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1.gif)
![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2.gif)
![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3.gif)
![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gif)
![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4aff8506c31f84945ef51cdc4a1866b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实验目的学习和初步掌握玉米小斑病抗性鉴定技术。1、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症状特征观察。2、玉米小斑病的接种方法。3、玉米小斑病的病情与抗性级别鉴定。
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poriummaydis)是温暧潮湿地区玉米产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往往造成严重损失。选育抗病自交系和杂交种,是防治小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玉米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先从叶面产生褐色小点,后扩大成2~3mm的褐色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常常成不规则形。发病适温为25~30℃
。二、内容说明(一)所需用品1、材料:供试玉米材料、玉米抗病和感病对照材料。玉米小斑病菌种,T小种的培养物;上一季感染O小种小斑病的玉米植株病叶。2、仪器用具: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接种环、恒温箱、烧杯、漏斗、试管、纱布、玻璃棒、培养皿、显微镜、小喷雾器、保湿罩等。3、药品试剂:75%酒精、0.1%升汞溶液、葡萄糖、琼脂、马铃薯等。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
1.苗期接种鉴定(1)菌种的培养①病原菌的分离选取新鲜病叶作为分离材料,在灭菌室内进行操作。先将病斑剪成4~5mm2大小,约30~40块,然后分别将病组织小块置于0.1%升汞溶液中消毒1min,立即取出,按无菌操作方法投入无菌水中清洗三次,每次2~3min。最后以无菌操作方法,将病斑组织按正方形四点排列,栽种在PDA平板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g,葡萄糖10~20g,琼脂17~20g,水100ml)上,置25~30℃
温箱中培养约7天。
②菌种的纯化
选取培养性状典型的菌落,按无菌操作方法移植到斜面培养基上(每个典型菌落移3管),然后再放在25℃
恒温下培养。待产生孢子后,选取菌落较一致的斜面1~2管,挑取一点,观察孢子的形状、分隔数、脐点特点。然后计测孢子大小。确认纯种后,再用斜面培养基扩大培养,让其产生大量孢子后,置冰箱中保存待用。
(2)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用少量无菌水倒入已产孢子的斜面培养基试管中,猛力摇动冲洗孢子。也可辅以接种环表层刮除。最后将所有冲洗孢子液集中在洁净的三角瓶中。用纱布滤去菌丝及培养基,滤液用蒸馏水稀释,调至在100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有5个孢子浓度的悬浮液待用。
(3)接种病菌
接种小斑病的适宜时期是在玉米6个叶片左右。接种前在配制好的孢子液中加入2%蔗糖,以促进病菌孢子萌发。接种菌液量是每株1~2ml。用微型喷雾器均匀喷雾,喷后立即以塑料袋套盆保温,置25℃左右温度下保湿24小时。
(4)病情鉴定和分级标准
接种后7~10天即可进行病情鉴定。鉴定应在同一天内完成。鉴定项目和标准如下:①发病程度以叶片为单位进行鉴定。根据病斑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记载每片叶的感病程度。发病程度分为9级(表1)。鉴定接种部位的叶片,每株4片叶,每个供试材料10株共40片。以整株为单位,根据整株的发病情况,分为7个等级(表2)。而后,以叶片为单位,计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表1玉米小斑病叶片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等
级病斑占叶片面积(%)012345678012—56—1011—2021—3031—5051—70>70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8级表2玉米小斑病整株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级别全株叶片病斑占总叶面积(%)
0全株叶片无病0.5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占叶片面积10%以下)1植株下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叶片面积11%~25%)2植株下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片面积26%~50%)3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叶片面积51%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中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面积26%~50%),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10~25%)4植株下部叶片基本枯死,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面积26~50%)。5全株基本枯死。0.5级1级2级3级4级5级0级病情鉴定和分级标准(续)②病斑长度随机测量40个独立的病斑,每株4个,以mm为单位。③抗病性的反应型病斑反应型分为三级,分级标准见表3。2.成株期接种鉴定
①接种:抽雄前将粉碎的头一年病叶撒入心叶喇叭口,接种应在下午或傍晚湿度较大时进行。天气干燥时,接种后可在每株心叶喷水。②病情鉴定和分级标准:抽丝后15天左右进行病情鉴定,鉴定应在同一天内完成。发病程度以整株为单位,分7个等级。分级标准见表2。一般用于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整株调查中,植株上、中、下叶片的划分,以第一果穗上下两片叶为中部叶,其下为下部叶,其上为上部叶。表2玉米小斑病整株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级别全株叶片病斑占总叶面积(%)
0全株叶片无病0.5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占叶片面积10%以下)1植株下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叶片面积11%~25%)2植株下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片面积26%~50%)3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叶片面积51%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中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面积26%~50%),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10~25%)4植株下部叶片基本枯死,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占叶面积50%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面积26~50%)。5全株基本枯死。0.5级1级2级3级4级5级0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用品店租赁与品牌合作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报刊物流配送与艺术交流合同
- 2025年度半年租赁合同纠纷快速裁决服务合同
- 三农产品绿色消费认知与引导方案
- 滕竹的离婚协议书
- 临床医学与健康科学作业指导书
- 房屋拆除合同
- 人力资源合作协议书合同
- 跨境电商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三农行业养殖场动物防疫方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计算300题及答案
- 车间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物理二诊试卷(含答案)
- 鲜切水果行业分析
- 《中国探月工程》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第7章-无人机法律法规
- 药剂科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
- 拆迁征收代理服务投标方案
- 完形疗法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