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国家减轻对豪强的依赖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D.—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度,农民能够生存的依据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D项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排除。2.夏商西周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包括①统治者重视农业
②井田制推行③采取集体耕种方式
④青铜农具的大量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B3.2014年1O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参考答案:B4.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参考答案:C5.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参考答案:B6.雅典海军为希腊赢取希波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而那些划船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无力将自己装备成重甲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贫民这时在军事上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甲步兵还要大。材料阐述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B.雅典确定民主形式的重要依据C、雅典财产等级制度已濒临崩溃D.古代雅典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参考答案:A7.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没能突破斯大林体制的长期束缚C.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
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参考答案:B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参考答案:B9.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多宗教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参考答案:C10.伯利克里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C.深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参考答案:B11.某位启蒙思想家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参考答案:B12.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为”的意图是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参考答案:A13.1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其主要目的是A.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B.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C.迎接“新经济”的到来D.促进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参考答案: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分析:题干中“减少政府开支”会造成就业机会的减少,故A项错误;题干中“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说明1981年以前的美国生产能力过剩,所以其目的是解决这一问题,故B项正确;新经济从1991年开始出现,而题干中提到的时间是在1981年,相差较远,故C项错误;“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中没有体现产业结构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B14.1949~1956年国民收人构成表(单位:%)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194968.412.60.33.315.4195257.719.53.64.314.9195649.8246.24.2I5.8据上表可知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D.各经济部门比重渐平衡参考答案:B材料表明农业收入比重下降,而工业和商业比重上升,符合现代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中国的工业化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物质生活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各经济部门的比重由明显差距,结合实际也不可能平衡,故D项错误。15.张謇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A.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B.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T商业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中“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可得出张謇强调农业发展对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故A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謇希望通过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因此,张謇从发展工业的角度肯定了农业的作用,从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与重农抑商思想不一致,故C项错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的重要性,而不是牺牲农业,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张謇16.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参考答案:C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表为1840年以前中外科技成就所占比例表年代科技数量中国科技数量及比重西方及其他地区数量及比重1至400年452862%1738%401至1000年453271%1329%1001-1500年673857%2943%1501-1840年472194%45396%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本题为开放性主观题,学生可围绕1500年前中国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1500年后科技发展则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阐述即可。在阐述中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酌情给分。【详解】试题以“1840年以前中外科技成就”为主题,考生需要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来提取看法,在提出看法时不能脱离这一主题,看法要具体明确,如1500年前中国科技发展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考生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政策角度作答,如明朝中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皇权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海禁的长期推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等。考生在论证看法时要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18.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C.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参考答案:C略19.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落篱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是要求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要有沟通和互动;“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即实行民主政治;据上分析,此论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正确;据所学可知“1861年冯桂芬在《校那庐抗议》中提出”信息可知,此时洋务运动处于兴起之时,材料更强调的是“西方的公举和公论”,即兴民权,因此A理解片面;材料强调的冯桂芬“之说”,据所学可知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故C错误;据材料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等信息,不能判断其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D错误。【点睛】“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通上下之情起见”,是要求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要有沟通和互动。20.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五四运动
