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安徽通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TOC\o"1-2"\h\z\u1总论 91.1编制依据 9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11.3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 121.4评价标准 12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161.6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202项目概况 232.1项目基本情况 232.2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232.3项目建设内容 232.4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概况 262.5主要生产设备 282.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282.7交通运输 282.8施工进度安排 283工程分析 293.1生产工艺流程 293.2原辅材料消耗 363.3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毒性毒理 373.4污染源分析 393.5非正常排放分析 543.6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554区域环境概况及现状调查 574.1自然环境概况 574.2社会经济概况 674.3示范园区总体规划 734.4区域污染源调查 80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5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85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95.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925.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935.5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95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996.1工程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 996.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996.3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1006.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1016.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1026.6水土流失 1036.7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046.8环境管理 1047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57.1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057.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227.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237.4声环境影响分析 1327.5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347.6环境影响预测小结 1358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378.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378.2废水防治措施 1448.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578.4噪声治理措施 1638.5固废治理措施 1648.6非正常排放防治措施 1688.7绿化 1688.8环保设施投资 1699环境风险评价 1709.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1709.2环境风险识别及分析 1719.3源项分析 1789.4后果计算分析 1859.5风险事故发生频率估计及评价分析 1929.6风险管理 1939.7风险应急预案 2009.8风险评价结论 21610产业政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21710.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1710.2清洁生产分析 21810.3循环经济分析 22710.4节能减排情况分析 22711总量控制 22911.1总量控制目的 22911.2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22911.3排污总量控制 22912项目选址论证 23012.1环境可行性分析 23012.2建设条件分析 23312.3公众对项目选址的意见 23312.4项目选址可行性结论 234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513.1经济效益分析 23513.2社会效益分析 23513.3环境效益分析 23514公众参与 23714.1公众参与的意义 23714.2公众参与的形式 23814.3公众调查范围与对象 24414.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24814.5公众参与全过程分析 24914.6公众意见反馈 25014.7小结与建议 25115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25215.1环境管理体系 25215.2环境管理计划 25315.3项目环境监测方案 25415.4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25515.5“三同时”验收监测计划 25716结论与建议 25816.1建设项目概况 25816.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5816.3环境质量现状 26016.4污染物达标排放及对环境的影响 26016.5环境风险评价 26216.6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26216.7总量控制 26316.8项目选址可行性 26316.9公众参与 26316.10总结论 26416.11建议 264
