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_第1页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_第2页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_第3页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_第4页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一、基本概念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辞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他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定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学关系,或者说,量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单位;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下面给出量和单位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量亦称“物理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因此单位制的统一是相当重要的,这对于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出版物(特别是科技书刊)中所涉及到的量和单位,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新闻出版总署也将图书中是否正确使用量和单位作为图书质量检查的一项指标。二、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一些共性问题图书编纂中涉及到计量单位中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尤其是辞书编纂中,涉及到上述内容的词目及释文也比较多,因此,编辑如何合理准确地运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辞书编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多年的编辑经验,总括起来有以下两个使用原则。1.以使用单位符号为好法定计量单位有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之分。(1)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可以是单位的全称,也可以是单位的简称。包括方括号中的字在内的为全称,如帕[斯卡]、牛[顿]、安[培]、欧[姆]。不包括方括号中的字的为简称,如帕、牛、安、欧等。对于没有方括号的名称的,其全称与简称是一样的,如米、千克、秒、弧度等。简称和全称都可以表示为单位名称。用全称还是用简称,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以表达清楚明晰为原则。一般可用简称,但在容易引起混淆时,就应该使用全称,例如,在与时间的单位分、秒同时使用时,平面角的单位分、秒就必须用全称角分、角秒。有关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在后面再重点叙述。单位名称一般仅适宜于在口头叙述和文字叙述中使用。(2)单位符号单位符号有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两种形式,同时也包括词头符号。1)中文符号。中文符号由单位名称的简称构成;没有简称的,则直接用中文名称。如电流单位“安[培]”的简称为“安”,所以中文符号是“安”,不能错误地用全称“安培”;长度单位“米”没有简称,所以中文符号是“米”。又如,有的将电容单位10-12法拉的中文符号写成“皮可法拉”,这是错误的。“皮可”是法定计量单位中10-12的词头名称的全称,其简称为“皮”,“法拉”是电容单位的全称,它的简称为“法”,所以电容单位“皮可法拉”(10-12法拉)的中文符号是“皮法”(单位和词头均用简称),不能错误地使用“皮可法”、“皮法拉”或“皮可法拉”。2)国际符号。国际符号通常简称“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一律用正体来表示。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①表示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为小写正体,但如果单位名称是来源于人名的时候,则它的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正体,第二个字母为小写正体。例如,表示长度单位米的国际符号为m;表示压力单位帕[斯卡]的国际符号为Pa(压力单位帕斯卡的名称是因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而得名的)。在法定计量单位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两个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A、K);在21个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中,除了平面角单位rad(弧度)、立体角单位sr(球面度)、光通量单位lm(流明)和光照度单位lx(勒克斯)外,其余17个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它们的符号首字母都是大写正体。只有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升的符号L是例外。②表示词头符号的字母,以106为分界点,当所表示的因素小于106时为小写正体,大于等于106时为大写正体。如表示103的词头符号为k,常见的千米的国际符号km中,k表示千,即10的三次方;表示106的词头符号为M,表示109的词头符号为G。③国际符号还可以用附于数字右上角的符号来表示。如表示平面角的(°)、(,)、(〃)单位的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除用在需要简单明了表示的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等处外,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法定计量单位》推荐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中文符号只用于通俗出版物中。