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与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讲义复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3.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4.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5.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6.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7.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知识点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古代(1)先秦:最初可能是海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2)秦汉至隋唐①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②汉朝由私铸改为官铸,发行五铢钱。③唐初,唐高祖铸造“开元通宝”,由标示重量改为标示年号。(3)宋元①北宋诞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②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4)明清①明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开始,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②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近代(1)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2)南京临时政府: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3)南京国民政府①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以纸币“法币”为法定货币,并禁止银元流通。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并最终崩溃。③1948年两次进行币制改革,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改革最终失败。3.现代(1)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2)内容(特征):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3)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背景: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不同货币集团各自为战,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2)形成: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内容(特征):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6)瓦解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②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但美元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1.学术情境——白银本位制的确立杜恂诚在《白银进出口与明清货币制度演变》中指出:因缺乏有效的制度限制纸币的发行,因此纸币总是引起高通胀和恶性通胀。宋以前的价值尺度是铜钱,“自元代起,中国改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并且逐渐发展到用白银为流通手段”。明朝于1436年,“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一条鞭法规定赋税各项皆用银折纳,是白银确立本位货币地位的标志。想一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时期货币演变的趋向及其成因。提示:趋向:逐步确立白银本位制。成因:纸币发行过度引发通货膨胀;元明政府货币和赋税政策的变化;白银增多;商品经济发展。2.概念阐释——金本位金本位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三大特点。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成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世界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3.学习情境——布雷顿森林体系想一想为何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提示: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4.学习情境——1936年英法美《三方货币稳定协议》1936年9月,英、法、美以分别发表内容相同的声明的方式形成三方货币协议,同年10月再次订立三国黄金协定,规定彼此间自由兑换黄金。随后两个月,比利时、荷兰及瑞士先后加入三方货币协议。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协议的认识。提示:该协议使西方主要民主国家之间相对稳定的多边自由汇兑体系得以重建;该协议刺激了法西斯主义国家采取更为激进的扩张措施。5.学习情境——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指责在194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指责说,布雷顿森林机构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提示:苏联代表的指责有一定道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美元成为华尔街金融资本在世界进行扩张的工具,增强了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实力。知识点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主要有口赋。汉朝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2.隋唐时期(1)隋朝:废除前代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唐朝①继承隋制,演变为租庸调制。②780年,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3.宋元时期(1)宋朝:除征收代役金外,经常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募役法。(2)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在税粮之外,又有“科差”。4.明清时期(1)明朝①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②明朝后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征收。(2)清朝①康熙帝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加增。②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即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二、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古代: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此后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2.近代(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关税自主,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一定进展。3.现代(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2)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三、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近代(1)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2)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2.现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6.社会情境——丁口之赋秦汉的口赋,属于人头税,自曹操颁行租调令后,一般来说不征收了。但自唐末五代开始,丁钱、丁米之征又较多出现,形成身丁钱米绢麦这一税种,宋初将此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丁口之赋。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提示:藩镇割据,政权林立,社会动乱,户口流徙,土地抛荒,赋役征纳须以人丁为基础。7.学术情境——中国古代税收特点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中国古代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想一想概括中国古代税收的特点。提示: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横征暴敛,人民的赋税负担沉重。8.思维拓展——近代以来中国关税的变化及意义(1)变化①从传统税关体系向近代税关体系转变。②从受列强控制到逐渐关税自主。③从海关、常关并存走向统一的海关。(2)意义①税关体系逐步近代化。②维护了国家主权。③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9.思维拓展——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3)费用扣除额较宽。(4)计算简便。(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知识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先秦时期(1)国家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2)商鞅《商君书》说: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2.秦汉时期(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2)汉朝:百姓编入户籍,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隋唐时期(1)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2)唐朝:户籍三年一造。4.宋元时期(1)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2)元朝:按职业分别编订户籍,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5.明清时期(1)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等。(2)清朝:清前期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时政府下令户籍永停编审。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秦汉至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乡里制度。县下设乡、里。乡设三老,掌教化;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3)明清: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2.社会治理(1)秦汉:实行什伍组织,互相监督。(2)隋唐:唐朝实行邻保制度,后成为王安石保甲制的渊源。(3)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巡查,按时上报。(4)清朝:实行里甲制,后改为保甲制。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实行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统治者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维护统治的需要。2.救济(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2)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3.优抚(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2)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3)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4.特点(1)政府是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方式有直接救济和间接救济。(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救助贫困人群。10.学术情境——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竞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汉代徐干《中论·民数篇》想一想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提示:征发赋役;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11.思维拓展——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认识(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12.概念阐释——乡里制与保甲制乡、里是我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和基本社会组织,乡里制出现于秦汉,沿袭至明清,具有宗法性和行政性的高度整合。保甲制则是一种社会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社会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连坐。清朝时期的保甲制将户籍管理职能的乡里制与管理职能的保甲制合二为一,通过乡约教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13.学习情境——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想一想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提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14.概念阐释——十家牌法十家牌法是古代乡间管理方法,由明朝中期王守仁创造。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十家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15.思维拓展——常平仓制度的作用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市场价值的作用。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16.社会情境——丰图义仓丰图义仓,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中国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想一想义仓在古代救荒中有何作用?提示:义仓是中国古代救荒仓储制度的主体之一,在救荒活动中,义仓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社会稳定、民生安泰作出了贡献。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2.中古欧洲(1)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2)城市获得特许状后,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3)基督教会发挥重要作用。3.近代欧美基层治理: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1)英国: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2)美国: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3)法国: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对中央政府和选民负责。(4)工业革命后,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现代欧美基层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发展下的移动安全教育新趋势
- 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挖掘与实现
- 2025年度艺术展览表演安全免责协议
- 二零二五实习律师劳动权益保障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社保赔偿理赔流程管理合同
- 科技引领探索电子竞技产业新格局
- 二零二五年度购房合同范本:房产交易法律咨询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合伙人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信用证保险与风险控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房屋赠与合同附农业产业链整合合作协议
- 风山川湖泊年中工作总结年中总结述职报告工作计划
-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原卷版)
- 老年糖尿病的皮肤护理
-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主编)教案 第1-12章
- 农民数字素养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 水稻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
- 2024年山东省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高中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
- 第2课《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第2框《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模)(附答案)
- 前庭功能锻炼科普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