前言一、项目建设背景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耗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设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无人看护、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以上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及的。我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量在2002年以前长期徘徊在全球产量的1%左右,但是自2004年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尤其是德国、日本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世界瞩目。2006年我国在光伏领域的产能达到世界份额的10%以上,仅次于日本、欧洲,居世界第三位。到2010年,我国的光伏发电产品产量将突破7000MW,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15年,全球光伏市场强劲增长,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50GW,同比增长16.3%,累计光伏容量超过230GW。传统市场如日本、美国、欧洲的新增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9GW、8GW和7.5GW,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应用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诸国的发展势如破竹,印度、泰国、智利、墨西哥等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如印度在2015年将达到2.5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6.5GW,继续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有望超过43GW,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购买原天翊光能有限公司黄太路与朝阳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地块上已建成单晶车间,铸锭车间,以及半成品组件车间),地块总面积152.7亩。本项目拟在本地块上通过改造及新建实施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6亿元,改造现有生产厂房、新建配套生产设施;项目建成后,设计年产高效太阳能电池片500MW。项目取得了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备案的通知》(马示管经[2016]70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安徽通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初步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组织实施了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提交给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项目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图1评价技术路线图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实施后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及达标排放情况,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理处置措施,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接受水平,并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四、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可行。项目建设贯彻清洁生产原则,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实施各类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拟采取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行,项目投产后对环境影响不大,大部分公众对本项目持支持态度,无反对意见。项目实施后有利影响集中体现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方面。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原则,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采纳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建议的基础上,本项目是可行的。
1总论1.1编制依据1.1.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9)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06]71号文,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实施意见(2006.9.14);(10)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1)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2月14日);(1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4)《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010.5);(16)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评[2006]113号文: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的通知(2006年6月6日);(17)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评[2007]5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3月27日);(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3]91号,安徽省环保厅,2013年10月18日;(1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2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4月12日;(20)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3年11月14日;(21)《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3年11月15日;(22)《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通知》,安徽省环保局环评[2006]113号文;(23)《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发布<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皖环发〔2015〕36号)》;(24)《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3月1日)。1.1.2技术规范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⑻《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⑼《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1.3产业政策及规划(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版);(2)《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3)《安徽省水功能区划》(2003.10);(4)《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2006.4.21);(5)《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2001);(6)《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9年修改);(7)《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总体规划》(2013-2020年)。