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1考点解析
一、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系统】
概念: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一一其他行星系
字勺——L―其他恒星系
(总星系)_河外星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一水、金、地、火星;巨行星一木、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海
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外部条件
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II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有适合生物呼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
自身条件吸的大气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
有液态的水
海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
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
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射能是
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高低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低④日照时间长短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
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周期-年)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活动最
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的④
示意图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
方向
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⑴自转360°,23时56分4秒(真⑴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
正周期)10秒。
周期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日)365天5时48分46秒。
⑴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
各点均为15°/小时。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速度
⑵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
小为0。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34'的交角;二是地
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
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
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26'的交角,称为黄赤
交角。目前为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
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昼夜交替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
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15°/小时。
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
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
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
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①纬度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②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③计算:H=90一|
当地纬度土太阳直射点纬度I(两地同在一个半球用+,分在两个半球用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纬度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
夜相等;春分一夏至一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
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f冬至f次年春分:
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
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研究手段: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
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
内部圈层:
内部状划分,昌、
范围特征分层
圈层态依据义
1、由岩石组成硅铝层
地表至莫
的固体外壳
地霍面固
士2、厚度不均,地震
冗(17、7、硅镁层态
大洋部分薄,大波在
35KM)
陆部分厚地下
莫霍面至上地幔上部存上地幔不同石U-J
地古登堡面在一个软流层,固深度浆
幔(2900K这里可能为岩下地幔态传播地
M)浆的主要源地的速震
液度变
外核
地古登堡面温度、压力和密态化磁
核至地心度很大固场
内核
态
岩石圈——地壳和土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气体和悬浮物,-k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
大气圈
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要成分是氮和氧成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地表水、地F水、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水圈
续不规则的圈层大气水、生物水等循环运动之中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
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环境的总称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二、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还可以反映当时的
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
变质岩如石灰岩f大理岩,页岩f板岩,砂岩f
石英岩,花岗岩f片麻岩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
质的循环运动。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09-4
成因特点地表形态实践意义
背斜一岩层向上拱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储油、向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
褶(中心老,两翼新)。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斜储水;背斜
生的强大挤压力后,
皱向斜一岩层向下弯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处建地下隧
发生的弯曲变形。
(中心新,两翼老)。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道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隧道、水库选
上升岩块(地垒)一成山岭或高
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址尽量要避
断地(华山、庐山、泰山)
发生断裂,并沿断裂开断层;泉
层下降岩块(地堑)一成谷地或低
面发生明显的错动、水、湖泊分布
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位移。地;河谷发育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
分布区外力作用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其它
沟谷、瀑布、峡谷(V冲(洪)积扇、冲积平溶蚀作用一喀斯特地
主要在湿润、
流水形谷),黄土高原千沟原、河口三角洲(有分貌(峰林、峰丛、溶洞、
半湿润地区
万壑的地表形态选性)钟乳石、石柱、石笋)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形成(有分选性)
高纬度、高海U形谷、冰斗、刃脊、冰债地貌(不具有分选
冰川
拔地区角峰、峡湾性)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a5-5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
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
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
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所以,地
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通过大
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
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
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出他点”".,一叫"_
3。/副热'疝带、
/J7//低纬篇风带
nr1赤道低r压带
\低纬俏风带
3o\剧热带高气限带;
、、中纬西风
6Q)\__赢地《以压带7
极地东叫’匕/一
极地,用气"需、W"券■太阳位也低山带03岛伍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
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
地中海气候冬雨型
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
制
热带、亚热带、温带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
季风气候的偏北风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少雨型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上洋东钏大陆西部大陆中郢大陆军华庆洋西*<火气坏演
--------90°-90°-------
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
苔原气候寒/
地东风带//
7070°//k
批寒带钎叶林气候吴
60°T两极地低气压带
温带
501
海泮胜气候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西风带/
40°大陆性气候
地中毒•气候35
副热带高压带
30°无热带季风气候
然带沙麦气供
620°25。/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流[1。°
热带雨林(铁赤道低压带
——0°00_____
世界跟健全帝与式国隹文出
自然带及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主要成因
物
热带雨林南、北纬10°之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间气团猩猩、河马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南、北纬10°至干季湿季明显交
团,形成湿季;信风带控制时盛行长颈鹿、羚
气候南北回归线之间替
热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季羊
南、北纬10°至一年中风向随季夏季风(西南风)来临,赤道气团带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风
南北回归线之间节转变明显,分来大量降雨,冬季风(东北风)来临带;
市4M-
的大陆东岸旱雨两季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明显减少大象、孔雀
带
在南北回归线至
热带沙漠
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卜,热带荒漠带
气候常年干旱少雨
的大陆内部和西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单峰驼
岸
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
亚热带亚热带常绿
在南北纬30°—夏季高温多雨,降水,气温也高;冬季风时,受极地
季风气阔叶林
亚40°的大陆东岸冬季低温少雨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减少,气温也
候舜猴、灵猫
热低
带处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亚热带常绿
地中海在南北纬30°—夏季炎热干燥,
区.夏季副高控制时,炎热干燥,硬叶林
气候40°的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多雨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暧湿多雨
冬夏风向明显交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落叶阔
温带季中纬亚洲大陆中替,冬季寒冷干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
叶林带
风气候部燥,夏季高温多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暖
松鼠、黑熊
温雨热多雨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终年干旱少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温带荒漠带
陆性气冬冷夏热,气温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大陆内陆黄羊、旱獭
候年变化大
带双峰驼
温带海
南北纬40°-60°全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温带落叶阔
洋性气终年温和湿润
大陆西岸制叶林带
候
亚冬季漫长而寒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
寒冷,暖季短,降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
针叶林南北极圈附近林带
带水少,且集中于气团控制
气候驼鹿、紫貂
夏季
全年严寒,降水
寒苔原气乔处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极寒带苔原带
极地附近少,多云雾,蒸发
候少川鹿、北极熊
极弱
极地洋原带
冰原气南极大陆和格陵全年酷寒,各月气
带同上1匕极熊、海豹
候兰岛内陆温均在0°C以卜.
