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_第1页
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_第2页
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_第3页
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_第4页
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草案)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五年八月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基本情况 2二、主要成就和经验 5三、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9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12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4三、规划年限和目标任务 16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内容 17一、建设标准 17二、建设内容 18第四章区域分布与建设任务 23一、分区建设重点 23二、建设任务 27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1一、投资估算 31二、资金筹措 31第六章效益分析 33一、社会效益 33二、经济效益 33三、生态效益 34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35一、对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影响分析 35二、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35三、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6第八章保障措施 37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37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37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 38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金整合 39五、严格项目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40六、注重机制创新,加强示范引导 40七、加强建后管护,发挥持久效益 42前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为重点,以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及灌区节水灌溉项目等为抓手,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10月,国务院审定通过《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年6月,国家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新的要求。2014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委员会和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2010年编制的《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年)》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按照省政府对省总体规划的批复和市政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规划到2020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75.6万亩,更好地改善全市农田基础生产条件,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基本情况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地理位置在在北纬30度47分至32度零2分,东经119度55分至121度20分之间,北枕长江,西傍太湖,东与上海相邻,南与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相连,西北与无锡接壤。苏州地处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交汇处,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境内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铁路、沪宁和沿江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京杭大运河和苏嘉高速公路连接南北,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苏州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全市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江南水乡之名闻名遐迩,古典园林之美冠绝中西,是全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土地资源苏州全市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27%,其中平原面积约46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8%;丘陵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水域面积为360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5%。土地面积中,张家港市772.4平方公里、常熟市1094.0平方公里、太仓市620.0平方公里、昆山市864.9平方公里、吴江区1092.9平方公里。苏州地处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平原的底部,地貌以平原为主,全市地势低平,一般高程为海拔3.5~5米。西部为低山丘陵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丘陵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米之间,其中,穹窿山高341.7米,南阳山高338.2米,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米,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米左右。该区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米、天平山201米、狮子山114.5米,均由花岗岩组成,岩性为火山喷发岩。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地势低洼,最低点低洼地在海拔2米以下。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土地资源以平原低洼地为主,资源自然性好,土层大都为淤泥质土和粘土、及沙壤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宜耕种,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二)气候资源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苏州多年平均气温为16.5℃,月平均气温以7、8月份为最高,分别为28.5℃和28℃,1、2月份为最低,仅为3.9℃和5.7℃。无霜期平均长达233天。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86.9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0.9毫米,平均雨日数125.3天,5~9月为降水多发月份,初夏的梅雨季和盛夏秋初的台风季降雨量集中,年际降雨量变化较大,汛期易造成洪涝渍害。(三)水资源苏州市境内由西向东南地势略有倾斜,平原广阔,水源充沛,山丘点缀。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其水系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是太湖洪水下泄归海的必经廊道,太湖是苏州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境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达,拥有各级河道2万多条,大小湖泊300多个,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等镶嵌其间,被誉为“东方水城”。全市水域面积为360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5%,淡水养殖面积超百万亩,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出产长江白吉、刀鱼、太湖银鱼、白虾等30多种淡水鱼类。太湖水域面积225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90亿立方米(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米,湖水水深达3.33米。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米外,其余均在2米左右。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工程控制,常年水位2.8~3.0米,其年变幅l米左右。苏州市境内的河流、湖泊受上流来水,下游江海潮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比较复杂。梅雨和台风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2014年全市入境水量196.8亿立方米。其中太湖来水58.01亿立方米(其中太浦闸来水25.29亿立方米,大部分直接进入上海;望亭立交来水5.298亿立方米);沿江大小闸门抽引长江水量27.04亿立方米(其中八大闸抽引水21.83亿立方米,小闸引水5.207亿立方米);无锡入境水量44.25亿立方米(其中大运河来水17.42亿立方米);浙江来水量53.67亿立方米;区域供水厂境外(太湖、长江)提水13.84亿立方米。太湖来水、长江引水、无锡来水、浙江来水和境外提水分别占入境水量的29.5%、13.7%、22.5%、27.3%和7.0%。丰富的过境水资源量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四)土地利用情况及农业生产水平全市农用地总面积450.22万亩,其中耕地保有量面积370.77万亩。