1.1.4其他文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2)《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院(无锡);2016年3月。1.2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2.1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拟建地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了解项目周边主要污染源排放和环境质量情况;结合项目产生污染物的特征和总量,预测其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影响范围、程度;从总量控制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从环保角度对项目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减轻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⑴依法评价原则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关注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⑵早期介入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工艺路线的环境可行性。⑶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工程内容、影响时段、影响因子和作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⑷广泛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有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1.3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根据拟建项目的排污特点及其周围环境状况,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见表1.3-1。表1.3-1环境评价因子识别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PM10、NO2、SO2、HCl、非甲烷总烃、NH3、氟化氢、Cl2PM10、氯化氢、氟化氢、非甲烷总烃、氨气、Cl2、NO2SO2、NO2地表水环境pH、COD、BOD5、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氟化物、Cu、Zn、As、Hg、Cd、Cr6+—COD、NH3-N地下水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Cu、Zn、As、Hg、Cd、Cr6+——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土壤pH、铅、汞、砷、铜、镉、六价铬、氟化物——固体废物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生活垃圾—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HCl、氟化物、Cl2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7)。具体标准值详见表1.4-1。表1.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日平均1小时平均年均单位标准来源PM10150/50u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SO215050060NO28020040非甲烷总烃—2.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7)氟化物0.0070.02(一次)—mg/m3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Cl0.0150.05—Cl20.030.10—NH3/0.2—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马鞍山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最终的纳污水体为扁担河,扁担河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4-2。表1.4-2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BOD5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标准值6~93010.5项目氟化物CuZnAsHgCdCr6+标准值1.51.02.00.10.0010.0050.05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1.4-3。表1.4-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CuⅢ类标准值6.5~8.545010003.01.01.0项目ZnAsHgCdCr6+Ⅲ类标准值1.00.050.0010.010.05⑷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示范区环境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地噪声功能区划为3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示范园区内交通主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其中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执行4b类,其他交通主干线两侧执行4a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4-4。表1.4-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65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7055(5)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旱地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5。表1.4-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土壤标准pH镉铅砷铜锌汞GB15618-1995二级<6.50.3025030502000.36.5~7.50.60300251002500.5>7.51.0350201003001.01.4.2污染物排放标准⑴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生产废气中的颗粒物、HCl、Cl2、氟化物、NOx、非甲烷总烃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及表6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鉴于《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对太阳能电池排放非甲烷总烃做要求,故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二级标准;NH3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项目二级标准。