D.淞沪会战参考答案:A21.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变化反映了A.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C.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可知,战国时期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出身布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到秦汉时期,传统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促使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B项正确。题干强调贵族政治的逐步瓦解,与自耕农阶层的分化无关,且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强调贵族政治的逐步瓦解,与西汉的统治基础无关,排除C。题干强调贵族政治的逐步瓦解,与小农稳定性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载:“1958年9月毛在进行形势总结时宣称全国的粮食产量差不多翻了一番,并可望在1959年再翻一番。以致于很快就会发现,粮食太多,即使喂了牲口也有余,于是,就会出现如何处理粮食的问题。”这一记载A.基本反映了当时中国决策实情 B.是当时真实生产情况的写照C.说明中国人民生产积极性高 D.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否定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我国的大跃进运动。根据材料描述的时间“1958年”“1959年”可知,当时我国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推行“大跃进”运动,所以这些决策符合当时中国的情景,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决策,材料并未涉及当时的生产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了政府的决策,并未反映人民的生产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对现代化建设的评判,故D项错误,故选A。23.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C.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参考答案:B24.“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参考答案:25.2003年12月lO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儒学
B.创立了心学
w.w.w.k.s.5.u.c.o.m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D.说明了理学有一这定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D26.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A.天下为公
B.家国一体
C.宗法观念
D.前后继承
参考答案:B27.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A.分科考试B.以文治国C.学而优则仕D.公平竞争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科举制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影响,采用相对公正客观的文化考试进行选拔,所以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指的是它的公平竞争。分科考试、以文治国和学而优则仕并不是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在科举制的诸多积极影响中,最重要的便是它的公平性,通过统一的文化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以往选官制度中血缘和门第的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28.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民国四年的夏间”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里说的事件指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从题干中“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的信息可以看出袁世凯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不民主、袁世凯没有才干和不反抗日本的侵略,因此伯里克利做了雅典领袖的原因就在于BCD三项,所以答案为A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29.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
参考答案:略30.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参考答案:“天子作师,公帅之……是以上能征下”说明诸侯必须无条件由周天子调动,“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度使天子和诸侯开始有了隶属关系,各诸侯国有向天子缴纳贡赋的义务,反映了分封制度下天子对诸侯隶属关系加强,故D项符合题意;“列尊贡重”中的列尊者无法被判断是姬姓封国,故A项错误;第二则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且第一、三则材料也未涉及,故B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虽有海瑞、包拯、狄仁杰等能清廉公正,明辨是非,为民申冤的清官,但也有许多不明事理,造成冤案的官吏,其中多是由于昏庸无能和官高民低的官僚主义作风而导致冤狱泛滥的。如《窦娥冤》中的官吏桃杌由于缺乏持平公允之心,耐心细致和全面调查取证的态度,才最终导致窦娥的冤案,如窦娥所叹:“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摘编自武瑞《中国古代冤案的成因分析——以司法审判中纠纷解决为视角》材料二1873年(同治十二年),杭州府余杭县豆腐店帮工葛品连突然发病,不治而亡。经查验,知县断定葛妻葛毕氏与前雇主杨乃武通奸,二人合谋毒死葛品连,拟葛毕氏凌迟处死、杨乃武斩首。该判决经知府、按察使、巡抚、学政重审亦未推翻。但杨乃武家人不服,反复上诉,报纸也连篇报道,再加浙籍官员呼吁,递交刑部直接审办,有关人证、文案及葛品连尸棺于是被押送北京。经再次验尸,判明葛品连并非遭毒杀,而是病死。杨乃武和小白菜(葛毕氏外号)冤情得雪,终被释放。《字林西报》在1876年2月16日称:“该案特征在于,他们终于注意到严刑拷问对追究真相如何不起作用,这是令人高兴的……但是,该案是否会促使刑讯被废止,仍是未知数。”——摘编自五味知子、袁广泉《中国近代杀夫冤案与媒体报道——“杨乃武与小白菜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冤案的成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冤案得以平反的进步意义。参考答案:(1)成因:部分判案官员道德水平低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判案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法制观念;审案技术水平有限;刑讯逼供;缺乏舆论监督。(2)进步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推动中国司法的近代化;有利于社会重视媒体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民众的人权意识。(言之有理即可)依据材料一中“不明事理,造成冤案的官吏”“昏庸无能和官高民低的官僚主义作风”“缺乏持平公允之心,耐心细致和全面调查取证的态度”以及材料二中个案进行归纳回答。依据材料“该案是否会促使刑讯被废止,仍是未知数”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推动中国司法的近代化”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32.【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汉武帝即位后,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设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三令丞。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直至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机构。(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本题考查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第一小题总结出的措施,再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3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在下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绢纺与丝织品的多元化发展考核试卷
- 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工艺考核试卷
- 化工设备智能制造技术考核试卷
- 家用通风设备品质保障措施与用户体验优化考核试卷
- 绢纺和丝织的产业政策研究考核试卷
- 渔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分析考核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体育锻炼指导(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劳动课件
- (二模)沧州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内部审计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浙江1月卷读后续写及满分语料10类40句 (真假小偷) 原卷版
- 餐饮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B卷 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统编版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 骨科关节镜手术器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GB/T 13511.1-2025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焦和多焦定配眼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