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1.gif)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2.gif)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3.gif)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4.gif)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8611c7318a49ca34dbac6d3b68372ca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D.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2.(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3.(3分)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按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需要介质 D.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3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地面的人影 B.水中的倒影 C.空中的彩虹 D.放大的文字5.(3分)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9m深处 D.与蜻蜓相距1.2m6.(3分)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 D.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7.(3分)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8.(3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9.(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10.(3分)下列中华古诗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对它形成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C.“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雨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11.(3分)关于图中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 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3分)如图所示,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4分。13.(3分)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14.(2分)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中传播。(2)鱼儿听不见小儿招手的声音,其原因是招手时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在鱼的听觉范围以外。15.(2分)雨天的夜晚,我们在马路上,有时可以看到路灯周围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雨天,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而这些小水珠相当于(选填“平面镜”或“三棱镜”),路灯的光透过小水珠发生光的现象,不同颜色的光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16.(2分)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所成的像是(选填“虚像”或“实像”)。17.(3分)填出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雨、雾、露、“白气”——,霜、雪、雾凇、冰花——,冰雹、冰块——。18.(2分)用某型号天然气热水器烧水,完全燃烧热值为3.2×107J/m3的天然气0.125m3,放出热量J;若该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则能将40kg初始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6分。19.(4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1)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20.(3分)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21.(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张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子。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2)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关系;(4)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6)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22.(5分)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目的是。(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当蜡烛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物理老师的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学生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异味令人难受,经讨论大家认为可利用LED灯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其好处是。23.(8分)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除图﹣1所示仪器外还需要。(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4.(6分)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1)水吸收的热量;(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加热效率。25.(6分)如图是一台电热水壶铭牌上的部分信息;请根据铭牌所提供的信息[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容量1L额定功率2200W额定电压220V电源频率50Hz(1)电热水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2)若给该电热水壶装满水进行加热,使水的温度从28℃升高了44℃,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80%被水吸收,则给水加热的时间是多少秒?26.(12分)太阳能是21世纪重点开发利用的能源之一,如今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某家庭太阳能热水器阳光照射时,平均每小时吸收7.0×106J的太阳能,若热水器吸收8h的太阳能,可以使质量为100kg的水温度升高50℃。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3.5×107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3)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由天然气来提供,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筝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太空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故D错误。故选:A。2.【解答】解:A、音叉发声的时候在振动,使小球弹起,故A正确;B、人听到了音叉的振动,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故B正确;CD、响度和振幅有关,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和振幅无关,故C正确,D错误;故选:D。3.【解答】解:A、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A正确;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之起舞,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地面的人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B、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C、空中的彩虹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放大的文字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A。5.【解答】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错误;C、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蜻蜓的像在水面下0.6m处,故C错误;D、蜻蜓距水面0.6m,像距水面0.6m,所以物像间距为1.2m,故D正确。故选:D。6.【解答】解:ACD、镜子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C错误,D正确;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故选:D。7.【解答】解:①、近视镜是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①错误;②、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②正确;③、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将物体放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是利用光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因此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④正确;总上所述分析可知②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9.【解答】解:AB、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CD、由图知,该物质从第10分钟刚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D错误。故选:B。10.【解答】解:A、霜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雪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11.【解答】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B、搓手取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正确;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丁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C。12.【解答】解:A、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B、对水加热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的,故B正确;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4分。13.【解答】解:(1)乐曲的声音是由于弦的振动产生的;(2)吹奏曲笛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笛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因此通过音色可以辨出三弦、曲笛的声音。故答案为:振动;音调;音色。14.【解答】解:(1)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2)招手会产生波动,但由于频率很低,属于次声波,所以不在鱼的听觉范围内,因此鱼不会被吓跑。故答案为:(1)水;(2)次声波。15.【解答】解:雨天的夜晚,空气中充满着细小的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球形的,相当于三棱镜,路灯发出的光透过小水珠反射和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就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在灯的周围“编织”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故答案为:三棱镜;色散。16.【解答】解: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故答案为:放大镜;虚像。17.【解答】解:雨、雾、露、“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雪、雾凇、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冰雹、冰块都是由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凝固。18.【解答】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V=3.2×107J/m3×0.125m3=4×106J;(2)已知该热水器的效率是84%,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ηQ放=84%×4×106J=3.36×106J;(3)设热水器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到t(即末温),则:Q吸=c水m水(t﹣t0),即:3.36×106J=4.2×103J/(kg•℃)×40kg×(t﹣20℃),解得:t=40℃;故答案为:4×106;40。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6分。19.【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2)过焦点(入射点)F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0.【解答】解: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同理凹透镜也是如此;已知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则由图可知是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要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据此作图,如下图所示:21.【解答】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2)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探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需要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所以用到的工具是刻度尺;(3)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需要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此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小明拿掉B蜡烛,在原来B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A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6)实验过程中,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面,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像,蜡烛A和蜡烛A的像都不能移动,用蜡烛B代替蜡烛A去和蜡烛A的像比较,所以蜡烛B代替的是蜡烛A,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答案为:(1)较暗;(2)刻度尺;(3)大小;(4)不变;(5)虚;(6)蜡烛A。22.【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2)由图甲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3)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物距为50cm﹣35cm=15cm,焦距为10cm,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调节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4)将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则为凹透镜。(5)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有利于健康等。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10;(3)投影仪;(4)近视;(5)便于观察23.【解答】(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故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自下而上;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表中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团委办公室申请书
- 申请缓交诉讼费申请书
- 贫困申请书2000字范文
- DB37-T 4636-2023 北方茶树冻害气象监测指标
- 武警留队申请书
- 直播带货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竞选宣传委员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 勤奋好学好少年申请书
- 物流项目中基于KPI的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 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及耐药性研究
- 2023数联网(DSSN)白皮书
- 消防设施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6篇)
- 社区养老驿站运营方案模版
- 铁道概论(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餐饮行业品牌介绍商务宣传PPT模板
- 关于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调查分析报告毕业论文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全册
- 质量源于设计课件
- 东南大学宣讲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