表1.4-6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太阳电池排放限值企业边界浓度限值采用标准颗粒物300.3《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HCl5.00.15Cl25.00.02氟化物3.00.02NOx300.12非甲烷总烃—2.0表1.4-7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mg/m3)排放高度排放速率采用标准有组织(m)(kg/h)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标准值非甲烷总烃1202535表1.4-8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单位:mg/m3项目标准值采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排放速率(kg/h)新扩改建(二级)现有NH325141.5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⑵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设施处理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预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故本项目废水须达到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要求;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表1.4-9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除pH外序号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来源1pH6~9《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2COD1503SS1404氨氮305氟化物(F-)8.0单位基准排水量太阳能电池(电池制造)1.0m3/kw表1.4-10废水接管标准单位:mg/L,除pH外序号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来源1pH6~9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2COD3503SS2504氨氮255总磷3表1.4-11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单位:mg/L,除pH外序号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来源1COD6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2SS203氨氮8(15)*4总磷15动植物油16总氮207pH6-9*注:括号外数值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标准值分别见表1.4-12、1.4-13。表1.4-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标准昼间夜间GB12523-201175dB(A)55dB(A)表1.4-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限值标准噪声类别昼间夜间GB12348-20083类65dB(A)55dB(A)(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5.1评价工作等级⑴大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大气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来确定。其中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小时浓度限值),mg/m3。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见表1.5-1,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表1.5-2。表1.5-1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场界最近距离表1.5-2估算模式计算结果排放形式污染物CiPiDmax等级Coimg/m3%mmg/m3有组织G1氮氧化物0.00023110.12316三级0.2氯化氢0.000015410.03316三级0.05氟化氢0.000077040.39316三级0.02G2氮氧化物0.0081484.07276三级0.2氯化氢0.00062921.31276三级0.05氟化氢0.00026281.26276三级0.02G3Cl20.00024932.49376三级0.10SiO20.0010250.23376三级0.45G4氟化氢0.000022040.11424三级0.02氮氧化物0.0067673.38424三级0.20G5SiO20.00054920.12347三级0.45NH30.0031660.58347三级0.2G6非甲烷总烃0.00030030.15333三级2.0无组织氟化物0.0019929.97295三级0.02NOx0.01517.55295三级0.2HCl0.0044038.81295三级0.05Cl20.00052420.52295三级0.10非甲烷总烃0.20761.04295三级2.0粉尘0.015733.5295三级0.45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本项目Pmax<10%,参照HJ2.2-2008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⑵地表水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1569.16m3/d,废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经厂内自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后,同时需满足当涂污水处理厂接管水质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排放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扁担河,故本次评价只分析纳入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对地表水仅作一般影响分析。⑶地下水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由示范园区自来水管网供给,不直接取用地下水。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经厂内预处理设施处理后经园区市政管网排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详见附录A。