种植业以粮(水稻、小麦)油(油菜)生产为主,辅以蔬菜、果品等生产。2014年,苏州市粮食总产110.46万吨,单产486.7公斤/亩,单产比全省平均高53.8公斤/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76.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8.7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63.28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陆地森林覆盖率29.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5%。二、主要成就和经验(一)主要成就2010年以来,整合各方面专项建设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等项目实施,以“治水、改土、整田”为基本内容,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加强灌排设施保障,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全市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1.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通过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高了灌区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率、防洪除涝能力和降渍能力,全市改善有效灌溉、防洪、除涝面积各3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6万亩,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各地围绕“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依据当地农业资源特色和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开发”的原则,重点扶持优质粮油、特色蔬菜及其他优势农产品等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了一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产出高的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到95万亩。3.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坚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为着力点,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优质粮油、高效园艺、优质果品、优质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土壤,引进良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田产出率,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4.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农田灌排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和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田林网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林网覆盖率,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通气能力,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通过推广良种良法、节水灌溉,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十一五”期间降低了5个百分点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农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二)基本经验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面对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和易地调剂补充耕地愈加困难的两难局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深度挖掘潜力,用全局的观念、创新的思路来提高规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发展。2.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坚持“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的治理模式,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在项目安排上,突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基地建设需要来安排建设内容,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要安排基础设施配套,解决主要制约因素,2014年全市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8家,进一步扩大园区面积,新增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3.5万亩、累计95万亩。推进园区发展产业、完善设施、配套服务、培育主体、要素流动、创新机制,提升园区档次。此外,通过建设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库,2014年全市经验收确认的新增耕地达5540亩。3.培育产业,提升效益。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视粮食生产,重点推进农机与农艺结合,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高产示范创建。通过水稻补贴+农机补助+生态补偿等综合政策,苏州市粮食亩产量已连续十二年保持增长。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和升级,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收种机械化,调研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其他综合利用方式,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7.5%,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95.5%、机收率100%,秸秆机械化还田率70%以上。4.多元投入,综合治理。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以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多渠道投入、多内容建设、全方位服务农业的,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建设路、桥、涵、泵、渠、林、晒场、仓库等基础设施。2006-2014年,全市共承建项目67个,总投入6.2亿元,全部规划为粮油和蔬菜,建设面积达到71.2万亩。此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向全社会进行招商引资,如昆山市的张大千农业园区建设、张家港市的凤凰生态农业园建设等,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5.部门协同,规范管理。苏州市农委、国土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如在苏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中,市农委与国土局负责道路与土地平整;市水利局则主要负责灌溉站、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项目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使资金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确保资金规范分配、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6.尊重意愿,依靠群众。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谋利益,兼顾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两个目标。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安排项目、组织建设,保证农民在项目建设中的参与权、受益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三、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一)有利条件1.宏观决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随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先后出台,以及《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等,进一步为苏州市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建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另外,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颁布实施,也为苏州市贯彻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2.经济繁荣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运输便捷,为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苏州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3.现代农业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重要基础。