根据各种气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成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将世界气候的成因分类
如下:
‘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
单一控制副热带高压带--热带沙漠气候
气压带、风带[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穴林始卓」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热带基原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
汤叶广誓[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成因府陆位直[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
牌陆热力性质差异一一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热芾季风气候
纬声伊答件度高,冬寒长夏暧短--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工"[两极地区,全年酷寒--极地气候
,地形因素--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
差异最大。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东亚名后风南、IE季风
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
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锋面系统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
概念
主向移动的锋向移动的锋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要暖气团
区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
别上升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
锋前锋后
后后
雨区位置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图
图
小
简图/*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雨区图q产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
过境前
晴朗晴朗朗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抬
过境时常出现阴雨、下雪、刮升,常出现连续性云雨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风、降温等天气天气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
过境后
下降,天气晴朗升高,天气晴朗朗
天
气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实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例一场春雨一场暖
季节的大风、沙暴、寒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
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晴”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
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
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3、锋面气旋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北半球气旋南半球反气旋
得到补充,水资源的得以再
生,是最重要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陆上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资源不断更新③使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气流(气压)状况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实例
气旋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中心气流上升
台风
(低压中心)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多阴雨天气
“伏旱”天气
反气旋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中心气流下沉
寒潮
(高压中心)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多晴朗天气
北方“秋高气爽”
【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
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
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②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秘鲁
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等对沿岸沙漠气候的影响)
③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及上升流(秘
鲁渔场)海区形成渔场
④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寒、暖流相遇成海雾,洋流带来冰山,不利航运
⑤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一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一吸烟除尘,
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各要素之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
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生产功能一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依
赖于光合作用)、平衡功能一使自然地理各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整体性的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某•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
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地带性规律
形成影响
分异规律分布规律示意图
基础因素
微也
____________冰一带1
_______________百碑1
纬线延伸,纬度更
____________亚一带针叶井帝1
从赤道到两极的替。低、高纬度明
太阳温带混交林和31带混交林和热黄球减
地域分异热量显。落叶II叶林带落叶同叶株带
辐射
(纬度地带性)(东西延伸,南北受热带箫昂硬仲1年热imsi叶林制
赤道
更替)热带加1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舁
经线延伸,经度更
从沿海向内陆的
海陆替,中纬度明显。
地域分异水分
位置(南北延伸,东西
(经度地带性)
更替)\/曷::
-斗方向
・U太
从山麓到山顶更
山地垂直地域分替,高山、高原地
水热海拔1[
异区明显。
状况高度
(垂直地带性)(水平延伸,垂直
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
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
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阑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ABS传感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4-2025学年温州市永嘉县数学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电厂个人自我鉴定6篇
- 教师节活动策划书(15篇)
- 买卖合同模板汇编五篇
- 设计师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15篇
- 2024年智能汽车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4年版5G网络建设与运营协议
- 自我鉴定范文100字左右10篇
- 王朝霞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 2023年初中英语听课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听课心得体会阅读(优质)相关范文多篇集锦
- 高中日语宣讲 试听课件
- 新生儿窒息诊断地专家共识
- 超高层建筑地造价含国内著名超高层建筑成本大数据
- GB/T 14361.1-1993船用纤维索滑车木壳滑车
- 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 三大构成之立体构成-课件
- 河南高职单招政策解读与报名课件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
- ××市××项目复盘报告【正式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