Ⅰ类、Ⅱ类、Ⅲ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本标准,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本项目为Ⅲ类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及周边无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不属于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周围企业和居民均不开采利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因此地下水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表1.5-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1.5-4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Ⅰ类项目Ⅱ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综上分析,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⑷声环境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地区,200米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此次项目建设前后的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⑸风险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及产品有氨气、盐酸、三氯氧磷、硝酸、氢氧化钠、氢氟酸、氯气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表1中对物质危险性的规定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未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不在环境敏感地区。故该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见表1.5-5。表1.5-5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结果汇总见表1.5-6。表1.5-6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备注大气环境污染物最大占标率Pmax<10%其他地形特征简单地形评价等级三级地表水环境污水排放量1569.16m3/d外排的主要为工艺废水及生活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中等纳污水体及水质要求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纳污水体为扁担河,Ⅳ类水体评价等级简要分析地下水环境项目类别Ⅲ类建设项目项目为Ⅲ类建设项目、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地下水敏感程度不敏感评价等级三级声学环境预计噪声增加值<3dB(A)地处GB3096—93中3类区,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评价等级三级风险评价危险性无本项目贮存量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毒性低微燃烧特性无评价等级二级1.5.2评价时段项目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段。1.5.3评价内容本次环评主要工作内容有: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对策、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公众参与、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等。1.5.4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现状情况,结合当前环保管理的有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⑴突出工程分析,合理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点、排放规律及排放量,为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⑵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⑶根据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周围环境特点、环境影响预测结论及公众参与意见,认真分析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1.6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1.6.1评价范围⑴环境空气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Pmax<10%,根据大气导则要求,确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以厂区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区域范围。⑵地表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共2000m河段范围。⑶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含水层渗透性能中等,确定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6km2。⑷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⑸环境风险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规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确定为3km为半径的区域范围。评价范围汇总见表1.6-1,大气评价范图见图1.6-1。表1.6-1评价范围汇总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大气环境三级厂区为中心、半径2.5km的区域地表水环境三级当涂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共2000m河段范围地下水三级项目区为中心,≤6km2范围内声环境三级厂界外1m范围。环境风险二级厂区向外扩展3km为半径的区域范围。1.6.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及当地环境状况,项目所在地位于示范园区,属于规划工业用地。本工程主要保护目标为周围居民敏感点、相关水系水环境等。具体保护目标见表1.6-2和图1.6-1。表1.6-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本项目(m)相对方位规模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太仓620S1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黄垾1120NE200人马陡村1800ENE40人太仓安置小区750SSE6275人常韦安置小区1200SE9450人太仓小学1300SW共6个班级,14个老师,111个学生夏家垾1150WSW23人张家村1700NW32人黄垾1160NNE22人新桥镇2100NNE1200人刘桥2300NNW58人陶家村2450NNW44人新坝2300NNW26人大桃村2350NNW120人李家村2000NE36人杨家村2200NE43人黄芮村2000NE31人申家村2100ESE37人沈家1900ESE25人望月禅寺250ESE教别为佛教,2010年9月批准设立,教职人员2名,信教群众约200人,占地面积约5000m2,建筑面积约3000m地表水环境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纳污水体扁担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声环境厂界外1~200m范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2.5km杨家村张庄村陶家村刘桥李家村黄垾黄芮村望月禅寺项目位置马陡村沈家申家村常韦村太仓安置小区常韦安置小区太仓小学太仓村揣村夏家垾2.5km杨家村张庄村陶家村刘桥李家村黄垾黄芮村望月禅寺项目位置马陡村沈家申家村常韦村太仓安置小区常韦安置小区太仓小学太仓村揣村夏家垾图1.6-1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2项目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单位:安徽正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C3940]电池制造;建设地点: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地理位置详见图2.1-1;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年产500MWp高效太阳能电池片。