随着产业形态不断优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苏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初具格局,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已连续数年位居全省首位,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均显著提升。“四个百万亩”的农业空间布局、不断创新的农业发展载体、经营机制和支持保护制度均为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奠定坚实基础。4.自然资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苏州市属北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过渡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高标准农田规划区水土资源丰富、建设所需物资来源广泛、劳动力充足、交通便捷、用电方便、灌溉水取自太湖水或长江水,水质有保证,排水有出路,发展潜力巨大。(二)制约因素1.上级扶持政策面临调整。近年来,苏州市的开发项目建设从资金投入保障、监管实施、成效发挥等方面比较稳定,对推进苏州高标准农田建设起到了领跑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苏南地区项目载体的减少和国家、省开发政策的调整,苏南地区承建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将逐步减少。特别是2014年按照“加强苏北、突出苏中、兼顾苏南”的扶持政策,省农业资源开发局重点加大了对苏北、苏中的扶持力度,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向“六大帮扶片区”及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倾斜。未来受政策因素影响,苏南地区土地治理项目将逐渐减少。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加。苏州是典型的农业资源约束性地区,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空间受到较大压缩,人地矛盾问题突出。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项目区大多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开发难度相对较低,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项目载体不多,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地块已相当缺乏,必须对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区域进行开发,建设的难度逐渐增加。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偏低。早期投建的一些农田灌排设施标准较低、配套不够,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存在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本不断上升。尽管国家及省级政府逐步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但与苏州市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4.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建后管护不到位。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中,存在田间工程设施产权还不清晰,高标准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健全,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还没到位,工程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护资金不落实等普遍问题,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的持续发挥。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举措。江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江苏省高标准建设标准(试行)》,并发布了《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及省、市、县(市、区)各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指标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导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苏州市对照标准,结合本地实际,高起点、高质量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整体推进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十分必要。(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几年,苏州市大力推进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将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四个百万亩”产业基础,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但部分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的必要保障,也为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基本前提。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以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为支撑,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不同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本条件,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14年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万元,同比增长10%。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可为苏州农业生产的省工、省水、省肥、增产创造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有利于苏州市建设高水平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可有效拉动机械、建材、建筑和运输等行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省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建设标准,明确建设重点,创新项目管理,提升质量效益,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二、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主、以粮食、蔬菜产区为主,科学布局项目重点区域,明确重点工程、实施步骤。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统筹兼顾流域治理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全市高标准农田总体布局。(二)连片优先,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自然条件、基本农田分布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结合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园建设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农田连片规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统筹运用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措施,实行同步投入、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提高整体建设水平。(三)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在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支农涉农资金统筹的同时,依托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四)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与生态化建设的有机协调。(五)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贯彻《苏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灌区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保障灌区改造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鼓励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促进高标准农田生产效益的释放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六)建管并重,良性运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项目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确保资金分配规范、运转安全、有效使用。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采取以奖代补等有效手段,落实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的管护主体和责任,强化检查督导、监测评价,确保高标准农田持久达标、发挥效用。三、规划年限和目标任务本规划起止年限为2015~2020年,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75.60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扶持,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8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0%以上。

