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地球的叹息_第1页
教学设计3:地球的叹息_第2页
教学设计3:地球的叹息_第3页
教学设计3:地球的叹息_第4页
教学设计3:地球的叹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叹息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叹息教学目标1、感受环境污染问题,了解环境污染状况。2、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培养环境习惯和意识。3、增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1、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培养环境习惯和意识。2、增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演讲会辩论式小品表演等教具准备幻灯片(PPT)辅助资料第一课时第一框题《第一声叹息》二次备课预习案:(自学预习课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要求:1、学生根据目标,预习课文,并相互讨论在课本中找出相应内容。2、根据在课本中找出的学习目标相应内容解决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现预习目标。一、教材导读通过阅读《地球就诊记》,从地球到“宇宙中心医院”就诊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保护地球环境的紧迫性。(课前可安排学生做好表演准备。教师在安排学生表演前可对剧本内容稍作解析。)第一框《第一声叹息》的内容反映的是乱砍滥伐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坏。第一部分:植被的功能。通过介绍植被的功能,让学生理解“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部分:《树木的哭泣》。介绍的是树木缺水的后果。这一环节意在唤起学生保护植被的意识。在学生了解树木哭泣原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举出乱砍滥伐的现象和后果。第三部分:小活动:替地球写电子邮件并代表人类回信。活动要求:地球来信重点在介绍和分析地球的“头发”脱落的原因与后果;人类的回信重在向地球阐明人类的感受和补救办法。联系用于人类的“毛发再生剂”,可引导学生“研制”针对地球的“植被再生法”。第四部分:小资料。提供一系列统计资料,进一步说明植被破坏的恶果。二、导学指导(一)基础知识梳理。1、树木、花草、植被都是地球母亲的“秀发”,起着制造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为其他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和食物的重要作用。2、森林与植被的减少使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威胁,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物种减少等严重后果,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疑难突破1、地球的第一声叹息指的什么?答:指植被的破坏。2、地球上的植被有什么作用?答:树木、花草、植被都是地球的“秀发”。它们不仅为地球遮风挡雨,也为在地球安家的人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当然,许多动物也在地球的植被中安家。3、保护植被的措施有哪些?(防治地球头发脱落的良药?)答: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森林资源等展示提升:展演展示课展示课:展示、交流预习课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要求:1、展示预设目标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讲问题分配到各小组。2、学生各组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一、目标导引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第一声叹息的原因。2、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学习重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学习难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植被。二、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导学案的提示下,先独立自主落实学习内容,再在小组长主持下开展组内探究合作。1、粗读课文,将课文重点内容和黑体字作上记号并完成知识梳理2、地球发出第一声叹息的原因。三、展演交流在自学和组内探究基础上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讲、唱、说、演、写等),用各自适当的形式把自己自主学习所得呈现出来,展示内容如下:1、 小组表演《地球就诊记》.2、地球已经身患重病,请你写出你的诊断报告(症状及原因及补救办法):第一声叹息①症状:②原因:③药方(补救办法):3、地球上的植被有什么作用?答:树木、花草、植被都是地球的“秀发”。它们不仅为地球遮风挡雨,也为在地球安家的人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当然,许多动物也在地球的植被中安家。4、植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5、植被破坏有什么后果?6、保护植被的措施有哪些?(防治地球头发脱落的良药?)答: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森林资源等7、头发的哭泣,我的叹息,很多人都听不到,我只能给人类发一封电子邮件了提醒他们认识到我头发脱落的原因与后果,你能帮我拟份草稿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活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帮地球与邮件给从类,另一组在收阅邮件后,代表人类给地球回信,讲讲人类的感受和补救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爱的人类:你们辛苦了!我是地球,原来的我身上的“头发”长得青亮,可现在由于你们人类在我身上活动太频繁,为了自身的需要和过度的砍伐开荒、放牧等使我的“头发”一天天地稀少了,我的头需要遮阳挡雨、没有这些头发我会受不了的,温度在升高,身上流不出血,我会慢慢地死去的,我没了你们人类也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要发展了。你们的朋友:地球2022年秋尊敬的地球大人:你好,你受苦了!来信已拜读,我们人类深深感到惭愧。多少年来,我们人类只顾自己的发展,不顾其他朋友的感受,乱砍滥伐,对森林进行掠夺性的开发,破坏生态系统,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终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现在,我们要大力植树造林,不乱垦乱伐,保护您的“头发”。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您“青春永驻”,才会有我们人类光明的未来。您的儿女:人类2022年秋四、巩固迁移要点归纳及反思。五、小结检测基础知识测试。反馈课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灌木、花草是大地的饰物和衣裳。再也没有比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更凄惨悲凉的了。”他这句话表明()A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比有灌木、花草的大地更凄惨悲凉B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C人类肆意破坏会使美丽的地球成为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D理解地球的人太少,致使其成为一块不毛之地2、2022年4月14日,《昆明日报》报道:云南省普洱市栽培茶树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普洱市在普查中发现,这些野生茶林个别存在被砍伐、被采摘过度的现象,有的还因管理不当导致茶树死亡。