投资总额:投资总额为6亿元;占地面积:企业总占地面积152.7亩,本项目占地约为6455.4m2,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14334.6m2;预计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底。2.2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如表2.2-1所示:表2.2-1产品方案产品名称单位产量规格(mm)转换效率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单晶硅PERC产品)MW500(10000万片)156*156≥18%2.3项目建设内容企业总占地面积152.7亩,本项目占地约为6455.4m2,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14334.6m2;工程组成见表2.3-1。图2.1-1项目地理位置图表2.3-1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建设名称工程内容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占地面积6455.4m2,建筑面积14334.6m2。太阳能电池生产线4条。储运工程化学品仓库位于生产车间一层,占地面积162m2,建筑面积162m2。原料仓库位于生产车间一层,占地面积162m2,建筑面积162m2。成品仓库位于生产车间一层南侧,建筑面积405m2公用工程给水由园区市政供水管网供应供电由园区市政供电管网供应纯水系统位于生产车间一层,纯水规模为两组产水60吨/小时,合计120吨/小时。供压缩空气位于厂房一层南侧。动力站内设3台热回收型水冷无油螺杆空压机,并配套设置12m3的储气罐,总供气能力达100m3/min空调系统厂区配有风冷水热泵机组4套,洁净房系统配置空气处理机组一套供氮氧位于厂房一层南侧,设有氮气和氧气储罐各一个供特种气体位于生产车间厂房一层南侧,主要为生产线供应硅烷、氩气及氨气等特种气体,瓶装供气。SiH4系统包括1个全自动气瓶柜(2只SiH4气瓶)和气体输送管道等;NH3系统包括2只NH3气瓶和气体输送管道等。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设施单晶制绒线酸洗酸雾分别进入洗涤塔处理,扩散制结废气进入洗涤塔处理;氧化层腐蚀酸雾进入洗涤塔后处理;沉积氮化硅膜反应废气焚烧尾气经尾气焚烧塔和水喷淋塔处理;丝网印刷烘干及烧结废气经吸附塔处理废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废气洗涤塔废水进厂区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纯水制备浓水、循环冷却排盐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当涂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噪声治理措施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基础减振、建筑隔声、厂房吸声等措施加以控制;对风机加设消声措施降噪固废处理处置一般固废堆放于厂内一般固废临时贮存场所,占地面积为80m2。危险固废堆放于厂内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分类贮存。占地面积为80m2。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2.4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概况(1)厂区平面布置项目建设场地位于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黄太路与朝阳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地块上已建成单晶车间,铸锭车间,以及半成品组件车间)。厂区总用地约152.7亩。本次建设用地6455.4m2,主要建筑包括电池生产车间、化学品库、原料库、成品库等。在厂房的四周设计7m的环形道路,供消防和物流使用。整个厂区主要有两个出入口,地块的主要人流出入口位于黄太路东北侧。厂区的物流出入口位于黄太路西北侧,厂区的道路宽度为7m,去往各栋建筑,均有良好的通达性,并能保证2辆机动车交会,同时满足消防要求。周围环境状况项目周边规划为工业用地,现状为空地。图2.4-2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2.5主要生产设备表2.5-1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主要设备名称制造厂家设备数量(台)制绒机捷佳创4扩散炉捷佳创4刻蚀清洗机捷佳创4背抛清洗机捷佳创4PREC自动化捷佳创4激光打孔机帝尔4PECVD捷佳创4PE自动装卸片机捷佳创4丝印分检线苏州迈为4高温退火炉科隆威4烧结炉TPS42.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⑴工作制度采取三班两运转,24小时连续生产,全年330个工作日。⑵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400人。2.7交通运输厂内运输采用手推车和叉车运输为主,厂外运输汽车由社会车辆承担。2.8施工进度安排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始施工,预计2016年12月建成投产。3工程分析3.1生产工艺流程针对项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规模,本项目拟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均为成熟、先进和适用的工艺技术。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本项目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的确定、产品的制造和检测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工艺规范确定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本项目用地内主要考虑光伏产业链中单晶硅电池片的加工生产。项目生产的最终产品为156×156mm高效单晶硅电池片。单晶硅电池片总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1。