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内容一、建设标准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和《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结合规划区实际,建设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田块。具体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高标准农田是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生产田块。(一)灌排设施配套。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和江苏省农村水利建设标准,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本规划的灌溉设计标准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95%。排涝设计标准为:日降雨200毫米雨后1天排出。降渍设计标准为:农田地下水位控制在田面0.8米以下。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完好率90%以上。(二)农田平整肥沃。条田面积100亩以上,耕层厚度20厘米以上,地表以下1米土体无明显障碍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沙土区20克/公斤以上,非沙土水旱轮作区20克/公斤以上、旱作区16克/公斤以上。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求。(三)田间道路畅通。机耕路与乡村公路相连接,路面净宽4~6米,高出田面0.5米,主要路段硬质化;生产道净宽2~3米,高出田面0.3米。(四)农田林网健全。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80%以上。沟渠路设置防护林带,干支渠和机耕道两侧配置2行林带,农渠配置1行林带,达到一级农田林网(每格200亩)建设标准。规划株距3米,树种以水杉为主。(五)生产方式先进。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六)产出效益较高。粮食种植田块周年综合生产能力1000公斤/亩以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田块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二、建设内容(一)整治田块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分区和管制分区,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农田结构布局。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和防止风害等因素,合理确定田块的长度和宽度。深翻深松土地,通过充填客土、剥离回填肥沃表土,改善农田耕作层。(二)改良土壤采取农艺、生物等措施,对田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后的耕地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翻埋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1)推广秸秆还田:积极提倡稻麦留高茬,推广机械反转灭茬还田、覆盖还田、生物菌剂快速熟化、菌渣还田、秸秆过腹还田、堆肥还田、沼肥还田等秸秆还田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每公斤20克以上。稻麦留高茬即在稻麦收割时留高茬20-30厘米,结合机械耕作、微生物分解进行还田。(2)增施有机肥: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多积造一些有机肥,如厩肥、圈肥、土杂肥。有机肥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后再施用,特别是人畜粪尿及豆饼,堆制一段时间后要经过7-10天的发酵后再施用,每亩施用优质堆肥或厩肥1500-2000公斤,活化土壤,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3)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完善氮、磷、钾与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每年对规划区按自然地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化验,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配制相应的专用肥料,并按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等方法进行配方施肥。测土配方全覆盖,达到100%,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4)种植绿肥:为了减少农田化肥投入量,优化农产品品质,解决土壤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的问题,应鼓励农民种植紫云英、蚕豆、豌豆、芦蒿、三叶草、黑麦草等绿肥进行轮作,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农业的发展。(5)合理耕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热、空气、水分和养料。其中,水分和养料主要是通过土壤供给的。因此,只有进行合理的土壤耕作,才能为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也才有获取高产量的可能。(6)土壤治理:治理酸化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三)建设灌排设施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的原则,加强水源工程建设。遵循尽量充分利用田块现有水利设施,按照灌溉与排水并重、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并进的原则,配套建设和改造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对太湖低洼圩区的治理,采用“四分开、两控制”(即洪涝分开,内河外河分开,排灌分开,高田低田分开;控制圩区外河道水位,控制圩区内河道水位)的措施,整治河道水系、加高加固圩堤、建设闸站工程,建设农村联圩,防洪圩堤,三闸,排涝站,以形成“挡、排、引、降”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抗御水旱灾害。建设过程中,灌溉工程要做到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站、路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排水工程要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和排水沟生态护坡技术,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排涝设计标准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四)整修田间道路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合理确定路网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道路网络布置尽量与水利工程渠系布置相一致,沿沟渠布局,并与田块已有道路相连接。同时在田间道两旁布置防护林带,从而使道路和林带、渠系很好的结合,形成林—路—渠—林、林—路—林、林—渠—路三种配套断面形式。规划实施后,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达到100%,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五)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以生态脆弱农田保护为重点,加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根据防护需要,在主要道路、河流、沟渠两侧或者一侧,按照适时、适地、适树原则,设置农田防护林带,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在排水沟渠、尾水塘等处做好化肥农药拦截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六)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对适合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管理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完善农田泵站等供电设施,提高用电质量和安全用电水平。(七)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大力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提高良种规模化种植水平。集成推广应用作物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病虫害安全高效防控技术、气象灾害防御技术、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技术、循环利用和节本增效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合理推广使用智能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广高性能植保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和专门从事种养业生产的农民大户的科技培训,指导农民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技术到位率。构建和完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第四章区域分布与建设任务根据《江苏省农业综合区划》,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以农业后备资源丰富,增产潜力显著的连片农田作为规划主区域,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土地整理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将全市划分为沿江农区和太湖农区。