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某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郑州市某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郑州市某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郑州市某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郑州市某路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xx--xx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xx建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xxxx目录前言…………3编制依据…………3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3第二章工程概况………5第三章控制测量………5控制点复测………6二、新敷设控制点………7三、新增高程控制网测量………7第四章支护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测量……8导墙………8二、地下连续墙………9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9四、高压旋喷桩………9五、挡土墙………10六、土方开挖…………10七、隧道箱涵…………11第五章道路及路面铺装一、隧道内路面铺装…………..11二、隧道顶路面及匝道…………..12第六章天桥…………..12第七章竣工验收测量及资料归档…………..13前言一、市政道路下穿式隧道是城市交通的核心,它加快了人们的生活步伐,节省了时间,降低交通噪音,改善了交通环境,因此在xx与xx口xx方向建设下穿式隧道及十字口环形天桥成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市政道路下穿式隧道的建设离不开测量工作,而一支技术精湛的测量队伍在工程建设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行业的先行者,搞好本项工作能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为工程施工准备了充足的时间,而且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测量队伍应根据工程的规模、特点、工期要求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组建,合理配备测量要素,配合施工人员,统筹安排,以高精度、高标准为测量准则,充分利用时间,确保按期完成施工测量任务。一、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1.3《xx市xx--xx下穿式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调整)》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由于工程规模较大,现场交通、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根据工程需要做如下测量工艺流程图,(采用苏一光OTS632型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Z-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进高程控制测量)。数据有问题,申报项目工程部部工程部复核控制点、高程点,布设控制导线及高程控制网控制点有问题申报监理工程师支护结构工程测量读懂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放样数据准备数据有问题,申报项目工程部部工程部复核控制点、高程点,布设控制导线及高程控制网控制点有问题申报监理工程师支护结构工程测量读懂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放样数据准备了解工程概况及校核图纸数据,所有仪器、量具取得合格证书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放样及标高测量隧道路面、地面道路、放样及标高测量竣工验收测量测量竣工资料整理并归档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和xx口,属东西走向,以xx为中心西、东各440米,西起xx区委家属院门口向东为直线,到xx右转12度,向东为直线到百脑汇西侧止。西引坡段从0-348~0-143长205米,东引坡段从0+328~143长185米,东、西引坡段净宽16.4米,隧道段从0-143~0+143长286米,净宽8*2米,中隔墙宽0.4米,平曲线起点桩号0-83.195,终点桩号0+81.437,平曲线长度164.632米。平曲位置竖曲线起点桩号0-137,终点桩号0-143,长度280米。隧道中心路面最低高程81.55米。-348~-333、308~328为B型挡土墙,基础外边距道中8.95米;-333~-303、283~308为A型挡土墙,基础外边距道中9.75米;-303~-263、283~263为“U”槽+灌注桩+止水帷幕,帷幕外边距道中9.50米;-263~-223、263~223为“U”槽+灌注桩+止水帷幕,帷幕外边距道中10.00米;-223~-143、223~143为衬墙(厚0.4米)+地下连续墙(厚0.8米),墙外边距道中9.40米;-143~143为衬墙(厚0.2米)+地下连续墙(厚0.8米),墙外边距道中9.20米。第三章、工程控制测量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了解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关系,周围现状建筑物、构筑物、公路等合理有效利用,为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所有测量仪器、量具应取得检定证书方可使用。。