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资料_第1页
中外教育史资料_第2页
中外教育史资料_第3页
中外教育史资料_第4页
中外教育史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教育史资料第1页/共91页2023/3/302刘敏liumin200111@163.co2页/共91页2023/3/303

学习历史的价值?第3页/共91页2023/3/304以史为鉴“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感受历史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记录、教育、指导现实、明辨是非、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第4页/共91页2023/3/305学习中外教育史的价值?第5页/共91页2023/3/306

1、可以认识和理解人类教育发展的规律。(知得失,知兴衰)2、可以为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识古知今)3、可以直接从人类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中汲取营养.(借鉴与继承)4、还可以增强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第6页/共91页2023/3/307

一、中外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中外教育史”是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的轨迹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1、研究对象:

研究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从总体看,可以分四大类或四大块:一是中国教育史;二是外国教育史;三是专题史和国别史;四是教育家个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本门课程只能略讲中国和世界几个发达国家的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要的教育制度。第7页/共91页2023/3/3082、学科特点:

1)属人文社会学科;

2)是教育学科与历史学科的交叉第8页/共91页2023/3/309二、中外教育史的划分1、社会历史形态的划分1)按生产关系分(马克思、恩格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2)按生产力分(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游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第9页/共91页2023/3/30102、按时间顺序分期中国教育史的分期(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时期——前221,百家争鸣,主要有儒、道、墨、法思想。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二)封建社会:前221——公元1860

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秦汉——隋唐:经学教育;反经学教育,如王充的教育思想。北宋——清末鸦片战争:理学教育;反理学教育,如早期启蒙思想家“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第10页/共91页2023/3/3011(三)近代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资产阶级“新学”与封建社会的“旧学”的斗争。“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四)现代新中国成立——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运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第11页/共91页2023/3/3012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第12页/共91页2023/3/301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6次大的反经学思潮1、魏晋时期王弼、嵇康为代表2、唐朝佛学对儒家的排斥3、宋、明陈亮、叶适、李贽为代表4、清初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5、近代西学的冲击6、“五四”及以后的科学、民主思想对经学的最终瓦解第13页/共91页2023/3/3014理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第14页/共91页2023/3/30153、外国教育史的分期

1)古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中含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640年);

2)近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或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现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15页/共91页2023/3/3016问题讨论:对教育发展史“中心论”的认识古代:东方(中国:春秋战国)与西方(西欧:古希腊、罗马)双中心。近代:欧洲中心(传统教育派)。现代:美国中心(现代教育派)与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双中心。我国现当代教育发展的世界地位?第16页/共91页2023/3/3017三、学习和研究中外教育史的原则——处理好几个关系1)“史”与“论”的关系:史、论结合。防止以“论”代“史”,也不能史料堆积,要用正确的观点驾驭史料(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等)。2)中、外教育史的关系:尊重史实,既不排外也不媚外;处理好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第17页/共91页2023/3/3018

3)外国教育史中欧美与亚非洲国家的关系:也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要反对“欧洲中心”论、“美国中心”论,可以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兼顾发展中国家。

4)古、今关系: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既不“虚无”,也不“复古”,应“古为今用”。

5)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关系:两者实际上难以分开,但要分头表述。前者重个人,后者重社会。第18页/共91页2023/3/3019四、学习和研究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方法(要求)1)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具有基本的社会发展史知识。3)识记基本的教育史实。4)掌握文献学习法(检索、分类、归纳)。5)掌握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

第19页/共91页2023/3/3020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

第一节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第二节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第三节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第四节古希腊时期的教育第五节古罗马时期的学校教育第20页/共91页2023/3/3021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学说:

(一)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在利氏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讲,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根据孟禄的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第21页/共91页2023/3/3022(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

(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也有人认为上述第三种观点不够准确。他们并不否认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需要,但指出:社会生活内容是多样性的,除了劳动经验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因此他们认为,更准确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第22页/共91页2023/3/3023前两种(即生物学、心理学起源论),在西方有一定代表性,可算做一类;在社会主义国家流行,大多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变种,可算做另一类。

比较:第一类中,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进而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则失之偏颇。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又进而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第二类教育起源论则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第23页/共91页2023/3/3024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教育与原始先民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既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___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人类生产生活的目的性:人类不是依靠自发的动物本能生存,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生存。需要:具备生产的经验、知识与技能;智力与体力(2)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交流与传播(3)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继承性:将每一时期所积累的生产与生活经验传授下一代人。第24页/共91页2023/3/30252、原始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生产、生活经验教育:木器、石器工具的制造与使用;火的控制与使用;渔猎、采集食物的技术和经验;共同生活规范、生活习俗与人伦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图腾崇拜;自然崇拜、鬼魂崇拜与祖先崇拜。3、原始社会的教育形式:长者为师、能者为师;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口耳相传、示范模仿;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进行。第25页/共91页2023/3/30264、原始社会教育的神话与传说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神农氏制耒耜(lěisì),教民农作。”

