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蒜中学08-09学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上蒜中学08-09学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上蒜中学08-09学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上蒜中学08-09学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上蒜中学08-09学年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蒜中学08-09学年(上)第一次月考初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班级姓名考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温泉寺的峭壁上,刻着斗大的四个字:“山泉水暖”。因为温泉水气的滋润,cāngjìn挺秀的大字上长了青苔,显得这温泉寺更加古雅zhìpǔ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1)惬意惆怅消声匿迹脍炙人口(2)邂逅烦燥骇人听闻情不自禁(3)蜿蜒亵渎融汇贯通走投无路(1)改为(2)改为(3)改为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4分)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在,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1)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2)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4、初三9班举行“我愿与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4分)备选人物:沙僧鲁智深星期五阿廖沙保尔·柯察金我愿与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4分)(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3)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4)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6、默写(12分)①关关雎鸠,;窈窕淑女,。(《诗经·关雎》)②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诗经·蒹葭》)③黄河远上白云间,。④,正是河豚欲上时。⑤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故乡》))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拔者,是;那厚重如倍司者,应为;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7、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6分)(1)气象变化万千,请根据自己的诗句积累,写出一句气象变化反常的诗句“,”(2分)(2)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上有霞,会说,。(2分)(3)诗词鉴赏: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果你对此诗存在质疑,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诗进行分析,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物候知识两方面分析)(2分)二、阅读理解(35分)(一)文言文阅读(11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2)其实味不同(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4)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土,是罪三也。译文:10、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甲文通过“”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二)《故乡》(12分)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11、小说《故乡》选自《》作者是原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分)12、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13、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3分)答:①②③14、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答:15、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12分)周国平①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②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所以,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留住自己的经历的办法。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重现在眼前。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那么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③(A)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进行交谈。你读到了一本使你感动的书,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遇到了一件使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在这些时候,你心中也许有一些不愿对别人说的感受,你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也就是在过内心生活了。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④日记是忠实的朋友。在人世间我们不能没有朋友,真正的友谊能让我们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和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B)别的朋友总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便不会无法忍受寂寞的时光,因为有日记陪伴他。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⑤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写日记时,你是自由的,可以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用为你不感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你还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种要求或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写作文更接近于创作的。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心态’。⑥青年朋友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吧!让日记与你相伴一生。1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17、选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18、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批注是—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