1、阅读排水管道、泵站、导墙、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止水帷幕、隧道主体、路面结构等图纸,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2、校核桩位坐标与高程,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桩高程与设计路面高程是否有冲突,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上报妥善解决。3、校核各结构层高程,用道路设计高程减结构层减隧道主体底板厚度减板下垫层得基础挖深,和纵段数据比较。4、校核图纸是工程测量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图纸有问题了,如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施工在即或施工完成才发现,为时以晚,质量受影响不说,更是延误工期,损失人力、财力。所以图纸校核应在施工前及早进行。所有仪器、钢尺要取证使用。一、控制点复测为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首先应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用苏一光OTS632型全站仪、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三维复测,并将复测结果呈报监理工程师。本工程甲方给定L1、Z2两个坐标点和L1、BM1两个高程点。L1点位置在xx和渠西路交汇处,Z2点在中关大厦北大门xx上,BM1点在xx和xx交汇处东北角中信银行门口。L1、Z2两点坐标复核测量,在Z2点设站用正倒镜测坐标取平均值和L1点已知数据比较偏差,测距中误差应小于15mm(一级导线)。L1、BM1两点高程复核,以首级水准控制点L1为起点作附合水准测量到L4,中间设L2、L3点,高差闭合差小于±30√Lmm(L--往返线路测段长度),按五等水准测量平差,将结果呈报监理工程师。二、新导线敷设2.1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开始,是整个工程施工测量运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部位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以进行高精度的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关键的一步。在L1、Z2两点坐标复核测量符合要求时,开始敷设新导线,以L1、Z2已知导线沿xx北侧向西定D8、D10、D12三个点敷设闭合导线,再以Z2、D8、D10、D12四个点敷设支导线。Z2点支出Z2-1Z2-2;D8点支出D5、D6、D7、D8-1、D8-2、D8-3;D10点支出D10-1、D10-2;D12点支出D12-1、D12-2、D12-3;方位角容许闭合差为士16√n(士34秒),导线相对闭合差为1/10000(二级)。水平角测回法观测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两次照准读数较较差(")半测回归零差(")一级OTS632121812注: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测距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差一级OTS6322≤10≤15注: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2.2根据记录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平差,一级导线须采用严密平差,其平差结果应该满足规范要求,否则,不可作为测量施工放样。最后,将导线最终成果表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导线点才可以使用。施工期间应对导线点三维值相邻复核方可使用。三、新增高程控制网测量3.1为确保施工水准测量的准确无误,对水准控制点复核无误后,再沿工程范围新增高程控制网。3.2以L4为起点,向西到0-440(金水区委家属院)布设闭合水准基点网,中间新设L5、L6、L7,采用DZ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单面铝合金塔尺进行观测,按五等水准闭合线路测量,闭合差±30√Lmm(L--往返线路测段长度),将测量成果整理并做相应平差,将成果呈报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水准点才能使用。3.3新增高程控制网支线点分别以L3支出D1、D2、D3、D4、Z2、Z2-1、Z2-2、Z2-3;L4支出D5、D6、D8、D8-1、D8-2、L4-1、L4-2、L4-3、;L5支出D10、D10-1、D10-2;L6支出D12、D12-1、D12-2、D12-3。支线点测量,除仪器要校正准确外,要严格前后视距相等。第四章、支护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测量一、导墙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定位的关键构件,特别是穿过xx的平面曲线部分,要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定位。根据图纸,导墙净空宽度0.85米,-223~-143、223~143段道路中心至两侧导墙中心为8.975米,此段为直线,纵向每18米定出一个导墙中心桩;-143~143段道路中心至导墙中心为8.775米,0-83.195~0+81.437,为平曲线段,长度164.632米,每6米定出一个导墙中心桩,其余为直线段,每18米定出一个导墙中心桩;导墙宽度用钢尺定位。导墙顶高程不低于冠梁顶高程。二、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开槽前,要复核导墙位置偏差值应小于10mm。在导墙上面按照图纸分段长度定出段间界线,弹上墨线,控制开槽机、钢筋笼及施工缝。-223~-83.20、223~+82.07段为直线型地下连续墙;0-83.20~0+82.07段为平曲线型地下连续墙,南侧连续墙分段长度为5.87、4.9米,北侧连续墙分段长度为6.0、5.0米。