这一事件说明()A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砍几棵古茶树算不了什么B砍掉、死掉几棵古茶树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C砍掉几棵古茶树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可以理解的D野生茶林是我国的珍稀物种,保护古茶树资源刻不容缓3、请看漫画,这幅漫画反映的问题是()①在当今社会,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着乱砍滥伐的现象②一些人的资源环保意识比较差,破坏资源环境现象严重③保护资源、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2022年4月出版的《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书中指出:海南是中国两大热带雨林区域之一。然而,这些年来,热带雨林所遭破坏的现实却让人触目惊心。大片天然林被砍掉,造成气候异常,大量生物物种灭绝或濒危。造成这种恶果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B人口的急剧增加,大大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量C一些生物物种生存能力比较差,不适应气候的变化D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5、树木、花草、植被都是地球的秀发。人们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秀发。如果地球的秀发大片地脱落,地球也就没有了()①月亮和星星②人类和动物③生机和活力④草原和绿洲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简答题6、2022年8月14日《安徽日报》报道:走进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县级自然保护区,绵延的“一万金朝山”满眼青翠、浓荫蔽日。村支书说,经过多年呵护,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增长,成为祁门一朵绿色奇葩。过去农民习惯砍树卖钱,不但收入不高,还严重破坏生态。现在发展旅游,生态风景卖大钱,农民们开始自觉保护生态。6月初,原定落户祁门县塔坊乡的一化工项目,遭百余村民上书反对,项目最终被取消。(1)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2)你认为村民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第二框题《第二声叹息》二次备课预习案:自学预习课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要求:1、学生根据目标,预习课文,并相互讨论在课本中找出相应内容。2、根据在课本中找出的学习目标相应内容解决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现预习目标。一、教材导读第二框《第二声叹息》的内容反映的是地球的大气污染问题。第一部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从生活实际出发,注意观察,自己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要能列出污染源。第二部分:知识窗、小资料。介绍空气污染的表现和危害。要求学生列举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第三部分:活动:提改进措施。从城市和农村生活两个角度,由学生提出缓解空气污染的办法。教材中列出了其中一种办法——消除尘烟,其他做法或设想可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第四部分:小讨论:是否应该限制私家车发展?二、导学指导(一)基础知识梳理。1、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的大量石化燃料所排放的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使大气层遭到了严重污染。2、空气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二)疑难突破1、地球的第二声叹息指的什么?答:指大气被污染。2、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答:一方面植被破坏,沙漠化导致沙尘暴,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石化燃料,向空气排放大量的有毒废气及悬浮颗粒,造成空气污染。3、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答:(1)形成酸雨,对地球上的生物影响巨大⑵破坏臭氧层,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⑷大气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最终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存和发展。4、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答:⑴消除净化烟尘⑵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量(3)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4)绿化造林(5)农村禁止焚烧秸秆(6)禁止焚烧废旧的塑料、泡料等有机有毒物质。(三)能力提升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有焚烧秸秆习惯。你认为这种习惯好吗?如果要改变这种习惯,你能想出什么绝招吗?绝招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招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招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提升:展演展示课展示课:展示、交流预习课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要求:1、展示预设目标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讲问题分配到各小组。2、学生各组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一、目标导引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第二声叹息的原因。2、怎样保护地球上的大气层。学习重点、难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大气层。二、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导学案的提示下,先独立自主落实学习内容,再在小组长主持下开展组内探究合作。1、粗读课文,将课文重点内容和黑体字作上记号并完成知识梳理。2、地球发出第二声叹息的原因。三、展演交流在自学和组内探究基础上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讲、唱、说、演、写等),用各自适当的形式把自己自主学习所得呈现出来,展示内容如下:1、地球已经身患重病,请你写出你的诊断报告(症状及原因及补救办法):第二声叹息①症状:②原因:③药方(补救办法):2、大气层污染的原因是什么?3、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4、如何防止大气污染?5、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有焚烧秸秆习惯。你认为这种习惯好吗?如果要改变这种习惯,你能想出什么绝招吗?绝招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招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招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讨论:是否应该限制私家车发展?四、巩固迁移要点归纳及反思。五、小结检测基础知识测试。检查反馈反馈课(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022年8月20日,《三秦都市报》报道:西安市每年的水泥使用量约650万吨,袋装水泥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约有5%的破损率,这就意味着约有几万吨水泥粉尘在城市上空飞扬,同时,还会形成酸雨,对城市造成严重污染。酸雨的危害主要有()①使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②使森林、树木枯死③使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的生长④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皮革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人类使用的冷冻剂和发胶含有的化学物质排放后导致臭氧层遭到破坏,而臭氧层遭到破坏形成平流层臭氧洞,而臭氧层遭到破坏()①会使有害的紫外线直射到地面②使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多③使农作物减产,使海洋生物死亡④会使海水加快蒸发而导致海平面下降甚至海水枯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2022年7月22日,江苏省统计局报道:俗称“煤都”的徐州是以能源和资源消耗为主的工业城市,市区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徐州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为古城焕发了青春。