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著作和专科辞典的主要读者对象来说,他们习惯于使用国际符号,加之编写者在编写时使用统一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国际符号,那么全书应该统一,不要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混用。由于使用国际符号与使用中文符号相比,差错率较低,因此现在仅介绍单位的中文符号,关于单位的国际符号将在第三部分再重点介绍。对一般的综合性、普及性专科辞典或百科辞典(例如辞海、大辞海)来说,既可以使用单位名称,也可以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那么,究竟是使用单位名称好呢,还是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好?对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来说,使用单位名称和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这两者似乎并无多大的区别。例如,功率单位“瓦[特]”,其单位名称可以是“瓦特”,也可以是“瓦”,而它的中文符号只能是“瓦”。如果对这些单位都使用简称的话,那么单位名称和单位的中文符号是等同的。然而,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总共才只有43个,而在编写书稿时,所遇到的却是大量的组合单位。(3)组合单位中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什么是组合单位呢?组合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相乘或相除,或者既有乘又有除构成的单位,也包括由一个单位与数学符号或数字指数构成的单位。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表述,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呢?试举例作一简表比较如下: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的中文符号由两个单电阻率欧姆米,~~•^位相乘构 欧米成的单位力矩 牛顿米,牛•米牛米由两个单磁场强度安培每安/米,安•米-1位相除构米,安每成的单位 米密度千克每立千克/米3,千方米克•米-3由有乘有热导率~乩特每米瓦/(米-开)除的单位 开尔文构成的单 瓦每米开瓦•(米•开)位 尔文 -1瓦每米开瓦•米-1•开-1瓦特每米开由一个单波数W7^-1位与数学中子数密每立方米米-3符号负数度幂构成的相对应力每开尔开-1单位系数文,每开由一个单体枳位与数字截面系数三次方米米3指数构成的单位上述五种组合单位中,单位的中文符号的表示,都比较简练。而且与以前的习惯表示法大致相仿。而它们的单位名称,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显得既累赘又别扭;而对编纂者来说,这些单位名称的表述还很容易出错,因为关于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的表述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对于一般编辑来说,很难正确掌握。现将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的主要规定介绍如下:1)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的顺序与其符号的顺序一致。①如为单位相乘时,符号中的乘号即居中圆点不必给予相应的名称。如力矩单位的国际符号为N-m(牛•米),其名称为“牛顿米”或“牛米”,不能是“牛顿乘米”或“牛乘米”(错误原因:乘号不必给予相应的名称)。②如为单位相除时,则符号中的除号(斜线)应给予相应的名称“每”。如磁场强度单位的国际符号为A/m(安/米),其名称为“安培每米”或“安每米”,不能用以前的习惯称呼“每米安培”或“每米安”。(错误原因:单位名称与它的符号表示的顺序不一致)③如果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时,则不管单位有多少个,“每”字只能出现一次。如热导率单位的国际符号为W/(m-K)[瓦/(米•开)],其名称为“瓦特每米开尔文”或“瓦每米开”,不能用以前的习惯称呼“每米每开尔文瓦特”或“瓦特每米每开尔文”、“瓦每米每开”。(错误原因:单位名称与它的符号表示的顺序不一致,或“每”字的出现超过了一次。)2)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为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指数名称由相应的数字加“次方”组成。如截面系数单位的国际符号为m3(米3),其名称为“三次方米”,不能用以前的习惯称呼“米三次方”;又如加速度单位的国际符号为m/S2(米/秒2),其名称为“米每二次方秒”,不能用以前的习惯称呼“米每秒每秒”或“米每秒平方”等。3)当长度的二次和三次幂分别表示面积和体积时,则相应的指数名称分别为“平方”和“立方”。如面积单位的国际符号为m2(米2),其名称应为“平方米”,不能是“二次方米”;体积单位的国际符号为m3(米3),其名称应为“立方米”,不能是“三次方米”。因此,当单位符号中出现m2(米2)或m3(米3)时,必须根据其物理量的意义来确定其名称,不得随意,因此,要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又增加了难度。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说明,如果书稿中要用单位名称来表述的话,产生差错的“陷阱”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而如果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的话,这些差错因子都是可以避开的。从上例中也可以看出,只要将相应的中文符号(单位的简称)代入到国际符号中,就可以正确地表示为单位的中文符号。因此书稿中还是以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为好,这不仅容易为读者与编纂者都能共同接受,而且不容易产生表述错误的问题,也满足了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中,应优先使用符号的要求。