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案个备日期:集备日期:上课日期:审核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重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难点:土地改革的目的、意义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并记忆土地改革的时间、法律依据、方式、内容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3.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探讨土地改革的前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和影响导学过程环节设计活动设计规则与评价即时反馈1、解读单元知识树。2、解读学习目标3、解读评导1、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洪秀全,孙中山图片,提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是谁?他们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曾进行过怎样的设想呢?中国的广大农民是什么时候实现耕者由其田的梦想?2、展示单元知识树3、导语: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政府无不以解决和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在土地问题上是如何做的?学生回答1个加1分知识树:表达流利、声音洪亮+2分,环环相扣+2分。上台展讲自学合作学习:3、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学作展点活动一:先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红笔标问题,黑笔画关键词及答案,若个人有疑问,用问号进行标注。活动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有疑问、模糊的问题,统一答案进行备展。教师巡视,检查各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活动三: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质疑活动四: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教师一条龙随机提问进行检测。点拨: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土地所有权变化,土地所有制没有变,还是私有制3、土地改革的原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全部完成+2分;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答案准确每点+1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全部完成+2关注末号同学态度,其余同学指导预习方法。小组上前展讲师友互考+2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关系2、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3、结合上学期所学,归纳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你有何启示?作展点活动一: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完答案后,进行备展。活动二:小组展示,组长分配组员展示的内容其他组补充或质疑点拨:1、比较异同3、①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年):打土豪,分田地②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③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启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制定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出发;组内探究真实有效+2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答案准确每点+1上台展讲测见练习案总结与反思:板书设计:安全教育人走灯灭风扇停,窗关锁落牢记心附:练习案层次练习内容备注A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2.右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A.《土地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A.有地的富农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D.无地的工人4.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5.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的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管理权6.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