根据各农区的水土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点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制约因素,对各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一、分区建设重点(一)沿江农区本区主要包括张家港市、太仓市(不含双凤镇),以及常熟市的海虞、梅李、碧溪和董浜,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面大部为河流冲积的沉积层,气候温和、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利条件较好,是苏州市现代农业基地。本区土质沙性,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壤3个土类,其中98%以上为水稻土。水稻土的低产特性主要有冷、粘、沙、盐碱、毒和酸等。本区以优质稻米、小麦、油菜、蔬菜瓜果等作物为主,是全市土地利用率最高、产出能力最强的高产稳产农业区,主体功能定位为优质稻麦产区和高效园艺示范区。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沿江圩区防洪圩堤、圩口闸仍有少部分防洪不达标,排涝泵站老化和排涝能力不足;(2)灌溉设施配套差,灌溉效率低;(3)农田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现象突出;(4)土壤经过长期耕作,存在有机质含量低、耕层浅等问题。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是:1.灌溉系统:疏浚引水河道,提高引江能力,加强灌溉泵站的新建与改造,提高灌溉保证率。除设施农业外,固定泵站单站控制面积宜不小于500亩。单站控制灌溉水田面积小于300亩和灌溉旱田面积小于500亩的宜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在沙土地区渠道宜采用混凝土衬砌防渗,泡田定额可按每亩100~120立方米考虑。沿江低洼圩区,粘性土地区可不进行渠道混凝土防渗,但要在衬砌材料的选择、断面结构上下功夫,在考虑生态的同时加强田间工程配套完善。高效经济作物推广喷滴灌等节水工程技术。2.排水系统:该地区除部分圩区外,大部分自流排水,一般不需要建设排涝泵站,但大都需要进行防洪闸站的新建(改造);需要新建(改造)排涝泵站的地区,排涝泵站选址结合农业联圩的调整,合理设置,每站控制排涝面积不小于1平方公里。引排水河、沟淤积严重,需要注重引排水河(沟)道疏浚整治。按照排涝设计标准确定的排涝模数进行河(沟)断面校核与设计。特别要加强排水配套建筑物的配套建设,在沟道排水入河处设置排水闸涵与消能防护设施,防止河沟坡冲刷。河堤(坡)要注重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3.道路与林网:机耕路主要干道硬质化。林网可选择杨树、刺槐、国槐、臭椿、香椿、楝树、榆树、紫穗槐等。4.土壤改良与培肥: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轮耕作等措施,解决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低、耕层浅、养分贫瘠等问题。5.科技推广:重点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特色旱作物新品种和粮油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二)太湖农区本区主要包括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昆山市,以及常熟市的虞山、古里、沙家浜、支塘、尚湖、辛庄和太仓市的双凤。本区是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人多地少,城镇密集,工商业和交通发达,农业经济比重低。目前种植业以稻麦、油菜、设施蔬菜、特色果茶、花卉苗木等为主。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明显,对农业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要求较高。本区属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整体地势平坦、低洼,绝大部分水田的田面高程在历史最高洪水位之下。区内湖泊河道交叉成网,水利条件较好。区内的地质全为湖沼沉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重壤或粘壤,中性或微酸性,无石灰反应,土质肥沃,土质主要有水稻土、黄棕土、沼泽土、石灰岩土等,土壤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总体较高,但也存在少量中低产田,主要障碍性土壤为太湖白土。由于本区地处长三角腹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耕地不同程度受到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城乡生活垃圾等污染,潜在污染的耕地面积也较大。本区经济发达,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有限,绝大部分为低洼圩区,河网密度大,灌排方式主要是抽水排涝、提水灌溉。防洪排涝降渍、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质保护是本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部分联圩建设标准不高,排涝动力不足;(2)部分灌溉设施配套较差,灌溉效率较低;(3)农田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现象突出;(4)农村河道水质污染,部分河道淤积严重、排涝能力衰减。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是:1.灌溉系统:灌排宜分开布置,规整格田,加强固定灌溉泵站建设与改造,固定灌溉泵站单站控制面积宜200亩以上。由于本地区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灌溉标准可适当提高到95%。地面灌溉时,在建设混凝土衬砌渠道灌溉的同时,推广应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既提高输水效率,又节约土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喷灌、大棚滴灌、微喷灌等方式为主。2.排涝系统:加强排涝与降渍工程建设,特别要注重排涝泵站建设与改造,排涝泵站选址结合农业联圩合理设置,每站控制排涝面积宜不小于1平方公里。部分排涝泵站可与灌溉相结合,排涝泵站设置也可结合内部水体换水之需,以加强水体中水的流动,改善水质。由于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排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根据圩区水面率及内河水位预降情况,按照排涝设计标准确定的排涝模数进行排涝工程校核,并科学规划与设计。疏浚排水河沟,拆坝建桥,完善配套建筑物,加强内部水系流动与水质改善。3.道路与林网:机耕路主要干道硬质化。林网主要栽植大规格的良种柳树、金丝垂柳、水(池)杉、落羽杉、枫杨、银杏、乌桕、枫香、樟树、女贞等,搭配栽植迎春花、木槿、紫荆、紫薇、紫叶李、灌木柳等,增加层次和绿量。4.土壤改良与培肥:以改良障碍性白土和修复已污染耕地为主攻方向。通过生物、物理及工程措施,对污染性土壤进行修复,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扩种绿肥、合理轮作等措施,改造障碍性白土层,提高耕地地力等级。5.科技推广:重点推广应用水稻、油菜、蔬果、花卉、苗木等新品种及相应的优质、安全、生态栽培技术。二、建设任务根据各地耕地利用现状及增产潜力,统筹考虑全市各县(市、区)现有耕地数量、高标准农田比重和粮食产量等因素,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相对平衡、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各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指标表(单位:万亩)地区2017年建成规模2020年建成规模苏州市158.78175.60吴中区8.8112.25甪直镇1.902.65胥口镇0.110.20东山镇2.413.91临湖镇1.802.40光福镇0.300.50金庭镇1.101.40木渎镇0.000.00横泾街道1.061.06穹窿山0.130.13相城区7.509.00太平镇0.580.70渭塘镇0.200.40望亭镇0.881.00阳澄湖镇3.003.30度假区0.500.80开发区0.070.08北桥镇1.161.40黄埭镇1.031.22黄桥镇0.080.10吴江区27.8327.83太湖新城4.484.48开发区3.793.79汾湖高新区5.945.94平望镇3.593.59盛泽高新区3.883.88七都镇1.861.86震泽镇2.662.66桃源镇1.621.62张家港市32.0032.00杨舍镇3.403.40金港镇2.972.97塘桥镇3.273.27凤凰镇3.253.25锦丰镇5.185.18乐余镇5.495.49南丰镇3.353.35大新镇0.980.98常阴沙3.503.50双山岛0.610.61昆山市15.3216.00高新区0.801.00巴城镇1.301.50周市镇0.700.90陆家镇0.300.33花桥镇0.500.50千灯镇2.602.60淀山湖镇2.002.00张浦镇4.004.00锦溪镇2.202.20周庄镇0.650.65开发区0.270.32常熟市34.0044.00虞山镇5.195.69梅李镇4.465.14海虞镇4.055.43碧溪新区1.903.30古里镇2.713.83沙家浜镇0.040.04支塘镇4.837.31董浜镇3.754.00尚湖镇5.286.15辛庄镇1.793.11太仓市33.3234.52城厢镇3.503.50双凤镇4.004.00沙溪镇8.128.12浏河镇4.204.20浮桥镇5.915.91璜泾镇5.765.76开发区(含原陆渡)1.302.50科教新城0.530.53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按照《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中的要求,结合苏州市实际,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控制在3000元左右,不高于5000元。二、资金筹措根据苏政办发[2009]127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本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各相关专业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二是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等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运用;三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土地出让金收益的10%用于农业建设和“总量持续增加,比例逐步提高”的政策要求,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保证项目建设需要。