当然,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不排斥那些简单的、不容易出错的单位名称,如叙述中讲到面积,不妨仍使用单位名称“平方米”。而对于那些组合单位或是繁琐的单位名称,还是以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为好,如流量单位的单位名称“立方米每秒”,还是以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米3/秒”为简练。2.尽可能不使用单位“度”按旧有的提法,计量单位中的“度”可以用来表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电能量和平面角等。同一个“度”字,在不同的场合,有其不同涵义,因此,如不注意适用种类,涵义极容易混淆。例如,有一条“等离子弧熔炼炉”的条目,它的释义中有:“电弧最高温度可达30000度以上”。这里,“度”虽然说明了是温度单位,但究竟是摄氏温度、华氏温度,还是热力学温度呢?假如30000这个数据是指摄氏温度的话,那么热力学温度应该是30273.15开,而对华氏温度来说,它竟是54032华氏度。后一个数据与30000相差了1.8倍。可见,简单地用一个“度”字来表示温度单位,这种表述既不准确,也容易产生谬误。对于某些单位中所出现的“度”,由于没有物理量的提示,对大多数查阅非本专业词条的读者来说,往往不明其意。例如,有一条“气体常数”的条目,其释义中有:“普适气体常数的数值为R=8.313608焦/(摩•度)=848克・米/(摩・度)。”上述单位中的“度”是指温度、电能量,还是平面角呢?这就很费猜测,需要再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为了避免习惯使用“度”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表示平面角的单位时,尽可能不用“度”,而统一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如倾角30°~45°,北纬67°等。上述两个例子中,单位“度”的使用都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这里只是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尽可能不要使用会引起差错的单位“度”。标准规定,温度、电能量和平面角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中,平面角的单位“度”,是唯一允许使用的单位。还规定,温度单位用“摄氏度(或℃)”、“开”表示,电能量用“千瓦-时”表示。把电能量1千瓦•时称为1度或1度电也是不允许的,即不能将民间习用的“度”作为千瓦•时的名称。三、量和单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关于旧制在法定计量单位施行之前,我国曾经使用的单位制很多,既有国际单位制,又有米制、市制、绝对单位制、力单位制,以及高斯单位制、实用单位制、英制、美制,等等,十分杂乱。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不容易改变,以及资料引用的关系,因此,书稿中使用旧制单位的混乱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1)强度极限为200公斤力/毫米2以上。这里所用的单位“公斤力/毫米2”,是力单位制中的米千克力秒制单位,现在不能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用“帕”。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强度极限在1960兆帕以上。2)以“千卡/(马力・时)”或“千卡/(千瓦•时)”表示。“千卡/(马力・时)”或“千卡/(千瓦•时)”中的千卡、马力都属于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现在均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以“焦/(瓦•时)”表示。3)热力厂的发热量为600万大卡。卡是被废除的热量单位,通常将千卡称为大卡。而热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J)。此外,万(104)是我国习惯使用的数词,但不是词头,不能与单位合用,如果简单将600万大卡换算成2500万焦,也是错的。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热力厂的发热量为25吉焦(25GJ)。(这类用卡作热量单位的情况,在书稿中还经常出现)4)0.1大气压以内。大气压是非法定计量单位制单位,不能使用,正确的表述应该为:“9.8千帕以内”。5)体积单位公升和立升。体积单位升(符号L(1)),是体积单位m3的十进分数单位立方分米(符号dm3)的专门名称。1L=1dm3。它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之一,可以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而公升是1928年在《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中规定的体积单位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后。1公升=1000公撮(=1000毫升),因此一公升实际上就是一升。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规定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废除公升及立升的名称。6)体积单位cc。cc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ubiccentimeter的缩写,其符号为cm3。标准规定,不能用缩写cc代替符号cm3。而且mL=10-6m3=1cm3,因此,也可以使用mL(毫升)代替cm3。cc的用法是错误的,必须改为mL或cm3。7)29寸彩电,28寸自行车。这里的寸,从字面看是市制单位,但实际上是英制的长度单位英寸。29英寸彩电是指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29英寸;28英寸自行车是指自行车车轮的直径为28英寸。现在电视机在出厂时都改成以厘米作为单位,例如,29英寸改为74厘米。8)16口寸,8^,15哩,200浬。