这一事例告诉我们()A只要政府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就不会有污染B徐州是“煤都”,市区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是情理之中的C空气污染不是什么大问题,是可以轻易就能解决的D人们为了净化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已经开始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二)有问必答1、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答:2、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第三课时第三框题《第三声叹息》二次备课预习案:自学预习课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要求:1、学生根据目标,预习课文,并相互讨论在课本中找出相应内容。2、根据在课本中找出的学习目标相应内容解决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现预习目标。一、教材导读第三框《第三声叹息》反映的是地球的水污染的问题。第一部分:污染源。教材中介绍了四种水污染源。其中的图片展示的是一只满身油污的海鸟,它所生活的水域其中的图片展示的是一只满身油污的海鸟,它所生活的水域已被石油污染。第二部分:缓解水污染的办法。教材只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和“生活用水再利用”两种解决措施。学生可再提出一些解决水污染的办法和避免水污染的建议。第三部分:专题讨论会。在教材列举的现象之外,引导学生发现其他污染现象,并探求解决办法。第四部分:《破窗户效应》。通过介绍“破窗户效应”这一社会学理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第五部分:阅读角:《清洁天使》。阅读后请思考这个凄美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二、导学指导(一)基础知识梳理。1、人类的水资源面临危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化学污染、生活污水,石油对水体的污染。2、人类一方面接受了大自然的恩赐,另一方面又在建设自身家园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界原本的和谐与平衡。(二)疑难突破1、地球的第三声叹息指的什么?答:指水污染。2、水污染、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答:(1)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农业化学污染水源;排放生活污水;石油对海洋水质的污染。(2)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破坏水资源;(3)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弱。3、水质污染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答:①水生生物大量死亡;②导致生态失衡;③伤害人体健康;④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4、防治水污染、节约水资源可采取哪些措施?答:⑴污水处理厂;⑵生活用水再利用;⑶使用节水装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⑷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排污者的行为,依法治理水污染;⑸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三)能力提升1、观察一下我们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种类的污染?原因何在?你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点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的叹息远不止这三个方面,请为地球想一想:(1)、面对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地球会发出怎样的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还会有什么叹息?为什么?该如何解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提升:展演展示课展示课:展示、交流预习课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要求:1、展示预设目标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讲问题分配到各小组。2、学生各组解决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一、目标导引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第三声叹息的原因。2、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学习重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学习难点: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二、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导学案的提示下,先独立自主落实学习内容,再在小组长主持下开展组内探究合作。三、展演交流在自学和组内探究基础上开展展示交流活动(讲、唱、说、演、写等),用各自适当的形式把自己自主学习所得呈现出来,展示内容如下:1、地球已经身患重病,请你写出你的诊断报告(症状及原因及补救办法):第三声叹息①症状:②原因:③药方(补救办法):2、水质污染的原因是什么?3、水质污染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4、防止水污染、节约水资源可采取哪些措施?5、专题讨论:地球上还有哪些污染?该如何解决?6、什么是破窗户效应?四、巩固迁移要点归纳及反思。五、小结检测基础知识测试。检查反馈反馈课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022年8月19日,宁波新闻网讯:宁海县加大创新转型力度,认真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环境违法企业14家。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反映出()①发展经济避免不了破坏环境②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③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不能顾此失彼④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我国水利部部长指出:我国一方面严重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是水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有三亿农村人口用水不安全,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用水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这说明()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不容乐观③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污染问题④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人类已经注意到了水污染问题,已经采取了不少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下列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污水处理厂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