——《周易·系辞》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孟子·滕文公上》

“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尸子》第26页/共91页2023/3/3027

原始社会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征:(1)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2)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结论: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及实践过程。人类生产生活的目的性、社会性、历史传承性决定教育的起源与产生。第27页/共91页2023/3/3028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二)古代埃及的教育(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第28页/共91页2023/3/3029(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第29页/共91页2023/3/3030约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国家。泥板书。楔形文字。天文、数学、医学、建筑学得到发展。有了学校,多与寺庙有关。“泥板书舍”,或译“泥板屋”(tablethouse)。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前2000年有了智慧之家(theHouseofWisdom),招收“文士”。第30页/共91页2023/3/3031第31页/共91页2023/3/3032楔形文字第32页/共91页2023/3/3033甲骨文第33页/共91页2023/3/3034巴比伦时期前1900年左右,阿摩利人打垮苏美尔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282条):“树立公平正义于国中”,使臣民“不得以强凌弱”。前8世纪灭亡。百余年后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空中花园”。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有了两级,初等教育,读写;高等教育,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师徒传授式。第34页/共91页2023/3/3035第35页/共91页2023/3/3036第36页/共91页2023/3/3037第37页/共91页2023/3/3038第38页/共91页2023/3/3039第39页/共91页2023/3/3040第40页/共91页2023/3/3041(二)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第41页/共91页2023/3/3042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有文字记录可考的最古老(前3000年)的奴隶制国家,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就已有宫廷学校。此后,司马、司档、司库等政府机关纷纷开办职官学校。寺庙往往是研究学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形成了寺庙学校。当时有许多书吏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第42页/共91页2023/3/30431、宫廷学校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已有宫廷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之一。那时埃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法老在宫廷中设立学校,邀集文人学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学成以后充任官吏。教学内容无从考证。第43页/共91页2023/3/30442、职官学校

埃及国势更加强大,政务日益繁杂,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学习普通文化课程,又接受专门职业教育。司马、司档、司库机关曾设有造就军事、档案、理财官员的学校。第44页/共91页2023/3/30453、寺庙学校

重科学教育。寺庙不仅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数学、建筑、医学等专业事务的机构,收藏着大量图书资料,成为古代埃及研究学术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日神大寺,海立欧普立斯大寺(Helioplis)是遐迩闻名的寺庙学校,是“最普通和渊博的知识中心”。主要教授应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古希腊立法家梭伦、哲学家柏拉图都曾游学于此。第45页/共91页2023/3/30464、书吏(文士)学校古埃及需要大量书吏(政府公务人员)。由于具体职务不同,书吏可分为公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圣书”书吏等等。他们精于书写、通晓律令,有较好的文化水平,因而居官任职、享受特权和丰厚的待遇,是一般青年奴隶主奋斗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许多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第46页/共91页2023/3/3047教育内容在教育方面,古代埃及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品德。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尊奉日神(法老是其化身)、忠于法老、敬重官吏、孝顺双亲;抄录各种教诲式的格言、铭文、信札,学会和掌握所需要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各种忠告以及怎样对待上司、怎样为他们服役、如何保护和尊重私有财产等等,以利于巩固奴隶制社会。

第47页/共91页2023/3/3048教学特点在教学方面,埃及学校注重阅读、书写、辞令、计算、地理等,“高等学校”更讲授高级数学、天文学、医学、建筑学、水利学等专门知识。教育教学方法十分简单粗暴,灌输、体罚、机械地反复练习被看作是正常合理的手段。古埃及的一位皇子曾说:“我每天挨打,如同吃饭一样的习惯和规律。”第48页/共91页2023/3/3049第49页/共91页2023/3/3050(三)古印度的教育

前2000年(夏朝初期)出现奴隶制国家。

第50页/共91页2023/3/3051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版图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公元13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近代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第51页/共91页2023/3/3052在自然科学方面,公元前1000年印度已有相当精确的历法,12个月,30天,5年闰一个月。在数学方面,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即阿拉伯数字。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促进了印度学校教育的发展。第52页/共91页2023/3/3053古代印度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的教育为“婆罗门教育”。梵天,Brahma,婆罗贺摩,“创造之神”。《吠陀经》,Veda,知识:成书于前2000年前(《诗经》前11-前2世纪),梨俱(颂诗)、婆娑(歌曲)、耶柔(祭祀仪式)、阿闼婆(巫术咒语)吠陀。古儒学校。第53页/共91页2023/3/3054公元前6-5世纪后为“佛教教育”。四姓平等。释迦牟尼(前565-前486,Sakyamuni;孔子前551-前479)。净饭王之子,不满梵天创世说,苦行6年,在菩提伽耶静思“成道”,在鹿野苑说苦、集、灭、道“四谛”及“八正道”。经、律、论“三藏”,Tri-pitaka。今印度:印度教83%,伊斯兰教11%。第54页/共91页2023/3/3055——那烂陀寺,Nalanda,“施无厌”,佛教最高学府,建于公元5-6世纪,毁于12世纪,由印度历代国王建造,最高学府,学习佛教、吠陀经、医方,僧徒主客常达万人。几乎每天都有百项学术讨论或讲授。“学制”12年。