在导墙上用极坐标法放样出连续墙中心内外侧各1.0米的偏中线,按地下连续墙分段长度弹一条横向分段线,作为施工控制线。墙顶、底高程按照道路分册的匝道和道路设计高程及隧道泵站分册的结-39、结-40、结-45、结-46及附图计算测量。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首先应根据图纸提供的数据核算桩基坐标,经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放样。桩基放样是整个测量放样的开始,必须保证正确无误,先在导线点处设站,后视另一导线点,并用三个相邻导线点作复核鉴定,确认测站点后视点无误后,采用极坐标放样法,定出本流水段桩基中心点位置,-303~-223、223~283段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0.8米,中心距0.9米,道路中心距桩中心为9.6米和9.4米,桩顶、底高程按照道路分册的匝道和道路设计高程及隧道泵站分册的结-39、结-40、结-45、结-46及附图计算测量。钻机作业前,先将标高引至护筒上,成孔深度用测绳加重锤测量,达到设计深度。桩基放样测量完毕经自检无误后,填写报验资料,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四、高压旋喷桩-303~220、220~283段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外有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桩径0.8米,桩中心距0.9米,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与高压旋喷桩中心距0.4米,呈梅花型布置。在eq\o\ac(○,3)、eq\o\ac(○,7)、eq\o\ac(○,9)、eq\o\ac(○,27)、eq\o\ac(○,29)、eq\o\ac(○,32)轴设横向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桩径0.8米,桩中心距0.5米,嵌套0.3米,eq\o\ac(○,3)、eq\o\ac(○,32)轴桩长9米,eq\o\ac(○,7)、eq\o\ac(○,29)轴桩长11米,eq\o\ac(○,27)轴桩长15.5米,桩坐标在电子版图上捕捉提取,测设时在导线点处设站,后视另一导线点,并用三个相邻导线点作复核,确认测站点后视点无误后,采用极坐标放样。测量完毕填好报验资料,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确认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桩顶高程按照道路分册的匝道和道路设计高程及隧道泵站分册的结-39、结-40、结-45、结-46及附图计算测量。五、挡土墙-348~-333、308~328为B型挡土墙,基础宽度1.0米,基础外边距道中8.95米;-333~-303、283~308为A型挡土墙,基础宽度2.55米,基础外边距道中9.75米。基础下面应设0.1米厚C15混凝土垫层,两侧应保留0.3米工作面。其中-348~-326.49、328~305.06间为竖曲线段,高程测量参照道路分册纵01、纵03、纵05、纵06图计算,每10米一个点;测设时直接定出挖土外边线、基础齿槽、挡墙根部线,A型挡土墙总高h=1.4~2.5米,B型挡土墙总高h=0.55~0.9米。用水准仪控制基础底、基础顶、墙顶高程。六、土方开挖道路中心西起坡点0-348到东起坡点0+328全长676米,东西两起坡点处竖曲线为凸型,长度分别为21.51米和22.94米,0-137到0-143全长280米竖曲线为凹型。路基挖土高程参照结07、结08、结09图引坡中心路面设计标高减去对应段路面结构、结构底板及垫层的厚度。-348~-303、328~283应减去0.69米;“U”型槽段-303~-263、263~283应减去1.65米,-263~-223、263~223应减去1.85米,-223~-163、223~163应减去2.05米,-163~-143、143~163应减去2.35米;隧道段-143~143应减去2.20米,机械挖土底部应留置0.15米土,横向伸缩缝位置挖成45度斜坡。用全站仪、水准仪依据最近控制点测出桩号位置和高程,竖曲线部位每10米一个点,挖土时跟踪控制标高。七、隧道箱涵隧道箱涵-143~143,286米,其中平曲段0-83.195~0+81.437,长164.632米,平面定位应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每5.87米(南墙内侧)、6.00米(南墙内侧)定出地下连续墙分段界线,南北侧定位点应在径向线上,平曲段两端头和泵站处地下连续墙分段界线按图纸尺寸定位,径向定位可控制挖土时钢管支撑沿径向布设。按照图纸首03隧道内路面铺装、结08隧道中心路面设计高程、结10隧道横断面计算出底板上面和顶板下面线高程,在地下连续墙内侧面上弹出底板线、顶板线,各结构层次施工时,按此线用小钢尺量出厚度,中间部分可拉线控制标高。第五章道路及路面铺装一、隧道内路面铺装总厚:0.60米(道中),0.52米(道边),路拱曲线采用抛物线形式,找平层为20/12cm,水泥粉煤灰碎石15cm*2层,6cm中粒式沥青砼,4cm细粒式沥青砼。用全站仪、水准仪将导线点和高程点转入隧道内,定出内衬墙伸缩缝位置,按结07、结08、结09图纸计算各铺装层标高,另加虚铺系数1.20施测,可将设计底板上面线抬高一米,弹线于两边墙上,然后用钢尺横向定距拉紧,按路拱横距向下量取,定出每层结构层上面标高(含虚铺系数1.20)。二、隧道顶路面及匝道隧道顶路面及匝道按照道路分册平-01~平05、结-03、结-04、纵-04、竖-01图纸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匝道中心线距道路中心11.7米。地下管网和主体工程完成后,先按平面图定出所有匝道外0.5米边线,其中包括道路两侧各单位出入口,然后沿两侧人行道每20米测设桩号,按结-04图纸新建机动车道、匝道路面结构总厚0.69米,分段挖土,路拱曲线采用抛物线形式。槽底要给压路机预留0.05米高度,再铺级配碎石0.18米,水泥粉煤灰碎石18cm*2层,6cm粗粒式沥青砼,5cm中粒式沥青砼,4cm细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