口寸、吠、哩、浬等都是1977年以前使用的字,1977年7月2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考虑到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的用字不统一,发布了《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明确淘汰口寸、吠、哩、浬等字,把上述单位分别改为英寸、英尺、英里、海里。还把瞄改称英亩,喇改称蒲式耳,哂改称加仑,嚅改称英寻,晒改称盎司,衽改称千瓦,公升改称升,无改称托,件改称方,睛改称宋,等等。此外,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把握(公分)改为厘米,把耗(公厘)改为毫米,把此(公撮)改为毫升,把立升、公升改为升等等。在释文中,如果出现题目中的内容,则必须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如16口寸写成40.6厘米,8^写成2.44米,15哩写成24千米,200浬写成200海里(仅用于航程,如非航程,则换算成千米或公里)。此外,如果释文中必须要括注这些旧制单位的话,以上这些字都要按规定使用,如题目中的单位要写成:英寸、英尺、英里、海里。9)公克是什么单位?1公克是否等于2g?1929年我国实行了米制,采用公斤、公两、公钱、公分、公尺、公寸、公分等单位。1959年改为公斤、百克、十克、克、米、分米、厘米等单位。但中国台湾在1985年公布的“度量衡单位及其所用之倍数、分数之名称、定义及代号”中,采用了公分(cm)、公里(km)、公克(g)、公吨(t)、公升(L)、公亩(a)、公顷(ha)等单位,括号中均为其相应的单位符号。从上述可以看出,公克实际上就是克,公升实际上就是升,因此1公克并不等于2g。从题目来讲,公克、公升都不是法定计量单位,均属废除之列。10)图书,尤其是辞书中一定不能随意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否则即视为差错。但是,标准中也规定了在专门领域中,允许以下一些非法定计量单位暂时使用:①长度单位:埃(A),用于光谱学、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核反应和电离辐射、固体物理学等专门领域;秒差距(pc)、天文单位(ua)、光年(l.y.),用于天文学等专门领域。②面积单位:公顷(ha),用于土地面积,我国规定用him;靶恩(b),截面积,用于核反应等专门领域。③功率单位:乏(var),用于无功功率。④时间单位:年(a);月;周,星期;(可长期使用)⑤磁动势单位:安[培]匝(At)。⑥响度级单位:方(phon)。⑦响度单位:宋(son)。⑧级差单位:奈培(Np)。⑨频程单位:倍频程(oct)。⑩计算机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bit)。11)黄金首饰中用到的14开、18开中的开是什么单位?这里的“开”来自英文carat(美语karat),它用于衡量金首饰中的含金量,但不是法定计量单位。纯金定为24开。18开指含金量为18/24或0.75或75%,14开指含金量为14/24或0.5833(循环小数)或58.3%。因此,5g18开的金首饰,其含金量为3.75g黄金。习惯上用开(K)来替代,但严格来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开(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开的符号。12)200亩。亩一般指市制单位中的市亩。1市亩=(10000/15)m2=666.666666m2,不是一个整数,使用上很不方便。此外,亩的大小在我国各地实际上相差很大,统计上极不准确。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后,应逐渐废除,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还在使用,报章上也常见,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处理。但如果能够换算的,尽量使用公顷或平方米作为单位。13)在辞书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同时,也要防止不问具体情况,把所有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经简单换算,改为法定计量单位,并舍弃原来的单位。例如:①毫米汞柱(mmHg)是非法定计量单位,理应改为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帕(Pa)。但在涉及到人体血压时,就不宜只简单地把毫米汞柱数(mmHg)乘以换算系数,改成为帕(Pa)或千帕(kPa),此时应该括注原来的单位,如10.67~16.00kPa(80~120mmHg)。②“亩”是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后,应该逐渐废除的,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好些方面还在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允许根据具体情况慎重使用。③千分率%。不是物理量,但在涉及到诸如人口增长率、铁路路基坡度以及银行的利息等时,仍可使用。这时,就不要简单地把数值的小数点移前一位而采用%。(2)关于物理量的名称1)绝对温度0.3开。根据热力学原理所定义的温度,过去常习惯称其为“绝对温度”。这一物理量名称,书稿中出现得比较多。按法定计量单位要求,“绝对温度”这一物理量的名称不能使用,应该使用“热力学温度”。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热力学温度0.3开。2)条目“玻尔磁子”的释文定义为:原子物理学中磁矩的单位。查标准:玻尔磁子是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名称,符号为PB,并不是磁矩的单位名。玻尔磁子的单位为安培平方米(A-m2)。这里,将物理量和单位搞混淆了。3)某产品广告:长1m,@12mm〜616mm。用符号6表示直径是制图中的规定,不是标准中的直径符号,标准中的直径符号为d或D。因此,正确的表示应该为:长1m,直径d=12~16mm。(3)关于单位名称1)摄氏35度,35度。单位名称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不能拆开。当与数值一起使用时,应当是数值在前,单位在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以前常习惯拆开使用。即使在今天,在报刊、广播和电视中也常能看到和听到这些错误的用法。在书稿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如“最高温度摄氏35度”或“最高温度35度”、“最低温度摄氏零下10度”的错误用法。