——唐玄奘。第55页/共91页2023/3/3056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学校的萌芽、初建传说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期便有学校。夏朝。庠、序、校。商朝。庠、序、学、瞽宗第56页/共91页2023/3/3057学校的初步发展西周。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制。国学。乡学。泮宫。教师。六艺教育。第57页/共91页2023/3/3058古代希腊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二)希腊化时期的教育第58页/共91页2023/3/3059

(一)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希腊是西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欧洲最先进入文明时代之国。

3个时期: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前11-前9(西周前1046-前771)。《特洛伊》。但丁誉荷马为“诗人之王”。荷马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希腊文。第59页/共91页2023/3/3060希腊城邦制时代,前8-前6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城邦国家,雅典、斯巴达等。伊索。希腊化时代,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至前146年希腊被罗马吞并。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第60页/共91页2023/3/3061第61页/共91页2023/3/3062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的居民被分为严格的等级(斯巴达、希洛、匹里阿西),实施寡头贵族专制的政治体制;从经济上看,斯巴达则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城邦;文化也相当落后。第62页/共91页2023/3/3063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奴隶主的后代培养成为身体强壮、忍苦耐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军事游戏和训练是最主要的项目,忽视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采取严酷的锻炼和训练。第63页/共91页2023/3/3064教育是斯巴达贵族巩固自己的统治的最重要的手段,斯巴达的学校都由国家举办和管理,教育直接控制在国家手里;实行免费教育;男女的教育都受到重视;斯巴达的学校只有军事体育学校一种类型,整个教育体系的明显特点就是突出了军事体育性质;第64页/共91页2023/3/30652、雅典教育雅典有一段较长的时期实施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加上经济上的发达和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繁荣,使雅典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在雅典,初级的学校都是由私人设立的,收取学费,只有高级的学校才由国家来举办;女孩的教育不受重视;有条件的男童7岁起可由教仆陪送上学,雅典的学校类型较多样,首先是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然后还有进行军事体育训练的体操学校和国立体育馆;第65页/共91页2023/3/3066雅典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健美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身心既美且善”;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训练和德育,而且还重视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注重陶冶。

第66页/共91页2023/3/3067前776年起,每4年在奥林匹亚山下举行古希腊全境的竞技会——奥林匹亚竞技。“神圣休战”。第67页/共91页2023/3/3068

古罗马的教育古罗马版图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第68页/共91页2023/3/3069(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二)帝国(政)时期的教育(三)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四)古罗马的教育思想第69页/共91页2023/3/3070古代的罗马古代罗马是古代奴隶制发展的又一阶段。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是古希腊文化的继续。公元前754年拉丁族的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城建国。3个时期:王政(前8-前510)时期,向奴隶制过渡;共和时期(前6-前30),奴隶制贵族共和国,斯巴达克起义,恺撒大帝;帝政时期(前1-公元476),奴隶制大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标志了西方古代的结束,漫长的中世纪封建制度开始。第70页/共91页2023/3/3071(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在古代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兼军人,这个时期的罗马还没出现学校。到了古代罗马共和晚期,才逐步形成从相当于初等教育到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体系。有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第71页/共91页2023/3/3072其中小学是平民子弟进的学校,设备简陋,学习的是初步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十二铜表法,前449年(中国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制定。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第72页/共91页2023/3/3073第73页/共91页2023/3/3074第74页/共91页2023/3/3075中等学校文法学校,教授希腊语(外文)、拉丁语,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第75页/共91页2023/3/3076高等教育修辞学校为贵族子弟设置,设备较好,教育内容广泛,师资水平较高,培养未来的官吏和公职人员,这种人在共和晚期都要求必须是雄辩家;所以,这一系列的学校在当时就特别注重雄辩家的教育,文法和修辞学等课程非常受重视,四艺及法律、伦理。第76页/共91页2023/3/3077斯巴达起义发生在共和末期(前73-前71)。恺撒大帝(前101-前44),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于一身,但未称帝。后成为罗马及欧洲帝王习用的头衔。第77页/共91页2023/3/3078(二)帝国(政)时期的教育教育被帝国作为培养官吏和顺民的工具,这两种人都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只要俯首听命,所以统治者对教育进行了改造.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为达到培养官吏和训练顺民的目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越来越脱离实际,教育教学方法愈来愈形式主义第78页/共91页2023/3/3079罗马大学公元70年代,罗马和平寺,图书馆,大学设有法学、医学、建筑学、数学、物理、拉丁文、希腊文、修辞学等科目。缺乏创造性研究,推衍希腊人旧说。第79页/共91页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