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科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B.测定溶液

pH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B.氢氧化钠固体放空气中变潮湿C.蚊子被电蚊拍击中有烧焦羽毛味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小阳给校园里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

CO(NH2)2,尿素是一种(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

pH

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

pH

变大,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A.越来越新鲜B.没有发生变化C.趋向腐败变质 D.无法判断海底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啸的破坏性极强,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A.电磁能 B.化学能 C.声能 D.机械能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7.通过如图各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1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②③ B.①③④8.浓盐酸和浓硫酸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①②③D.①②③④A.两者均具有挥发性B.两者均具有刺激性气味C.两者均具有腐蚀性 D.两者均有吸水性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阳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a

只含一种物质………21b

含有多种物质………甲2a

只含一种元素………乙2b

含有多种元素………33a

……………丙3b

白色固体……………丁甲表示的是石灰石乙表示的是锌表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11.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2.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右图所示,则(

)A.X

可以是木炭B.X

CO

都具有氧化性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Y

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13.小阳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物质的分类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c.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c.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③“低碳经济”的措施④用“化学”眼光分析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利用碱石灰中和酸性土壤是利用酸和碳酸盐发生反应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c.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A.① B.② C.③1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D.④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某溶液用

pH

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

约为

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15.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A.光能→电能→机械能B.光能→机械能→电能C.电能→机械能→光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酸和碱的反应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实例不属于酸碱之间的反应的是(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缓解胃痛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

N2

中混有的少量

O2:通过灼热的铜网检验

Na2CO3

中是否混有

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

AgNO3

溶液,观察现象鉴别

NaOH

固体和

NH4NO3

固体:加水溶解,观测现象除去

CaO

中混有的少量

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

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

表示(

)A.溶质的质量B.氢氧化钡的质量C.溶液的

pH D.沉淀的质量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①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②“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镁粉”是单质镁B.①②反应都生成了同一种盐C.“镁粉”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D.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酸和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发生反应D.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二、填空题(共

30

分)某市化工企业发生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氢氟酸的

pH

7(选填“>”、“=”或“<”);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写出氢氟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小阳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稀盐酸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烧碱溶液石灰水颜色红红黄黄绿绿绿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请你猜想一下,往该黄色花汁滴入食盐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

NaOH

溶液来吸收。(1)写出

NaOH

溶液吸收

SO2

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

。24.“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A

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

D

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2)物质

C

的化学式为

;(3)E

在一定条件下得到

D

的反应,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

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均填化学式)实验中不能用

BaCl2

溶液代替

Ba(NO3)2

溶液的理由是

。请写出白色沉淀溶解于足量稀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26.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1)1625

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阳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2)1766

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3)1865

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阳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B

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三、实验题(除

32

题每空

1

分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42

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如图。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Na2CO3

溶液的

pH>7,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

Ca(OH)2

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

NaOH;猜想Ⅱ:全部是

Na2CO3;猜想Ⅲ:是

NaOH

Na2CO3

混合物。【实验和推断】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

(写名称),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3)若

A

Ca(OH)2溶液,现象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小阳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理由是 。28.小阳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

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

CO2

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

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

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

b。写出验证

NaOH

溶液与

CO2

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3)实验后,取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29.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有绿色的铜锈,小阳对铜锈展开了如下研究,回答问题。小阳查阅资料发现,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解释原因:

。取

44.4

克纯净的碱式碳酸铜样品,利用图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验证其化学式为Cu2(OH)2CO3。(已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可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①装置丙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均需对装置甲、乙、丙进行称重;当装置甲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对装置甲、乙、丙进行再次称重前,需打开活塞再次通入足量的

N2,其目的是

。③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Cu2(OH)2CO3,则装置乙将增重

克。30.课外探究时,某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金属和酸反应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铝片,分别放入

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如图Ⅰ、Ⅱ、Ⅲ是三位同学记录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曲线

A对应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的盐的名称是

。其他条件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锌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图上用实线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合理因素

。31.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查阅到的信息:①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②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某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装置

A

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

B

所起的作用是

。装置

C

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你认为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答:

。32.小阳和小乐在收听新闻中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他们分头查阅了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①发生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造成滔天巨浪,形成一堵堵水墙狠命向岸上拍击,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利用潮汐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已日趋成③火山爆发时,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炽热岩浆将所到之处的动植物化为焦土④地热能,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开辟的又一个新能源,它可直接用在住宅取暖、温室、供热和工业上的发电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释放的势能发电⑥雨季,长江洪水爆发,就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⑦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所到之处破坏性极大,一切尽被摧毁⑧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可以固结表土,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释放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

(填序号);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

(填序号)。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泥石流、火山爆发、潮汐能、水能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

能和

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他们了解到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由动能引起的,他们又查阅了资料,得知动能的大小:Ek=mυ2。可以推断出动能大小跟物体的

有关。四、计算题(28

分)33.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右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反应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下列问题: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连接仪器后,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为m,之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

A

中。③旋开仪器

A

上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加稀盐酸,当镁条完全消失时再关闭活塞。④待仪器

A

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

B

中水的体积为

V。若氢气的密度为

ρ。请列式计算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偏高的是

(填字母)。装置

C

的气密性不够好装置

A

的试管中残留了部分氢气装置

C

中的水未装满装置

A

的试管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

B

中水的体积未除尽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34.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g

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CaCl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

CaCl2

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食用碱的质量10g10g10g10g加入

CaCl2

溶液的质量20g40g60g80g生成沉淀的质量3gm8g8g(1)m=

g;(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3)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35.将体积为

V1,质量分数为

3.65%

HCl

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

V2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

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

1.0g/mL)图乙中的

pH=7时,此时滴入的

HCl

溶液的体积

V1=

mL。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3)实验中所用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6.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由图乙中的

AB

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37.2019

6

21

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右图所示的四类。(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落叶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沼气发电时,能量转化形式是

转化为电能。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选填“元素”或“单质”)。“可回收物”中也包含铝制易拉罐,对铝制易拉罐的回收一般分四步:破碎、脱漆、打包、熔炼。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D【答案】B【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B【答案】A【答案】C【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B【答案】(1)<(2)化学(3)2HF+Ca(OH)2=CaF2+2H2O22.【答案】(1)可以溶液呈黄色(或不变色)Ca(OH)2+CO2=CaCO3↓+H2O23.【答案】(1)SO2+2NaOH=Na2SO3+H2O(2)OH-24.【答案】(1)复分解(2)ClO2(3)2KClO32KCl+3O2↑25.【答案】(1)Na2CO3、NaCl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BaCO3+2HNO3=Ba(

NO3)2+CO2↑+H2O26.【答案】(1)锡、锌氢气(H2)铜离子、亚铁离子(或

Cu2+、Fe2+)27.【答案】(1)CO2+2NaOH=Na2CO3+H2O稀盐酸或稀硫酸Na2CO3

Ca(OH)2

反应会生成

NaOH,对

NaOH

的检验产生干扰28.【答案】(1)装置甲中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