正确的表示应该为“最高温度35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10摄氏度”,或“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10℃”。这里,“摄氏度”是单位名称,“℃”是单位符号。显然,如果使用单位符号,就不会产生错将单位名称拆开使用的问题。附带说一下,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摄氏度的符号“℃”,可以作为中文符号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组合单位中,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不能混用)。此外,摄氏度的符号℃,华氏度的符号。F与兰氏度的符号°R的左上角圆圈是与字母&F、R成一个整体的,不能将它们拆开。2)常以每公顷若干立方米/秒计。这种表示,既不是单位名称,又不是单位符号,而是不伦不类的表示法,是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要求的。如果使用单位名称的话,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常以立方米每秒公顷计;如果使用单位符号的话,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常以米3/(秒•公顷)计。3)流量2800秒立米,流速3秒米。体积流量单位的符号是m3/s,中文符号是米3/秒,单位名称应该是立方米每秒。速度单位的符号是m/s,中文符号是米/秒,单位名称应该是米每秒。题目中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流量2800立方米每秒,流速3米每秒。以上三个例子中,如果不使用单位名称,而使用单位符号的话,既简略、方便,又相对不容易出错,因此还是要说,以提倡使用单位符号为好。4)几kg,3kg~几十kg,每h,每m2,每s。在93版《量和单位》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任何一个物理量都可用一个单位和一个数的乘积表示,例如质量m=20kg,面积A=60m2,时间t=30s等。题目中,kg、h、m2、s都是单位的国际符号,而单位的国际符号不能代替单位名称,更不能代替汉字使用。题目的写法是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代替汉字,容易引起误解。正确的写法是:几千克,3千克至几十千克,每小时,每平方米,每秒。单位符号(国际符号或中文符号)要与数值一起使用,例如3~20kg,8h,30m2,10s;或3~20千克,8时,30米2,10秒等。5)能量超过1.02兆电子伏特的光子。因为电压、电动势的单位称为“伏特”,因此在遇到题目中这个能量单位的名称时,很容易会写成“电子伏特”(eV)。但在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能量的单位是“电子伏”,根本就没有“电子伏特”这一名称,因此正确的表示应该为“能量超过1.02兆电子伏的光子”。(4)关于单位符号1)电阻率(20℃)约0.42~0.48欧姆•毫米2/米。前面提到,单位的中文符号应该由单位的简称构成,这里,“欧姆”是电阻单位的全称,不是简称,简称为“欧”。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电阻率(20℃)约0.42~0.48欧•毫米2/米”。2)汽车最省油的经济运行速度为80千米/小时。时间的单位h的中文名称是“[小]时”,中文符号是其简称“时”。这里,将中文名称作为中文符号使用,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汽车最省油的经济运行速度为80千米/时。像这类组合单位中用“小时”的很多,一定要注意改正。3)抽引长江水400~500立方米/秒沿京杭大运河送至淮安。题目中所提到的这类单位符号“立方米/秒”,是书稿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然而却是错误的。它既不是单位名称,也不是单位符号。“立方米/秒”中的“/”是表示除的符号,而书写单位名称时,是不允许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或其他符号的。如果用单位名称来表示,则应该为“立方米每秒”。因为“立方米”是体积、容积单位的单位名称,而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它的中文符号应该是“米3”。这个组合单位中文符号的正确表述应该为“米3/秒”。4)排水模数为0.30立方米/秒/平方公里。这种类型的组合单位的形式,在书稿中也常可以见到,同样也是错误的。在单位“立方米/秒/平方公里”中,除了“立方米”、“平方公里”不是单位符号,必须分别用“米3”、“公里2”代替外,表示除号的斜线有两条,也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标准规定,表示除号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此外,这样的表示还很容易产生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米3/(秒•公里2)“,也可以理解为“(米3•公里2)/秒”,这两者涵义相差太远。所以,当单位符号的分子和分母都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当分母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符号时,整个分母应该加圆括号,以免混淆。例子中所提到的单位,正确的表述应该为:“米3/(秒•公里2)”。5)身高一米八。身高一米八应该是身高1米80厘米或1m80cm标准规定,单位符号应该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并与数值之间留适当间隙,并且一个量不能同时用两个以上的单位(平面角与时间的单位除外)。因此,正确的表示应该是:身高1.80米、180厘米、一点八米、1.80m或180cm。(1米80厘米或1m80cm的使用也不正确)6)新闻30’,新闻900〃。在电视台的栏目标识或宣传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述。时间单位分的符号是min、秒的符号是s。而“'”则是平面角单位[角]分的符号,“〃”是平面角单位[角]秒的符号。因此,时间30分必须写成30min、900秒必须写成900s,不能用平面角单位[角]分的符号“'”代替时间单位分的符号,用平面角单位[角]秒的符号“〃”代替时间单位秒的符号。