单晶硅片单晶硅片来料检验S1G1G1 酸制绒氢氟酸+硝酸W酸制绒氢氟酸+硝酸W1G1-1G1-2纯水清洗KOH清洗纯水清洗纯水清洗KOH清洗纯水清洗扩散制结盐酸+氢氟酸清洗纯水清洗干燥(热风)WW2G3 G3W3边缘刻蚀氢氟酸+硝酸W3边缘刻蚀氢氟酸+硝酸纯水清洗KOH清洗纯水清洗去PSG纯水清洗干燥(热风)W7W4G3-1W7W4G3-1W5WW5W8W9W9W6W6W10W10W9G3-2GW9G3-2G2W11W11S2G4S2G4PECVD镀膜背电极印刷背电极烘干铝背场印刷丝网印刷栅线快烧炉烧结电池片测试成品包装入库铝背场烘干G5SS3图3.1-1单晶硅电池片生产工艺流程图(1)硅片检测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载体,硅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的高低,因此需要对来料硅片进行检测。该工序主要用来对硅片的一些技术参数进行在线测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硅片表面不平整度、少子寿命(>10us)、电阻率、P/N型和微裂纹等。该组设备分自动上下料、硅片传输、系统整合部分和四个检测模块。其中,光伏硅片检测仪对硅片表面不平整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硅片的尺寸和对角线等外观参数;微裂纹检测模块用来检测硅片的内部微裂纹;另外还有两个检测模组,其中一个在线测试模组主要测试硅片体电阻率和硅片类型,另一个模块用于检测硅片的少子寿命。在进行少子寿命和电阻率检测之前,需要先对硅片的对角线、微裂纹进行检测,并自动剔除破损硅片。硅片检测设备能够自动装片和卸片,并且能够将不合格品放到固定位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2)绒面制备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常常在硅片表面制作绒面,有效的绒面结构使得射光在表面进行多次反射和折射,可以增加光的吸收率。如果加上减反射膜,反射率可以进一步降低,甚至可以达到3%以下。入射光在绒面表面经过多次折射,不仅延长了光程,增加了对红外光子的吸收率,而且有较多的光子在靠近P-H结附近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增加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单晶硅绒面制备采用氢氟酸和硝酸配成的腐蚀液对单晶硅体表面进行腐蚀。一定浓度的强酸液对硅表面进行晶体的各相异性腐蚀,使得硅表面成为无数个小“金字塔”组成的凹凸表面,也就是所谓的“绒面”,以增加光的反射吸收,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电解的检测结果看,小“金字塔”的底边平均约为10μm。主要反应式为:3Si+4HNO3→3SiO2+2H2O+4NOSiO2+6HF→H2[SiF6]+2H2O这个过程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反射层(制绒),作为制备P-N结衬底。处理后对硅片进行碱洗、酸洗、纯水洗,此过程在封闭的酸蚀刻机中进行。碱洗是为了清洗掉硅片未完全反应的表面腐蚀层,因为混酸中HF比例不能太高,否则腐蚀速度会比较慢,其反应式为:SiO2+2KOH→K2SiO3+H2O。之后再经过酸洗中和表面的碱液,使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形成纯净的绒面单晶硅片。由制绒工段~酸洗后水洗工段的工艺时间约47.5小时。制绒机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清洗槽,各股废液及废水均能单独收集。此过程中的高浓含氟废水(W1、W5)、低氟废水(W2、W6)及酸碱废水(W3、W4)经管网收集后,分别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浓含氟废水收集池、低氟废水收集池及酸碱废水收集池,经厂区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总排污口接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同时,制绒工序中使用的硝酸、氢氟酸均有一定的挥发性,产生的酸性废气(G2-1、G2-2),经设备出气口进管道收集系统,经厂房顶的碱水喷淋系统(G2)处理达标后排放。(3)扩散制结制造PN结是太阳电池生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工序。正是因为PN结的形成,才使电子和空穴在流动后不再回到原处,这样就形成了电流,用导线将电流引出,就是直流电。制结是在基本材料上生成不同导电类型的扩散层,形成P-N结。这是电池片制作过程的关键工序。目前主要有热扩散、离子注入、外延、激光以及高频电注入等方法。本项目采用的热扩散法。扩散炉为热扩散法制造太阳能电池PN结的专用设备。管式扩散炉主要由石英舟的上下载部分、废气室、炉体部分和气柜部分等四大部分组成。扩散用三氯氧磷液态源作为扩散源。把P型硅片放在管式扩散炉的石英容器内,在850~900摄氏度高温下使用氮气将三氯氧磷带入石英容器,通过三氯氧磷和硅片进行反应,得到磷原子。经过一定时间,磷原子从四周进入硅片的表面层,并且通过硅原子之间的空隙向硅片内部渗透扩散,形成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交界面,也就是PN结。磷扩散中通氮气的目的:使三氯氧磷有效导入至硅芯片上,以减少三氯氧磷之消耗。这种方法制出的PN结均匀性好,方块电阻的不均匀性小于百分之十,少子寿命可大于10ms。扩散炉采用电加热。扩散工艺主要化学反应原理如下:4POCl3+3O2→2P2O5+6Cl2↑2P2O5+5Si==5SiO2+4P反应过程中Si和O2足量与POCl3反应生成P后附着于芯片上,过程中反应温度为800-900℃。磷原子通过扩散进入硅片。反应过程中Si和O2均过量,POCl3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废气Cl2(G2)以及P2O5烟气产生,由专管收集,经厂房顶的碱水喷淋系统(G2)处理达标后排放。工艺时间约90小时。(4)边缘刻蚀由于在扩散过程中,硅片的所有表面包括边缘都将不可避免地扩散上磷。PN结的正面所收集到的光生电子会沿着边缘扩散有磷的区域流到PN结的背面,而造成短路。因此,必须对太阳能电池周边的掺杂硅进行刻蚀,以去除电池边缘的PN结。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完成这一工艺,刻蚀气体采用HF和HNO3。刻蚀在专门的刻蚀机内进行,将硅片边角刻蚀,以便电路板的连通。工艺时间约22小时。酸蚀刻机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清洗槽,各股废液及废水均能单独收集。此过程中的高浓含氟废水(W7、W9)、低氟废水(W8、W11)及酸碱废水(W9、W10)经管网收集后,分别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浓含氟废水收集池、低氟废水收集池及酸碱废水收集池,经厂区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总排污口接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同时,此过程中使用的氢氟酸均有一定的挥发性,产生的酸性废气(G3-1),经设备出气口进管道收集系统,经厂房顶的碱水喷淋系统(G3)处理达标后排放。(5)去磷硅玻璃(去PSG)在扩散过程中,POCl3与O2反应生成P2O5淀积在硅片表面。P2O5与Si反应又生成SiO2和磷原子,这样就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含有磷元素的SiO2,称之为磷硅玻璃。磷硅玻璃的主要组成:小部分P2O5,其他是2SiO2·P2O5或SiO2·P2O5。这三种成分分散在二氧化硅中。这层磷硅玻璃比较疏松,会对后道镀膜工序以及电池片的光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该在镀膜前把它去除,为使电池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正反电极与电池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去磷硅玻璃是通过化学腐蚀法也即把硅片放在氢氟酸溶液中浸泡,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以去除扩散制结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的一层磷硅玻璃。氢氟酸能够溶解二氧化硅是因为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易挥发的四氟化硅气体。若氢氟酸过量,反应生成的四氟化硅会进一步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反应原理如下:SiO2+6HF=H2[SiF6]+2H2O氢氟酸的作用是溶解二氧化硅。刻蚀后清洗(含三道漂洗、一道碱洗和去PSG工段)工艺时间约47.5小时。此过程中的酸碱废水(W11)经管网收集后,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系统的酸碱废水收集池,经厂区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总排污口接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同时,此过程中使用的氢氟酸均有一定的挥发性,产生的酸性废气(G3-2),与边缘刻蚀产生的酸性废气(G3-1)一起汇集后,经厂房顶的碱水喷淋系统(G3)处理达标后排放。