在政府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对项目区农民的宣传发动,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推行项目立项公示制,充分协商,确定筹资投劳方案,调动项目区农民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的积极性。第六章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解决项目区农田基础条件差、地力水平不高的问题,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基本实现农业有效灌溉面积、防洪除涝面积全覆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物质基础。二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提供良好条件,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三是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创造条件,促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的有效结合,提高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四是通过节本增收和增加项目区农民投工投劳的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二、经济效益根据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结果,本规划实施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公斤以上,带动种粮农民亩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新增蔬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可带动农民亩均节本增收1000元以上,现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经提升建设,可带动农民亩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三、生态效益通过实施本规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农业的发展。通过实施合理耕作、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业技术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将进一步增加,土壤理化性状将得到改善,保水、保肥、通气能力将明显增强。通过农田防护林建设,基本实现无水土流失区域,维护农田生态平衡。通过不断完善农业节水机制,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适水种植等综合节水措施,可有效提高项目区灌溉用水的效率,对构建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一、对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影响分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通江河道和圩区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衬砌渠道、配套田间水利工程、新建与改造机电排灌站、推广喷滴灌等措施,可加快流速、减少渗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可涵养水分,减少蒸发蒸腾;通过修建农田排水沟渠等措施,可排除过高地下水,保障农田灌溉水质达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不会破坏规划区域原有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而且还将起到积极的优化作用。二、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本规划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部分工程为小型泵站的建设与维修、开挖沟渠、衬砌、整修农田道路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等。单个工程规模小,分布面广,施工周期短,且多数选择在雨水偏少的秋冬季节,在建设期内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对当地环境影响轻微。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尽量减少尘土飞扬,及时回填料土、清理工作场面,加强裸漏地面的绿化和管护,可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项目建成后,随着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配套技术的应用、农田林网的完善等,可有效拦截泥沙、保水保肥,有效减轻土壤侵蚀强度,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三、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小气候,可减轻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可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这些保护措施,将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监测手段,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加快实施化肥农药减施替代工程,推广精准化施肥施药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上所述,规划项目本身可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周围环境基本上没有不良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本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第八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本部门支持规划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市发改委负责综合协调,落实规划内基本建设投资,统筹衔接各类项目,落实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措施;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级配套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等专项资金;市国土局负责指导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的建设管理、高标准农田上图与信息统计等工作;市水利局负责指导水源、灌溉排水设施、坡耕地治理及农田防洪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市农委负责耕地质量监测,指导培肥地力、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创建、耕地质量与土壤墒情监测等配套项目实施,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组织指导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农田林网工程建设,指导田间机耕道路整修及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作业;市统计局负责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利用、产出效益等绩效的统计监测。二、建立协调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在苏州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改委召集,建立部门工作协商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制定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形成建设规划、实施区域、投入方向、支持环节、项目选择等方面有机联结、相互匹配、协调衔接。强化高标准农田的属地管理责任,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农业资源开发、农机、林业)等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市级健全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机制,把规划实施与地方政府领导考核结合起来。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竣工验收和后期管护责任的考核,对建后纳入基本农田的高标准农田实行严格管理。三、加强规划指导,做好衔接协调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各县级市、区要依据市级规划,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快修编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统筹整合资金、衔接建设布局的要求,在方案中明确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将资金和项目落实到具体地块,做到统一标准、先易后难、连片治理、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县级市、区的实施方案由市级部门审核后,上报省级部门工作协商机制各成员单位,并附县级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建设管理。以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结合小型农田水利、灌区改造、高产创建等农田建设配套措施,市按年度部署目标任务,定期检查和及时通报工作进展等有关情况。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实施规划安排年度建设任务,坚持科学布局,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有序推进规划实施。三是注重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在项目布局、任务安排等方面,要特别注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新增粮食产能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