正确的表示应该是新闻30分或新闻30min,新闻900秒或新闻900s。相应地,运动员跑完1000m“用去3min20s(3分20秒)”(标准规定,时间单位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单位),不能写成“用去3'20〃”。此外,“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的表述中,关于单位应该写成12.88秒(或者说2.88s,在赛场的计时屏上显示的是正确的表述),不能写成12.88〃,更不能写成12〃88,离奇的是网上还有将其写成为12,88〃。7)km/小时,m3/分,mg/(kg•日)。标准规定,不应该在组合单位中同时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不能混用)。上述单位中的分、日都是中文符号;小时还是中文名称(它的符号为"时”),因此不能和m3、mg、kg、km等单位的国际符号同时使用。正确的表示应该为:km/h,m3/min,mg/(kg•d);或千米/时,米3/分,毫克/(千克・日)。8)绝缘电阻大于200G欧姆。词头的符号和单位的符号也不能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混用。这个例子是去年《报刊文摘》登载的“纳米鞋可防雷”的信息中提到的,其中说到防雷鞋,主要的特色是在鞋底的橡胶中添加了多种纳109的国际符米材料,绝缘电阻大于200G欧姆。这种表示方法是错误的,G是词头号,它的中文符号为吉,正确的表示应该为200GQ或200吉欧。刚才讲到的是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的混用是错误的,现在再说说例外。7)、8)两例所说的都是物理量的单位,对于非物理量的单位、计数单位或没有国际符号的单位,则允许同时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例如,台/d、元/m2、kg/人、t/(人・月),当然,最好是同时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如改为台/日、元/米2、千克/人、吨/(人-月)。9)角速度为60°/s。平面角单位的度、分、秒的符号在组合单位中使用时,应该加括号,用(°)、(‘)、(〃)的形式。题目中正确的表示应该为:角速度为60(°)/s。10)土地面积20ha。国际上有一个暂时可以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单位公亩,符号为a。la=100m2。由于它作为土地面积单位显得太小,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并没有采用a作为法定计量单位中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因此,用ha(百公亩)作为公倾的符号在我国就不太合适。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规定用hm2作为土地面积单位公倾的符号。1ha=1hm2=10000m2。11)二度烧伤写成n°烧伤,三度心力衰竭写成111°心力衰竭。是否可以?不可以!“°”是平面角的单位度的符号,不能作为其他表示程度的“度”或用“度”代表其大小的单位的符号。因此,上例中应该分别写成:11度烧伤,111度心力衰竭。12)时间单位中,秒的单位写成sec或SEC,分的单位写成m,小时的单位写成h-日的单位写成day,周的单位写成WK或W,月的单位写成mo,年的单位写成y或yr。是否可以?不可以!标准规定,时间单位秒、分、时、日、年的单位符号分别为s、min、h、d、a,而时间周、月的单位没有符号。题目中,秒的单位sec或SEC、分的单位m、小时的单位hr、周的单位WK或W、月的单位mo、年的单位y或yr都是英文名称的缩写,不能作为单位符号来使用;而日的单位day则是英文名称的全称,也不能作单位符号使用。止匕外,m是长度单位米的符号。13)机器转速的单位的国际符号用rpm或r/m。rpm是英文revolutionsperminute的缩写,不是单位的国际符号。而r/m中的m又是长度单位米的国际符号,因此都不能使用。按标准规定,旋转机械转速的单位是“转每分"(r/min)或“转每秒”(r/s)。其中,r代表转数,min和s分别为时间单位分和秒的国际符号。严格讲,转数是数,不是物理量的单位,因此用r/min和r/s也不尽合理,只是为了照顾某些领域的习惯而放入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正确的表示也可以是s-i或min-i,而旋转频率的单位一致。14)某物件的包装箱上标的重量为:毛重3长65,净重2KGS。这里的重量实际指的是质量。按标准,在商品贸易和日常生活中,将质量称为重量是允许的。质量单位的国际符号是kg(千克),kg不能用大写字母写成KG。此外,标准还规定,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符号上不能附加任何其他符号或标识。因此,在kg后面加英语中代表复数的字母S也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毛重3kg,净重2kg。此外,100t不能写成100ts,60m不能写成60ms,最大电流Imax=80A不能写成I=80Amax;又如,过去常用的标准立方米的符号Nm3、标准升的符号NL也不能再用。见下例。15)废气含尘浓度通常应小于20g/Nm3,最大不超过40g/Nm3。Nm3是体积单位标准立方米的符号。标准立方米定义为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多用于气体)为1m3。Nm3的表达形式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应该将标准的含义放在有关物理量的下标或说明中去,题中正确的表述应该为:20g/m3、40g/m3。16)频率为f=2.6/s。物理量频率定义为时间的倒数,单位为Hz(赫)或s-1(秒-1),法定计量单位还有每分(min-i)、每小时(h-i)、每日(d-i)等。标准规定,当组合单位的分子为1时,应该写成负数幂的形式,不用分式,例如,不用1/m或1/米,用m-1或米-1。题目的正确表示应该为f=2.6Hz或f=2.6s-1。17)对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不能再使用其原来的组合单位,例如,压力、压强的单位用Pa(帕),而不要用N/m2;电导的单位用S(西)而不要用Q-1(欧-1);磁通密度的单位用T(特),而不要用Wb/m2(韦侏2)。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这是一种误解。