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分析不合理的一组是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蚂蚁的虫卵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调查C.夜间出行的飞蛾,采取黑光灯诱捕方法D.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2.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育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3.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不含隐性基因 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没有纯合体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D.杂合体的双亲都是杂合体4.如图若O表示某精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和两个四分体B.C细胞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和两对同源染色体C.D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且不含同源染色体D.图中B细胞不属于该精子形成的过程5.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6.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9株扁盘形、93株圆形、16株长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______个。8.(10分)油菜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且可观赏的油料作物。下图表示该种植物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图甲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乙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4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个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其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图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标号),此过程中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所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甲、乙分析,你认为在生产中能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10.(10分)下图所示的是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原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病的根本原因是:DNA发生了③_________________。此病十分少见,说明该变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2)④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3)该病的直接原因是:红细胞中___________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运输氧气的功能降低。11.(15分)I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3)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4)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B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DNA含量比例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故A、B正确;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对夜间飞翔的昆虫进行诱捕,C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D错误,所以选D。2、D【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基因突变只是改变某个基因产生新的基因,不能产生新的植物,C错误;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引起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D正确。【考点定位】诱变育种【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和低频性.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可进行诱变育种,诱变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的不能产生新物种。3、C【解析】
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详解】A、纯合体可能含隐性基因,如隐性纯合子,A错误;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体,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和aa,B错误;C、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C正确;D、杂合体的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如AA和aa杂交的后代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C。【点睛】纯合子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4、B【解析】
A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单体和两个四分体,A正确;
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单体,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正确;
图B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D正确。5、A【解析】图a显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不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但可能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图b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此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其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点睛】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区分a、b两图中的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以箭头左侧的图像为参照,找出其结果导致的变化,据此判断变异的类型。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把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的本质区别而错选。“易位”与“交叉互换”比较: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6、B【解析】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特殊情况。【详解】由题意可知,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9株扁盘形、93株圆形、16株长形南瓜,比例近似为9:6:1,也就是说,双显性个体(A_B_)为扁盘形,只含A(A_bb)或者只含B(aaB_)的基因表达为圆形,aabb为长圆形,再看F1全为扁盘形,那么亲代一定是纯合子AAbb和aaBB。
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曲线A减数受精作用有丝0~48~1340【解析】
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处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1)DNA在间期的S期复制,是逐渐加倍的过程,所以图中代表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是曲线A。
(2)分析曲线图可知,图中0~8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减半,所以该段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从减半恢复正常,所以8处是受精作用,8~13表示形成受精卵之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
(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4〜8)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图中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和8〜13。(4)1~4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这一阶段DNA已完成复制,但细胞还没有分裂,因此,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由于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所以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40个。【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受精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DNA复制转录翻译RNA聚合酶细胞核③在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促进酶a合成、抑制酶b合成【解析】
图甲中,①表示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DNA复制过程,②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③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依题意并分析图乙可知:PEP在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a的催化下转变为油脂,在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b的催化下转变为氨基酸,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1)图甲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个过程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②过程(转录)离不开RNA聚合酶的催化,其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翻译时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因此图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③所示的翻译,此过程中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的意义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2)图乙显示:PEP在酶a的催化下转变为油脂,在酶b的催化下转变为氨基酸,而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因此图乙所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类型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在生产中,可通过促进酶a的合成、抑制酶b的合成来提高油菜产油量。【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据此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明辨:图甲中①~③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图乙中的PEP在不同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油脂或氨基酸,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9、(1)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2)c(3)间(4)细胞核(5)tRNA(转运RNA)氨基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围绕中心法则考查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翻译用c填空。(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S)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其他场所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转运RNA),含有反密码子,后者(tRNA)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考点: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点评:复制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在细胞核合成两个子代DNA分子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的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酶首先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上,从而启动转录过程;以mRNA为模板翻译合成蛋白质时移动的是核糖体;一个氨基酸可对应几种不同的密码子,这样能保证由于差错导致的密码子改变而氨基酸不改变,从而保持生物性状的稳定性。10、基因突变低频性可遗传变异GUA血红【解析】
图中①代表转录过程,②代表翻译过程。根据mRNA中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可判断DNA中转录的模板链,进而判断④中的密码子。【详解】(1)据图可知,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DNA复制过程中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导致③基因突变的发生。该病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该变异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2)图中谷氨酸的密码子第一个碱基为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判断DNA的上面一条单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因此④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UA。(3)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运输氧气的功能降低。【点睛】判断是否是可遗传变异,依据是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而不是看该性状是否能够遗传给后代。如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若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则该性状不会遗传给后代,但仍属于可遗传变异。11、A、B、C、E体细胞8A、DB、E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卵巢第一极体4∶2∶1【解析】由图可知该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主要是考查对细胞图像的辨认,A中细胞的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B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后期。C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笔记本生产合同履约金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安全车站规范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概述课件
- 手持物品铁路运输服务礼仪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89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单绍平84课件
- 监理辅助设施施工方案
- 山东pc板温室施工方案
- 铁道概论授课石德勇课件
- 中医经络养生知识课件
- 2025广东省能源集团西北(甘肃)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面粉代理合同协议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寻甸城乡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笔试信息
- 健康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MOOC】隧道工程-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银行保险客户KYC基础信息表
- 海天注塑机日常点检表
- 抹灰石膏原始记录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四章级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