营养化

60.太阳的辐射

61.限制限制

62.生存竞争生存竞争

63.经济经济

64.岛屿生态学

65.共生关系共生关系

66.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67.种内斗争

68.高

69.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70.社会等级

71.Y

72.A

73.B

74.B

75.Y

76.B

77.N生态学研究的对象视研究目的而定。

78.N

79.A

80.A

81.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或者是生态系统中由食性关系建立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形成的一系列猎物与捕食者之间的锁链。在自然界食物链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链由于生物间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或者是生态系统中,由食性关系建立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形成的一系列猎物与捕食者之间的锁链。在自然界,食物链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链,由于生物间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

82.(1)竞争排除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斯排除原理提出三条推论。①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②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③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

83.(1)影响生物生长:温度对生物生长有一个最高、最适和最低“三基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能促进生长。(2)影响生物发育。(3)温度能制约生物的分布。(1)影响生物生长:温度对生物生长有一个最高、最适和最低“三基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能促进生长。(2)影响生物发育。(3)温度能制约生物的分布。

84.水稻是一种阳性植物是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阳性植物一般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植株开花结实能力较强生长较快寿命较短。阳性植物的茎通常较粗节间较短分枝也多。茎的内部结构是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木质部和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数目较多结构紧密含水量较少。阳性植物的叶在着生排列上常常与直射光成一定的角度而叶片一般较小质地较厚叶面上常有很厚的角质层覆盖有的叶片表面有茸毛。

85.(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