对于某些常用的组合单位给予专门名称只是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使单位的表达形式简化,在使用中不容易混淆。但它们在性质上仍然属于导出地位,与其他形式的导出单位在地位上是一样的。至于采用哪一种形式,则要看使用中是否方便和易于理解。如在某些场合,当以原有的组合单位形式使用反而显得更方便、更直观、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时,就可以不用它们而使用组合单位。例如,在量方程式的运算中,如果都用导出单位代入,如力的单位用kg•m/s2(千克•米/秒2)而不用N(牛),反而便于检查量纲是否正确。又如,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值中,在机械设计中,用N/cm2或N/mm2就比用Pa方便;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当与电阻同时使用时,用Q-1就比用S方便。(5)关于词头词头又叫词冠、前缀。它是西方文字中的一种构词成分,加在另一个词的前面构成一个新词。93版《量和单位》中共有20个词头,它用于与单位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比如,词头“兆”和单位“帕”构成了“兆帕”,意为“105帕”,又如词头“厘”和单位“米”构成了“厘米”,意为“10-2米”。汉语中没有词头,只有数词。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前,一直用的都是数词,如十、百、千、万、亿、兆,以及分、厘、毫、丝(10-4)、忽(10-5)、微等。作为数词,是可以重叠使用的,因此过去常用十万、百万、千万、万万以及毫微、微微等。国外也常用十千(tenthousand)、十百万(tenmillion)、百百万(hundredmillion)等,也是这种情况。但是,作为词头是不允许重叠使用的。由于十、百、千、兆、分、厘、毫、微这八个数词被借用作词头,因此它们就不能再与其他词头重叠使用,就不能再使用毫微(mu)、微微(以口)、千兆(kM)等。万(104)、亿(108)是我国习惯使用的数词,可以使用,但不是词头,而且也只允许在非科技出版物中使用。因此,在非科技出版物中,可以用十万、百万、十亿、百亿和万亿等。按标准规定,词头不能单独当作单位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在书稿中,因为词头使用不当,产生的差错也很多,举例如下:1)毫微米(mum)技术,波长为若干毫微米(mum)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毫(符号m)、微(符号u)都是词头,前面已经说过,词头不能重叠使用,因此不允许用“毫微米”作为单位,应该用“纳米(符号nm)",1nm=10-9m。因此正确的用法是“纳米技术”、“波长为若干纳米”。此外,mum是符号,而不是名称,因此也不能用“m口m技术”。此外,还常见到在描述电容单位时,有用“微微法”的,这里,两个重叠的“微”意为“10-12”,而“10-12”应该用词头“皮”(国际符号为p)来表示,则“微微法”的正确表述应该为“皮法”。2)头发粗10u,电阻5k,电阻2M,白细胞计数12G/L。上面几种表示法,都是将词头u、k、M、G等单独当作单位使用,这是不允许的。在词头后面,必须要有相应的单位。对于计数的数,更不应该用词头代替。正确的表示应该为:头发粗10um(微米),电阻5卜。(千克),电阻2MQ(兆欧),白细胞计数1.2X1010L-1(每升)。3)长度单位厘米的符号cm写成CM,毫米的符号mm写成MM或m/m,千米的符号km写成KM。厘米和毫米都是长度单位米的十进分数单位,而千米(公里)是米的十进倍数单位,它们分别由基本单位米(符号m)加上词头厘(c)、毫(m)和千(k)构成,这些词头符号都是小写、正体,因此正确的写法应该分别为cm、mm、km,不能用大写、正体。CM、MM、KM的写法来自俄文,m/m的写法来自日本,这些都不符合标准的规定。4)某药用量为50~200mcg/day。按规定,词头不能重叠使用。题目的单位中,m为词头毫的符号,表示10-3;c为词头厘的符号,表示10-2,因此1mcg=10口g(以表示10-6)。此外,日的国际符号为d,而不是英文day。题目中正确的表述应该为:500~2000ug/do5)下列的组合单位表述是否正确:J/(mmol•K),J/umol。不正确。标准规定,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只有在分母为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kg时例外(如,密度单位g/cm3,压力单位N/mm2,线密度单位g/km(即tex),以及质量能的单位J/kg或kJ/kg)。上述例子违反了标准规定,正确的表示应该为:kJ/(mol・K),MJ/mol。6)下列的组合单位表述是否正确:kC/cm3,kJ/mmol,ng/mL。不正确。标准规定,一般不在组合单位的分子和分母中同时采用词头。上述例子违反了标准规定,正确的表示应该为:GC/m3或C/mm3,MJ/mol,口g/L。7)3000℃写成3k℃,2000h写成2kh,60000t写成60kt。标准规定,温度单位摄氏度,以及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平面角单位度、分、秒,时间单位日、时、分,质量单位吨,不能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因此,3000℃不能写成3k℃;2000h不能写成2kh;60000t不能写成60kt。8)热量为500hJ。词头h(百)、da(十)、d(分)、c(厘)一般用于某些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例如,20cm2,80hm2,16dm3等。因此,题目中正确的表示应该为:热量为50kJ。但是也有例外,即在气象部门,压力单位可以用单位hPa,因为1mbar=1hPa。(6)关于量和单位1)2005年9月15日《上海商报》有一条标题消息:“两年后:太阳能发电5兆瓦”。电能量的单位是瓦.时(w・h),其倍数单位为千瓦•时(kW-h,即民间俗称的一度电)。而兆瓦(MW)是功率的单位瓦的倍数单位,并不是标题中的发电能量的单位。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两年后:太阳能发电能量为5兆瓦•时”(也即民间习用的5000度电)。当说到装机容量时,才应该用瓦。例如,电厂的装机容量为20兆瓦。2)设计功率为2kN,平均每年可节约6000kW-h的电。这也是一例关于物理量与其单位不匹配,或是物理量名称出错的例子。功率的单位为kW,不应该是kN(牛是力的单位)。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但电能不应该简称为电。