(6)淀积氮化硅(镀减反射膜)抛光硅表面的反射率为35%,为了减少表面反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氮化硅薄膜有两个作用,一是进一步减少入射光的反射,二是利用氮化硅薄膜中的H原子对硅片体内和表面的不饱和键进行体钝化和表面钝化。现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PECVD设备制备减反射膜。PECVD即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主要由于SiNx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以降低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吸收率。它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作能量源,样品置于低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阴极上,利用辉光放电使样品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SiH4和NH3,气体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反应,在样品表面形成固态薄膜即氮化硅薄膜。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的薄膜厚度在80nm左右。这样厚度的薄膜具有光学的功能性。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可以使光的反射大为减少,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输出就有很大增加,效率也有相当的提高。本项目PECVD设备使用硅烷和氨气,在微波电源的激励下,生成氮化硅薄膜,残留的硅烷在燃烧塔中燃烧后形成SiO2沉淀。由于硅烷遇到空气会自燃,所以操作中要特别小心。反应如下:3SiH4+4NH3==Si3N4+12H2↑尾气(G4)中的硅烷和空气接触后发生如下反应:SiH4+O2(空气)→SiO2+H2O,以SiO2粉尘的形式排放。另外,尾气中少量未反应的氨气经厂房顶的两级水吸收系统(G4)处理达标后排放。工艺过程:工艺时间37小时。(7)丝网印刷电池片经过制绒、扩散及PECVD等工序后,已经制成PN结,可以在光照下产生电流,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正、负两个电极。制造电极的方法很多,而丝网印刷是目前制作太阳电池电极最普遍的一种生产工艺。丝网印刷是采用压印的方式将预定的图形印刷在基板上,该设备由电池背面银铝浆印刷、电池背面铝浆印刷和电池正面银浆印刷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过浆料,用刮刀在丝网的浆料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刀从图形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基片上。由于浆料的粘性作用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内,印刷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基片呈线性接触,接触线随刮刀移动而移动,从而完成印刷行程。电池背面二次印刷,正面一次印刷,共三次印刷;背面烘烤二次,正面烘干烧结一次,共三次。铝背场(指芯片的背面部分,主要功能为后续工艺流程的接触电极使用)是为了提高电子寿命,提高效率,利用硅和铝形成失配位错,把硅片体内的缺陷吸收到铝背场上来。正反面的栅线收集电子和空穴,形成负载电流。使用微电子检测设备(AOI)自动确认方式,确保网印结果正确。①工艺过程②技术规格背电极:Ag/Al浆料,~0.05g背场:Al浆料,~1.6g正栅线:Ag浆料,~0.16g;宽度:次栅线60~80μm;主栅线~1.5mm;金属电极遮光面积:~6-7%;丝网印刷工艺时间约30小时。(8)快速烧结经过丝网印刷后的硅片,不能直接使用,需经烧结炉快速烧结,将有机树脂粘合剂燃烧掉,剩下几乎纯粹的、由于玻璃质作用而密合在硅片上的银电极。当银电极和晶体硅在温度达到共晶温度时,晶体硅原子以一定的比例融入到熔融的银电极材料中去,从而形成上下电极的欧姆接触,提高电池片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两个关键参数,使其具有电阻特性,以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烧结炉分为预烧结、烧结、降温冷却三个阶段。预烧结阶段目的是使浆料中的高分子粘合剂分解、燃烧掉,此阶段温度慢慢上升;烧结阶段中烧结体内完成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电阻膜结构,使其真正具有电阻特性,该阶段温度达到峰值;降温冷却阶段,玻璃冷却硬化并凝固,使电阻膜结构固定地粘附于基片上。工艺时间约2.5小时。本工序中在印刷和烘干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挥发性气体(G5)产生,经厂房顶的活性炭吸附系统(G5)处理达标后排放。(9)电池测试与分选太阳能电池制作完成后,必须通过检测仪器测量其性能参数。一般需要测量的参数有最佳工作电压,最佳工作电流、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电池的效率通常按正态分布,在模拟光条件下,把电池的效率分成若干类,以便组装成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池板。不合格品或破碎品(S3)全部返回硅片供应商。本项目成品的太阳能电池片包装后,分批外运至太阳能组件生产公司,可全部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包装过程会有少量的废包装材料(S4)产生,全部外售给物资回收部门加以综合利用。3.2原辅材料消耗本项目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一期工程,根据产品方案,项目年需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估算如下:表3.2-2电池片生产主要原辅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年用量物理状态贮存方式1硅片156×156片10104万固态盒装2氢氟酸49%吨480.13液态1000L、4L塑料桶装3硝酸68%吨482.72液态1000L塑料桶装4氢氧化钾45%吨29.24固态200L桶装5盐酸37%吨255.51液态1000L、4L桶装6三氯氧磷6N吨1.0液态1000mL玻璃瓶装7硅烷99.999%吨2.3气态10kg瓶装8氨气99.999%吨17.0气态400kg瓶装9氧气99.995%吨102.0液态罐装10氮气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火阻燃材料的应用与测评
- 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合同
- 寄卖合同范本模板
- 泥工劳务分包合同
- 沙石材料运输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合同
- 输尿管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平头式塔式起重机臂架轻量化设计研究
- 委托合同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救济
- 三年级上册竖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点亮生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研发管理(6版)
- 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