正确的表述应该为:设计功率为2kW,平均每年可节约6000kW-h的电能。3)38°白酒。“°”是平面角单位的符号,不能用作浓度或含量的符号,如酒的度数。酒的度数是指酒精(乙醇的俗称)含量,一般地说是指乙醇的体积分数(原表示的体积分数式子为V/V)。正确的写法应该是“(C2H50H)=0.38或6(C2H5OH)=38%。或用文字来说明:酒精体积分数=38%(或0.38)。如果是纯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写成38度白酒。4)百分之五的硫酸,5%的硫酸,H2so4%=5%,H2sO4%=5%(m/m);6%的二氧化硫。这些说法或表示法都比较模糊,而且不符合标准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或表示法应该为: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五的硫酸,w(H2SO4)=5%或w(H2SO4)=0.05。此外,像H2SO4%的表示法,无论在量和单位的概念、在量的代数上、在量值的表示上都是不对的。此外,“6%的二氧化硫”的表示也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6%,或6(SO2)=0.06或4(sO2)=6%。Pb(铅)的重量百分浓度为40ppm,或Pb为40ppm(m/m);C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50ppb,或CO为250ppb(V/V)。ppm是partspermillion的缩写,含义是10-6;ppb是partsperbillion的缩写。这两者都不是单位,因此是不正确的。此外,billion在美国指的是109,而在英国指的是1012,也不统一,极易引起混乱,因此应该根据地区、国家甚至不同学科的含义,分别代之以109或1012。此外,有时在书稿中还能看到pphm,这是partsperhundredmillion的缩写,含义是10-8,也不能使用。题目正确的表示应该是:w(Pb)=4X10-5;6(CO)=2.5X10-7。CO流速0.02m3/min。m3/s和m3/min都是体积流量的单位,而速度的单位是m/s和m/min。因此题目的正确表示应该为:CO流量0.02m3/min。(7)关于量和数值1)某一设备的外包装箱上标明,体积:400X200X250MM3。箱子的长度为4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250mm,因此正确的表示法应该写成400mmX200mmX250mm,否则会引起误解,因为mm3(不能写成MM3)是体积的单位,而不是长度的单位。此外,400X200X250mm的写法也是错误的,在长、宽的数字后面也必须一并写上单位mm。2)断面尺寸(mm)一般为80X80~100X100。断面尺寸的单位的标注不正确,正确的表示应该为:断面尺寸一般为80mmX80mm~100mmX100mm。3)表示量值的范围时写成80±2mm、30土2℃。在上述形式中,80、30都是数,而2mm、2℃则是用数值和单位表示的量。标准规定,数和量是不能相加减的,因此,题目的正确写法应该是:80mm±2mm、30℃±2℃,或者(80±2)mm、(30土2)℃的形式。4)波长不确定度可以保持在3~9X10-8之内。3是一个数,9X10-8也是一个数,因此上述范围显然不合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3~9)X10-8之内”或“3X10-8~9X10-8之内”。5)某包装袋上标出其重量时写为:750g土10%。750g是一个量,g为它的单位,750为量的数值。而10%是一个表示百分率的数,它们的属性不同,不能相互加、减。按标准,正确的写法应该是(750±75)g或750g±75go6)用8/16℃来表示天气的温度变化范围。表示数字的范围是“~”,而“/”是除号。正确的表示应该是8℃~16℃。7)某食品包装上写有“保质期:±2℃,5天”。±2℃是温度的公差范围,显然无法说明问题。它可以是6℃±2℃,也可以是20℃±2℃。按其原来的意思,应该在较低的温度下贮藏,因此正确的表示应该为“保质期:5天,在-2℃~2℃时”。(8)关于图表1)在图和表格中,用特定的单位表示数量,如:①l,mm;l(mm);l(单位:皿皿);长度(mm)fTmax,℃o由于一个物理量的数值是与其所选用的单位有关,其表达方式为:A={A}・[A]。式中,A是某物理量的符号,[A]是所选用的单位的符号,{A}是用[A]为单位时,该物理量的数值。例如,l=50mm。标准规定,在图表中表示量的数值时,必须用分数形式在分母上表明该物理量所用的单位,也就是用{A}=A/[A]的形式(从上式转换而来)。因此,例子①的正确表述应该为:〃mm;长度/mm;长度/毫米。例子②中,有两个问题,T是热力学温度的符号,其单位为&而℃是摄氏温度t的单位的符号。物理量名称应该与其单位一致。正确的表示应该为:/max/℃或Tmax/K。标准中还规定了另一种表述:{l}mm。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悉,因此也不提倡使用。如果同一个图表中的所有物理量的数值用的都是同一个单位,为了简单起见,可以在图表的某个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式注明数值的单位。例如在图表的右上角或下方标明“长度单位为mm”或“长度单位:mm”。2)图表中的数值表示为:F/104N。由于单位符号不能附加任何其他符号或标记,因此在力F的单位N前加10的幂104,表示图表中的数值要乘以104,这是不允许的。应该把104放在数值中,如表中的数值为8,则写成8X104的形式,而量和单位仍应写成F/N、F/牛或力/牛的形式。同样的,有一个图表中,出现“Q/4.1868kJ”的写法也是不正确的。4.1868kJ是图表中将原热量单位千卡(心翻)换算成千焦(灯)时的偷懒做法,应该把表中的原数值换算成以千焦(kJ)为单位的数值。3)图表中对数量的数值写成lnp。请注意,这里是对数值取对数。而图表中的数值应该是对物理量压力p的数值取对数后的值,而这个p的数值是在特定单位下取得的。因此它必须写成ln(p/MPa)的形式,就是必须注明单位。在图表中用lnp的形式是没有意义的。4)某图表中,其中有三栏表示为:电/kW・h、压缩空气/m3、水/t。栏目中,kW・h是电能的单位、m3是体积的单位、t是质量的单位,但该表示中,电、压缩空气、水都不是物理量,这样表示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正确的表示应该为:电能/kW-h、压缩空气的体积/m3、水的质量/t。9)关于数学式1)logx、logax、Inx和lbx有什么区别。Logx用于一般的代数方程及其运算中,这时,底数并不需要指出。10g^x称为以a为底的x的对数,a可以是除e、10和2以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